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发生在战国时候,既然那时没有纸,“纸上谈兵”又是从何说起的呢?

秋林飞雁


《史记》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宝书,其中有挖不完的宝藏,字里行间总是让人感到有无穷的韵味,想要把每一句话都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仿佛这样才能算是真正领略了太史公的韵味,才算真正读懂了汉语的魅力。

赵括的父亲马服君赵奢就是一位传奇人物,在赵国的历史上是与廉颇、蔺相如并列的传奇人物。赵奢税吏出身,收税收到平原君头上,主事的人抗税,赵奢一口气杀了平原君家九口人。一下子把平原君赵胜惹毛了,你他妈的撒野也不看一下门坎,老子的地盘你也敢放肆。赵胜便要杀了赵奢。赵奢向平原君说了一段话,平心而论,这段说辞实在是平淡无奇,大该意思就是赵国与平原君是一体的,赵强平原君富,赵亡平原君亡。平原君被他说动,没杀他,还把他推荐给赵王!

后来秦攻赵,赵王先后向廉颇、乐乘征询意见,两人都说,道远险狭,难!问到赵奢,赵奢的一句话把赵王振奋了,赵奢讲,道远险狭,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便派赵奢出征。赵奢打得非常沉稳,成竹在胸,麻痹敌人,然后又极速进军,一举击败秦军。赵奢一战成名,被封为马服君。

赵括小时候能言善辩,喜好兵法,言过众人,莫能挡之,连赵奢也不是儿子的对手。至于纸,战国和西汉都没有出现,以简牍为主,《史记》中这段根本没有“纸”字出现。所以纸上谈兵只是后人对此事的一种追述,只是这四字用得恰如其分,就成为成语流传下来了!较早的有清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中出现过这个成语,而这已经是清末的事情了。而在战国与汉朝,并没有人用“纸上谈兵”这四个字来形容赵括其人其事。也就是说这件事情的发生与对它进行的语言概括并不是同时发生,而且我们是用了个新词汇,一个高新技术用语,对于战国时的人来讲,来概括过去发生的事情,并且为大家所接受,成了我们传统语言宝库中的一部分。

其实像“纸上谈兵”这种语言现象与文化现象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并不鲜见,只是我们的惯性思维使我们觉得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很难理解,很难接受,可是我们又把很多其实并不符合我们常识的现象当作真理来看待,只是我们没有细究这些事情,或者说,我们误以为这就是事实。“纸上谈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我们的文化创新每天都在进行,旧史新用,旧史新说,对古人的智慧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与语言来进行描述与发挥,来繁荣与宏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可是有些老古板,老守旧认为对文化的爱护就是守着别动,例如六小龄童对周星驰《大话西游》的批评,他们实在是文化进步与创新的阻碍者,也只会把传统文化守死!

赵括领导赵军打得是战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战争,赵军四十万降军被秦军全部坑杀,这一战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此后,秦军在统一的道路上再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赵奢对他这个儿子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他对他只有一个评价:就拾了个皮嘴!并且赵国在这场战争中国力消耗很大,物资十分紧缺,向齐国借粮齐国又忌惮秦国不敢借。而廉颇在前线又采取防守的政策,双方僵持了一年多时间。赵王实在是耗不下去了。

而秦国采取两手,第一,使反间计,对赵国人说,廉颇其实没什么好怕的。秦军最怕的是赵括,要是赵括担任赵军主将,那秦军就惨了!第二,当赵王终于撤掉廉颇,换上赵括后。秦军将战国四将之一的白起,也就是那个人屠,派到前线。白起军事艺术纯熟,面对四十万人的庞大赵军集团。白起采取三个举措:第一,请君入翁,把赵军引入自己的包围圈;第二,断其粮道;第三,分割包围,秦军将赵军拦腰截断,围而不攻,赵军成了翁中之鳖,又无粮草,饥饿之中很快斗志便垮了!

赵军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四十五万人,主力已经被打掉了,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就只剩下了楚国。所以,长平之战对于秦国统一六国至关重要,当然,长平之战的出名还在于它令人瞠目结舌的战争死亡率与庞大的死亡数字!








