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渭南」漫話富平人的姓氏

中華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誕生至今已有五千年曆史。姓氏濃縮了中華文明歷史進程及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薪火相傳,世代延續,早已成為一種大眾普遍認可的文化現象。


  “姓”和“氏”的來歷

中國人在母系氏族社會的時候就有“姓”了。“姓”由“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神話故事常出現“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情節。夏、商、周的時期,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如黃帝,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這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著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姬、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這隻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因此“黃帝,軒轅氏,姬姓”,“炎帝,列山氏,姜姓”,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個姓姬,一個姓姜,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軒轅、列山。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


  富平人的姓氏
  富平縣是關中人口較稠密的縣份之一,現有人口82萬人,是陝西第一人口大縣,人口姓氏也比較複雜。《富平縣誌》載,根據2005年底統計,全縣共有姓氏727個,其中複姓12個,單姓716個。
  本縣12個複姓分別為第二、第五、端木、呼延、皇甫、歐陽、上官、司馬、相令、諸葛、公孫、相里,其中歐陽、上官、皇甫,依次排在全國11大複姓前三位。這些複姓主要來源:一是以地名為姓。如上官,地名,在今河南滑縣東南。楚莊王的小兒子名子蘭,被封為上官大夫。子蘭的後裔世世代代定居在這裡,便以上官作了姓氏。本縣東華街道辦(原為東上官鄉),因駐地在縣城以東的上官村而命名,明代屬閻村裡。上官村,據傳漢、唐以來因上官氏家族在此聚居而得名。又如歐陽姓,本禹王之後。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到少康時,封庶子無餘於今浙江紹興,建立越國。公元前306年,越國被楚國所滅,亡國之君無疆的兒子名蹄,受封於烏程(今浙江吳興)的歐餘山之南。古時稱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所以蹄又被稱為歐陽亭侯。其後遂以歐陽為姓氏。二是以血緣關係為姓。夏、商、週三代,祿爵之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公爵居五等之首,榮耀至極。他們的後人,紛紛自稱“公孫”,以顯血統高貴。三是以次第為姓。西漢建國後,為剪除地方豪強勢力,將齊國田氏諸侯遷徙到諸陵,各支依住宅排列次序,分別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作了姓氏。


  本縣716個單姓中萬人以上姓氏15個,千人以上姓氏45個,千人以下姓氏655個。“王張李劉楊趙陳黨田馬郭孫周任惠”依次為全縣前15大姓氏。其中王姓7.9萬人、張姓6.6萬人、李姓5.4萬人、劉姓5.0萬人,排在第15位的惠姓1.1萬人。這些單姓主要來源於:祖先的圖騰崇拜物,祖先名字中的字,封地名和國名,職業或官職,山名、河名,住地的方位,部落的名稱,出生時的異象,以諡號,帝王賜姓氏,數量詞、天干地支等。由此可見,姓氏來源包羅萬象,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一種姓氏無論是單姓還是複姓,無論是常見還是稀有,都是宗脈血緣的標識,風土文化的積澱,寄託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富平縣以姓氏作為地名的例子俯拾即是。張橋鎮,以張姓在此棲居較早,且村西修有石橋,故名張橋。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設立集會,稱張橋鎮,屬大安裡,列全縣8大集鎮之一。因地處本縣東南邊陲,與渭南市臨渭區、蒲城縣,西安市臨潼區、閻良區等四縣區接壤,曾經店鋪林立,商賈繁華。後經戰亂、年饉,至1949年,街上僅幾家店鋪。而今,西韓、西延鐵路,底張公路過境,交通便利,水利良好,土質優良,設施甜瓜聞名西北,張橋被列入全省現代農業園區。
  薛鎮,因駐地薛鎮而命名。相傳薛姓在此居住最早,因名薛家村。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設立集鎮,稱薛家鎮,簡稱薛鎮。與美原鎮計日互市,屬薛家裡。1996年底,設立為建置鎮。“十二五”始,與莊裡鎮並列為全縣兩個縣城次中心。2012年12月,撤銷趙老峪鄉,併入薛鎮。2015年4月,撤銷底店鄉,劃歸薛鎮。富平自古有“九峪肥田”之稱,趙老峪為其一。《富平縣誌·樊志》載,此峪處頻山東麓山谷,山巔有趙姓者僧,天順時(公元1457—1464)修煉其上,故名。原趙老峪鄉十二盤村,青山碧水,景色宜人,清邑人路立孔賦詩“高懸玉鏡兩門間,一水盤流十二灣”。但這一“世外桃源”卻因山高溝深、交通閉塞、土地貧瘠,當地群眾生活十分清貧。2015年後,薛鎮街道南邊、楊範村旁邊建成了全縣第一個北部山區群眾移民搬遷安置區,200餘戶山區群眾喬遷新區告別了“上學難、致富難、成家難”的苦難日子,走進新時代、新生活,解決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問題。

