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萧峰看不上的一阳指到了射雕三部曲里变成了南帝的绝学?武功退化的过程是什么?

BeYourGuy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代,段智兴凭借一阳指跻身于天下五绝之列,仅略弱于中神通王重阳,和东、西、北三绝不相伯仲。

然而书中却明明白白地写着,当时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并未完全练成:

当年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之时,这套掌法尚未完全练成,但王重阳等言下对这掌法已极为称道。后来他常常叹息,只要早几年致力于此,那么“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或许不属于全真教主王重阳而属于他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洪七公相当于归云庄郭靖的水平,却能成为天下顶尖高手,说明一论时期的武林确实人才凋零,没有什么高手出现。

段氏一阳指在《天龙八部》被萧峰评价为:

这一指不过是极高明的点穴功夫而已,又有什么希奇了?

段智兴却能凭借一阳指成为五绝之一。

居士我认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一论时期正是宋金对峙的战争年代,靖康之耻后,金人占据半壁河山,掳走徽钦二帝,中原武林人士无不椎心泣血,力图驱逐金人,还于旧都,比如王重阳就曾起兵抗金,可惜未能成功。

想必当时的武林高手们前仆后继地抗击金人,抛头颅洒热血。而且软弱的南宋朝廷却一心偏安,谄媚金人,还在抗金人士的背后捅刀子如岳飞这位隐藏高手被秦桧冤杀,铁掌帮上代帮主上官剑南,就因为坚持抗金,遭到南宋朝廷大军的围剿,兵败身亡。因此当时的武林衰落不堪,可谓是“万马齐喑”。

不过,一阳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因为一阳指与六脉神剑可以说是同一种武功的不同名称。

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曾想以少林寺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种指法的秘笈换取段氏六脉神剑经,在场诸位高僧无不心动。而枯荣大师则问天龙寺主持本因道:

外魔来时,若是吾等道浅,难用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

本因答道:

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

其实当时本因等几位高僧各自修习了六脉神剑中的一脉,为何本因不说用一脉神剑,而要说是用一阳指呢?

这说明,一阳指与六脉神剑并无本质区别。比如本因大师解释道:

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

所以本参对段正明说:

这路剑法的基本功夫,你早就已经会了,只须记一记剑法便成。

可见,将一阳指练至较高境界后,若是将指力化为无形剑气,施展剑法,便是六脉神剑,若是用于点穴,则是一阳指。

在射雕时代,段智兴尚未练出无形剑气,所以只能以一阳指近身点穴。但是到了神雕后期,段智兴曾以一阳指隔空攻击练成十层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法王,居士我认为此时他至少已经练成一脉剑法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梦露居士


乔峰看到的一阳指为何会不屑呢,这是因为开始乔峰的期望值太高了。

在看到一阳指之前,乔峰首先遇到的是段誉,那时候段誉内功之高,已经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了,而且展示了一手化酒功夫,让乔峰啧啧称奇。然后两人比试轻功,乔峰发现段誉轻功之高内力之强是自己无法比拟的。当时看看段誉,一个落魄书生模样,可是就因为他是大理段氏出身,年纪轻轻武功之高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所以这时候乔峰对大理段氏就有了一个印象,里面的人都是武功高绝,千万不可小视。

后来乔峰四处打听当年的带头大哥,从马夫人嘴里得到了一个假消息,那就是当年的带头大哥是大理段王爷。乔峰一听就震惊了,当年遇到的一个段誉,看样子不过一个落魄书生,武功就那么高,段王爷本来九很有名,又是大理皇室,最正统的大理段氏武功传人,这个武功不知道得多厉害呢。乔峰压根不知道段誉内功完全是靠北冥神功吸来的,跟段氏没什么关系。

看看吧,乔峰自出道以来,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算武功比他高强的,他也有机会反败为胜,可是这也要有个前提,就是不能高出太多,比如像扫地僧那种,乔峰肯定没辙。在他想象中,根据段誉武功推算,段正淳比他武功高出十倍不止,这得是何等恐怖的境界。

不过乔峰是血性汉子,明知不敌,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哪怕是因报仇而死也无憾了,所以乔峰还是要去找段正淳。结果跑去一看,自己还没找段正淳呢,已经有人找他麻烦了,那就是段延庆,他看两人对决了好一阵子,就是没见段正淳使用六脉神剑,只是用一阳指,而且看那个情形段正淳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乔峰一看,自己心目中的王者居然只是个青铜,自然就大失所望了。而且段正淳一阳指实际功力的确连段延庆都比不了,难怪乔峰觉得不够看了。

后来眼看段延庆要杀段正淳,被乔峰一把拉住了,这里也可以看出段正淳武功跟乔峰差距很大。段正淳其实武功不差了,只不过也要看跟谁比,比如跟岳老三比要强不少,跟慕容复比就差了一些,跟乔峰比就差远了。