骑驴去高考


“纸上谈兵”字面解释为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事实。

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典故。

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个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幼常常学习兵法,阅读了很多兵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对书中的各种怎么带兵打仗,军事理论轻车熟路。

对于父亲的提问,考验,他都能轻易通过。说起来头头是道。

到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国大将,带兵打仗。在一次长平的战争中,因为只会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且不能灵活应用在当下战役,导致赵军惨败。

所谓的“纸上谈兵”中的纸,在战国还没有出现,应是后人借用赵括的故事演变而来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同时这个典故也告诉我们了无论学习什么,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结合现实情况,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灵活掌握。光想不做,也只是空谈罢了。





抽象派画家


前言

“纸上谈兵”一词,现在常常被认为与战国时期的赵括有关。实际上,这个成语出现的时间很晚,它最初是用来形容死读书的书生,与赵括毫无关系。

后世认为赵括与这个成语非常契合,在牵强附会、以讹传讹之下,“纸上谈兵”竟然成了赵括的代名词。

在我看来,赵括是一名真正的将领,绝对不是“空谈误国”的书生。他身上真正的缺陷,在于经验不足、狂妄自大。倘若给他一定的成长机会,未必不是一代名将。

长平之战中,赵国并非毫无还手之力,而是与秦军僵持了四十多天,双方都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倘若没有一定的领兵才能,是做不到这个地步的。而赵括最终也以身殉国,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我想,用“纸上谈兵”这个词来形容赵括,是不够公允的。因为历史上许多将领,甚至还比不上赵括。

当然,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这里不便展开。本文主要谈谈,“纸上谈兵”一词从何而来?又是怎么戴在了赵括头上的?

“纸上谈兵”与赵括无关

说“纸上谈兵”出自赵括,有两大疑点:

  • 疑点一:纸的使用

根据考古和史料的相关记载,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时期。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战国时代就出现了纸。

就算战国时代有纸,当时也不可能普遍使用。因为直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人们的主要书写载体,还是竹帛。

赵括长平之战的故事,正是记录在《史记》当中。

司马迁本人还在用竹简,又怎么可能发明“纸上谈兵”这个词呢?

  • 疑点二:史书中关于赵括的记载

《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书,都记载了赵括和长平之战。而《资治通鉴》的记载,基本与《史记》相同。所有的记载中,都没有见到“纸上谈兵”一词的出现,只有一些相似的表达。

比如以下几段:

  • 蔺相如曰: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 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这些记载,可以说明赵括熟读兵书,并且有些自大。但仅凭这几段话,就确定成语的出处,显然是不合适的。

“纸上谈兵”的出处

“纸上谈兵”一词,最早应出现于明清时期。不过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这个成语的雏形,只是没有出现精炼的概括而已。

元末明初的诗人刘三吾,有《湘南杂咏》三首,其中有一句:

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这是现在能找到最早的接近“纸上谈兵”的句子。很明显,这一句说的也不是赵括,而是讽刺当时的元朝政府。


一直到清末,“纸上谈兵”一词才在许多文人的作品中出现。如:

  • 魏源《圣武记》:“今日动笑纸上谭兵,不知纸上之功,即有深浅,有一二分之见,有六七分之见,有十分之见。”
  •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这两个地方的“纸上谈兵”,都是讽刺当时的一些书生,跟赵括也没有一点关系。

“纸上谈兵”如何与赵括绑定?

说起来也有趣。赵括的故事,已经发生了两千多年了。这两千多年里,谁也没有用“纸上谈兵”来形容过他。反而在最近的几十年,因为种种误会,这个词竟然成了赵括甩不掉的标签。

事情要从中国最早的一部少儿通俗读物《上下五千年》说起。1979年,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与作家曹余章,参考现存史料和民间传说,共同编写出了这部书。其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影响力非常大,以致于后来衍生出各种“五千年”系列。

在当时教育水平较低的中国,这部书可谓深入人心。而书中写到长平之战时,作者用“纸上谈兵”来形容赵括。这是赵括第一次与“纸上谈兵”产生联系。

赵括的故事具有非常典型的教育意义,他也因此成了教科书里的常客。基本上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没有不知道赵括的。

而教科书为了生动形象,便直接套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久而久之,人们就默认了赵括等于“纸上谈兵”。

到了后来,中国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索性也直接标明“纸上谈兵”就是出自赵括。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结语

在中国的语言中,牵强附会、以讹传讹的现象非常多。

很多成语在流传中都失去了本来的意思,如:空穴来风、瞻前顾后等;很多字的读音也发生了变化(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这些错误在成为习惯之后,就变成了正确的。很多人调侃:这是对“文盲”的妥协。当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错了时,那么错的也成了对的。

这种说法固然有些极端,但也是事实。

最后,个人认为:

为了“迁就”大多数人的习惯,而改变语言的本意,的确无可厚非。但同时,也不能矫枉过正。有时候,纠正一些历史错误,也是必要的。比如,纸上谈兵一词,也是时候撇清赵括与它的关系了。

大家认为呢?



