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游专场」IP+通证?灌篮高手手游让我想到的不只是青春

作者 | 第二个区块

审稿 |

出品 | 比特魔方



「链游专场」IP+通证?灌篮高手手游让我想到的不只是青春

《灌篮高手》宣传海报

日本游戏开发商DeNA正在国内公测一款篮球手游《灌篮高手》。最近一直游走于各路链游之间的我在第一个瞬间就被游戏的精致打动了,无处不在的精致让我不自觉想到了如今的链游,瞬间有一种没眼看的感觉。今天,就伴随着《灌篮高手》的《直到世界尽头》,让我们在怀旧的声乐里,聊一聊我所想到的。

我当然怀念青春,可青春不能当饭吃

《灌篮高手》手游中不管是立绘还是icon,都体现了非常动人的匠心,那些经典的形象、场景和bgm,让我一下子跌入了感怀青春的氛围里。想到那个穿大裤衩,宽背心,在校园的篮球场上挥洒热汗的自己;想到那个齐膝裙,长马尾,驻足旁观的姑娘。如今,我已年过而立,姑娘也早已嫁做人妇,说实在在,内心深处,还是有那么些缺憾的,所以,一时间,鼻头有点儿酸。

我当然怀念青春,可青春不能当饭吃。感怀过后,还是得多想想别的,比如《灌篮高手》和链游有什么区别?对于整个链游行业有什么启示?

游戏质量的第一性原则永不过时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普通玩家不会在乎游戏是否使用了区块链技术。他们一定会先选择喜欢的游戏,然后才关注喜欢的游戏能不能照顾他们在资产层面的需求。就如同货币都是先有了交易使用场景,才在上边生长出储值、价值流转等功能。

在我看来,即使把赚币赚钱摆到很高权重的游戏。也要首先满足普通玩家的玩耍需求才行。最好的例子是大话西游。先有了庞大繁荣的玩家生态,随后才有了商人、工作室行业链。有一种声音说链游现在没有用户,做的好没什么用。可是看看最近上线的《Crypto Legends》,这就是一款典型的有质量优势的链游。公测没几天,就已经到了EOSDAPP日活第三的位置。《Crypto Legends》现象简单粗暴的向行业表达了“质量好,玩家看得到”的信息。

游戏质量的第一性原则永不过时!

先有投资还是先有用户

有链游开发者将链游质量差的原因归结为没有用户,鲜有投资,没有资金,哪来质量上。有关先有投资还是先有用户的问题让我想到了投资房产的经历。

买房客有时会定义自己为房屋使用者,有时则定义自己为炒房客。曾多次在售楼处听到这样的论调:“这房子买来是为了将来卖出去的,所以远点、户型差点没事。”又或“我买这房子是自住的,所以要位置好点、户型好点。”实际上的情况呢,使用者和炒房客应该都有着一样的房屋需求——他们都必须买住着舒服的房子。道理很简单,炒房客的售房对象会是使用者。只有好住的房子,握在手里才安全,才不怕没人接盘,也才值的炒。

同理之于链游。只有具有真实玩家生态的链游,才值的去参与投资。投资与使用,从来不是对立的。

「链游专场」IP+通证?灌篮高手手游让我想到的不只是青春

真正对立的是粉丝与运营商

在《灌篮高手》这款游戏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相信这并不是DeNA独有的问题。传统IP改编游戏的商业模式决定了玩家和开发商之间是博弈关系。

因为开发商不是IP的全权所有者。他们做了一款生命周期非常有限的游戏产品。其利益诉求是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尽量获得粉丝付费。尤其是花费天价买IP的厂商,回本的欲念更是强烈。

然而,付费最大化有时候会伤害粉丝。最典型的是使用过低概率。下图是我从网上找到的,内容是玩家吐槽某IP漫改游戏。相信读者们都能轻易感受到下图中玩家的怨念。

「链游专场」IP+通证?灌篮高手手游让我想到的不只是青春

「链游专场」IP+通证?灌篮高手手游让我想到的不只是青春

造成这样的舆论后果,我认为IP管理是失败的。这种情况是对IP价值的一种磨损,这一定是IP持有者不愿意看到的。好的IP产品,应该努力增加IP的网络效应才对。

《灌篮高手》的区块链化设想

忍不住想象如果《灌篮高手》漫画是一条链。用户购买漫画或者创作基于IP的UGC可以获得“高手币”,这个币可以应用到游戏、周边等付费场景和staking。如此可就太美好了。

这样不管是漫画家、还是巨资买下IP的项目方,都可以获得多元的利润收获途径。而如果购买IP的项目方不是花费巨资,而是在IP上搭建侧链,恐怕也就没了回本饥饿感。

甚至,发币之后没准还解决了“井上雄彦”画不动了的问题。其他人可以加入进来完成续篇和番外篇。

发币,让IP参与各方有机会摆脱赚法币的单一博弈。参与者既可以选择赚钱、又可以选择赚币,而大户可以选择做大共识获利。复合收益模式让参与各方有机会共赢且全体赢的更多更持久。

之所以能赢的更多更持久,是因为区块链可以用更细的颗粒度去度量粉丝UGC创作并给予适当激励。激励带来更多优质UGC传播,以此与IP产生正反馈循环。

「链游专场」IP+通证?灌篮高手手游让我想到的不只是青春

比特币在日本是被允许用于日常支付的。同时,日本还是动漫、游戏业最发达的国家。不知道这两方面叠加,能不能催生超级二次元区块链项目。

在我的主观印象里,日本人对于制度创新是非常保守的。不过没关系,区块链天生就是全球化的,我们相信区块链游戏行业有机会孕育一个supercell级别的公司,也相信会有很多人会去尝试用通政经济改造游戏产业格局。整个区块链世界里的所有创新最后都能成为超级IP区块链化的养料。

更大概率上,十年后回看本文这些看似遥远的想象,会像现在的人看90年代的人想象互联网:想象力是那么贫瘠。

「链游专场」IP+通证?灌篮高手手游让我想到的不只是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