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努尔哈赤利用八旗制度,将为数不多的女真人拧成一股绳。八旗制度建立以后,女真男人亦兵亦民,发挥了强大的活力,八旗军也可以称为当时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依靠八旗兵南征北战,成功的扫除了明朝在辽东的势力,也大大增加了清朝的疆域范围。多尔衮则依靠八旗劲旅成功入主中原。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军


八旗最小的单位是牛录。一个牛录满员为300人,设一名牛录额真。牛录中包括巴牙喇(精锐)、马军(骑兵)、步卒(步兵),还有供驱使的包衣奴才。五个牛录为一个甲喇,一个甲喇满员为1500人,设一名甲喇额真。五个甲喇为一个固山,一个固山满员为7500人,设立一名固山额真,设立一名副职。一个固山也就是一旗,八旗满员一共60000人。八旗兵丁是世袭制,父死子继,兄亡弟代。八旗制度是一种寓兵于民的军事行政单位,每一位兵丁后面其实就是一户人家,还有供他们驱使的包衣奴才。包衣奴才战时负责准备兵器,运送粮草;平时负责种地和其他工作。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分布


八旗设立之初只有满洲八旗,皇太极时期又设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一样。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以骑射见长,汉军八旗以火器见长。八旗的旗主一般由王公贝勒担任,八旗为皇帝、诸王、贝勒控制。八旗制度最初根据旗帜的颜色设置了黄、白、红、蓝四个旗。后来又在四旗的基础上,增设了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其中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为上三旗。八旗兵丁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军队战斗力超强。随着清朝统治范围扩大,八旗的规模也在扩大,战斗力并没有因此减弱,反而和汉军八旗取长补短。明朝末年,清朝依靠八旗屡屡击溃明军,征服蒙古,征服朝鲜。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分布


1644年,多尔衮率领八旗军进入关中。八旗军击溃了李自成农民军,依靠马和弓箭击败了装备火器的南明军队。清朝依靠精锐八旗军顺利入主中原,顺治皇帝成为天下主宰。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之后,八旗军又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半个中国。甚至有“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正当世人真正见识到八旗军威力的时候,八旗军却快速衰退,战斗力呈现了断崖式下跌。清朝完全灭掉南明实际上靠的是绿营兵,到了康熙皇帝时期八旗兵则进一步衰落。

如此骁勇善战的八旗军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战斗力衰落如此严重呢!借用两句老话便可以知道具体原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军


八旗军保持战斗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战事不断、奖惩制度和相对艰苦的生存环境。

满清政府没有入关之前长年生活在东北地区,当时的东北是严寒、贫苦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需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否则就有可能被自然吞没,也有可能被明朝击败。所以当时的八旗子弟需要为了生存而战,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空间,才能保证家人的安全。

满清政府给予每一位八旗子弟极高的待遇,同时妻儿、父母也可以享受一定优待,而且可以终身享有这些待遇。家里的男丁战死之后,父母、妻儿由政府供养,作战时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当然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牛录额真战死,他的亲兵要全部处死。甲喇额真战死,牛录额真则要被处死。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制度


满人入关之前人口非常少,总军队人数也非常少,即使加上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军队人数也远远少于明朝和李自成军队。当时满清政府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清政府(后金)建立之后和明朝的战争就没有停过。女真族未统一之前也战争不断。此后清政府又发动了征服蒙古的战争,发动征服朝鲜半岛的战争。对于当时的八旗子弟来说,他们一生的任务只有三个:打仗、生产、生孩子。当然生孩子和生产的目的也是为打仗。由于八旗子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每一个人都具备极强的战斗素养,也具备极强的身体素质。所以造就了战斗力超强的八旗军。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子弟


清政府入关之后,情况则发生了变化,锻炼八旗军的土壤发生了变化。天下大定之前,打仗和骑射是八旗军的主旋律,而到了和平年代八旗军的生活环境突然间发生了变化。一是八旗军没有那么多仗可以打,二是八旗军需要在北京和各地驻防。这样八旗军就失去了打仗和骑射的土壤,他们就成了失去土壤的植物。八旗军失去了战争年代的土壤,等于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八旗军的没落也成为必然。

满清入关之后,也没有忘记这些“有功之臣”,给予八旗子弟丰厚的待遇。八旗军中的巴牙喇每个月大概有四两俸银,四十六斛稻米,折合人民币大约15000块(税后)。这还是只是固定工资,此外还有相当丰厚的绩效奖励,逢年过节还会有一定福利待遇。一位普通巴牙喇一个月的收入至少也得在25000元人民币(税后)。此外,政府还提供一定的田地、住宅等福利待遇。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子弟


满清入关之后,为了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有意抬高旗人的身份地位。八旗子弟随着清政府也来到了关内。八旗子弟在关内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他们被关内的富庶生活闪瞎了眼睛。八旗子弟本来就已经失去了战争的土壤,拥有较高的福利待遇,还有可以消费的花花世界,再加上八旗子弟只能当兵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以这些八旗子弟干脆就放纵自己吃喝玩乐。八旗子弟的身份地位本来就高,拥有一定特权,不用打仗,又不用为生活发愁,他们就想着法享乐。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经年累月,而坏毛病养成则只需要极短的时间。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子弟


更为严重的是,八旗子弟的主旋律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入关之前,八旗子弟的主旋律是打仗与骑射,以战争为荣。哥几个在一起讨论的话题是战争,比较的是军功、战伤等。入关之后,八旗子弟的主旋律变成了享乐。哥几个在聚在一起的时候讨论的话题则是各种娱乐,他们比较的是谁更会玩、谁的鸟更漂亮、谁的蛐蛐更勇敢。如果仅是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倒还可以扭转,价值观发生变化之后则很难扭转。清朝皇帝也曾经试图扭转这种局面,但是结果都毫无效果。比如,清朝曾经划定几块牧场让八旗子弟练习骑马射箭,结果八旗子弟竟然把战马都卖了。乾隆皇帝曾经希望八旗子弟回到东北老家重新历练一番,结果八旗子弟把土地卖了之后拿着钱又逃回了北京。

八旗军创造了大清的荣耀,侵蚀了大清的根基!探索八旗为何衰落

八旗子弟

到了乾隆皇帝时期,八旗子弟已经彻底丧失了战斗力。乾隆皇帝检阅八旗军的时候,八旗兵骑马直接摔下马,射箭连箭靶都射不到。鸦片战争期间,八旗军上前线竟然需要老百姓抬着。八旗子弟由此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甲劲旅,变成了纨绔子弟、登徒子的代言人。到了清朝中后期,八旗子弟给人的印象就是:拎个鸟笼,攥着一个茶壶,手里把玩着两颗核桃,然后到茶馆里面喝喝茶、吹吹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