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是怎麼來的?楚莊王圖霸


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是怎麼來的?楚莊王圖霸

楚莊王

自古荊楚多才俊,楚國成語故事多。

楚莊王,春秋五霸之一,也是個故事多的人,他的一生就為後人貢獻了“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絕纓之宴”三個成語。

一鳴驚人——楚莊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三年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一鳴驚人。

問鼎中原——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問九鼎的大小輕重。

鼎象徵王權,莊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後楚莊王拜孫叔敖為相,勵精圖治,問鼎成功!

絕纓之宴——楚莊王寬以待人,饒恕調戲其嬪妃的下臣唐狡,得到唐狡的拼死報答。楚莊王寬以待人、心胸開闊,最終贏得人心。

且看詳細絮叨:

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是怎麼來的?楚莊王圖霸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韜光養晦——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公元前613年,楚莊王熊旅繼位,當了國君,當時還不到20歲,掌握楚國大權的是鬥克和公子燮,一切事務全由鬥克和公子燮兩人決斷。

楚莊王繼位的三年裡,白天打獵,晚上飲酒作樂,並下達一道命令:誰要敢來來勸諫,就處死誰!

三年過後,楚莊王依然日夜歡歌豔舞,不發佈政令,也不治理朝政。

有一天,大臣伍舉覲見,對楚莊王說:“曾有人給我出了猜一個謎語,我怎麼也猜不出,臣知陛下聖明,特來向您請教。”楚莊王就問他是什麼謎語,伍舉說:“楚京有大鳥,棲上在朝堂,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深費解,這到底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聽出了伍舉的話中之意,便回答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伍舉以為楚王真的幡然醒悟,朝政會有新的變化。但楚莊王依然既不"鳴",也不"飛",照舊鐘情聲色犬馬。

大夫蘇從忍受不住了,便來見莊王。他才進宮門,便大哭起來。

楚莊王說:"先生。為什麼事這麼傷心啊?"

蘇從回答道:"我為自己就要死了傷心。還為楚國即將滅亡傷心。"

楚莊王很吃驚,便問:"你怎麼能死呢?楚國又怎麼能滅亡呢?"

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是怎麼來的?楚莊王圖霸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蘇從說:"我想勸告您,您聽不進去,肯定要殺死我。您整天觀賞歌舞,遊玩打獵,不管朝政,楚國的滅亡不是在眼前了嗎?"

楚莊王聽完大怒,斥責蘇從:"你是想死嗎?我早已說過,誰來勸諫,我便殺死誰。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愚蠢!"

蘇從十分痛切地說:"我是傻,可您比我還傻。倘若您將我殺了,我死後將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這樣下去,楚國必亡。您就當了亡國之君。您不是比我還傻嗎?言已至此,您要殺便殺吧!"

楚莊王忽然站起來,動情地說:"大夫的話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說的辦。"隨即,他便傳令解散了樂隊,打發了舞女,決心要大幹一番事業。楚莊王終於同意伍舉、蘇從等人的建議,決定此後遠離酒色,親自處理朝政,楚莊王開啟霸業自此始 。

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是怎麼來的?楚莊王圖霸

楚莊王問鼎

實力說話——楚莊王由中原問鼎到問鼎中原

楚國經過整頓軍隊發展生產,出現了富國強兵的新局面,楚莊王認為與中原諸侯爭霸的時機成熟了。

公元前606年,楚國討伐陸渾的戎族,這是鄰近東周的小國。得勝之後,楚莊王令大軍在洛邑近郊舉行一次盛大的閱兵式。

一時間,洛邑周圍旌旗蔽日,槍矛如林,鼓聲號聲震天動地。這一來可把掛名的周天子嚇壞了,他摸不清楚莊王打的是什麼主意,慌忙派殿前大臣王孫滿前去打探消息。

王孫滿見楚莊王後,代表周天子對楚莊王及楚軍表示慰問,並送上了犒勞的禮物。

楚莊王和王孫滿交談了一會兒後,楚莊王問王孫滿:“我聽說大禹鑄有九鼎,從夏傳到商,又從商傳到周,成為世界上的寶貝,現在放在洛陽。這鼎有多大?有多重?”

