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績卻越來越趨向平庸,你怎麼看?

DT2001


因為家長誤解了“一流的胎教、一流的幼兒園、一流的小學和初中”,另外題主也誤解了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不是看成績,成績只是一個很小的一個側面。人才有多種多樣,成績評價不能評判這個教育是否失敗。例如,李嘉誠小學畢業,他的成績比不了他的同學,但在社會教育中,他的成績極為優秀。


普通家長也誤解了“一流的幼兒園、一流的小學和初中”。清華大學的校長梅貽琦曾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好老師來實施,有著好硬件設施的幼兒園,頂著省重點名頭的小學、中學不等於一流教育。在現代,大部分的學校教育就是流水線操作,名校可能平均水平高一點,也就僅此而已。


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因材施教的,根據小孩的情況來定,給與一定刺激,觀察他的強項、興趣點,然後激發,這樣培養出來的才是人才。

有好的老師精心來培養,中等之資的小孩幾乎都可以成才。


那種贏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其實是不顧教育規律,對小孩拔苗助長,看著小孩早慧,其實損傷了他後續發展的潛力。


他山石家長部落


我來說句大實話吧。只要是讀書的事,都跟智商有關,成績好壞都是智商決定的。

小學和初中階段,死記硬背知識點較多,所以只要家長對孩子管得嚴一些,多進行知識點重複記憶,就能考高分。特別是起跑線提前的孩子,更容易出好成績。

到了高中階段,對智商的要求,對自覺性的要求都高。理解能力強且學習自覺的孩子,學習相對輕鬆,成績好。理解能力差自覺性又差的孩子,則成績就要差很多。

最後的區別就顯示在985 211 一本 二本的校園裡。也不排除有的是學生考前突發狀況,高考出現失誤,但多數孩子的高考,還是反應了正常的水平。

越大越知道,智商決定了你的成績。


快樂喵喵和汪汪


我認為,孩子後來成績下降,日趨平庸的現象和父母起步教育還是有一定的聯繫的。

  • 退路,從某種意義上來時,是孩子前進的絆腳石。這點是人的共性,大人也一樣,只要你清楚自己有退路,大都上進心不足,比如,你想自己做生意,又擔心辭職後生意也失敗,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你在公司走到正規後,交給值得信任的朋友幫你打理,你自己回單位上班,有時間就過來看看,指導一下,你覺得兩不誤,工資拿著,生意做著,可是時間久了,問題就出來了,單位單位不滿意你,公司公司不景氣,原因就是你兩邊鋪退路,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樣那個也幹不好,只有你捨棄一頭,沒有退路了,心思全放在公司上,你的公司才能越走越遠。孩子也一樣,雖然他不會表達什麼,但是父母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到心裡,他覺得自己什麼不做,就能住上很漂亮而且離學校還近房子,他不用擔心小升初的問題,因為爸爸早就給他在最好的初中旁邊買了房子,媽媽說了,成績不好,可以按片內安排的,就這樣,孩子學習的動力沒了,反正學不學都可以上,誰還願意去學呢!而那些沒有條件上輔導班的孩子,不在學區範圍內有房子孩子,只有一條路:拼成績了!

  • 孩子年齡越大,越懂得叛逆,他內心牴觸的事情,就算你給他花多少錢去請一對一,也不管用。他覺得父母可以給他一切,成績好壞都有學校上,至於你天天在家給他講的那些大道理,他又沒經歷過,誰知道是真是假,在他的內心多著打個漣漪就散了,刺激不到他學習的積極性的。

  • 德不配位對孩子不是好事,我這麼說,可能有人會罵我嫉妒有錢人,隨便好了,這個觀點不是我自己創造的,懂傳統文化人都不陌生,說人這一生享福受罪,錢多錢少都是有定數的,不能本末倒置,孩子從小吃苦不是壞事,正當順序就該先苦後甜,你幾萬幾十萬的放在他身上,不是好事,他還沒有那麼大的功德,不該享受如此的待遇,他從小就該和大眾的孩子一樣,上一樣的普通學校,住一樣的房子,一起拼學習,不特殊不另類,他的福祿應該是自己長大了。通過自己拼搏去爭取,父母的財富孩子多了消受不起,不是好事。你在他該受罪的時候你卻把大把的錢用在了他身上,看著是心疼孩子,是想讓孩子走捷徑,其實是違背了人生規律,孩子享受多了,對自己的將來不是好事。把錢分一部分放在老人身上,老人老了,勤苦一輩子,勞苦功高,是最有資格的,千萬別翻了。


DT2001


這裡借用一個政治經濟學中的理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但在教育裡做基礎的可不是經濟,而是孩子本身打下的知識以及學習習慣的基礎

雖然你的孩子可能上了最好的學校,在最好的老師的班上,但一旦你的“兩個”基礎沒有打好,蓋起來的樓房遲早也有倒塌的一天。

很多家長讓孩子接受一流的早期教育,不過是讓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接受本不該在這個年齡能夠接受得到的教育。為了能讓孩子讀上一流的小學,通過極其嚴苛的入學考試,很多家長選擇的都是做好小升初,提前學習小學內容,雖然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在入學考試時增加進入優質學校的幾率,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對孩子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大多數孩子在接受本不該這個年齡段的知識時,根本無法將這些知識理解透徹,能做到的只是知道,但一旦接受正統教育,能理解的時候,“知道”便成了最大的阻礙。因為老師在講解時,很多孩子的第一反應是學過,所以上課時,內容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可能就過於簡單了,導致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下,考試成績也不會太差。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上課就算沒有認真聽講也沒有什麼,考試也會。等到真正接觸到自己沒學過的知識的時候,上課不認真聽,跟不上,再加上這些知識本來就不會,考試成績自然一落千丈。就跟揠苗助長是一個道理,看著是“拔”高了,但是以後再也不會長了。