造作的楚狂人


最正确的回答:

1、“纸上谈兵”的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司马迁在《史记》一书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2、造纸术(Papermaking technique/Paper Making technics)

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

3、“纸上谈兵”中“纸”的真正含义。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纸上谈兵”来自战国,造纸术是东汉时代蔡伦发明的,说明战国时期没有纸张,赵括是在什么“纸”上谈的兵?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

战国时期的“纸”的意思,就是指用来写字,绘画的丝绸布。发明造纸术后才只用“纸”来表示造的纸。

大家来看一看汉字中的“纸”字,就明白了。

左边是绞丝旁(纟),表示字意,右边是“氏”字,表示字音。

这说明,在战国时期,绘制的地图是用丝绢之类的“纸”。

所以,“纸上谈兵”的纸,指的是当时所用丝绸绘制的地图。


创新数


题主提的问题是:即然无纸,何来纸上淡兵?我在这里告诉你,那时有纸。上世纪五十年代,(1957)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郊灞桥发现了,一座不晚于西汉武帝的古墓。在墓中的一面青铜镜上,垫衬着麻类纤维纸的残片,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小80余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约10厘米。这些残片呈泛黄色,专家对其成份进行鉴定,发现是以大麻和少量的苎的纤维为原料组成。后来专家给它定名为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它证明了我国造纸术至少至少上溯到公元前二世纪上。考古的最大价值,是实物佐证。用实物证明那远去的历史。灞桥纸的发现证明了,造纸的历史。只不过,以前的纸造价昂贵属奢侈品,并没有广泛的书写使用。至于蔡伦,他在东汉兴元年(105),认真的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蔽布、及渔网等为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这种纸,原料来源普通广泛,价格便宜,质量好。广泛用于书写。蔡伦虽不是造纸术的最初发明者,但他改进了造纸术,以他重大的贡献而留名青史。


WangWei8


其实“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而且把“纸上谈兵”这个饱含贬义的词语用在赵括身上,其实不太合适,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个故事还可以,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把“长平之战”的失败归咎于赵括没才能,实在是对历史的误解。

1、成语演化史

根据现在的考古研究,能证明西汉初期有纸,但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直到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才使纸的发展迅速起来,最终大行于世。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宦者列传》

所以说,在赵括生存的战国时代,应该是没有纸张的。

后世对赵括的不断“曲解”,大概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蔺相如劝赵王:“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通过蔺相如的这段话,从此大家记住赵括这个小子了,原来是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所以才葬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让秦始皇(长平之战是秦始皇爷爷当家的)那小子得了天下。

每次读到这里都恨的牙根子痒痒的,因为长平之战基本上改变了之后的战国史,如果当时获胜的是赵国,也许统一天下的就是赵王了。

而且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很多暴政,所以很多人都特别“恨”赵括,要是赵括不是个书呆子,我们也不用忍受秦王的“暴政”啊。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但是大家知道,《史记》并不是百分百真实的,有很多事情,都是司马迁根据资料,然后自己“想象出来”的,毕竟当时那个年代,资料也是很有限的,而且就算司马迁如实记载,您觉得咱们今天看到的这个版本,没有经过后人修改吗?

所以蔺相如究竟有没有对赵括做过那种评价,是值得商榷的。

但是后面的人可不管这些,毕竟都是读《史记》长大的,书里面记载的东西,就算想去考证,也是很难的。

所以后来者,但凡遇到打了败仗,就会引用赵括的事迹。

唐朝胡曾《咏史诗·长平》:
长平瓦震武安初,
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
元戎何用读兵书。徐梦莘在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二里提到“昔赵括论兵,其父奢不能难,而奢谓括必败”。

连赵括的父亲也搬出来了,要是知道赵括必败,还会派赵括上,不过都是“事后诸葛亮”罢了。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把赵括的失败,归咎于他读书少,或者不会读书,但是却从来没有提纸的事情。

“纸上”这个词原本是个中性词,就是说写在纸上的字,但后来逐渐演化,成了理论的代名词,如宋朝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后来这个词逐渐从学术界,流传到军事界,大家发现,赵括和谈兵这两个词早就准备好了,军事界没事的时候就会拿赵括“开涮”,这会有了“纸上”,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呼之欲出了。

到清朝的时候,开始有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后来《现代汉语词典》把“纸上谈兵”一词的出处定在长平之战,于是有了赵括“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以上就是“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演化史。

2、为什么说“纸上谈兵”是人们对赵括的“误解”?

