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咳嗽,也不憋喘,身體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感,為什麼查出了肺癌晚期?

綜合內科張醫生


肺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癌症,它具有發生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在我國,大部分肺癌病人發現的時候就已經處於疾病的中晚期,所以像題目這種初診發現肺癌晚期的情況還是大有人在的。

為什麼不咳嗽、不憋喘,身體沒有明顯不適卻會查出是肺癌晚期呢?

一,早期甚至中晚期肺癌可以沒有太多明顯的症狀。

近幾年,隨著老百姓生活的逐漸改善以及健康意識的提高,很多人開始注重健康體檢。而每到年底各大單位體檢結束後臨床上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早期中期甚至晚期的肺癌病人。這些人平時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他們就是體檢的時候發現肺上有個結節或者包塊!這個時候患者們通常都會比較詫異,都會問我們醫生是不是搞錯了,而腫瘤科醫生通常會讓他們等待病理結果,病理是金標準嘛。但是絕大多數時候影像學和病理結果是一致的!


二,以下肺癌的高危因素需要警惕。

有些朋友說沒有早期中期甚至晚期肺癌都可以沒有症狀,那我們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是不是就只能坐等肺癌到來了?不是的!通過臨床醫生大量的研究發現: 吸菸、慢性肺部疾病、汙染的大氣、放射性元素、癌症家族史等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你有以上這些情況,那麼你就容易得肺癌!比如你喜歡吸菸,就容易得肺癌;有肺結核就容易得肺癌;家裡有直系親屬得肺癌,你也容易得肺癌;你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也容易得肺癌。這些原因有些你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吸菸。我們醫生總提倡大家不要吸菸,燒錢又危害健康,還可能得肺癌;比如有肺癌遺傳的家族,那你肯定就得加強體檢,加強胸部低劑量CT篩查。當然,有些因素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比如共同創造一個良好的大氣環境!


腫瘤探索者


我的一位親人,從不咳嗽,也不憋喘,身體並沒有不適,只有兩年沒有體檢,第三年例行體檢就是肺癌晚期,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痛定思痛,希望我們的教訓能對大家有啟發。

1.有些類型肺癌早期,甚至晚期肺部症狀都不明顯,高危人群不可大意。

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大意了。我的這位至親,70多歲,有二三十年吸菸史,近5年已經戒菸。最近十年,每年都會做一次體檢,做胸部X光、癌症標誌物等等,除了有輕度高血壓和血糖高點以外,身體狀況很好,也讓人有點麻痺大意了,然後前兩年因各種瑣事,把體檢的安排一天推一天,當然最重要的是覺得多年體檢沒事,最終連著兩年沒做。到第三年體檢時,一查胸片有陰影,最後CT確診,MR已提示轉移,已經完全沒有手術機會。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這種醫生家庭,非常令人痛心。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也佔據第一位,只要留意一下,周圍親友裡都有肺癌病人,很多都有咳嗽、咳血絲痰,甚至憋喘等症狀,但有少數人像我家人一樣,沒有任何症狀由體檢查出來的。這是因為肺癌的類型有很多,從生長部位看,如果是周圍型肺癌,即肺癌從肺野周邊先生長的,肺部症狀就出現晚,如果是中央型,肺部症狀就出現早。如果從病理分型看,有些肺癌惡性程度很高,比如小細胞肺癌,生長很快,很早就出現廣泛轉移,很不幸,我的親人就是這個類型。


2.早期篩查最好採低劑量螺旋CT不要採用普通X線胸片。

胸部結節一般要發展至1.5~2釐米大,才可以從X光片中顯現出來,還有一些特殊結節僅僅表現為斑片或磨砂玻璃影,通過X光檢查根本發現不了。而低劑量螺旋CT能夠看到0.5釐米,甚至0.3~0.4釐米的結節,可以發現最早期的肺癌。我們的教訓是,我的親人在以前體檢都採用胸片並不是CT,如果前兩年用CT篩查,會不會早期發現呢?

