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拆字將軍”鬧笑話,窮途末路,拆了城門照樣當俘虜

在明代,山西太原府城一共開了8座城門,它們分別是迎暉門、宜春門、承恩門、迎澤門、振武門、阜城門、鎮遠門、拱極門。

筆者在此單說“迎暉門”和“迎澤門”,因為它們有故事,故事與太原城兩次重大的事件有關,看似笑話,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國軍“拆字將軍”鬧笑話,窮途末路,拆了城門照樣當俘虜

​太原“迎暉門”外

1949年,人民解放軍兵臨太原城下,國民黨軍人心惶惶,山西“土皇帝”閻錫山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閻錫山緊急召開了一次高級軍事會議,與會的都是駐紮在山西的國民黨高級軍官,面對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攻勢,這些國民黨軍官一個個灰頭土臉,不知所措。

忽然,國民黨第10兵團司令、太原城防司令王靖國站了起來: “卑職有話要說,當務之急,我認為必須拆除迎澤門!”

聽聞此言,山西“土皇帝”閻錫山面無表情,其他國民黨軍官則一臉不屑,有位軍官當即譏諷道:“我還以為王司令有什麼禦敵妙計呢,無聊!”。

國軍“拆字將軍”鬧笑話,窮途末路,拆了城門照樣當俘虜

​太原“迎澤門”

王靖國振振有辭道:“諸位聽我解釋嘛,當年,日本人就是從‘迎暉門’打進的太原城,你們看這個‘暉’字,拆開就是“日、軍”二個字,對吧?”

眾軍官紛紛點頭稱是,王靖國接著說:“如今,共軍就要攻打太原城了,可大南門上還掛著‘迎澤門’的匾額,‘迎澤’是什麼意思?大家心知肚明,我就不多做解釋了,你們說,‘迎澤門’該不該立即拆除?”

此言一出,眾人恍然大悟,一個個喜顏悅色,好像病入膏肓者覓到了“靈丹妙藥”一般,閻錫山也長吁了一口氣,當即下令:“有道理,馬上動手,把‘迎澤門’的匾額拆了,一刻也不要耽誤!”

國軍“拆字將軍”鬧笑話,窮途末路,拆了城門照樣當俘虜

​山西“土皇帝”閻錫山

​太原城“迎澤門”上的匾額很快就拆去了,可是,拆城門此舉並沒有像王靖國所說的那樣靈驗,幾天後,不單是迎澤門,太原城所有的城門都迎來了我人民解放軍!

迎暉門是明代太原城的東北門,老百姓習慣稱之為小東門。當年,十萬日軍會攻太原,閻錫山執意保衛太原,“十三太保”之一的傅作義將軍挺身而出,硬著頭皮率部守衛太原城。

傅作義將軍曾經堅守天鎮三個月,死守涿州一百日,是享譽軍界的守城名將。但是,儘管將軍豪氣沖天,卻深知此番獨守孤城太原非比尋常,他這樣對部下說:“我們已經躺進了棺材裡,就差蓋棺材啦!”,他下令封死了太原城所有城門。

11月7日早晨,日軍對太原城發起了猛攻,從數百名日軍突入太原城,到次日激烈的巷戰,國民黨守軍雖然頑強反擊,卻始終難以抵禦日軍強大的攻勢。

國軍“拆字將軍”鬧笑話,窮途末路,拆了城門照樣當俘虜

解放軍會師太原城

傅作義這位守城名將曾想在太原續寫守城神話,但是面對殘酷的現實,最終只能無奈地下達了撤退令。

至於日軍是不是首先攻破的“迎暉門”,史料上沒有記載,也無關緊要了,不爭的事實是,太原就此淪陷了。

迎澤門是明代太原府城南的西門,最早叫朝天門,老百姓俗稱其為大南門,之所以叫“迎澤門”,是因為大南門外有一片沼澤地。

1949年,早春三月,太原城內仍然寒氣逼人,此時,國民黨已經敗相畢現,閻錫山也身處絕望與恐慌之中。

國軍“拆字將軍”鬧笑話,窮途末路,拆了城門照樣當俘虜

解放軍進入太原城

4月24日清晨,人民解放軍向太原城垣發起了猛烈攻擊,1300門大炮同時開火,250000解放軍兵分12路,以傷亡45000餘人的代價,殲滅了國民黨閻錫山所部130000餘人,太原解放了!

解放太原的戰役前後持續了六個多月,是解放戰爭時期歷時最長、參戰人員最多、戰鬥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城市攻堅戰。

人民解放軍解放太原六天之後,山西大同的國民黨守軍也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編,山西全境就此宣告解放。

至於國民黨山西太原城防司令王靖國,拆了“迎澤門”,負隅頑抗,鬧了個天大的笑話,最終還是束手就擒,成為了我人民解放軍的俘虜。

我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開進了山西太原城,包括“迎澤門”在內的太原各大城門全部洞開,迎來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

國軍“拆字將軍”鬧笑話,窮途末路,拆了城門照樣當俘虜

太原城防司令王靖國被俘

​太原城本可以免遭戰火塗炭,但是,包括王靖國在內的國民黨守軍認不清形勢,拒絕接受北平和平解放那樣的道路,最終都沒有逃脫全軍覆滅的下場。

中山先生當年說過:“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