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最終還政李唐,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宗法問題

公元705年,對應著一個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排得上玄幻TOP5的年號——神龍。而且,更為玄幻的一點是,“神龍”這個年號,也是【武周】與【李唐】這對夫妻王朝唯一的共用年號。武則天其實只用了這個年號20多天,武則天之子李顯,雖然改回了大唐的國號,卻依舊沿用了神龍年號,並且一用就是三年。讓這個年號成為周、唐共用年號的,則是一場由這個年號命名的政變——神龍政變。

武則天最終還政李唐,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宗法問題

神龍形象

神龍元年正月廿二日,相當於唐制中書侍郎掌握中樞權力的周朝鳳閣侍郎張柬之、崔玄暐,聯合掌握禁軍的周朝左右羽林將軍桓彥範、敬暉,以及司刑寺少卿兼相王(李旦)府司馬袁恕己,一同發動軍事政變,誅殺皇帝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並且包圍周朝皇帝武則天所在的集仙殿。神龍元年正月廿三日,周朝皇帝武則天就像玄武門政變發生後的李淵一樣“下詔任命”太子李顯監國。神龍元年正月廿四日,周朝皇帝武則天將皇位禪讓給監國太子李顯。神龍元年正月廿五日,周朝皇帝李顯正式上朝聽政。神龍元年二月初四日,李顯恢復國號為“”,神龍政變的使命徹底完成。


武則天最終還政李唐,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宗法問題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後的東亞格局

乍一看,似乎武則天是在“神龍政變”的逼迫下,像玄武門之變後的李淵一樣不得已而就範,進而讓出皇位的。不過,寒鯤認為,神龍政變並不是武則天歸還皇位給李唐皇室的決定性因素。真正促使武則天還政李唐的還是狄仁傑的那次勸諫,我們可以看一下資治通鑑是如何記錄狄仁傑的勸諫的。

狄仁傑每從容言於太后曰:“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太帝以二子託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預知。”


仁杰曰:“王者為四海為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備位宰相,豈得不預知乎!

那麼為什麼狄仁傑的這次勸諫才是武則天還政李唐的關鍵所在呢?我們就需要從宗法制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了。

在古代中國的宗法社會中,理論上任何“家庭”都是擁有“宗廟/家廟/祠堂”的,從皇室的太廟到自耕農家庭簡簡單單的祖先牌位,不同規模、不同等級,但本質上都是“宗廟”。“宗廟”是古人用於供養陰間祖宗香火的“場域”,或許我們現代國人絕大多數都不相信陰間的存在,但受到華夏文明影響的古人則是絕大多數都相信陰間的存在。

所以,古人極端重視“家族血親”的概念,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在去世以後能夠在陰間獲得家族後代的持續供養。何況,按照古人的這套理論,靈魂在陰間的存續時長遠超陽間的壽命時長,如何保證家族後續對於自己的持續供養便是一個涉及到自己在陰間之“生活條件”的大問題。


武則天最終還政李唐,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宗法問題

以武則天面容為原型塑造的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像

對於武則天而言,如若還政李家,那麼她將會是日後李唐皇室的“皇某祖母”,再加上李治的廟號為“高宗”,那麼武則天在李唐皇室的太廟裡面,就會以“高宗皇后”的地位永遠陪在地位較高的唐室李家“高宗”旁邊,能夠在大唐太廟之中享受單獨的殿宇接受後代獻祭,不僅享受規格很高的宗廟祭祀,從而維持想象中的陰間生活水準。

另外,“高宗”作為僅次於唐代“太祖、高祖、太宗”等高階廟號的尊貴廟號,是唐高宗一朝總體上有功於李唐的認證。這個認證就保證了太廟中的“高宗廟”是不會被後代因為關係逐漸疏遠而撤銷單獨殿宇和單獨祭祀的。那麼,只要李唐王朝不滅亡,武則天就能跟著唐高宗李治,獲得極其尊貴的“陰間待遇”。

武則天最終還政李唐,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宗法問題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地——唐乾陵

假如武則天真的把“武周王朝”徹底轉換為侄子們的“武家王朝”會如何呢?且不論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有沒有那個能力,單論武則天的身份。武則天再怎麼說也只是侄子們的姑姑,何況武三思與武承嗣各自的父親(武元爽、武元慶)都是武則天的同父異母兄弟。

那麼,一旦武承嗣、武三思或者其他武氏子侄繼承皇位創立“武家周朝太廟”,該如何擺放武則天的位置,實在是一個天大的難題。無論是武承嗣、武三思誰上臺,按照孝道,都必須至少追尊父、祖兩代。父輩的武元慶或武元爽、祖輩的武士彠肯定是要進入太廟的。那麼,武士彠的夫人該配誰?武元慶武元爽之母?還是武則天之母楊氏?如果配得是武元慶武元爽之母,武則天怎麼擺也是一個同祖父異祖母的姑母;即便配得是武則天之母楊氏,武則天到頭來也只是個姑母。問題在於,宗廟之內,怎麼會有姑母的位置?自古以來,聞所未聞。那麼,武則天就只能淪為在李家享德廟裡單獨立廟的待遇,地位與待遇自然是遠遜於皇室太廟了。

武則天最終還政李唐,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宗法問題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的仿武周時期明堂建築,系武則天發佈政令的地方

狄仁傑的勸諫,真正打動武則天的或許便是這句“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所以武則天才打消了立武家子侄為太子的念頭。雖然我們不知道狄仁傑勸諫的確切時間,但我們可以根據狄仁傑去世於久視元年(公元700年),神龍政變發生於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合理推測武則天放棄立武家子侄為太子,至少發生在神龍政變七八年以前,方才合理。

聖曆元年(698年)九月,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一件是武承嗣憂憤而死。兩件事聯繫起來看,就會發現,武承嗣之所以憂憤致死,絕不僅僅是因為武則天立李顯這個政治動作,更是因為這個動作背後所表明的那個“立子不立侄”的態度。那麼,寒鯤認為,武則天至少是在聖曆元年九月便確定了要還政李家的,而且正是在狄仁傑點破問題的關鍵之後,方才做出的政治行動。


武則天最終還政李唐,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宗法問題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仿唐大明宮朱雀門,大明宮系李唐王朝絕大多數時期的統治中樞

質言之,武則天之所以還政李家,是因為狄仁傑的勸諫點到了古人意識中最為關鍵的“宗法問題”,涉及到武則天在陰間的配饗待遇問題,既然武則天不可能改變周公到西周中期之間逐漸形成的宗法禮制,那麼武則天便只能接受現實並還政李家了。至於神龍政變的發生,只不過是趁著武則天病入膏肓,防止武則天病中被人利用發出影響還政的“亂命”罷了,趁機在事實上加速還政李家的進程,絕非決定性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