3.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體檢可以及早發現早期肺癌。

長期吸菸人,包括已戒菸的人,還有吸“二手菸”的人。

長期接觸有害空氣的人,如接觸石棉等工業有害物質。

曾經患過腫瘤。

曾經有過肺結核。

家族裡有肺癌病人。

上面這些就是高危人群,就是得肺癌風險高的人,需要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體檢。

小結:有某些類型的肺癌生長部位在肺野周圍或惡性程度很高,早期就可以出現轉移。要早診斷早治療,還是需要定期體檢,高危人群需要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看到這個標題,李醫生不由得想起臨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位年輕小夥子。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2019年的夏天,這位剛剛婚後兩個月的26歲年輕小夥,因為經常肚子疼到我們消化內科做胃鏡檢查,誰也沒有想到是年紀輕輕僅26,做普通胸片檢查意外發現肺部腫瘤,再進一步的檢查發現他肚子疼的原因竟然是肺癌晚期因腫瘤細胞侵犯到腰椎骨。他平時從不咳嗽,也不呼吸困難,身體並沒有不適的症狀。當時的發現驚動了我們整個科室的醫護人員,實在是太可惜了,年僅26歲,青春木華的年齡,就患上了如此不幸運的疾病,錯過了醫學治療的黃金時期。他得的肺癌類型是小細胞肺癌,這種肺癌往往是發展迅速,治療效果極差的肺癌。



肺癌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解剖位置可分為中央型肺癌和周圍型肺癌,根據細胞大小可分為大細胞性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治療效果最差、發展最迅速的。肺癌的發生通常與家族遺傳、吸菸、環境汙染、肺部疾病有關係,上訴中案例的年輕小夥是因為吸菸,煙齡接近有10年了。

肺癌根據解剖學位置不同,臨床表現出的症狀也有所不同。中央型肺癌接近氣管支氣管,隨著腫瘤的增長,堵塞氣管或支氣管,出現比較明顯的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的症狀。但周圍型肺癌遠離支氣管,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就可有可無。所以不痛不癢從不咳嗽,也沒有憋喘,身體沒有不適感,查出肺癌在臨床工作中還是偶爾碰到的。



既然肺癌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就發生了,我們應該如何積極的去預防呢?

1、注意家族遺傳病史,凡是家族直屬親屬有患肺癌的,更應該注意家族遺傳,這類型的人員不要吸菸,吸菸更容易促進基因的變異發生癌症。

2、適當的鍛鍊增強免疫力,適當的進食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以及煙酸,規律的生活,不要熬夜。

3、定期體檢。李醫生再次建議年齡大於45歲以上應該每年參加體檢,普通的人群做體檢時包括胸部平片以及抽血的腫瘤標誌物檢查即可,至於高危人群最好是行胸部ct檢查。




4、積極治療原有呼吸系統疾病,避免疾病進展為惡性腫瘤。

對於癌症,由於目前的醫療手段有限,預防癌症成為防治癌症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在此,李醫生感謝您能閱讀我的文章,給我點贊,祝你身體健康。


李醫生告訴你


從不咳嗽,也不喘憋,身體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感,卻查出來肺癌晚期,是不是不可思議!雖然說大多數肺癌晚期患者都會有一些症狀,但像提問者說的這種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也有一些,原因如下:



①腫瘤生長的位置不同,症狀也不同,一般中央型肺癌比較早期的出現症狀,包括常見的咳嗽咳痰,痰中帶血以及胸悶氣短等,因為中央型肺癌患者容易堵塞氣道。

②有些肺癌類型惡性程度高,如小細胞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而疾病進展很快,等有症狀出現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是晚期了。



③得肺癌的患者很多都是吸菸人群,這些人平時就喜歡咳嗽,因此對於慢性咳嗽也不太在意,但肺癌也會有慢性咳嗽,因此被忽視了。

對於肺癌的篩查,不能僅憑症狀,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和有家族史或長期吸菸的人要每年做個體檢,要包含胸片或胸部CT平掃,這樣更安全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首先肺癌是肺部常見的惡性腫瘤,而且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中晚期死亡率很高,由於肺功能強大,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的突出刺激肺部及氣管,所以症狀不明顯,而且還有一些症狀和一些普通的呼吸道病變一樣,所以也是容易被混淆的。

下邊找了為大家普及一下肺癌會有哪些明顯的症狀?

