為什麼說開車和坐車是兩碼事?

八方水土


分享下,上週我跑國道的驚魂經歷。

上週我出差去外地,目的地大約60公里,我均速60,國道道路很曲折,時不時都有大彎要轉,重點來了,當我過一個彎道時(本人駕駛的是轎車),正常行駛在右方,突然對向車道一個大貨車超車,(單車道)大貨車車身很長,而且是彎道,車頭就朝我方車道快速過來,我下意識的往右邊打方向,沒有踩剎車,剛好躲過去了,如果沒躲過去,後果可想而知。

開車時需要全神貫注,時刻觀察路上情況,坐車的話就不用如此緊張了



許你往生


作為一個同樣暈車情況嚴重的人,我能給到的回答是這樣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你自己開車的話,你就坐在了整個車子的最舒適位置,自己受到的空氣阻力會更大,同時手握著生死安全生命線,注意力也更為集中,精神也更為亢奮,自己在車頭受到的直行氣流阻力會更大,氣流運動也會更快,自己受到車身晃動的頻率會更低,車內的異味氣體對你的影響就會相應減少;但如果你是坐車而不是自己在車頭開車,你的注意力會比較分散,周圍晃動的事物也很容易對你的形成干擾,車內的異味會使你會更加敏感地感受出來,你要是坐在車頭尾,那麼車內的汙濁氣體對你的影響更強烈,身體受之於汽車的顛簸影響也更大,就更容易暈車。所以,建議有坐車出行的小夥伴們,坐車的時候儘量選擇坐在車頭前面的位置或副駕駛的位置。

其次,暈車是跟個人的體質有關,建議平時多去鍛鍊鍛鍊身體。

再者,就是自己需要坐車的時候至少要提前一到半個小時前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不要空腹坐車,也不要過飽坐車。

最後,祝願大家出門,不論是開車坐車,一路平安,一路順風。


風月家的喬阿朱


就我發現,開車確實比坐車不容易暈車。

我們知道人的耳朵可以分為內耳、中耳、外耳三部分,內耳的前庭器官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調節身體平衡感。

暈車臨床上被稱為暈動症,是因汽車顛簸、搖晃、車輛突然加減速或轉彎等原因會刺激身體內耳前庭,而引發的噁心、嘔吐、頭暈、冒冷汗等症狀。

所謂的刺激,可能是運動感知神經與看到的環境之間出現脫節。

針對這個原因,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還在2018年初申請了一項專利,可以通過眼鏡或頭盔等設備來防止脫節問題。它會根據特定的順序激活發光管,模仿周圍視圖中的行駛的汽車,讓身體對周圍的環境有參照。

大致瞭解了以上原理,按道理,如果暈車很嚴重的人,不管是自己開車還是坐車都很可能產生不適感。不過自己開車有個好處,那就是能更清楚感知汽車正在經受的變化,比如什麼時候要加速了,什麼時候會過坑了。因為提前有了心理準備,相對來說不容易暈車些。

還有種說法是,因為開車需要集中注意力,大腦中各種高級中樞紛紛會被調動起來,前庭處相對低級的神經活動受到了抑制,所以暈車症狀會緩解。

所以如果您是因為暈車而選擇不去學駕照,我建議您不要太擔心,除了以上原因,現在緩解暈車的辦法有很多,除了吃暈車藥外,像加強體育鍛煉,平時多做轉頭、彎腰轉身及下蹲等動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又或者避免疲勞、睡眠不足、空氣汙濁、情緒緊張及汽油和油煙特殊氣味等刺激,都能緩解暈車症狀。