  對於姓氏的重視,體現了中國人對宗脈等觀念的強烈認同感。筆者姓趙,薛鎮前坡人,故對薛鎮舊事知掌較多。先說趙姓起源。伯益後裔造父,駕車技藝嫻熟。周穆王常乘坐造父所駕的馬車遊巡各地,每逢朝中有事,總能安全快速趕回。造父因駕車有功,被周穆王封地於趙(山西省洪洞縣北趙城),其後人便以“趙”為姓氏。
  姓氏是血緣的標誌,家庭的徽章。歌曲《百家姓》有句歌詞,“我生未名已得我姓,世代流轉不變是宗親”,這是約定成俗的子隨父姓。在前坡村,趙姓一統獨大,全村僅一戶姓許,據說還是1949年後遷徙落戶的,其餘村民皆為趙姓,說明在許多年前這些人都是一家人,之後繁衍壯大有了不同的分支。各家戶主皆為男性,添丁生女都隨父姓,就出現了“一村一姓”的現象。記得2000年底,筆者為兒子上戶口時,隨父隨母姓,還是上在父母誰的戶口簿上,任憑自願選擇,這是戶籍政策的一大進步。2015年10月,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今後中國人在對子女隨父隨母姓的選擇上,會更加開明民主,這必將促進姓氏文化發展,形成“新民俗”。
  以官職或職業作為姓氏,是中華姓氏的一大特點。司馬是上古代所設官職,為軍事長官。曾為官司馬的人的後代,就以此官職為姓氏。古人說:“坐不改姓,行不改名。”但是史聖司馬遷受刑入獄,二子為避禍出逃,長子取“馬”加兩點為“馮”,次子取“司”加一豎為“同”,分別以馬和同為姓,暗合了不改司馬之姓、以司馬先祖為榮的本真,也體現了臨危不懼、聰穎睿智的精氣神。卜,起源於上古時代的職業巫師,與巫姓相似。史籍《路史》記載:“夏啟有卜氏,又叔繡後有卜氏。”其子孫便以職業為姓,世代稱卜氏。薛鎮卜家城,皆為卜姓。卜家城,建在順陽河畔一高阜之上,頗具富平古縣城——塹城之勢,高高在上,周遭僅有兩條窄窄折折的小徑通向城內,平添了幾分神秘感。因去路登攀,居者善卜,我們常說“上卜家”,而不是“去卜家”。2005年後,“村村通”工程惠及鄉里,通過墊土,削彎取直,一條筆直的水泥路直達卜家堡。

  “夷夏交融,胡漢互化”是中華姓氏發展、演變的歷史軌跡,也是中華姓氏兼容並存、豐富發展的過程。富平原王寮鎮(2015年4月撤銷,併入流曲鎮),北為浮原,南為滷川,系富平通往滷泊灘(鹽鹼沼澤地,為古湖退縮而成,現已設立滷陽湖開發區)之咽喉。相傳元代此地屢遭旱災,民不聊生,餓殍遍野。行省遺鎮國武仕王寮至此賑濟災民,民以得生。鄉人懷其德,改村為王寮。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因交通日益發達,商旅繁盛,遂設立集鎮,始稱王寮鎮,屬閻村、義林裡。如軍寨,據《宋史·列傳》載,張浚抗金時,曾在此紮營設寨,故名。集糧村,相傳宋金交戰時,宋軍在此籌集糧餉,故名。納義坊,該村劉家城樓石額題“納義坊”,相傳為宋金作戰時的俘虜營故地;又傳宋軍曾在此製作軍衣,亦名“納衣坊”。富平有姓呼延之人,呼延本是以少數民族的稱呼為姓,可能是宋金富平之戰中一些金兵(多為匈奴族),或戰亂失散,或傷病掉隊,後與當地漢民族相互交融,定居下來,並保留了“呼延”姓氏。再如,忽姓,源於蒙古族,出自宋朝、金朝、元朝時期蒙古族的漢稱,屬全國稀有姓氏。本縣到賢鎮忽家村之忽姓,為元代定居此地的蒙古族後裔。所以,每一次移民遷徙、戰爭征伐,甚至婚戀嫁娶,都不同程度地促進了民族交融、民族團結,推進了社會發展,拓展了中華姓氏的文化內涵。

  姓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大觀園中的獨特風景,關注姓氏起源、探究姓氏文化,是一種家國情懷、愛國情懷和文化情懷,也是一條不忘初心、不忘來路、繼續前進的尋根之路、發現之旅和希望之路。(趙向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