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還珠格格》第一部中,乾隆認下小燕子後,發現她目不識丁,是個不學無術的“

文盲”,於是命她跟著五阿哥和爾泰一起去上書房讀書,還特地交代了上書房的“語文老師”——紀曉嵐,好好關照小燕子。

到了該上學的那天,為了表示對小燕子的支持,乾隆親自陪她到了上書房。滿教室的阿哥和阿哥陪讀,只有小燕子一個女孩子,她自然成了綠葉叢中一點紅。由於她的蠢萌表現,教室裡歡聲一片,其樂融融。

從歷史角度來看,這段劇情實際上漏洞百出。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還珠格格》中,乾隆陪同小燕子到上書房讀書

一、宮廷裡的“教學樓”——“上書房”

上書房,是清代皇子們讀書學習的地方,位於乾清宮的東南廊屋北向的位置,共有三層,每層都有名字,分別為:"前垂天貺"、"中天景運" 、"後天不老"。

《還珠格格》劇中,乾隆稱呼皇子們的"教學樓"為"上書房",其實是不恰當的。因為"上書房"這個名稱是在道光年間才有的,而這之前,叫做"尚書房"。

雍正七年,雍正皇帝親自為尚書房題了楹聯:"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

當時的乾隆帝——四阿哥弘曆為此寫了恭紀詩:

"己酉冬十一月二十一日皇父御書'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一聯,恩賜懸掛書齋,以寓訓誨至意。"

五阿哥弘晝對這件事也有記錄: "皇父親至尚書房,御書'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一聯,賜掛書齋。"

而乾隆登基後,給尚書房題的楹聯是:"念終始典於學,於緝熙單闕心。"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清代上書房圖片

清代帝王們把尚書房設置在乾清宮就是為了方便常常到尚書房去抽查"近在禁御,以便上稽察也。"

無論是親自為尚書房題聯,還是親自去抽查皇子們的學業,都反映出:清代皇帝對皇子教育的極為重視。

劇中,乾隆親自陪同小燕子到上書房上課,當小燕子在課堂上做出各種蠢萌的事情後,滿堂鬨笑,但乾隆皇帝卻始終坐姿端正,神情肅然,態度恭謹,一方面體現了他對自己皇子們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則反映出,他本人也是上書房嚴格教育出來的高素質皇子。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還珠格格》中乾隆劇照

二、五阿哥的"課程表"

《還珠格格》第一部和第二部中,五阿哥永琪的日常生活似乎只有兩件事可做:

1. 時刻準備解救小燕子和紫薇於水深火熱

2. 和小燕子談戀愛

作為一個深受乾隆寵愛和器重的皇子,他,看起來,真的很閒啊……

從真實的歷史角度來看,這種皇子在前朝可能出現,但在清代,出現的幾率為0,因為清帝國的皇子們,學業繁重

這從皇子們的課程表可以看出,如下表所示。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除了表中所示的滿文、蒙文、漢文、騎射課程外,皇子教育的內容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比如喜歡巡遊的康熙,為了增廣皇子的見聞,出巡時也會帶上他們,同時給予他們他們各種辦理政務的實習鍛鍊;而帝王師翁同穌也為光緒皇帝安排了西學的課程,慈禧太后也曾請女官裕德齡教光緒皇帝英文。

從上述的課程表可以看出,皇子們每日凌晨四點左右就要到達宮廷"教學樓"——上書房,然後開始晨讀,接著是一天的正課——從"體育課"開始,隨後是蒙語課、滿語課,然後就到了早飯時間。

吃完早飯,就到了一天中學習時間最長的漢語課。學到十二點,到了午飯時間。午飯後是自由學習時間,類似於今天的"自習課",也有"任課老師"答疑。下午四點左右,皇子們下書房,也就是今天的"放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皇子,需要被師傅留下來單獨輔導功課……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還珠格格》中小燕子劇照

  • 皇子們的"課間休息"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皇子們一天的課程安排是十分緊湊的,那麼,課間,他們是否可以休息呢?

