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汀会导致骨关节疼?

香草咖啡49


服用他汀类药物为什么会引起我们的骨关节疼,这是我在临床上遇到的很多病人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经常询问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刚刚开始吃他汀类药物不久的病人,由于对他汀类药物认识还不够,感觉吃了他汀类药物后,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的,整个人疲乏、没劲,腰酸背疼,大腿疼,小腿也疼的,甚至擅自停药!

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关于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当然,这出现骨关节疼确实有一部分人跟吃他汀类药药物有关,尤其是服药前3个月更加明显。因为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脂类药物中降脂效果最好的,尤其是以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这两者为主的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研究运用上非常广泛,也是目前临床研究证实确实有降脂作用的。

但他汀类药物再好,也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副作用还不少,不过最主要的,最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有两类:肝毒性和肌肉毒性,而题中设及到的骨关节疼,实质上体现的是他汀类药物肌肉毒性,说的再准确一点,就是骨骼肌毒性。

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降脂强度越强,其脂溶性就越好,但同样带来的肌肉毒性也可能越大,因为不仅仅我们的肝脏是有脂肪组织的,而且我们的肌肉,骨骼肌都是有脂肪组织,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酶来减少我们内源性胆固醇,但同样他汀类药物也因脂溶性好,能够渗透到我们大多数骨骼肌肌肉脂肪组织中,对我们人体产生肌肉毒性,因此,他汀类药物是确实存在引起我们骨关节疼的可能性的!

不过,并不是说我们人吃了他汀类药物后感觉骨关节疼,就得立马停药。事实上,关于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按轻重是分为三级的,最轻的就是像题目中说到的骨关节疼,即发生肌痛,有的病人还可能表现为吃完药后胸背腰肩也会疼,疲乏,没劲,但这种一般只是一种普通的肌痛,我们可以先尝试多喝点水,尤其是可以选择喝含碳酸氢钠的碱性水,放个3-6g的碳酸氢钠即可,如果实在疼痛难忍,还可以再吃点止痛药缓解下,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切勿一疼就擅自停药,因为他汀类要有降脂效果,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药物浓度,如果你吃吃停停,是很难有降脂效果的!

但如果你吃了他汀类药物后,除了我刚刚说的普通肌痛症状以外,还查血发现自己的肌磷酸肌酶有轻度升高,虽然升高不明显,一般只在正常值的三倍以内,但是这时候就不要强制忍受,自己吃止痛药了,一定要到医院找给你开药的医生,根据医生医嘱来调整药物的种类或酌减剂量,切勿擅自调整药物。

不过,如果你是吃了他汀药药物以后,不仅全身肌肉疼痛,酸软无力,同时发现自己的尿的颜色不对,是茶叶色了,那就非常重视了。第一时间去出院就诊是关键,同时停止服用他汀类药物。因为这很可能是出现了肌肉毒性最严重的一级,叫做横纹肌溶解症,这种毒性足于让我们全身,四肢的骨骼肌溶解,最终导致全身四肢瘫痪,甚至出现肾衰竭,最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所以,对于我们普通病人来说,碰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停药就诊是最重要的,后面的处理方法交给专业医生来处理,因为这种骨骼肌溶解,只有在我们的医院才能处理的,抢救不及时,处理不当都是可以死人的!

但是,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不要被他汀类这严重副作用吓坏了,就以后该吃他汀类药物也不吃了,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因为不管是肌肉毒性的轻重哪一级,其发生的概率都不大,最轻的也只是千分之一,最重的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一万个人也可能才会出现一个,而且个人都可以察觉预防的。

所以,提高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警惕性就好了!


医学小侦探


他汀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调节血脂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从而阻碍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稳定和缩小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长期服用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他汀类药物可诱发肌肉骨骼系统不良反应,可见骨骼肌痛、关节痛、肌肉疲劳、关节肿胀等表现,虽然其发生率不高,但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制复杂,可能与他汀引起骨骼肌细胞代谢紊乱,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有关,高龄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型瘦弱患者、大剂量服用他汀患者、以及同时服用阻碍他汀代谢的药物,如环孢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胺碘酮、维拉帕米、喝大量西柚汁等,这些患者骨骼肌肉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

当发生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时,应首先排除运动和体力劳动等常见原因,如果是上述高危人群,建议适度活动,如果仍然无法耐受,给您几点建议:

  • 调整他汀剂量:高剂量使用他汀可明显增加骨骼肌肉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他汀用量可有效缓解,目前我国使用的他汀剂量为中等剂量,例如阿托伐他汀一般用量为10-20mg,瑞舒伐他汀一般用量为5-10mg,那么发生关节疼痛时,阿托伐他汀可减量为10mg,瑞舒伐他汀可减量为5mg。
  • 更换他汀种类:不要轻易停用他汀,以免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可考虑更换为诱发骨骼肌肉不良反应可能性相对较小的他汀,如普伐他汀。
  • 间断给药: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具有较长的组织半衰期,血脂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隔日给药,也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 联合用药:联合依折麦布、非诺贝特等其他降脂药物,增强降脂作用,从而减少他汀用量,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版)

他汀类药物安全评价专家共识(2014)