简单来说,没有赵括,赵国依然会灭亡,退一万步讲,就算长平之战,赵括暂时抵挡住了秦军,日后赵国还是要灭亡,这就是“历史必然性”!

秦国的强大,不在于军事,而在于国力。

“商鞅变法”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一场历史上的伟大变革,也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因为商鞅变法涉及到的改革非常深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经济、军事、农业等各方面都远超其他国家,正是因为秦国国力雄厚,他才有能力“打”其他国家,要不然秦国凭啥嚣张?

秦昭襄王不顾一切发动长平之战,是因为赵国接受韩国上党郡,上党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就开打了,当时赵国的主帅廉颇,估计知道自家的军队不是秦军的对手,所以固守城池,打“持久防御战”!

这次防御战,大概打了2~3年之久。

这个时候,赵国国力弱于秦国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防御战”也是要战斗的,也需要大量的粮草,需要赵国的后勤保障。

但是经过2~3年之久的消耗,赵国“缺粮”了。

《孙子兵法》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所以打仗是很费钱的。

《孙子兵法》还说:“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长途征战会导致自家的百姓贫穷,会拖垮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长平距离赵都邯郸不过200里,而距离秦都咸阳在400里以上。

所以秦国的消耗应该更大,事实上的确如此,这2~3年的防御战,对秦国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耗,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的后勤保障还是远远大于赵国。

一方面,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有关中、四川、江汉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其中主产地关中的土地质量被《禹贡》评为“上上”;而赵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只被《禹贡》评为“中中”。这是赵国农业比之秦国的先天不足。

另一方面,商鞅变法将“耕战”确立为秦国国策,将农业生产提高到了最高战略位置。但赵国重视商业,不重视农业。

《史记·货殖列传》就说,“齐、赵设智巧,仰机利”。说明当时赵国商业发达,但农业相对滞后的状况。

所以粮食消耗没了,防御战肯定是没办法支持下去了。

所以就算把四十万军队交给廉颇,赵国还是要灭,要是廉颇坚持防御战,那么没有军粮,士兵必定生变,或许士兵会把廉颇抓起来,然后投降秦军。

防御战是没办法坚持了,所以赵国派出使者求和,但是秦国拒绝了求和。

秦国之所以没有和赵国决战,其实就是消耗赵国的国力,好不容易等你消耗空了,怎么可能会接受求和。

不能防御,也不能求和,那就撤军吧,撤回太行山还能“打游击”!

这个方法也不太现实,首先,两军对垒,而且是大军对垒,你从人家“眼皮子”低下撤军,有点自欺欺人。

还容易军心涣散,就算能撤回来一部分,肯定是非常狼狈,损失也不小。

而只要你撤军,秦军就会挥师北上,占据战略要地,把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领土全部占领,这样赵国的地盘就会缩到太行山以东的地带,靠着邯郸平原那一带地方,赵国可能会“苟活”几年,但是再也没有“逐鹿中原”的实力。

这和战败没啥区别,所以赵国也不能接受撤军!

上图是长平之战决战图

剩下的唯一希望,就是主动出击。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克劳维塞茨《战争论》

要是出其不意,赵国还有希望,“富贵险中求”,否则赵国肯定灭亡。

而赵括在这个时候,接受了主动出击的任务,先别说人家有没有才能,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啊,因为这种主动出击,和“敢死队”是一个类型的。

不知道廉颇为啥没有接受这次任务,可能是怕损了一代名将的尊严,从后世高度赞美廉颇,过度贬低赵括,不难看出,“姜还是老的辣”!

而赵括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不堪,人家是名将之后,从小就是学兵法的,而且战争策略,也不是赵括一个人制定的,肯定是得到了赵王的同意,所以这是当时赵国一起研究的战术,只不过交给赵括来指挥!

赵括也并非无能之辈,白起为了包围赵括,用5万士兵做诱饵,这5万士兵,全部被赵括歼灭,但是人家秦国还是国力太强了。

牺牲5万人没啥,我用更多的军队把你包围,就和围棋一样,你赢了局部战役,但是却输掉了整盘棋。

赵括最后弹尽粮绝,战死沙场,虽然失败,但是也给秦军造成了不小的损伤,白起战后也高度评价赵括:“此子不除,必成我秦国大患”。

可见,赵括虽败犹荣,而且还是很有胆识和谋略的人,但是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历史必然性”,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可见,长平之败,并非赵括无能,也并非人家“纸上谈兵”!

