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怎樣止瀉?

王俊伊


腹瀉,每日大便次數超過3次、大便不成形就可以診斷為腹瀉。結腸癌術前腹瀉是由於腫瘤本身刺激、或腫瘤分泌物、壞死物刺激所致,而結腸癌術後腹瀉的原因有哪些呢?

術後腸管長度縮短

結腸以右下腹上升、至上腹、至左下腹下降依次是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長度大約130cm-150cm左右。

依據腫瘤位置手術術式有右半結腸切除術、左半結腸切除術等,不論哪種切除方法,一般大約要切除60、70cm的腸管,這樣結腸長度也就是原來的一半左右。結腸的主要功能是什麼?濃縮糞便、重吸收,術後這種功能勢必減弱,腹瀉也就有可能發生了。

輔助化療毒副反應

Ⅰ期結腸癌不需要輔助化療,Ⅱ期結腸癌有高危因素、微衛星不穩定性低表達的情況以及Ⅲ期、Ⅳ期病人術後是必須輔助化療的。

輔助用的鉑劑、氟尿嘧啶類藥物是具有腹瀉的毒副反應,如果病人使用“替康”類藥物不適應的情況,腹瀉也是很嚴重的。

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

還有些病人手術過後身體虛弱、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導致大便次數增多,或者存在胃腸炎、腸炎的情況也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

腸癌術後腹瀉輕度時考慮飲食調整、運動鍛鍊恢復,比如粗纖維的蔬菜、雜糧適當少一些,產氣的食物、如豆類也要少吃一點,精糧就要適當多一些。腹瀉程度重的情況,考慮一些止瀉藥物、腸粘膜保護劑,同主診醫生溝通。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止瀉?結腸癌,拉肚子,有兩個可能原因:

1、是腸道已喪失大部分功能,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

2、患者的飲食結構和飲食形態設計有問題,不利於這種狀態下腸道的消化吸收,引起腹瀉。

針對第2點,有一個建議說明,希望對你有幫助:

身體在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況丶疾病狀態所需要的營養是不一樣的,這是基本常識,可是卻很少有人做到區別對待;年齡越大丶病得越重其食物形態就應越接近流質和液體,這是食療設計的根本原則。病得越重胃口通常越差卻需要更多的營養,如何把食物設計成營養均衡、美味可口丶又容易消化吸收將成為病人康復的關鍵。

對於腸癌患者,這一食療原則就更重要了,換句話說,患者對飲食結構及食物形態要求更高,飲食上可以適當配合天然的營養補充劑來增強患者的營養補充,益生菌是第一個要考慮大量補充的,直接針對腸道,幫助食物營養消化吸收,促進免疫提升,維持腸道功能的正常發揮,緩解腸道腹瀉情況。

關注黃浪,學會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裡!





黃浪健康管理師


  • 化療相關性腹瀉是結腸癌患者在化療中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嚴重者可導致水和電解質失衡,化療中斷,甚至危及生命。

  • 化療藥物導致腹瀉的主要原因是化療藥物導致腸道黏膜細胞損傷而引起腸道黏膜壞死及炎症反應,導致腸道黏膜吸收、分泌失衡,即形成腹瀉。


可導致腹瀉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常用化療藥物 

  • 伊立替康、5-FU 及其類似物(卡培他濱、替加氟、替吉奧)、奧沙利鉑、順鉑、多西他賽等,以及分子靶向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西妥昔單抗等。

  • 其中最為常見的為伊立替康和氟尿嘧啶類。

腹瀉嚴重程度的分級參見表 1-5 :

  • 化療相關性腹瀉根據嚴重程度及有無併發症分為 :

①非複雜性腹瀉:無併發症的 1 ~ 2 級腹瀉;

②複雜性腹瀉:3 ~ 4 級腹瀉或 1 ~ 2 級的腹瀉合併下列情況:中重度腹痛、噁心嘔吐≥2 級、PS 評分下降、發熱、白細胞下降、血便、脫水。

腹瀉的一般處理步驟

  • 首先對其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分級,並完善電解質、肝腎功能、血尿便常規等檢查,積極對症支持治療。

  • 其次對可能引起腹瀉的病因進行分析,排除因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調造成的腹瀉,如存在,需停用抗生素並給予調節菌群等對症支持治療;

  • 判斷是否是化療相關不良反應,是否應用了容易引起腹瀉的相關藥物,如相關,應立即停止化療及相關藥物,及時給予治療;

  • 另外排除是否存在感染,必要時完善細菌培養及藥敏,給予對應抗生素治療。

①停止所有含乳糖、乙醇及高滲性食物以及辛辣、過熱和過涼等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食物;

②補充水分,保證尿量正常;

③少食多餐易消化吸收食物,保證足夠的營養,預防低鉀血癥,如出現無力、疲勞或化驗提示血鉀下降,適當補充高鉀食物,或口服氯化鉀液體或氯化鉀緩釋片等補鉀藥物;

④囑患者記錄大便數量、伴隨症狀並隨時報告 ;

⑤ 2 級腹瀉應停止化療直至症狀消失,下一週期治療酌情降低劑量;

⑥藥物治療:洛哌丁胺首劑4 mg,以後 2 mg/4 h,或在大便未定型之前每次排便後2 mg,直到腹瀉停止或用量達 16 mg/d;若 24 小時後腹瀉未停止,增量至 2 mg/2 h ;若 48 小時後腹瀉仍未停止,按複雜性腹瀉處理。

  • 停止化療和誘發、加重因素;

  • 住院,監測、評估;補液;

  • 監測血常規、尿便常規、電解質及肝腎功能;

  • 給予奧曲肽 100 ~ 150 μg q8h 或25 ~ 50 μg/h civ(持續靜脈注射),若症狀明顯可加量至 500 μg q8h,48 小時後腹瀉仍未停止,可以使用抗菌藥物如喹諾酮類,用藥至腹瀉停止24小時。


參考文獻

[1].消化道惡性腫瘤合理用藥指南[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7,14(09):5-54.


子樂健康科普


腸癌不能止洩。根據患者的體質狀況,進行辨證施治,治以溫陽:化積:消導為主,以補為主:以化為用。


李紅龍785


如果結腸癌出現腹瀉可以進行中醫藥的治療。一般來說在幾天之內或十幾天之內即可使腹瀉的症狀得到明顯的緩解,主要是用健脾補腎,固腸止瀉的治療方法,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用湯藥或者是中成藥進行個體化的治療。療效都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