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发生在战国时候,既然那时没有纸,“纸上谈兵”又是从何说起的呢?

秋林飞雁


题主提的问题是:即然无纸,何来纸上淡兵?我在这里告诉你,那时有纸。上世纪五十年代,(1957)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郊灞桥发现了,一座不晚于西汉武帝的古墓。在墓中的一面青铜镜上,垫衬着麻类纤维纸的残片,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小80余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约10厘米。这些残片呈泛黄色,专家对其成份进行鉴定,发现是以大麻和少量的苎的纤维为原料组成。后来专家给它定名为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它证明了我国造纸术至少至少上溯到公元前二世纪上。考古的最大价值,是实物佐证。用实物证明那远去的历史。灞桥纸的发现证明了,造纸的历史。只不过,以前的纸造价昂贵属奢侈品,并没有广泛的书写使用。至于蔡伦,他在东汉兴元年(105),认真的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蔽布、及渔网等为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这种纸,原料来源普通广泛,价格便宜,质量好。广泛用于书写。蔡伦虽不是造纸术的最初发明者,但他改进了造纸术,以他重大的贡献而留名青史。


WangWei8


“纸上谈兵”字面解释为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事实。

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典故。

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个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幼常常学习兵法,阅读了很多兵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对书中的各种怎么带兵打仗,军事理论轻车熟路。

对于父亲的提问,考验,他都能轻易通过。说起来头头是道。

到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国大将,带兵打仗。在一次长平的战争中,因为只会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且不能灵活应用在当下战役,导致赵军惨败。

所谓的“纸上谈兵”中的纸,在战国还没有出现,应是后人借用赵括的故事演变而来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同时这个典故也告诉我们了无论学习什么,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结合现实情况,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灵活掌握。光想不做,也只是空谈罢了。





抽象派画家


在这里想给你解释一下纸张的来源,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实际来说在蔡伦之前,也就是西汉甚至更早的战国末期就已经有造纸术了,只是当时的造纸术成本很高,技术不成熟,应用并不广泛。

而造纸技术并非东汉蔡伦一人所发明,是蔡伦及其团队集前人智慧改良优化了造纸术,所以说不要肯定的认为战国时期没有纸。

而且谁跟你说非得是当时的人说赵括是纸上谈兵吗?赵括纸上谈兵的历史故事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原话为“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看好这话里没有纸上谈兵的字面。

《史记》中的关于赵括的故事最早延伸出纸上谈兵的雏形是在唐宋时期,虽然造纸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唐宋时期也就没有形成纸上谈兵的叫法,当时延伸出的成语叫作帛上谈兵。

到了明清时期大家才逐渐把帛上谈兵改为纸上谈兵,形成了现在的叫法。比如清代李宝嘉写的《官场现形记》中第三十一回就明确应用了纸上谈兵的成语: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所以不要肯定地认为战国时期没有纸张,而且成语流传于后世,毕竟是经历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未必就是当时的人就是这么传出来的。


小岛知风


前言

“纸上谈兵”一词,现在常常被认为与战国时期的赵括有关。实际上,这个成语出现的时间很晚,它最初是用来形容死读书的书生,与赵括毫无关系。

后世认为赵括与这个成语非常契合,在牵强附会、以讹传讹之下,“纸上谈兵”竟然成了赵括的代名词。

在我看来,赵括是一名真正的将领,绝对不是“空谈误国”的书生。他身上真正的缺陷,在于经验不足、狂妄自大。倘若给他一定的成长机会,未必不是一代名将。

长平之战中,赵国并非毫无还手之力,而是与秦军僵持了四十多天,双方都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倘若没有一定的领兵才能,是做不到这个地步的。而赵括最终也以身殉国,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我想,用“纸上谈兵”这个词来形容赵括,是不够公允的。因为历史上许多将领,甚至还比不上赵括。

当然,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这里不便展开。本文主要谈谈,“纸上谈兵”一词从何而来?又是怎么戴在了赵括头上的?