1、咳嗽,這是常見的呼吸道症狀,肺癌導致的咳嗽主要是呈高調金屬音,主要是由於腫瘤生長刺激肺部及氣管導致痙攣所引發的咳嗽,一般肺癌會出現長期的咳嗽,尤其是長期吸菸的人群,如果咳嗽是持續性的需要注意了。

2、咳痰及咳血痰,咳痰主要是由於腫瘤生長的過程中表面壞死組織會不斷脫落,而一些壞死組織會容易導致肺部感染,所以會出現咳痰的症狀,而劇烈持續性咳嗽會容易導致腫瘤及氣管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嚴重者會出現咯血的症狀。

3、發熱,主要是不規則的發熱症狀,有時底色有時高熱,發熱主要還是壞死組織導致的,這些壞死組織也是致熱源之一。

肺癌除了這些典型的症狀之外,中晚期還會出現消瘦、聲音嘶啞、胸悶胸痛、肩背部及下頜部疼痛等不適症狀,所以如有以上症狀者注意及時檢查排查。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我是醫心雕龍,我來回答!在眾多惡性疾病中,肺癌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刺客”,稍不留意就可能給你致命一擊,我國是一個肺癌大國,每年確診的患者高達70多萬,其中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也高達60多萬,這多人幾乎可以趕上一個小型國家的規模。

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菸草、汙染、遺傳等,但最主要還是與吸菸有關,這一點在我國尤為明顯,我國是一個菸草大國,吸菸者超過3億人,菸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其中至少70多種可以致癌,是菸草抬高了我國肺癌的發病率,並且患癌的風險還會隨著患者吸菸的長短逐漸加重。

肺癌雖然發病率高,但其治療效果卻千差萬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我們知道,已目前的臨床治療技術,對於早期肺癌還是有治癒的希望的,比如原位癌階段的肺癌,如果能及時手術,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達95%以上,幾乎是治癒的水平,此後分期越晚治療效果越差,比如三期肺癌中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可以手術切除,並且手術後的5年生存率只有20%,到四期階段的肺癌就只能內科姑息治療,效果好的話還能存活一段時間。

為什麼很多肺癌發現時已屬晚期呢?難道早期身體沒有感覺嗎?

前面也說了,在眾多惡性病中肺癌算是一個“刺客”,前期潛伏的深,後期突然來個致命一擊,其實臨床上絕大部分肺癌患者早期都沒有症狀,醫學上有個專業術語:無症狀進展期,在這段時間內患者沒有任何不適,但體內的癌細胞已經悄然生長,這主要與身體代償有關,等到後期代償失效後,就會迅速出現症狀,比如胸悶、氣喘、咳嗽、咳痰等,這段時間可長可短,通常在1年左右,但很少有人注意它。


以上就是很多患者發現晚期肺癌的原因,當然了,凡事都沒有絕對,如果想要避免晚期肺癌,首先,從源頭上預防,比如戒菸戒酒、避免汙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其次定期身體檢查,這也是預防癌症的一個重要方法,因為早期肺癌還是有治癒的希望的,一旦發現可以立即清除。


醫心雕龍


肺癌常見的徵兆

1、咳嗽

腫瘤如果生長在支氣管肺組織上,可能會引起刺激性咳嗽。咳嗽通常是首發症狀和初期信號,如果是頑固性、刺激性乾咳無痰,經抗炎治療1-2周症狀仍無改善時,應引起高度重視。