還真可以……

只不過,除了早飯、午飯中的休息時間外,課程之間的休息不能超過兩次,且每次休息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刻鐘。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僅有的兩次課間休息並不是規則,必須得到師傅的同意才可以!如果師傅不讓休息,那麼課程之間就是無縫銜接……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還珠格格》中上書房“語文老師”紀曉嵐劇照

  • "課堂紀律"的維護

上書房的師傅們,怎麼維護課堂紀律呢?畢竟他們面對的是一群天潢貴胄,不是尋常子弟。

其實,理論上,與民間書院裡夫子維護課堂紀律差不多,每間教室裡都配有教鞭,規定師傅可以對違反課堂紀律、不好好讀書的皇子們進行相應懲罰。

但實際上,沒人敢這麼不識趣兒,真的拿著鞭子懲罰這些龍子龍孫們,最多,也只是罰其抄抄書或者是默寫課文,再嚴重點兒,也不過是讓他們站著聽課……和今天學校裡的懲罰方式,極為相似。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 清代皇子的"小學一年級"

清代皇子是六歲入學,這裡的六歲,是虛歲,相當於現代社會的小學一年級。

作為天潢貴胄,清代皇子們的"小學一年級"肯定是不同於尋常家庭的。他們採用的"一對一"的"面對面"授課方式。

讀書時,皇子們要和師傅同席,相對而坐。師傅讀一句,皇子跟著讀一句,照著這種方式讀熟後,再讀"百遍"。

當日學了新的課程,讀"百遍"後,還要把前四天學的內容也讀"百遍"。

這種讀書法以五天為一個週期,那麼六天前的內容咋複習呢?

這也是有規章制度的:大約每隔五天,複習一次。

清代皇子們就照著這個方式週而復始。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些龍子龍孫們,其實,

比我們現在的學習還要嚴格、繁重的多……

我們尚且有畢業的時候,而他們,從六歲開始,每天早晨四點到"教學樓"——尚書房學習,直到下午四點多才"放學",這種學習幾乎是持續一生的

比如,道光時期的惠親王,都快四十歲了,在每天的工作辦完後,還要到上書房去讀書。咸豐五年,恭親王奕訢被罷去軍機大臣職務之後,還要前往上書房讀書學習。這種刻苦程度和時間長度,擱現在,怎麼也是個"超級博士後"了……

綜上所述,五阿哥永琪,根本沒有時間和小燕子談戀愛,因為繁重的學業就夠他喝一壺了……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三、五阿哥的假期——一年總共六天半

從清代皇子的課程表可以看出,五阿哥的學習任務,真的是很重啊!

這麼看來,五阿哥要想和小燕子一起自由自在地玩耍,只能靠假期了。

我們今天的學生,除了寒、暑假外,還有五一、清明等小長假,元旦、除夕大長假,再加上平時的週六、週日,算起來,假期也不少了。哪怕是學業繁重的初三、高三學生,也能時不時地休息幾天。

作為天潢貴胄,皇子們的假期總不能太寒磣吧?

實際上,還真的是很寒磣,其法定假期如下表所示。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由上表可知,他們每年只有在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的生日——"萬壽節"以及自己的生日這幾天,才有假期!且僅限這些節日當天。

而除夕,也只是提前一會兒放學而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假期總共六天半!

也就是說,五阿哥永琪一年只有這六天半的時間可以和小燕子自由玩耍……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四、五阿哥能否翹課?

既然學業繁重,假期又少得可憐,那麼五阿哥想見小燕子,翹課行不行?

行!《清實錄》中就記錄了一起皇子逃課事件:

乾隆三十五年,八阿哥擅自離開尚書房出了城,這事兒捅到了乾隆的面前。乾隆很生氣,把八阿哥罵了一頓,還將他的師傅們給予"通報批評"懲罰。

皇子翹課,師傅受罰。所以,皇子的師傅們,當然豎著眼睛盯著他們,免得誰出現狀況,連累自己。

這起逃課事件,不過是被乾隆罵了一頓。看起來沒什麼要緊,但這畢竟只是一項記錄,如果皇子經常逃課,後果將會相當嚴重。

因為,皇子們的“學習成績”,與帝位的繼承有著很大的關係。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其中,清太祖努爾哈赤是自立為汗,清後期的同治、光緒、宣統三個皇帝的繼立是因清帝國皇權旁落而由外力干預;其餘的,都遵照著"立賢不以嫡長"的原則,從諸皇子中擇取"賢能"者繼承。