“纸上谈兵”与赵括无关

说“纸上谈兵”出自赵括,有两大疑点:

  • 疑点一:纸的使用

根据考古和史料的相关记载,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时期。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战国时代就出现了纸。

就算战国时代有纸,当时也不可能普遍使用。因为直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人们的主要书写载体,还是竹帛。

赵括长平之战的故事,正是记录在《史记》当中。司马迁本人还在用竹简,又怎么可能发明“纸上谈兵”这个词呢?

  • 疑点二:史书中关于赵括的记载

《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书,都记载了赵括和长平之战。而《资治通鉴》的记载,基本与《史记》相同。所有的记载中,都没有见到“纸上谈兵”一词的出现,只有一些相似的表达。

比如以下几段:

  • 蔺相如曰: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 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这些记载,可以说明赵括熟读兵书,并且有些自大。但仅凭这几段话,就确定成语的出处,显然是不合适的。

“纸上谈兵”的出处

“纸上谈兵”一词,最早应出现于明清时期。不过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这个成语的雏形,只是没有出现精炼的概括而已。

元末明初的诗人刘三吾,有《湘南杂咏》三首,其中有一句:

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这是现在能找到最早的接近“纸上谈兵”的句子。很明显,这一句说的也不是赵括,而是讽刺当时的元朝政府。


一直到清末,“纸上谈兵”一词才在许多文人的作品中出现。如:

  • 魏源《圣武记》:“今日动笑纸上谭兵,不知纸上之功,即有深浅,有一二分之见,有六七分之见,有十分之见。”
  •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这两个地方的“纸上谈兵”,都是讽刺当时的一些书生,跟赵括也没有一点关系。

“纸上谈兵”如何与赵括绑定?

说起来也有趣。赵括的故事,已经发生了两千多年了。这两千多年里,谁也没有用“纸上谈兵”来形容过他。反而在最近的几十年,因为种种误会,这个词竟然成了赵括甩不掉的标签。

事情要从中国最早的一部少儿通俗读物《上下五千年》说起。1979年,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与作家曹余章,参考现存史料和民间传说,共同编写出了这部书。其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影响力非常大,以致于后来衍生出各种“五千年”系列。

在当时教育水平较低的中国,这部书可谓深入人心。而书中写到长平之战时,作者用“纸上谈兵”来形容赵括。这是赵括第一次与“纸上谈兵”产生联系。

赵括的故事具有非常典型的教育意义,他也因此成了教科书里的常客。基本上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没有不知道赵括的。

而教科书为了生动形象,便直接套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久而久之,人们就默认了赵括等于“纸上谈兵”。

到了后来,中国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索性也直接标明“纸上谈兵”就是出自赵括。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结语

在中国的语言中,牵强附会、以讹传讹的现象非常多。

很多成语在流传中都失去了本来的意思,如:空穴来风、瞻前顾后等;很多字的读音也发生了变化(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这些错误在成为习惯之后,就变成了正确的。很多人调侃:这是对“文盲”的妥协。当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错了时,那么错的也成了对的。这种说法固然有些极端,但也是事实。

最后,个人认为:

为了“迁就”大多数人的习惯,而改变语言的本意,的确无可厚非。但同时,也不能矫枉过正。有时候,纠正一些历史错误,也是必要的。比如,纸上谈兵一词,也是时候撇清赵括与它的关系了。

大家认为呢?



造作的楚狂人


很高兴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我是“隔壁LW”,下面是我的拙见,供您参考。

1.成语是如何形成的。

成语大多是出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再经过长期沿用而形成。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而只看字面是不能了解其中深意的。

2.“纸上谈兵”的出处。

“纸上谈兵”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书中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3.“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与纸并无直接关系。

“纸上谈兵”是把不切实际的抽象意义具化到了纸上,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在战国和汉代的一些史料文献当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只是后来在这个成语形成的时候将赵括确定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主人公了,并且影响到了现代。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会有“战国时期没有纸,怎么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成语”的疑问。