总结:

“长平之战”归根结底是“国力之战”,赵国国力不如秦军,失败是必然的,不是个人英雄能改变战局的。

不但赵括不能,白起也不能,要是长平之战把这两人换过来,白起也一样会失败。

不但战国的战争是这样,后世的许多战争,基本上也都是“国力之战”,虽然有极少数“英雄”凭借个人能力,改变了战局,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历史必然性”!

三国时候,诸葛亮那么厉害,为啥蜀国最后还是被灭了。

因为蜀国人口少,经济不发达,国力比不上魏国,所以诸葛亮救不了蜀国,是“必然”的!


太行山下小小强


“纸上谈兵”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卒于汉昭帝元年,(另有卒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及卒于公元前90年-汉武帝征和三年只说)于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前87年)时期编撰《史记》;中国古代字体初步形成于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为甲骨文;到西周时达衍生成大篆,战国时期篆体字分化成各种版本,至秦朝统一文字,经李斯对大篆进行简化形成小篆;至此中国文化形成大一统时代,直至后来的汉代的隶书、章草,至唐朝狂草、楷书等;而作为文字的载体,从上古时期及夏商的甲骨甲骨、周秦的青铜、竹简、木简、绢帛,直到汉以后的纸,因为纸轻便、便于保存的特点,收到极大的推广及普及,是我国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载体。

纸上谈兵的故事的确发生在战国时期,而纸上谈兵的成语并不出现于战国,而是西汉时期;一般认为纸为东汉蔡伦发明的,但经过今年考古发现,(仅目前考察发现)纸最早出现于西汉初期;现纸张记录多发现于遗址和墓葬群,这就有力的说明,纸张在西汉初年已经受到贵族统治阶级的喜爱,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而作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08年继任其父职责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作为皇家书籍的管理者,纸张对于司马迁来说应该不会仅仅是一件奢侈品,在于贵族阶层流传的纸张,对于皇家来说更不会成为一种稀缺品。虽无确定记载说明“纸上谈兵”最早是出现在汉朝,但通过种种证明,“纸上谈兵”这句成语极大可能形成于汉朝,在竹简被纸张替代时,对古文进行抄录,由记载的“简上谈兵”或”绢上谈兵“更改为“纸上谈兵”以适应时代的潮流。

中国文字是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崛起,而不断形成和组合,包含各种各样的含义,汉子文化博大精深,新生的字体和词组也不断随着时代在增加;就像“互联网”、“电商“、“女神”、”宅男”..........等等,这都是一个个新生事物出现后,而形成的词语;这是文字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需求。而纸张目前可证实记载出现于西汉初期,“纸上谈兵”又有什么理由要晚于西汉几百年或者上千年后才出现哪?

你觉得那?

“纸”形声,字从糸,从氏,氏亦声。"氏"义为"基底"、"基本面"、"受物面"。"糸"指"植物纤维"。"糸"与"氏"联合起来表示"植物纤维(浆液)均匀铺摊在一块平底板上"。本义:在平底板上摊晒压平形成的纤维浆液硬结层。参考:《说文》:"纸,絮一苫也。从糸,氏声。而形近字忄【糹氐】,丝滓也,从糹,氐声,(都兮切)"


疾跑ing的蜗牛


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可谓妇孺皆知,讲的就是战国时期赵括兵书读得很熟,一上战场就葬送了赵国数十万大军,由此衍生出这个成语,意为空谈理论、不切实际。

这个典故有两个重点,一是纸,二是谈兵。

考古发现证明西汉初期有纸,但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直到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才使纸的发展迅速起来,最终大行于世。

这里的“纸”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植物纤维制造的书写载体,在其发明之前,古人会不会把其他物品也叫作“纸”呢?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宦者列传》

这是对蔡伦改良造纸术的记载,缣帛就是丝织品,而“纸”这个字从糸,糸就是细丝之意。也就是说,“纸”的原意是丝织品制造的书写载体。

鉴于丝织品的历史,“纸”的出现年代应该很早,在战国时代肯定存在,赵括很可能见到过。但缣贵,赵括读的兵书不可能用“纸”来书写,而应该是竹简这种廉价普适品。

长平之战后,后人对于赵括的评价是相当一致的,都是志大才疏,进而衍生一个典故:“读父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蔺相如劝赵王:“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括言兵事,跟谈兵是异曲同工,但并未明确提及,此后历朝历代,评价赵括多引用蔺相如的评语,如唐朝胡曾《咏史诗·长平》所写:

长平瓦震武安初,

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

元戎何用读兵书。

可另一方面,引用赵括失败的例子时,谈兵、论兵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比如徐梦莘在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二里提到“昔赵括论兵,其父奢不能难,而奢谓括必败”。

随着时间推移,赵括读书跟赵括谈兵都成了固定词组,意义很明确,都是说赵括死读书,不会活用,但一直跟纸没关系。

在跟赵括搭伙前,纸上谈兵其实有自己的生活。

“纸上”这个词原本是个中性词,就是说写在纸上的字,但后来逐渐跟实践对立,成了理论的代名词,如宋朝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有了光说不练的意义,并在隋唐之后,因军事上屡屡失败,从学术领域拓展到军事领域,到清朝正式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到了清末,纸上谈兵和赵括的碰撞越加频繁,二者经常出现在同一场景,作为夸夸其谈的代表,但仍未明确融合。


随遇而安的廖先森


先秦时期秦赵长平之战是秦国战神武安君白起的封神之作,也是赵国马服子赵括的人生耻辱。两千多年来,赵括都被死死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纸上谈兵四个字成为了赵括军事能力的完美注脚。

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成语的源头就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其实不然,太史公可能这辈子都没有见过什么叫做纸张。

首先我们要明确纸张是何时发明的,以往我们说中国有四大发明,其中之一就是蔡伦造纸术。其实东汉时期的太监蔡伦只是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良而已,发明的专利权并不在蔡伦这里?经过考证,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时期,在西汉之前的先秦时代,是否已经有了纸,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予以支撑。

我们从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他仍然在使用竹简记录。以此来看,他可能连纸张都没有见过,甚至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所以太史公不可能是纸上谈兵的始作俑者,这个成语也不可能是司马迁原创的。

在汉武帝时期纸张的普及度都如此之低,就算战国时期已经发明了纸张,它的普及率可想而知,赵括家里的军事书籍应该还是用竹简或者布帛来书写的,所以,赵括顶多是简上谈兵。

既然不是太史公创造发明,那么纸上谈兵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呢?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现在清末,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和著名谴责小说家李宝嘉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过纸上谈兵。

然而让大家意外的是结合整个语言环境,在这里的纸上谈兵和2000年前的赵括完全没有关系,压根就不是形容这位赵国的大将军的。可以这么说,纸上谈兵这个词语并不是为赵括量身定制的,他一开始是有其他用途的,主要是用来讽刺时政的,与赵括无关。

至于赵括是怎么成为纸上谈兵的密切接触者的呢?那还得从《上下5000年》这套青少年历史启蒙读物说起,《上下5000年》,这本书是很多,我们80后青春的共同记忆,很多人都是因为它而进入历史这个坑的。

在这部作品中,有一个章节就叫做纸上谈兵的赵括,历史上第一次将纸上谈兵和赵括捆绑在了一起。人们突然发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简直就是为赵括的一系列行为,量身定制的,似乎在人们的印象中赵括和纸上谈兵成为了一对牢不可破的CP。

久而久之,社会上就形成了共识,纸上谈兵,最初就是用来形容赵括的。此情此景,我想赵括如果有棺材的话,他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他会一脸狐疑的看着大家,仿佛在问:“谁能告诉我,纸是什么东东?”


历史评说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名将赵奢的后代赵括,文采出众,熟读兵书,谈起用兵打仗来是滔滔不绝就连他的父亲也辩论不过他。在赵括接替廉颇统领赵国军队后,他打仗只按兵书里讲的条条框框、不懂变通,被秦军大败。后世用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虽然纸上谈兵的典故出自赵括,也让后世的人普遍认为指的是赵括。

其实最早纸上谈兵的说法大约出现在唐宋时期,作为成语最早是出现在清代,也都是指书生用兵只会空谈,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连最早的史记《东周列国传》中也没有关于赵括的记载。

至于“纸上谈兵”这个说法怎么变成赵括“专属成语”现在我们能找到的最早记载,是林汉达版《上下五千年》上“纸上谈兵的赵括”。

后来《现代汉语词典》更是明确把这个成语的出处定义为长平之战的赵括,此后纸上谈兵也就开始专指赵括。因此,“纸上谈兵”用来指赵括只是从上世纪开始,

并不是自古如此。不知道这样的解释能不能说的通,很多知识点可能大家都有共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