有長期慢性咳嗽的老菸民如果咳嗽習慣發生變化也要警惕肺癌可能。

2、發熱

腫瘤堵住支氣管後,往往有阻塞性肺葉存在,且程度不一,輕者僅有低熱,重者則有高熱。在發熱的同時伴有肺部陰影者,要積極尋找病因,不要輕易診斷為感冒或支氣管炎而延誤病情。

3、胸痛

胸痛初期為不定時的胸悶,壓迫感或鈍痛,有時甚至無法描述疼痛的性質和具體部位。如脹痛持續發生則說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4、血痰

腫瘤導致毛細血管破損時可能會有少量出血,往往與痰混合在一起。很多肺癌病人就是因血痰而被發現的。血痰表現為痰中帶血絲或者血塊,少見大量咯血。對40歲以上男女,既無咯血病史,突然出現不能解釋的血痰,應高度警惕。

5、聲音嘶啞

心臟旁邊的縱隔內有控制聲帶的喉返神經,肺癌轉移到喉返神經周圍的淋巴結後,神經被壓迫或侵犯時會出現聲音嘶啞的症狀。

6、腰痛、脊柱部位疼痛

肺癌發生骨轉移時,會出現腰痛或胸背痛並且有固定壓痛點。

7、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惡性腫瘤等一些重疾都會出現體重下降。因此,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出現體重短時間明顯下降應該提高警惕。

很多人以為肺癌早期的症狀是咳嗽,其實不然!

不同類型的肺癌有不同的生物學行為,比如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對放療和化療比較敏感,但是容易轉移和復發。肺腺癌多為周圍型,即便肺部的腫瘤很小也容易發生全身其他器官的轉移,成為晚期肺癌。

如果愛抽菸的人士,發現脖子上出現腫塊,很久很久都沒有消去的化,最輕是局部晚期,也可能已成晚期轉移到全身。如果忽視胸部CT篩查,發現有頸部腫塊可能提示肺內有問題。

呼吸經常感覺到十分的急促,有可能是由於肺癌腫瘤組織產生了阻塞問題,另外,這種呼吸急促的情況也極有可能是胸壁跟肺部兩者之間存在有大量的積液所引起。肺癌細胞一旦入侵了身體內的淋巴組織以及靜脈血管,也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呼吸急促的表現。

此外,肺癌的發生除了咳嗽、咳血、胸悶以外,四肢還會有明顯預警現象。

杵狀指

杵狀指就是手指末端出現膨大、鼓起的現象,膨大部分在早期有血管擴張和組織水腫,而晚期則出現組織增生。

這些症狀在臨床上常見於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擴張、肺癌等,有研究顯示,“杵狀指”是肺癌最常見的骨骼末梢體徵,有時合併肥大骨關節病。

關節炎症狀

身體關節的變化是肺癌症狀的主要表現之一,但是在一般情況下,肺癌的病灶很小時,關節炎的發生並不容易被發現,只是表現為遊走性關節炎症狀。

這時,身體的關節可能出現關節燒灼般疼痛,活動出現障礙,也可能會有服骨腓骨骨膜增生等。

手臂疼痛

醫學上常將肺尖部的肺癌稱為“肺上溝癌”,這是一種原發於肺尖部位的肺部惡性腫瘤,由於肺尖的周邊區域有許多神經叢,如支配上肢皮膚和肌肉的臂叢神經等。

一旦出現癌細胞,開始壓迫或者侵犯臂叢神經,患者的手臂直至小指就會出現放射性疼痛,在夜間更為加重。

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主要表現為腋窩或肢體的曲面皮膚增厚及色素沉著,在手掌、足底亦可受累,有時口腔粘膜還有上述改變,以上改變可出現在肺癌發現之前或伴隨肺癌同時出現。


蛋清兒健康


從不咳嗽,也不憋喘,身體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感,為什麼查出了肺癌晚期?