4.经过了解了成语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所出自的故事后,相信您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持有不同观点的朋友到我的头条“隔壁LW”来交流。


隔壁LW


“纸”形声,字从糸,从氏,氏亦声。"氏"义为"基底"、"基本面"、"受物面"。"糸"指"植物纤维"。"糸"与"氏"联合起来表示"植物纤维(浆液)均匀铺摊在一块平底板上"。本义:在平底板上摊晒压平形成的纤维浆液硬结层。参考:《说文》:"纸,絮一苫也。从糸,氏声。而形近字忄【糹氐】,丝滓也,从糹,氐声,(都兮切)"

“纸上谈兵”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卒于汉昭帝元年,(另有卒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及卒于公元前90年-汉武帝征和三年只说)于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前87年)时期编撰《史记》;中国古代字体初步形成于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为甲骨文;到西周时达衍生成大篆,战国时期篆体字分化成各种版本,至秦朝统一文字,经李斯对大篆进行简化形成小篆;至此中国文化形成大一统时代,直至后来的汉代的隶书、章草,至唐朝狂草、楷书等;而作为文字的载体,从上古时期及夏商的甲骨甲骨、周秦的青铜、竹简、木简、绢帛,直到汉以后的纸,因为纸轻便、便于保存的特点,收到极大的推广及普及,是我国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载体。

纸上谈兵的故事的确发生在战国时期,而纸上谈兵的成语并不出现于战国,而是西汉时期;一般认为纸为东汉蔡伦发明的,但经过今年考古发现,(仅目前考察发现)纸最早出现于西汉初期;现纸张记录多发现于遗址和墓葬群,这就有力的说明,纸张在西汉初年已经受到贵族统治阶级的喜爱,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而作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08年继任其父职责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作为皇家书籍的管理者,纸张对于司马迁来说应该不会仅仅是一件奢侈品,在于贵族阶层流传的纸张,对于皇家来说更不会成为一种稀缺品。虽无确定记载说明“纸上谈兵”最早是出现在汉朝,但通过种种证明,“纸上谈兵”这句成语极大可能形成于汉朝,在竹简被纸张替代时,对古文进行抄录,由记载的“简上谈兵”或”绢上谈兵“更改为“纸上谈兵”以适应时代的潮流。

中国文字是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崛起,而不断形成和组合,包含各种各样的含义,汉子文化博大精深,新生的字体和词组也不断随着时代在增加;就像“互联网”、“电商“、“女神”、”宅男”..........等等,这都是一个个新生事物出现后,而形成的词语;这是文字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需求。而纸张目前可证实记载出现于西汉初期,“纸上谈兵”又有什么理由要晚于西汉几百年或者上千年后才出现哪?

你觉得那?


疾跑ing的蜗牛


题主的疑问确实是对的

赵括其人,活跃于战国时代,而最早的纸出现都已经是西汉初年,真正普及纸的使用更是要等到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之后。

所以纸上谈兵自然不可能是因为形容赵括此人而诞生的。


关于赵括与长平之战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里面也没有提及任何关于纸张的描述。

而后历朝历代无论是评价赵括的用兵能力差还是对他读死书的贬低,都未曾提过纸上谈兵。


这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时期,出自刘如孙的《湘南杂咏》,“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到这里才堪堪有了“纸上兵”的说法,至于演变成后来的纸上谈兵,最早也只能查证到清朝的雍正乾隆在位年间。


而将赵括与纸上谈兵联系在一起,要等到晚清时代的重臣沈葆桢之言中:“以武乡侯之谨慎图功,尚因轻信马谡而至街亭之失;他若赵括能读父书而陷长平。昭远自比诸葛而失金蜀,殷浩人称奇士竟至一败涂地,房琯自夸车战不过纸上谈兵。”

这几位将领被统一认为是不会实战的将领,皆是纸上谈兵的代表人物。

由于赵括相比其他几位而言,人们对于他的记忆明显更深,长此以往,赵括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纸上谈兵的代名词了