康熙曾效仿明朝立太子的準則,早早冊立了他的帝位繼承人,效果卻相當糟糕,不得不兩次立、廢太子允礽。

康熙朝"九子奪嫡"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雍正最終成為這場奪嫡大戰的勝利者,對於其中兇險,在他登基後恐怕也是心有餘悸。

他總結了康熙立太子失敗的經驗教訓,認為:"建儲一事,必須詳加審慎,此事雖不可舉行,然不得不預之計。"

於是,在雍正元年的八月十七日,雍正皇帝宣佈:

"今眹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於匣內,置之乾清宮正中世祖章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乃宮中最高之處,以備不虞。諸王大臣咸宜知之。"

關於立太子一事,他做得很好,乾隆皇帝登基的過程中沒有遇到任何風波。而乾隆皇帝,也是第一個以"庶出"且"幼者"身份被立為太子的。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這種不論嫡長,"秘密立儲"的帝位繼承製,實際上是把皇子們放在了同一個競爭的環境下,意味著,每個人都可憑藉自身的出色獲取帝位,而非出身。

所以,他們每個人也更加勤奮刻苦,對自己的學業絲毫不敢懈怠,期待能夠通過優秀的成績打動君父,在奪儲一事上更具優勢。

而從皇帝的角度來看,這種"擇賢"的法子,顯然更有助於選出優秀的繼承人,同時保證皇權的平穩接替。

至於如何"擇賢",很明顯,上書房教育就是一種重要的手段

雍正和乾隆這兩位傑出的政治家,便是上書房教育出來的。

所以說,五阿哥如果想奪得帝王之位,必須要高度重視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基於這種認知,翹課,顯然是極為不可取的。畢竟龍椅只有一把,想要上位,不勤懇怎麼行。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五、皇子們的“教師”配置

尚書房有一個總師傅,相當於現在的政教主任,負責管理尚書房的教學事務。而各科目的老師,都是經過嚴格選拔的,由"政教主任"和翰林院掌院學士舉薦,一次舉薦數人。舉薦的人員一般也是翰林院的官員,原則是:德高望重、學富五車。

各科老師的詳細情況如下表所示。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從表中可以看出,清代皇子們是需要學習蒙語和滿語的。學習滿語很容易理解,這是他們的母語,雖然清軍入關後長期生活在漢語的環境下,但清代皇室對於自己的"過去"也十分重視。

他們需要熟讀滿文,銘記祖宗的"創業史",接受他們的教誨和訓誡。

在康熙年間,滿語仍是皇室成員之間交流的主要語言,比如五阿哥要給乾隆寫封信,就需要用滿文書寫,寫奏摺,也同樣是用滿文。

這就是清代"滿漢兼備"的教育機制,這種機制培養出來的皇子們通常既懂得詩書禮儀,工於繪畫琴棋,同時還通曉滿語,具有較高的素質。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 那為啥還要學蒙語呢?

在很多清宮題材電視劇,比如《如懿傳》中,清代後宮有許多蒙古嬪妃。滿蒙聯姻,這是清帝國的傳統。為了這一制度更好的延續,學習蒙語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上面的各科目教師外,每個皇子還配有書童之類的服務人員,被稱為"哈哈珠塞",這些書童都是從八旗重臣的子弟之中挑選出來的,主要任務是:為皇子和皇子師傅端茶倒水

一般,一個皇子配備兩人,每天輪流值班。

作為尚書房"政教主任"的"總師傅",不需要每天執勤,他們一般每個月去檢查兩三次即可,至於檢查方式,也和今天學校裡的政教主任差不多:到尚書房每個"教室"考察功課;和皇子的師傅們約談

