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一走进晓风书屋总店,座位区的桌椅就让人联想到那些历经岁月的书房。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朱钰芳、姜爱军夫妻在店里

这家书店已经经营24年了,像杭州人集体的书房,陪伴着很多人从1990年代走到2020年代。一代读者在这里看着书长大,又带着自己的下一代来这里,这是让书店老板朱钰芳特别欣慰的事。

经历长达一个多月的闭店期,2月底3月初,晓风书屋复工营业了。

3月9日,朱钰芳在体育场路店里接受了小时新闻记者采访。旁边店员忙着布置晚上直播的背景,讨论着劳伦斯和金斯堡的作品。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3月9日晚,朱钰芳与单向空间许知远直播连线

朱钰芳那天格外开心,因为跟书店同名的大女儿朱晓风刚刚收到了心仪的offer。晚上,她参加了“保卫书店”直播,效果也很不错。

20分钟内,300份“企鹅文化”定制盲袋售完,后来又追加了200份。

(以下为书店女主人朱钰芳自述)

【读者让我们觉得被需要】

在晓风书屋15家分店里,体育场路总店和两家医院分店(浙江省人民医院店、浙一医院店)是最先开门的。

我们从1月23日闭店,年后,读者微信群——尤其是医院分店的微信群里——他们很关心什么时候能开。

疫情期间,医院里医护人员一直在岗位上。医生上班忙,孩子在家里想买点书看,有购书的需求。所以医院读者群里不断收到消息,希望我们早点开。

3月2日,浙江疫情防控应急响应从一级降为二级,我们几家医院店同时复工了。但在此之前,2月底,我们的同事已经在做准备了。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送给医护人员的三八节礼物

在医院店工作,其实是有心理压力的,但我们同事无一不正常到岗。三八节,我们同事准备了一个礼拜,做了香囊、红木书签送给女医生,书签上刻的是“勇者无畏”。

医院店跟医护人员关系很好,留言本上有很多感人故事。

医院有双职工家庭,小孩暑假跟着来医院,常常在我们书店度过,有的平时放学就在这等父母。我们希望给他们做更多的文化服务。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资料图

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觉得能跟医务工作者一起工作,也很有意义。

等待复工期间,其实我们也没停着。

2月下旬,我们开始了视频直播,满足读者的一些需求。我还来过店里好多趟,一来店里养的花、鱼需要浇水、需要喂;二是有些老顾客要找书,我来开门帮他找一下送去。

我们每家分店都有微信群。群里老顾客不断来问,让我觉得还是有一批人需要我们的。其他比如报社店,员工上班后,每天也有读者问什么时候开门。

【直播1小时收入5000元】

这段时间,我在家里经营微信、微博。晓风书屋的微博(@杭州晓风书屋)2010年我们就有了,运营了2万粉,后来一直没去维护,不太更新。最近我把书店的微博捡起来了,发现2万粉基本都还在。

虽然我们店开了20多年,但没有做很多网络拓展。

我们也曾有很多机会尝试一些年轻的玩法,但我一直有点排斥线上方式。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看书还是看纸质书,所以想到为了卖东西要去直播,有点抵触。

但这几年慢慢感觉到,(网络直播)这个东西你不能排斥它。这种新东西,不是你忽视它就不在了,而且它发展很快。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2月25日,我尝试了人生第一次直播。

之前也想过做,但是有一些顾虑,比如怕维护不好反而事与愿违。疫情之下,我终于做了。

那天在丝绸博物馆店,准备也不多,什么也不懂,就用镜头带着读者去看书店好玩的东西,看书店所在的丝绸博物馆的美。

让我没想到的是,1个小时的直播,我们卖了5000块钱,有500个人观看。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朱钰芳在直播

我那天推荐了店里的一本书《西湖民间故事》,杭州人几乎都知道。但直播间里很多杭州地区外的人,我说,这本书是我带着孩子逛西湖的必备书,把西湖故事和景色结合,可以人手一本,带着这本书到杭州打卡。

这本书卖出了20多本。

第一次做下来,我觉得,直播就是态度问题。你如果真诚地去交流,大家会听进去的。我没有什么直播技巧,就想把我们店里最好的推荐给读者,抱着这样的心思。

所以,不能排斥互联网。

这个新时代非常好,互联网带来很多新玩法,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去融合,找到自己的特点,跟读者一起长大,适应新读者的口味。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跟同事讨论晚上的直播

