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悷”,簡體字應為“忄龍 悷”,如上圖。拼音:【lang6】【lih8】,發音同“浪裂”,許多人便誤寫為“浪裂”。

由於輸入法打不出來簡體字,本文將使用“”字。手寫時,可寫為“忄龍”。

①潮汕人形容兇狠、發狂的狀態為“悷”,比如:

伊氣到悷。

他氣到發狂。

只個人過悷。

這個人很兇狠。

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②潮汕人也將“悷”作為表示程度的副詞,意為“很、非常”,比如:

伊張到悷正義。

他裝得非常正義。

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字在《新華字典》中沒有收錄,各種輸入法也無法打出簡體字,但手寫時寫作“忄龍”是可以的。

“”字在《廣韻》、《康熙字典》裡等是有收錄的。這也正說明了潮汕方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

“悷”字在《廣韻》的解釋是:

悷,多惡。

這是其本義,即兇猛、殘暴,難以馴服。多見於佛家著作。有二例為證:

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由玄奘口述,辯機撰文的《大唐西域記》卷一 三十四國:

國東境城北天祠前,有大龍池。諸龍易形,交合牝馬,遂生龍駒,戾難馭。龍駒之子,方乃馴駕,所以此國多出善馬。

(此處“戾”即“悷”)

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臺灣著名的印順法師所著《寶積經講記》之己二 應離八失:

如來說:由於他……,自以為有學問,有勢力。久之心智昏昧,還自以為對佛法很了不起。這樣的“懷增上慢”,再也“不”會“伏心”──見到自己的缺點而謙卑降伏,接受僧伽的處分。如悷劣馬,縱橫在僧伽田園中,踐踏一切。

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悷”在《康熙字典》的解釋是:

悷,很也。

此乃引申義,同潮汕方言。

氣到浪裂?錯了,浪是不會裂的。教你“浪裂”正字怎麼寫。


在潮汕歌手潘瓊林的作品《風格》有歌詞(第33秒處):

當然我也有變張到浪裂(悷)正義,變換風格為潮語音樂做大膽個嘗試。


可見,由於普通話中不再使用“悷”一詞,許多潮汕人並不懂得其正確的寫法,便使用“浪裂”代替。有些人甚至認為“浪裂”就是正字。

·E N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