而一阳指呢,其实是一流的上乘武功,木婉清就曾经跟段誉说过,江湖上的人如果有机会学习一阳指,让他磕一万个头都愿意,段誉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作为大理段氏的看家绝学,一阳指是易练难精,最高为一品,大理段氏无一人可以练到。天龙寺高手本因要强于段正淳,也只练到第四品,枯荣大师是天龙寺第一高手,如果他使出一阳指,曾经跟鸠摩智斗智斗勇不落下风,相信如果他使出一阳指,乔峰对一阳指的认识恐怕就会大大改观。

当然,段氏的最高绝学是六脉神剑,其实这门武功基础是一阳指,尽管书中没有做特别交代,但是后面段誉吸收了鸠摩智内力,再加上之前他的内力已经接近天下无敌,所以他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六脉神剑,按照他的功力来看,他把一阳指练到一品是没问题的。这样的一阳指可比他老爹段正淳的强多了,完全是不同等级的。

只可惜,段誉的内力都是吸别人的,他本身对于武功也没有兴趣,后世之中也没人像他的好运气,练不成如他一般的高深内力,所以六脉神剑后世段家子弟无法修炼。六脉神剑原本由于鸠摩智原因被烧毁,后来就凭段誉对武学的关心程度,极有可能就此失传了。段家失去了最高绝学,肯定会全心全意把心思都放在一阳指上。按照枯荣大师的说法,如果一阳指练到一品,跟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比也不会弱到哪里去。



其实如果完全说射雕时期武功就不如天龙时期,到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虽然六脉神剑,斗转星移等武功失传了,但也有蛤蟆功,先天功,九阴真经等新的上乘武功出现,要说衰退还真的不像那么回事,只能说每个作品展现的重点不一样。天龙有天龙的道,射雕有射雕的路,没有必要太混为一谈。


一览众河小


不可否认,在“天龙时期”之后,武学一道确实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诸多武学失传,“射雕时期”也可以说是武学一道的复兴时期。不过若说“一阳指”仅属于二三流武学,不能与“天龙时期”的那些神功相提并论,以此来显示一灯大师的功力弱于“天龙时期”的当世一流高手,却是未必的。羽菱君个人认为,“一阳指”作为大理段氏的传世武学,一直都是高深的绝学,其表现如何,完全是看使用这门武功者的造诣而已。


很多读者认为“一阳指”上不了台面,大多是因为小说中乔峰的一个感想,说乔峰看不上一阳指。不过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乔峰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这个感想的。那是乔峰认为段正淳就是带头大哥,于是与阿朱到小镜湖准备找段正淳报仇,但他之前因为从未见识过传言中段氏绝学“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的威力,因而心存畏惧,不过当他看到段正淳与段延庆的一战中使出“一阳指”时,却有了以下这个想法。

萧峰眉头一皱,心道:“此人竟似不会六脉神剑,比我义弟犹有不如。这一指不过是极高明的点穴功夫而已,又有什么稀奇?”新修版《天龙八部•二十二章》

其实可以这么说,乔峰看不上的“一阳指”,是段正淳所使的一阳指。段正淳算得上是《天龙》中出场的段氏子弟,一阳指造诣最低的一人,小说中就说他的“指力造诣颇不及乃兄段正明,难逾三尺之外”。当时他与段延庆交手,两人的距离被钢杖和长剑拉开到七八尺远,段正淳根本就伤不到段延庆。而乔峰当时有这个想法,完全是因为想着报仇,以段正淳的实力和自己的差距来判断的。因此,以乔峰当时在如此特定情况下的这个感想,来判定“一阳指”并非绝学,是不严谨的结论。


小说中说,“一阳指”乃是另一门绝学“六脉神剑”的的根基,“六脉神剑”就是将“一阳指”的指力化作无形剑气。这也能理解成,“一阳指”的威力,其实也是有高低境界之分,最高境界就是像六脉神剑那样,将指力升级华为剑气,这将决定攻击力的射程。段正淳的“一阳指”,指力难逾三尺之外,但《神雕侠侣》时的一灯大师,却能在一丈外用“一阳指”对阵金轮。这么说来,那时一灯的指力造诣和实力能胜于三个段正淳。可以想一下,假如是段誉运用这门武功,以他震古烁今的内力,其射程与攻击力又将如何呢?

在鸠摩智到天龙寺,意欲以少林绝技交换《六脉神剑剑谱》时,枯荣大师曾就“一阳指”的修炼境界与本因做过一番对话,从中也可看出“一阳指”这门武学的威力纯属是个人的造诣决定的。

枯荣大师道:“外魔来时,要是吾等道浅,不能以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枯荣大师问道:“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第几品境界?”本因额头出汗,答道:“弟子根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第四品,惭愧之极。”枯荣大师再问:“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门指法相较,孰优孰劣?”本因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枯荣大师道:“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本因道:“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枯荣道:“倘若你再活一百岁,能练到第几品?”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颤声道:“弟子不知。”枯荣道:“能修到第一品吗?”本因道:“决计不能。”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


从枯荣和本因的话可以看出,“一阳指”向来就是他们段氏赖以御敌的法门,这门武功,定当是曾经帮助过他们铸创过辉煌的,而且在“六脉神剑”不易练成的限制下,“一阳指”对他们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而且以他们的对话作参照,恐怕连指力击程逾一丈的一灯都可能还未达到一品境界。

