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結構思考力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我們對自己說話雜亂無章的表達懊惱不已,害怕當眾發言、演講,甚至懷疑自己得了社交恐懼症。

其實,我們只是沒有掌握金字塔原理這個知識點。它會讓我們在表達核心的觀點,有理有據、條理分明,讓我們擺脫說話沒重點的標籤。

那麼什麼是金字塔原理呢?要了解這個原理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芭芭拉·明託所著的《金字塔原理》一書。

《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芭芭拉·明託1961年進入哈佛商學院,是第一批女學員之一,在1963年被麥肯錫顧問公司聘為該公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顧問,不久公司發現她在寫作方面很有才能並於1966年被派往倫敦,負責提高麥肯錫公司歐洲員工的寫作能力。後來,她離開了麥肯錫公司,開始向各行各業推廣金字塔原理,針對商業或專業人士,以及在工作中需要撰寫複雜的報告、研究論文、備忘錄或簡報文件的芸芸大眾。

《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芭芭拉·明託

《金字塔原理》一書可用於界定問題、分析問題以及指導組織和管理整個寫作過程。今天我將通過三個部分來介紹這本書,分別是:金字塔原理的內部結構、學會構建金字塔思維的方法、運用“SCQA”模型寫作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金字塔原理的內部結構

之前浙江衛視有一檔《最強大腦》的節目我特別喜歡看,這個節目非常火,裡面的大部分選手的記憶力特別好,讓我這種魚類記性的人羨慕不已。我常常困惑什麼因素影響我們的記憶力。

《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在《金字塔原理》一書中我找到了答案:我們一次理解的思想或概念的數量是有限的,大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大腦比較容易記住3個項目,如果超過4個或5個,就會開始將它們歸類到不同的邏輯範疇中。

這也驗證了為什麼我們列了一長串的購物清單去超市採買的時候總是買不全的原因。

這個時候歸類搭建金字塔結構就很有必要了,金字塔原理是指:只有一箇中心思想,縱向結構上,每一組的觀點都必須是下一層此觀點的概括;橫向結構上,每組各個觀點互不重疊並且有一定的邏輯順序。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出門採購以下東西,報紙、雜誌、牛奶、雞蛋、土豆、蘋果、葡萄。

《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我們提煉出一箇中心思想就是購物,繼續分解,雜誌、報紙需要在報刊亭購買,其他那些食物可以在超市購買,因此第二層就是報刊亭和超市,它們是並列關係。接下來還可以分為水果、蔬菜和蛋奶產品。這樣一堆互不相連的物品就分為三個模塊,便於我們大腦記憶了。

構建金字塔思維的方法

金字塔思維的方法分別是: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

自上而下表達——結論先行

自上而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在表達的時候,按照觀點從主到次,結論先行的順序進行,就像剛剛購物的例子一樣,毫無順序的表達讓我們根本記不住要買什麼東西,如果自上而下的表達,先說水果、蔬菜、蛋奶產品,我們就很容易的記住了。

《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如果我們不預先告訴對方某一組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他們很有可能會誤解,甚至沒有查覺到這種邏輯關係,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親密關係中,一方因為對方生氣,而另一方完全不知道對方氣什麼。

其實,不論是日常溝通、還是演講、工作中,我們通常都用自上而下的表達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可以讓對方迅速理解我們的意思,不僅節省了雙方的時間,還不會出現雞同鴨講的狀況。

自下而上思考——概況總結

當我們毫無思路,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這種思維方法,比如說我們的年終總結。忙忙碌碌一年,卻不知道這一年總結的目標是什麼,該從哪裡下手?我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這種問題。面對零散的信息,我們通常無法清晰的理解和傳遞含義。

《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

就拿我們的工作總結為例。首先我們收集關於工作總結的信息,進行整理,工作總結通常分為成績、價值、措施、不足、經驗這幾大模塊然後確保同一組的思想都屬於這一個範疇,最後通過各個要點的觀點,將每個分類概況出一個結論,最後得出最終的結果。

因此,自下而上概況總結分為三個步驟:收集信息、分類、概況總結。

運用“SCQA”模型寫作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芭芭拉·明託創作《金字塔原理》這本書是從研究寫作資料開始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運用“SCQA”模型寫作吸引讀者的目光。

說起寫作,很多人(包括之前的我)都把它理解為表達我們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寫的文章把自己感動哭了,然而並沒有讀者看,這是多麼鬱卒的一件事。

這種理解只有在我們寫給自己看的文文字才成立,但現在我們是寫給別人看的文字,所以,想要讓別人願意看我們文字,就要讓大家對我們的文章感興趣。如何做到呢?答案是文章開始用上“SCQA模型”。

先來看看什麼是“SCQA模型”:S(Situation,情境):用熟悉場景、故事或道理,讓讀者感覺輕鬆、自然和理所當然。C(Complication,衝突):當頭棒喝,顛覆認知,顛覆常識。Q(Question,疑問):讓用戶產生疑問、困惑、恐懼、不安、焦慮。A(Answer,回答):羅列論據進行回答。

通過這個模型,搭建了一個作者和讀者的共同溝通平臺,然後開始後面的表達,它是一種可以快速抓住對方並吸引對方的開場方式。

好了,今天我通過三個部分來介紹《金字塔原理》一書:分別金字塔原理的內部結構、學會構建金字塔思維的方法、運用“SCQA”模型寫作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希望我們都能掌握這種結構思考力,在工作、生活中得以運用,讓我們的思考更清晰,表達更準確,共勉之。

參考書籍:《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