王孫滿聽話聽音,心中對楚莊王此番閱兵用意也已明白大半了。原來九鼎是用九州貢銅鑄成,它既代表了九州,又象徵著國家權力。現在楚莊王居然問起九鼎,表明了他有奪取周天子權力的野心。

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是怎麼來的?楚莊王圖霸

鼎 象徵著國家權力

王孫滿是個善辯的人,面對楚莊王大逆不道的言行他說:“治理天下的人,主要靠德服人,不是靠鼎的作用。過去大禹有德,遠方部落進貢山川珍奇,禹以美金鑄鼎,周身飾鬼神和萬物圖案,護佑小民防禍備荒。後來,夏桀無德,鼎移至殷人之手;紂王暴虐,鼎歸於周。由此可見,朝政清明,鼎雖輕不移;朝政昏亂,鼎雖重但必遷。至於九鼎的大小輕重,別人是不應當過問的。”

楚莊王聽了王孫滿的話,知道自己還沒有滅掉周朝的能力,也就帶兵回去了。回國後,楚莊王請來楚國一位有名的隱士孫叔敖當令尹。

孫叔敖當了令尹以後,開墾荒地,挖掘河道,獎勵生產,增強國力。

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是怎麼來的?楚莊王圖霸

邲之戰,晉楚爭霸中楚勝,楚莊王稱霸中原

北上爭鋒——楚莊王飲馬黃河,雄視北方,稱霸中原

楚莊王經平定內亂與滅庸後,統治已趨穩定,遂萌北上圖霸之志。

其時,中原國家仍以晉實力最強,它西抑秦東制齊,秦、齊雖漸上升或恢復,仍非晉之強勁對手。

但晉當時國君晉靈公,卻十分殘暴無道,對內殘害臣民,對外受賂無信,故國內統治既不穩定,國外威信也日益下降,這就為楚莊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時機。

公元前632年,晉楚爆發城濮之戰,晉國擊敗楚國取代齊國成為霸主。

前597年邲之戰爆發。晉、楚為爭奪鄭國大戰於邲。晉軍將帥對和戰問題爭論不休,步調不一,遲疑不進,在楚軍突然進攻下,晉軍主帥荀林父不知所措,下令先撤退到黃河者有賞,致使中、下諸軍爭舟渡河,自相砍殺;僅上軍在士會(隨季)的率領下殿後而不敗。

在邲之戰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顧忌秦軍側後偷襲、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等弱點,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

邲之戰後,楚莊王飲馬黃河,雄視北方。魯、宋、鄭、陳諸小國又相繼依附楚國,楚莊王稱霸中原。

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是怎麼來的?楚莊王圖霸

絕纓之宴——寬恕妃子豆腐的下臣

絕纓之宴——楚莊王寬以待人、心胸開闊,最終贏得人心

楚莊王有一次晚上請大臣們吃飯,席間美酒佳餚、輕歌曼舞,觥籌交錯、君臣同歡,直喝到黃昏時分仍未盡興。

楚莊王於是命令在殿中點燃蠟燭,繼續開晚宴,並特命兩位絕色后妃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大家把盞敬酒。

吃著吃著蠟燭被狂風吹滅了,就在這一瞬間,有女人尖呼:啊——

這個女人正是莊王寵幸的妃子許姬,妃子立即向莊王報告:才有流氓摸我的屁股,我已經抓下了那流氓的帽帶,你可要為我做主呀。

許姬號稱楚國第一美女,相貌、身段堪稱絕品,甫一出場便令不少喝大了的文臣武將們涎水流了一地。

面對妃子沒吃豆腐,莊王聽了不動聲色,發佈一道命令:在場所有人把帽帶扯下來全部丟在地上,然後點火,俺們繼續吃酒!

莊王如此處理,旨在保護那個一時犯錯的大臣。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興兵伐鄭,揭開了與晉國爭霸的終極戰的序幕。在伐鄭戰役中,楚軍一度遭遇頑強的抵抗,遲遲難以打開局面,令莊王極為憂慮。

此時,前部主帥襄老的副將唐狡率敢死隊力戰,終於為楚軍殺出一條血路,並引導後續大軍直抵鄭都,迫使對方簽訂城下之盟。

鄭國屈服後,楚晉兩國隨即在邲城決戰。此役楚軍大勝,由此奠定楚莊王一代霸業。

莊王論功行賞,副將唐狡居功至偉,理應受重賞。然而面對國王的賞賜,唐狡竟然極力推辭,並道出其中的原由,原來他正是當年在宴席當中調戲許姬之人!

結語:

掩卷長思,三個成語勾勒出楚莊王的一生,也勾勒出楚莊王稱霸的軌跡——

楚莊王三年不理朝政,韜光養晦辨忠奸,三年後重用武舉、蘇從等人,勵精圖治發展生產,為圖霸奠定基礎,做到了一鳴驚人。

邲之戰,楚國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飲馬黃河,雄視北方。這次戰役,絕纓之宴中性燒擾王妃的主角唐狡居功至偉。試想,如果不是楚莊王,唐狡早就一命嗚呼;如果沒有唐狡,邲之戰勝利的天平也許就變了。

楚莊王和周使者談話後,幡然醒悟:圖霸中原需要實力說話。拜孫叔敖為令尹,勵精圖治,開墾荒地,挖掘河道,獎勵生產,增強國力,終於問鼎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