,通過談話瞭解皇子們的學習情況。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清代的尚書房教育,實際上,相當地接近今天的教育制度了……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還珠格格》中,爾泰相當於五阿哥的“哈哈珠塞”

  • 老師們的超然地位

清代皇子們對他們的老師,都相當地尊敬。首先,這些人是皇帝從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儒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素質較高;其次,清代皇帝對老師們禮遇極重,嚴格要求皇子"尊師重道"。

比如,乾隆曾為皇子們選了大學士鄂爾泰、朱軾、張廷玉、、左都御使福敏、待郎徐元夢、邵基等人為授課師傅。師傅選定後,便命欽天監選擇一個吉日開學。

在"開學典禮"上,他要求皇子們要對老師們行拜師禮。老師們自然不敢受,於是改成了"長揖"。在封建社會,皇子們作為龍子,享受著極高的待遇,尋常人見到他們都需要雙膝跪地,而他們的老師,不需要跪拜,只需要"捧手為禮"即可。

乾隆本人對上書房的老師們也很尊重。如文華殿大學士蔡新,當了30多年的上書房總師傅,"諸皇子皆敬憚之"。

在他退休後,乾隆對他仍然十分恩遇,給他寄了好多次自己寫的詩文。嘉慶皇帝對他也相當尊敬,在他九十大壽時,特賜了一塊親筆題字的匾額。

在《紫禁城的黃昏》一書中,末代皇帝溥儀的英文教師莊士敦,詳細記錄了他給皇帝上課時的所見所聞。他指出,皇帝的寶座面南朝北,所有人都要對他三拜九叩,而唯有他的老師除外

從他的記錄可以看出,在清代宮廷,老師的地位極高,僅次於包括親王在內的王公,十分超然。

雖然上書房的師傅們地位很高,但是,當他們對工作出現懈怠時,也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 當老師犯錯時

據《清實錄》記載:

"上書房師傅不按例定時刻,退直甚早……所有上書房師傅萬承風、桂芳、戴殿泗、俱著罰俸半年。"

從這項記錄可知,上書房師傅若是遲到或者早退,要受到"罰俸半年"的懲罰。

遲到或者早退,到底是師傅自身的問題,但有些時候,卻是"被連累"。

比如乾隆十三年,大阿哥在其生母喪禮時出現精神恍惚的狀態,以至於不守孝道。

這事兒本來與大阿哥的師傅沒啥關係,但還是被盛怒中的乾隆遷怒了"此皆師傅諳達,平時並未盡心教導之所致也。"

為此,大阿哥的幾位師傅成了他"不守孝道"的背鍋俠,被"罰食俸三年

"的懲罰。

三年沒工資……這懲罰挺嚴重的了。

除了以上的"罰俸"懲罰,還有"杖責"、"革職"懲罰的例子。

比如,乾隆五十四年,尚書房出現了師傅遲到、甚至長達七天的缺席情況,乾隆很生氣:"阿肅、達椿身系滿洲,且現為內閣學士,毫無所事,其咎更重,均著革職,仍各責四十板。"

這起事件中的懲罰便是:"杖責"和"革職"。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希言說

清朝從最開始連文字都沒有的少數民族,在短短半個多世紀內,不僅完成了本民族的統一,還成功入主中原,建立了一個多民族的大一統王朝,並且維持了將近300年的統治。

這與清朝歷代帝王的高素質是分不開的,尤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清代皇室宗親的綜合素質,也是任何一個朝代不能比的。

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天潢貴胄們在學習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時,還積極學習漢文化,極大促進了民族融合。

清朝宗室內出現了許多才華橫溢之人,比如英親王阿濟格的後代普遍擅長作詩;雍正的第六子弘瞻、乾隆第六子永瑢等,在詩書方面都有十分突出的才華。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清代宮廷上書房教育的優異成果。

《還珠格格》中的五阿哥永琪,能文能武,集英氣與儒雅於一身,是位極為出色的皇子。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完全可以大膽猜測,這麼完美的人設,也許並不是杜撰……

清代“學霸”皇子養成記:從《還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談起

參考文獻

《清實錄》、《清史稿》、《康熙起居注》、《紫禁城的黃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