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個原則,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從孩子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家長要教給孩子的東西太多,但不論他們將來做什麼,或偉大或平凡,最重要的都是生命的過程。


這五個原則,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告訴孩子以下幾點,定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1

學習比遊戲重要

是的,學習很辛苦,而玩遊戲很快樂,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現在吃的苦,會成為往後的甜,給你更多的選擇和尊嚴。

一項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2400多萬青少年表現出典型的網癮症狀,其中1820萬症狀嚴重,其中超過一半的用戶年齡在10歲和29歲之間。

這些網癮青年中,很多人不清楚什麼是函數,但一定都知道什麼是英雄聯盟;很多人不關心成績好壞,但一定在乎自己的戰績是否輝煌,裝備是否齊全。


這五個原則,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但要告訴孩子:你為遊戲買單,但遊戲不會為你的人生買單。你為讀書買單,讀書一定會給你意外的驚喜。能讀書的人是幸運的,會讀書的人是幸福的。

所有學到的知識,都將成為你的武器。讀書是條很遠的路,走下去會很累,但不走,你一定會後悔。

2

主見比順從重要

知乎有人問:“有主見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最高讚的回答是:“能處理好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能處理好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能處理好學習上的問題,讓父母特別放心。”

“人云亦云”是個很可怕的現象,別人說的再好,也不要迷失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


這五個原則,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要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生活的每一面構成了社會。要學會順從本心,不要害怕說錯,就是正確的開始。

《烏合之眾》就曾寫過這麼一句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是的,很多人會這麼做,但有主見的孩子不會。

所以要告訴孩子:你始終要有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知道自己想說什麼,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就像同一個問題:雪化了是什麼?比起標準答案“雪化了是水”,有主見的孩子會回答:“雪化了是春天”,這是不是更能打動人心呢?

3

學習比成績更重要


不管在任何年紀,都應該有自己心之所向。興趣愛好,才能顯出一個人的真性情;而成績,也不應該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

萊辛說:“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一個長久專注在自己愛好裡的人,自然會在這些方面精於別人。而這,不也正是學習的意義麼。


這五個原則,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是的,成績很重要,這是一個看成績的時代,但相比於成績,你的興趣更為重要,因為你的天性、熱愛,遠遠不是成績所能衡量的。

4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成功是一個旅程而非目的地。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是的,人生的過程比結果有趣多了。

以前有一個年輕人自稱看破紅塵,每天什麼都不幹,懶洋洋地坐在樹底下曬太陽。

有一個智者問他:“年輕人,這麼大好的時光,你怎麼不去賺錢?”年輕人說:“沒意思,賺了錢還得花。”

智者說:“你怎麼不交朋友?”年輕人說:“沒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會反目成仇。”

智者給年輕人一根繩子說:“乾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還不如現在死了算了。”年輕人說:“我不想死。”


這五個原則,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生命就像一本很精彩的書,相信讀到它的人,一定會選擇停下來去細細翻閱它的每一章節,而不是直接翻到最後,迫切地想知道結局。

人生的美好,在於每一朵花,每一處風景,每一個笑容。停下來,去欣賞吧!


5

自省比律人更重要

魯迅先生就說過,“他解剖自己往往比解剖別人更不留情面。”善於察己的人,往往活得更高級。

人難免犯錯,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反省自己,改正錯誤。改變別人改變不了現狀,但改變自己可以。

這五個原則,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樣才能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孩子,生活也許不會總如你所願,也可能遭遇不公平對待,但是隻要你足夠堅定,有知識和自己的判斷,不論你的目的地是哪,堅持就一定能到達。”

學習、主見、興趣、過程、自省,這些品質缺一不可,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聰明又快樂且活出自己的精彩~

這五個原則,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太優,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