上面說的是熬過了的,那些沒有熬過去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很多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因為負擔過重,留下了心理陰影,直接產生了厭學反應。這類孩子會從從心底裡產生概念,學習太累、太苦了,我就是不想學習。這種概念直接導致了孩子不想學習、不愛學習,基礎都沒有,怎麼在上面能把房子“蓋好”呢。

真正一流的教育,應該注重的是,讓孩子在該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做什麼。孩子的天性是玩,就讓孩子去玩,再從玩中讓孩子養成一些習慣、學習到你想要交給她的一些道理。

我們真正做的應該是引導工作,將孩子引導向正確的方向,其他的就交給孩子自己做,否則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永遠不可能成長。


知士教育廣場


教育類似於長跑,開始跑得快並不代表一直領跑

俗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其實與長跑非常類似,比長跑持續的時間更久.這樣的話就決定了,開始跑得快,甚至搶跑都不一定能夠保證學生一直領跑.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從胎教就開始了,買好學區房或者學位房,甚至請好了家教補習老師,短期內,對孩子的教育是有巨大作用的,因為這些幫助確實是對孩子學習有巨大反饋的.然而,長期而言,這些幫助對孩子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學生沒有了額外的幫助或者效果不佳,又漸漸變得平庸.一些孩子開始並不突出,到後面後勁十足,可以超越很多一開始就發力的孩子.

教育也要符合基本規律

那些一開始就發力的孩子,到高年級時成績並不突出.很多時候就是超前學習,表面上比同齡人學得更好,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其實是就是提前學習了而矣,例如現在小學奧數,很多內容都是初中的,甚至有些是高中的,學習起來好像高大上,其實到了初中學到了方程就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題型,到了高中更是如此,而且方法比奧數簡單且容易理解,提前學習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嘛.然而,現實中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小學就把英語四級的詞彙學完,小學一年級就把二年級的數學學完了,這些都只是提前學習,到一應該學習的年齡還是要重複學習的.超前學習並不符合基本的教育規律,學習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提前推後都是不科學的,而無數家長根本不懂.結果就是學生到了學習相應內容的年齡又要重複學習,學生也會厭煩的,於是不認真聽課成為常態,成績怎麼可能會突出.甚至有些學生到了高年級已經開始厭學了,可能就是一開始發力過猛的原因.


學霸數學


一個人是否優秀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孩子的先天因素是確定的,關鍵是教育,有些人把孩子日後平庸歸咎於贏在起跑線絕對是沒有根據的,很多人把教育比作馬拉松也是錯誤的,馬拉松路途遙遠的確與人生漫漫很相似,但馬拉松是一項衰竭性的極限運動,而人的教育更像是一種加速度越來越大的加速運動(現在雖然強調終身教育,但關鍵還是工作之前),也像滾雪球,家長要做的無非就是給予一個恰當的初速度以及持續的動力,以保證孩子的高起點、高速度、高加速度。所謂恰當應該是不超負荷的高要求。真正教過孩子的家長應該知道,幼兒一天累計學習時間並不需要超過一個小時(起初只要十分鐘就行了)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仇正國13276123916


“搶跑式”教育在某個階段可能會取得一定的優勢,但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大多數只能對知識做到比較淺層的認識,而不是通過自己的興趣和好的學習方法去記住這些東西,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心態,努力,興趣和智商,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還是盲目的依賴死記硬背等,懶於思考,把超前學習當優勢,不再踏實學習,自然會漸漸的落於下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來引導孩子對學習的認識和興趣,通過更靈活的方法讓孩子掌握所學的東西,而不是在很小的時候進行攀比。


潼媽寶貝


我始終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時候贏在了起跑線,卻沒了興趣愛好,甚至是討厭厭惡!小時候的接受不一定是接受,也可能是屈服。教育還是要真的來重視先天興趣的培養,一個你不喜歡的事情,多少人能幹出成績來?學習也是一樣的!


北有鹿鳴


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以下幾個問題:

教育給予孩子什麼?

孩子利用這些教育資源能達到怎樣的程度?

成績是成功的標準嗎?

什麼是出色?什麼是平庸?

所謂的贏在起跑線,其實就是給孩子了一個不錯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可以在更好的教育中成長、選擇。可是孩子究竟可以利用這些教育資源達到什麼程度,這個不僅看資源、也看孩子的資質、還看父母的教育方法。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好成績才是成功嗎?一般的成績只能算平庸嗎?顯然並不是這樣,好成績其實能帶來的只是帶領孩子走向相對高一些的平臺,選擇更多一些而已。而孩子成長每個階段不同的其實出色的標準也不同,答案也不唯一,我們沒必要用唯一的標準要求孩子,關鍵是發現孩子的特點,合理引導。


U12家庭教育


如果你還在用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那你已經輸了!

隨著時間推移,你會發現那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雖然成績沒有多拔尖,但是人家見識,談吐,氣質,思維無不碾壓那些只會做題考高分的所謂尖子生。真正進入社會後,人家的優勢才真正體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