南开孙药师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血脂药物,除了能够有效的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具有减少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在无心血管疾病而存在心血管高危风险患者的一级预防以及又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疾病二次发作的二级预防方面,他汀类药物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和药品相关知识的普及,很多朋友认识到他汀类药物的健康获益的同时,也了解到或切身体会到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风险,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肌肉痛(常伴有肌酸激酶升高)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还有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导致糖耐量异常或新发糖尿病的发生。

很多朋友会担心这些不良反应而不敢用药,或者不愿意持续用药,但实际上,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没有那么高,通常在持续的监控下,出现问题后停药,也都是可逆和可恢复的,通过合理的控制服药剂量,也可以大大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风险,而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系统获益,却是目前还没有其他药物能够替代的,因此,如果确认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还是建议大家要遵医嘱服用,不要拒绝用药或随意停药。

说了这么多,他汀类药物到底有没有可能引起骨关节疼痛呢?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李药师查阅了相关文献报道,在国内仅仅查到一例来自于温附二的临床文献报道有关他汀引起骨关节疼痛的报道,该病例入院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剂量,服药7天后,检查转氨酶发现转氨酶升高,后遵医嘱服用10mg剂量阿托伐他汀,转氨酶下降,但减量治疗一周后,主诉出现脊柱、脚踝关节等部位的疼痛,医生检查无明显肌痛,肌酸激酶水平也正常,停服阿托伐他汀1天后,骨骼痛症状明显减轻,而后又换服辛伐他汀调节血脂,骨骼痛症状又出现,停药后症状再次消失。

这篇文献的报道还是较明确的报道,服用他汀药物导致骨骼痛的这一现象的。但实际上在临床上,出现这种问题的几率可以说是极低的,出现在文献报道中的,他汀类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却国内国外也仅仅极少数的报道而已(仅查询到2篇相关文献,包含2个病例),因此可以说,他汀类药物引起关节疼痛的几率是极低的。因此,如果说服用他汀类药物,感觉出现了骨关节疼痛的问题,不妨先做两件事——

1. 弄清关节疼痛的具体原因,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关节疼痛的问题,钙质流失快导致的骨质疏松,尿酸高引发痛风等,都会引起骨关节的疼痛问题,因此,如果是服用他汀期间,出现骨关节疼痛的问题,先不要急着归咎于药物,应该先排查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疼痛问题。

2. 弄清到底是骨关节疼还是肌肉痛,他汀类药物导致肌肉痛也包括骨骼肌的疼痛,而多数情况,患者通常较难分辨是骨骼肌疼痛,还是骨关节疼痛。比起骨关节疼痛,肌肉痛往往位置较浅,在用力时会使得疼痛加剧,如果确认不清是肌肉痛还是关节痛,一方面可以考虑检查肌酸激酶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请医生帮助判断。

他汀类药物有引起肌肉痛的不良反应风险,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影响脂质代谢,同时对细胞线粒体可能产生毒性,导致辅酶Q10不足等方面都有关系,具体毒性作用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他汀类药物导致肌肉痛的同时,往往伴有肌酸激酶值的升高,如果出现肌酸激酶在原基线值的基础上升高10倍以上的话,应停服他汀药。

对于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不管是肌肉痛还是关节痛,在血脂控制达标的基础上尽量的减少他汀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小剂量的他汀应用,比高强度的他汀剂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在注意他汀类药物用药剂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用药物的风险,如他汀类药物与降低甘油三酯的贝特类药物合用,则产生肌痛的不良反应风险会显著升高,有文献报道,他汀类药物联用吉非罗齐,导致肌肉毒性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导致死亡的发生率升高10倍。

因此,对于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骨关节痛的问题,一方面要确认是否是他汀药所引起,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调节和控制用药,做到安全用药的同时,又能控制好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李药师谈健康


他汀类药物在目前来说是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以及稳定斑块的药物,他汀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的他汀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心梗,脑梗,以及支架植入术后、外周动脉严重狭窄等患者一般建议是要长期服用的,即使血脂正常,因为心血管高危人群使用可以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有的患者使用他汀后会出现肌肉痛,严重的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所以如果使用他汀后出现肌肉无力、肌肉酸软,肌肉疼痛、肌肉僵直、稍微运动后就出现肌肉痉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复查血清肌酸激酶。

但是有的患者出现腰背痛以及骨关节痛不一定是他汀引起,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本身就会有关节炎,关节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很容易出现全身关节骨头疼痛症状,有的患者把这些症状与他汀引起的肌肉痛未能很好区分,就以为是他汀引起,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检查肌酸激酶,如果肌酸激酶正常,可以继续服用他汀。


使用他汀类药物应该对肝酶和肌酸激酶进行监测。对于初始使用他汀的患者在用药1-1.5个月内应该复查一下血脂,转氨酶,肌酸激酶。如果血脂已经达标,患者对药物可以耐受,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那么就可以在半年,一年内复查这些指标。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应该停药并连续每周复查肝功。如果用药3-6个月血脂未达标,就应该调整他汀类别或者增加力量,调整后还是按照6周内检测血脂,肝功,肌酸激酶。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