這個要根據腫瘤肺癌生長的位置有關係,

1.一般的話周圍型肺癌可能症狀不太典型,因為在肺的小氣道小血管組織中,這種情況是不會引起大氣管大血管,也不會出現明顯的胸悶氣短以及咳嗽等症狀。有的很多病人檢查的時候可能會通過轉移癌,然後有比如說肝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檢查出原發癌應該是肺癌,沒有任何症狀,一般都是肺部周圍癌常見。說這種胃癌需要及時的定期體檢,其實可能症狀不太典型,一般的話可能不會發生局部病灶。

2.中央型肺癌可能跟累積到肺的氣管,支氣管,主氣管,大部分人可能會出現粘膜的潰瘍以及周圍的糜爛,會出現刺激性乾咳咳血咳痰,如果癌腫比較大,阻塞氣道或者是大氣管的話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這個可能會引起重視,也可能會誘發,早期發現胃癌的可能性比較大。

3.有一部分肺癌的患者,可能進展到晚期,也沒出現典型的咳嗽,咳痰咳血胸悶氣短的症狀,也可能會出現聲音的嘶啞,大部分會以為是咽喉炎或者是急性咽喉腫痛引起的,這都是腫瘤壓迫神經導致的,這個在耳鼻喉科也是很常見的。

4.長期抽菸的病人或者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感染,肺心病的這種病人可能長期抽菸,刺激性乾咳已經成為慢性疾病,也沒引起特別的重視,加上不定期體檢,一旦發現這種嚴重的症狀,可能會已經出現肺癌組織的變化,所以說這也是肺癌誘發因素,也可能是最常見的沒有症狀體徵的人之一。

其治療原發病不如從以下危險因素控制肺癌的發生率,提高疾病的愈後減少疾病的病死率。

1.識別高危因素,有家族遺傳史,有癌症基因的,加上有沒有長期抽菸飲酒這些不良嗜好,長期因抽菸就會對肺組織肺黏膜以及肺部的氣道都是一種高敏感的損傷,所以說就會誘發這種氣道組織的敏感性,從而出現肺組織損傷,出現胸悶氣短。可能會出現咳血乏力消瘦.不要抽菸。

2.增加免疫力適當的運動,不要熬夜,勞累休息不好減少,這種應應急反應對疾病的影響,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長期熬夜勞累,定期複查

3.定期體檢,不管是有沒有長期抽菸的病人,這種情況需要根據具體的身體素質定期體檢,常規體檢可以從篩查出不必要的小疾病,從小的疾病預防,很多肺癌的病人都是有肺結節,逐漸演變成來的,一開始可能沒有太在意,但是肺癌一般是惡性程度比較高的話,增長速度比較快,一般3~6個月就會形成劇烈的癌變。體檢的話最好以肺CT或者是肺部核磁,最主要可能有原發病會及時及早的發現。


4.出門戴口罩,減少這種空氣汙染以及粉塵對呼吸道氣管黏膜的汙染,勤洗手,注意通風,提高免疫力,適當的運動減少,氣管支氣管炎的發生率,感染,反覆刺激誘因也會誘發這種肺癌的發生。

及治療原發病,不如從原發病預防上著手,所以說避免這些誘發肺癌的危險因素治療,避免這些誘因再次發作,治療原發病防止癌組織對肺組織的侵犯,增加免疫力,提高疾病的治癒率。


汐煒醫生


癌症對於老百姓來說也算一種常見疾病了,尤其在診療技術不斷更新的今天,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攀升,但是治療方式也在日新月異,不斷有新藥問世,給肺癌患者帶來了希望。

我們知道肺癌患者常見的臨床症狀是:咳痰咳痰,呼吸困難,咯血,胸痛等肺部症狀,當然還有一下肺外表現如發熱、體重減輕等等。但是肺癌患者並不是都會有臨床症狀的,如果肺癌沒有在肺門處壓迫主氣管,而是在肺周圍,或腫塊不大不影響呼吸功能,就不會有呼吸困難。如果癌腫沒有侵及血管,當然也就不會有咯血。臨床症狀有無和腫塊大小、位置以及和周圍組織的關係密切相關。肺癌病症很小卻出現遠處轉移的病例臨床上並不少見,這樣的患者往往是因為遠處轉移灶引起的臨床症狀首診,再行檢查才發現肺癌的。

雖然已是肺癌晚期,卻沒有臨床症狀,但是你可能有以下肺癌的高危因素,預示著你有患肺癌的可能性!