以后直播继续做,我们还是会根据书店的特色。我一直觉得,开书店就像种树,在博物馆、高校、医院、报社……在不同的土壤中,找到适合的养分,让自己扎根、开花、结果。所以每一家书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以后会让根越扎越深。

尝试着做了几场之后,我们发现同行之间也有很多共鸣。比如单向空间也在尝试,今晚(3月9日)我们和单向空间、南京先锋等来自全国的6家书店一起,通过视频连线,互相声援。

希望更多行业内外的人能关注到实体书店的困境吧。

【大姐乐观了,其他人才能乐观】

从1月中旬开始,我们的高校店、景区店,一半的店都没有收入了。所以2个月下来,每一个灯、每一寸地方、每一个人力,都是在支出。到今天,我们还是在吃老本。

即使我做一场直播能收入5000块,但利润可能也只有几百块——算上人力投入,是不是有利润还不一定。

这也是我一直对互联网没有那么热衷的原因:找到赢利点很难。

书店做起来累,跟这个行业一些特点分不开。跟卖服装不一样,厂家生产就能销售,而书店上游是出版印刷,我们不是生产商,书店只是销售,书的定价是控死的。所以受到网络冲击还是蛮大的。

20多年来晓风也经历过一些困难。比如2003年非典时期,以及非典之后电商兴起。当时我们被误解,电商购书折扣很低,有的电商就瞄准线上买书人,哪怕卖书不赚钱,用卖百货、电子产品的钱来补贴书。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书店比网站贵,很多读者会误解我们,说卖书是暴利。这当时对我们打击非常大。实际上这是整个实体书店行业当时的问题,书店打九折,毛利就很低了。所以随后的2004年对晓风来说是转折年——那一年书店咖啡做起来了。

当下的疫情,我们也是在想办法求生存。

目前最大的支出压力还是人力成本,闭店2个月我们要支出70万。好在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租借国有房产的,可以减免2个月的房租,我们部分分店的房租,就给我们退回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有一些帮助的。

但消费回暖还要有一段时间,销售起不来,压力还是蛮大的。

以体育场路店为例,正常每天顾客有300人,现在就只有五、六分之一。现在也是开一天亏一天的。到今天为止我们还能撑,一个月后,我们可能也要借钱了。不知道会持续多久,希望尽快好起来吧。

现在我自己首先要有朝气,大姐(书店同事称呼朱钰芳、姜爱军为大姐、大哥)乐观了,其他人才能乐观。

【做让社区骄傲的书店】

最近也有些人跟我聊,未来书店怎么做。

我看过一本关于书店的书(《书店》【英】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书中那个英国小镇不需要书店,小镇的人也是老死不相往来。但当这个书店变成让小镇骄傲的事,镇上的人会觉得:“我家门口有个书店,我愿意跟朋友在这里坐坐聊天。”

我就想做成这样的书店,把它变成社区的骄傲,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感。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你看我现在带着隐形眼镜。我是高度近视,看书看坏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毕业后面临工作的选择,当时考虑要么去图书馆,要么去书店。因为我家庭没有什么压力,所以当时就凭着兴趣找了一份喜欢的工作,我去了位于六公园的三联书店。

当时的书店老总叶芳,跟我现在关系都一直很好,那时候她像妈妈一样。在三联,我跟杨绛、沈昌文等文化名人打过照面,工作两年后,我想开一个自己的书店,全部按照自己的兴趣。当时三联书店偏学术多一点,我更多喜欢人文、艺术、生活的东西。

于是,1996年,我找了个很小的地方,开了这家小书店。我高中同学——后来是我的先生——跟我走到一起。

他很喜欢读书,看很多书。当时号称把我们母校藏书都看完,除了开放图书,连非借阅的供教师看的藏书都看完了。他知道我自己开了书店,就老跑来义务帮忙。

他对书店的选书有很多补充,他对历史、经济等门类感兴趣,于是晓风就增加了这几部分书。后来我们成家了,2000年,大女儿诞生了,书店里就增加了儿童区。晓风书屋书的门类就这样一点一点增加,但核心还是围绕“社区书店”。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我还是喜欢这样一家小书店,开在家门口。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周围的人,吃完晚饭散步过来走走,或者在门口换乘公交车的时候进来转转。“家门口的书店”这样的定位,让我更在意的是,这个社区需要什么样的书,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初心。

20年前,我朋友在诚品工作,他们有内刊,印出来她会寄给我。当时我觉得,一个书店能做那么多事,被那么多读者响应。台北的书店好像被所有台北人捧在手心里,我觉得城市书房就应该做成这样。

