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有許多武將,在《三國志》中只用了一兩句話就帶過了

《三國志》雖然是三國這段時期最可靠的史書,但由於是個人編撰,人力財力都有限,導致很多重要人物都沒有寫進去,特別是一些武將。《三國志》本身對戰爭描寫的就少,對武將則更為輕視。蜀國由於沒有設置史官,資料就更加難找,有些將軍的列傳只有一句話,甚至還有些將軍的事蹟只能從別人的列傳中尋找。

我們來看下,這些不幸丟失事蹟,卻又能被我們從蛛絲馬跡中挖掘出來的將軍有哪些?

閻宇,宿有功幹,於事精勤。繼踵在忠後,其威風稱績,皆不及忠。

閻宇是在馬忠之後繼任為南中守將的。不過相對馬忠,閻宇的功績要差得多。馬忠有個人列傳,而閻宇只是附於馬忠列傳之後這麼一句話。

平同郡漢昌句扶忠勇寬厚,數有戰功,功名爵位亞平,官至左將軍,封宕渠侯。

蜀國有許多武將,在《三國志》中只用了一兩句話就帶過了

句扶應該算是蜀漢後期比較出名的將領,但是也沒有傳記。他的名聲與王平齊名,但是事蹟只有這麼一句話。後來張翼、廖化成為蜀國重要將領,當時就有人說前有王、句,後有張、廖。句扶的地位應該不低,但是這麼重要的人物也只有一句話。

蜀國有許多武將,在《三國志》中只用了一兩句話就帶過了

劉敏,左護軍、揚威將軍,與鎮北大將軍王平俱鎮漢中。

當時曹爽來犯漢中,很多人都認為應該緊守城池,不要出去。但是劉敏認為如果不出去,城外的百姓和糧食都會被魏軍掠走,對蜀漢來說則是很大的損失。於是他和王平兩個人用旗幟故作疑兵,暫時抵擋住了魏軍,只等姜維來到,將魏軍趕走了。劉敏這個人,如果不看三國志,都不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他的事蹟也只有這麼一件,雖然算不上輝煌,但也可以看出是智勇雙全之將!

(陳)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徵西將軍,封亭侯。

蜀國有許多武將,在《三國志》中只用了一兩句話就帶過了

陳到在網絡上是個比較出名的將領,但是陳壽沒有記載他的任何具體的事蹟,但是從其他人的言語或許有提到陳到。從劉備當豫州牧時就跟隨了劉備,算是比較早的武將。他和趙雲齊名,統領劉備的精兵白毦軍,趙雲能與關羽張飛同列,而陳到卻沒有傳記,實在太可惜了!

(龔)德緒名祿,巴西安漢人也。先主定益州,為郡從事牙門將。建興三年,為越巂太守,隨丞相亮南征,為蠻夷所害,時年三十一。德緒弟衡,景耀中為領軍。義強名士,廣漢郪人會丞相亮南征,轉為益州太守,將南行,為蠻夷所害。

這兩位龔將軍沒什麼名氣,隨諸葛亮南征蠻夷的時候犧牲。

馮休元名習,南郡人。隨先主入蜀。先主東征吳,習為領軍,統諸軍,大敗於猇亭。

張文進名南,亦自荊州隨先主入蜀,領兵從先主徵吳,與習俱死。

時又有義陽傅肜,先主退軍,斷後拒戰,兵人死盡,吳將語肜令降,肜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

張南、馮習、傅肜(rong)在三國志遊戲中經常見到這兩個名字,都是在夷陵之戰戰死。從傅肜臨死前的言語我們也可以想象這位忠烈的將軍的風采。

蜀國有許多武將,在《三國志》中只用了一兩句話就帶過了

以上這些將軍雖然沒有太多的事蹟,但絕對都是重要人物。只是事蹟失傳,陳壽也沒有依據可寫,草草提了幾句,其中不乏忠臣烈士,連陳到這樣位至徵西將軍的重要人物都沒有傳啊!實際上失傳的人物恐怕不僅僅是上面這些,還有很多我們不能知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