1.你是否有吸菸史? 研究表示吸菸者發生肺癌的幾率比非吸菸者高5.75倍。而且即便本人不吸菸但是家裡其他成員吸菸,你這是被動吸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手菸,你同樣有著患肺癌的風險。

2. 你是否有癌症家族史?肺癌並不遺傳的,也不傳染。在問診時都會問患者是否家族中有患癌的直系親屬。因為如果一、二級親屬中有患惡性腫瘤的,尤其是肺癌,那麼你患肺癌機率就會比無家族史的人高,這可能家族基因對腫瘤抵抗較弱的緣故。這部分人群平素就要多注意體檢。

3.你是否有長期肺癌相關的高危職業暴露史? 石棉能顯著增加肺癌的危險性,尤其是吸菸者更為顯著。其他重金屬如砷、鎳、鉻等均可導致肺癌發生。長期從事於此相關的職業,暴露於高危環境中,患肺癌機率增加。

4. 是否曾有肺部良性疾病? 既往有肺部良性疾病者,如慢性肺部疾病、肺結核者等發生肺癌危險性增加。還有就是肺部小結節者,這是很多人擔心的問題,結節會不會癌變呢?其實肺結節良性佔絕大多數,但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遵醫囑定期複查觀察,如果在隨診觀察中結節在不斷增大,考慮惡性可能,需要及時治療。臨床上我遇到隨診最長的患者是在8年後肺結節增大後發展為肺癌。

綜上:肺癌晚期可能真的就是悄無聲息的來了,沒有任何預兆和準備的時間,預防肺癌的發生永遠大於肺癌的治療。戒菸、脫離高危環境,既往有肺部良性疾病及癌症家族史的更要格外注意,一定遵醫囑按時複查。另外,良好的心態和強健的體魄也是預防癌症的一面盾牌。

我是愛科普的@腫瘤科小飛俠歡迎關注我分析更多醫學常識。@清風計劃@健康真相館@青雲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健康科普大賽#


腫瘤科小飛俠


近50年來肺癌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已成為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

肺癌的症狀因腫瘤的部位、大小、是否壓迫侵及鄰近器官及轉移情況而不同。特別是發生在肺周圍的癌腫,早期往往無任何症狀。



隨著疾病進展可出現咳嗽、血痰、胸痛等較早期的症狀。發熱、氣急、消瘦無力等也較多見。其中咳嗽往往為病人的第一自覺狀,這類咳嗽常為陣發性乾咳,易誤認為是感冒而被忽視。繼續發展可出現粘液痰、膿痰,而且逐漸增多。腫瘤損傷血管後,可出現痰中帶血,甚至咯血。

發熱是因為腫瘤阻塞較細的氣管腔,分泌物不能排出,繼發感染;或者腫瘤壞死物被機體吸收時出現瘤性發熱。對這類發熱,抗生素類藥物往往果不能持久或無效,必須引起注意。

晚期時可出現血性胸水、聲音嘶啞、頸和胸部浮腫和靜脈怒張等。如轉移到腦部,常有頭痛、頭暈、嘔吐;如轉移到骨骼,常有局部劇痛。

肺癌的症狀沒有特異性,但是沒有任何症狀,一檢查就發現是肺癌晚期的幾率還是較小的。因此,預防肺癌一定要高度警惕肺癌的預警信號,凡經規範治療2周後仍不好轉的呼吸道症狀,尤其是乾咳、痰中帶血,或原有呼吸道症狀發生改變時,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