所以,我们提供公益讲座、位子,做成“杭州人的书房”的概念,这个是一直没变的。所以再小的晓风书店,都有两张桌子、椅子。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我理想中的书店,不是赚钱的营生,是生活的营生。

很多机会可以让晓风发展很快,比如加盟。最早一个月一次电话,2014年总理来之后,每个礼拜都有。

2015年,CCTV报道了省人民医院分店后,全国从内蒙古到海南70多家医院来邀请开分店。我们没敢盲目扩张,因为没有找到书店自己的赢利点,所以三年后我们才开第二家升级版医院分店(浙一医院店)。

我希望书店融入社区,让周围的人骄傲,让别人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家旁边有家晓风,我们孩子天天在这。”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作家分享会

我们是全年无休的,大年三十还上班,我们的一些传统,附近的居民都知道。比如过年了会来我们店里拿福字。复工之后,店里很多口罩、消毒水等物资,也是周围的读者送来的。

晓风的读者,很有凝聚力。

做一家有知识分子气质的书店

书店里我们收藏了很多名人的字画、寄语,最早一幅是1997年王元化老师给我们题的。他跟后来朱关田、易中天等老师不一样,他没有来店里。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1996年开书店之前,我跟朋友去拜访过他一次,我当时读了他的《清园夜读》就冲过去了。见面我说我要开一家书店,他很支持。

开业一年后,我又去拜访,跟他“汇报”一下我的书店。

他当时住在上海衡山宾馆,我带了一束花进去。一开门,他说:“哎呀,花你不能带进来。”我才知道他对鲜花过敏。我说我的书店开起来了,他特意写了这幅字。

王老师在中国文化的根底让我很佩服,他经历了很多事,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底色。晓风是西湖边早晨的清风嘛,说实话我们也想有一点士大夫的风骨。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后来很多学者如陈丹青、陈子善、李锐、张晓风等老师,都来过我们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笔迹。

之前书店里有个阁楼,就在我们头顶这个位置。易中天老师很早来书店——那时候他还没上《百家讲坛》、没有家喻户晓——就在我们阁楼上翻书。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书店不容易,不为出场费,他们自己很愿意进来逛逛。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台湾作家张晓风留言。

【书店也是女儿,24年里的收获很多感动】

1996年晓风书屋诞生,2000年第一个女儿降生时,就用“晓风”给她取名字。书店也是我们的女儿,是为这座城市养。

近年实体书店面临压力,2014年李克强总理来店里鼓励我们,让我们重拾信心。

2011年我们十五年店庆,搞了“乌托邦书店”。

最开始是发微博跟读者互动,想知道读者想要什么样的书店。有的说应该像莫奈的《睡莲》一样,开在一个玻璃房里,旁边都是睡莲;有的说应该在竹林里;还有孩子说应该在云上我们坐着滑梯下来……

我整合了各种想法,在浙江图书馆广场上搭建了一个200多平方的72小时的书店,有上面几种元素,就是晓风书屋的“乌托邦书店”。3天里有6000人来打卡,让我没想到,这也是让我们重拾信心的一件事。

我们做了3天的主题书展,第1天 “最美图书”,第2天 “值得和孩子一起温故的好书”,第三天有一个很长的故事。

有3000册书,是属于一位王友敏老师的。他生前爱书,家里藏书20000册,很多书都是在我们这里买的。他家里不大,空的地方全是书,书在地上摞起来直到屋顶,还有个小屋子堆满了书,为了防潮24小时开着气扇。

他去世之后,家属来联系,看我们能不能把书买回来。一是每一本书都保护得很好,现在家里没人看;二来他藏书30年,其中很多版本是稀有的。

一开始,他女儿不同意卖,后来过了三个月,给我们打电话说,她留下一部分作为念想,剩下的还是给我们,我们就去收进来。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王友敏的藏头诗

我们在“乌托邦书店”放了王老师的藏书3000多册。结束后那天晚上,王老师女儿来电话,说她白天来过了,看到那么多人喜欢父亲的书,她很开心。王老师生前对我们很照顾,帮了书店不少忙,我们有些问题不懂,也是向他请教。他是个爱书人,还给我们写过藏头诗寄语。

像这样的感动时刻太多了。

20多年,我们的生活、我们孩子的成长,都在书店里。

书店就像我们的孩子,带给我们太多。

复工记丨闭店一个多月,24岁的晓风书店首试直播“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