再說了,現在需要用車的情況太多,有一本駕照在手要方便很多。


東拉西車


【導語】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都會苦惱於暈車這個問題,我自己在會開車之前也會苦惱於暈車這個問題,而且往往是坐在後座或者大車的中後排的時候會更加的嚴重,暈車會給人帶來非常不舒適的體驗,除了感覺到頭暈以外,還會噁心想吐,最嚴重的還會吐出來並且意識模糊。就像題主說的,在暈車的時候有人建議去學駕照,會開車的時候就不怕暈車了,我想說的是,開車和坐車確實是兩碼事,一般會開車的人是不會暈車的。具體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暈車的生理原因是什麼,暈車是因為眼睛看到的和身體感受到的不一致,導致大腦在處理身體各個方向重力加速度的時候出現紊亂,相當於電腦超負荷運轉,最後運轉不來了就導致死機,暈車也是大腦在處理眼睛看到的事物和身體感受的事物的時候出現了偏差,處理不過來,所以就會以一種眩暈感來表達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坐在前排的時候沒那麼容易暈車的原因,因為坐在前排的時候,眼睛可以看到車輛的運轉狀態,並且知道車輛下一步會有什麼樣的動態,轉彎還是剎車還是加速,在眼睛看到了以後知道了預判下一步的動作的時候,身體已經準備好承受這樣的重力加速度,隨後身體所感受到的和大腦收到的信息一致,就會感覺到比較舒適,就不會暈車了。而坐在後排的時候,由於不能直接看到路面的情況,所以沒有辦法進行預判,因此就會感覺到會更加容易暈車。

那麼這個和學會開車有什麼聯繫呢?在學會開車之前,如果都是隻有坐車的經歷的話,那麼對於車輛動態的判斷就幾乎沒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判斷基本上都是不太準確的,所以當如果坐在後座的時候,由於看不到車輛前面的運轉情況,對於路面的判斷只有看窗外,而窗外只有向後的景象,所以自然而然會感覺到暈車。

而在學會開車以後,至少對於車輛的動作有了自己初步的判斷,知道車子要拐彎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加速度,隨後就會從潛意識裡面調整身體的動作和平衡,這樣子的話就會感覺到比較舒適,自然就不會感覺到暈車,這就是為什麼學會開車了以後就不容易暈車的根本原因。

總而言之,開車和坐車的最不同的地方在於,開車是自己操控車輛,車輛相當於自己的兩條腿,自己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加速,也知道什麼時候會踩剎車,所有的感受都是自己掌控之下的,所以不會感覺到不適;而對於坐車而言,所有的感受都是被動的,不管是車輛加速還是減速,我們只能被動的去接受車子的晃動,在這之前大腦是沒有預判的,所以就會感覺到不舒服。


明說汽車那些事


說到開車和坐車的關係,他們的關係就是主動和被動的關係。

開車的要按照道路交通法規的規則在道路上行駛,開車的有自主的行駛和機動能力,他不受坐車人的想法而改變自己的行車路線和快慢,他有想去那裡就去那裡,想停就停的能力,因為他有主動權,出了傷亡事故也是由他承擔。

而坐車的人是不受道路交通法規的規則約束的,坐車的人就好像是車上面的某個零件,當他坐上車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和命運就已經交給了開車的司機,因為他沒有辦法和能力去改變車輛行駛路線和方向,屬於被動,出了事故也不須要負責任,就算要負責任,也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醉好寶貝


我是農村二雲,我來說說我的觀點,為什麼說開車的和坐車不一樣那,開車的話,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這樣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乘車人的安全負責。更是對路人的負責。還有一點是開車不暈。 坐車的話,應該是怎麼舒服怎麼坐吧,注意力也沒有開車時的集中吧。我是開車不暈,坐車不暈車。


農村二雲


開車要付要負責安全責一路辛苦,坐車象個領導一樣享受,愛睡懶覺看手機看風景輕鬆快樂


南方木業38855585


開車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上集中,疲乏不小於體力上的累,而且還分環境,像晚上小半夜差不多相當於一白天開車了。還有,有的是那開車的讓坐車的放心,開車的習慣怎麼開,讓人坐的害怕,坐車的也是累,也得看著~~~~


z道心z


你聽過有人坐車需要考坐車執照嗎?


酷侃LEO


開車,方向盤在手,精神高度集中,心無旁騖,坐車,眼睛東瞧瞧,西啾啾,心不在焉,困了就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