凿凿大院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当时那只是一个经典的故事,被后人总结记录下来了。随着被人们广为熟知,人们口口相传,纸上谈兵就作为成语流传至今。当时确实没有纸,或许当时也没有这个成语,而是被人们总结成了纸上谈兵。为啥一个简单的成语,背后却有很多故事,也只折射着很多智慧的光芒?其一是,在古代,舞文弄墨者毕竟少之又少,而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所凝结的成语好听好记,于是就成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其二,当时没有纸,成语毕竟是后来人们总结的,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对此前的故事进行总结和升华,内涵更加深刻。其三,很多成语,你不能望文生义,直白地得出一些结论,关键要看成语背后所蕴藏的积极意义。



帷平


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可谓妇孺皆知,讲的就是战国时期赵括兵书读得很熟,一上战场就葬送了赵国数十万大军,由此衍生出这个成语,意为空谈理论、不切实际。

这个典故有两个重点,一是纸,二是谈兵。

考古发现证明西汉初期有纸,但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直到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才使纸的发展迅速起来,最终大行于世。

这里的“纸”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植物纤维制造的书写载体,在其发明之前,古人会不会把其他物品也叫作“纸”呢?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宦者列传》

这是对蔡伦改良造纸术的记载,缣帛就是丝织品,而“纸”这个字从糸,糸就是细丝之意。也就是说,“纸”的原意是丝织品制造的书写载体。

鉴于丝织品的历史,“纸”的出现年代应该很早,在战国时代肯定存在,赵括很可能见到过。但缣贵,赵括读的兵书不可能用“纸”来书写,而应该是竹简这种廉价普适品。

长平之战后,后人对于赵括的评价是相当一致的,都是志大才疏,进而衍生一个典故:“读父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蔺相如劝赵王:“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括言兵事,跟谈兵是异曲同工,但并未明确提及,此后历朝历代,评价赵括多引用蔺相如的评语,如唐朝胡曾《咏史诗·长平》所写:

长平瓦震武安初,

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

元戎何用读兵书。

可另一方面,引用赵括失败的例子时,谈兵、论兵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比如徐梦莘在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二里提到“昔赵括论兵,其父奢不能难,而奢谓括必败”。

随着时间推移,赵括读书跟赵括谈兵都成了固定词组,意义很明确,都是说赵括死读书,不会活用,但一直跟纸没关系。

在跟赵括搭伙前,纸上谈兵其实有自己的生活。

“纸上”这个词原本是个中性词,就是说写在纸上的字,但后来逐渐跟实践对立,成了理论的代名词,如宋朝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有了光说不练的意义,并在隋唐之后,因军事上屡屡失败,从学术领域拓展到军事领域,到清朝正式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到了清末,纸上谈兵和赵括的碰撞越加频繁,二者经常出现在同一场景,作为夸夸其谈的代表,但仍未明确融合。


随遇而安的廖先森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名将赵奢的后代赵括,文采出众,熟读兵书,谈起用兵打仗来是滔滔不绝就连他的父亲也辩论不过他。在赵括接替廉颇统领赵国军队后,他打仗只按兵书里讲的条条框框、不懂变通,被秦军大败。后世用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虽然纸上谈兵的典故出自赵括,也让后世的人普遍认为指的是赵括。

其实最早纸上谈兵的说法大约出现在唐宋时期,作为成语最早是出现在清代,也都是指书生用兵只会空谈,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连最早的史记《东周列国传》中也没有关于赵括的记载。

至于“纸上谈兵”这个说法怎么变成赵括“专属成语”现在我们能找到的最早记载,是林汉达版《上下五千年》上“纸上谈兵的赵括”。

后来《现代汉语词典》更是明确把这个成语的出处定义为长平之战的赵括,此后纸上谈兵也就开始专指赵括。因此,“纸上谈兵”用来指赵括只是从上世纪开始,

并不是自古如此。不知道这样的解释能不能说的通,很多知识点可能大家都有共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