而本因“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的这句话,不止是说出了“一阳指”的威力纯属看使用者个人的功力和造诣,更是说出了天下任何外功,其威力的根本都在于修炼者个人的功力和造诣。乔峰的看家绝学“降龙掌”,在他的手上和在他师父汪剑通的手上,就是两个级别的威力,假如有人说汪剑通的“降龙掌”不外如是,没什么可稀奇的,那也是否能说“降龙掌”也难称武功绝学呢?换句话说,假如当时乔峰看的是一灯大师使出的“一阳指”,可能他就不会有那样的想法了。


经过金庸先生的多次修订和产生关联,《天龙八部》已可看作“射雕三部曲”的前传来看,但“射雕三部曲”毕竟先写在前,那时金庸先生的武侠系统尚未深拓,按照他写《射雕》时的设定,“一阳指”原本是王重阳的看家绝学,后来修订时为了与《天龙八部》关联才改成是南帝的绝学,不过无论是谁的本领,“一阳指”都是被设定为当世武林一大武功绝学,这是不比否认的。

虽说华山论剑时的南帝,武功并未大成,凭借“一阳指”却能跻身天下五绝,但有“降龙掌”旁身的洪七等人同样也是功力未深。武学一道在“天龙时期”之后的确沉寂过,但经“射雕时期”的复兴,到“神雕时期”后五绝的实力完全不弱于“天龙”时像萧峰那样的顶级高手。武学总体有退化的趋势,不过至少在“射雕三部曲”这段时期,却是在上升,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无论整体水平如何,但每个时期都有绝世高手出现,这同样也是不可否认的。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天龙八部里并不是一阳指不行,而是段正淳。所谓是戏法都一样,只是手法不同。段延庆同样练的是一阳指,但是段延庆的武学造诣并不在慕容复之下。在少室山大战时候段延庆跟段正淳起争执的主因就是段延庆嫌弃段正淳学艺不精,丢了大理段家皇室的脸面。所以呢,一阳指本身是很好的武学,只是看练的人武艺程度了。

不过呢,天龙八部到射雕确实存在武学着退化。那就是一些登峰造极武学的遗失,比如六脉神剑彻底失传。这个确实是比较遗憾,如果说一阳指是手枪,那么六脉神剑就是马克沁重机枪,只要功力足够弹药还是无限供应的那种。

造成武学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机遇。实际上天龙三大主角只有乔峰是名副其实的武学奇才,他的武功是自己学来的,而像段誉虚竹的武功则是借助于外界机遇。也就是说,乔峰这种人每个时代都可以碰到,他的武学造诣也更加合理。而像段誉虚竹这种的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北冥神功可以传下来也没有那么多高手可以供他们吸内力。比如六脉神剑实际上几代人来也就学出了段誉一个,而天龙寺的其他几个高僧也只是每人练一剑合练出来而已,本质上还是一阳指。

第二个原因是教学能力。由于段誉跟虚竹的武功不是自己学来的,这使得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学,更不知道要怎么教。所以即便他们找到合适教学的人员他们也教不出好学生。


优己


天龙八部的武功是要比射雕三部曲高深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说老一代逍遥子天山童姥和李秋水扫地僧等人,单说萧峰三兄弟。他们三个的武功应该拿到射雕三部曲里绝对是顶尖高手,应该跟射雕三代男一号不相上下的,当然这还要考虑到段誉的北冥神功和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的状态,如果他能把这两项绝技运用自如那他绝对是可以比肩石破天的存在。当然在原著中他的实力也顶多就是跟郭靖杨过和张无忌并驾齐驱了。

但为什么到了后世武功却凋零的如此厉害呢,逍遥派的武功在射雕三部曲中完全失传,只是到了笑傲江湖时才有了盗版北冥神功的吸星大法。

这就要归功于三位伟大的男猪脚了。萧峰还好,只是把降龙廿八掌精简了一下变成了降龙十八掌,去除了冗余的招势,提高了可操作性。整体威力并没有多少下滑,但是到了倚天时代史火龙帮主却只学会了十三掌,其余五掌应该是耶律齐之后的近百年间渐渐失传的。

而天山派和大理段氏的武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首先虚竹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进了少林寺就没学过武功,之后阴差阳错得到了几大顶尖高手的灌顶传功,又跟随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学习了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和小无相功,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神功失传,被天山童姥带进棺材了。

虚竹后来到了西夏,很可能是过起了悠哉游哉的日子本来无心向武的他很有可能也是没有把武功传于后世,使得三项绝技失传。

段誉身怀段家绝世武功一阳指和六脉神剑,逍遥派凌波微步,部分北冥神功(只学会了一条经脉就把秘籍毁掉了)。他跟虚竹同样的无心向武而且比虚竹更反感练武。可想而知他是决计不会教自己的后代练武的。而他身上的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全都是绝本。等到他真的变了枯骨这两项绝技就是彻底失传了。至于六脉神剑剑法虽然段誉不是绝本,但也基本上差不多了,因为除了段誉,没有人能同时运用六根手指同时发出一阳指打出六脉神剑。


风林火山557


立水来回答。

“一阳指”到底怎么样?立水认为,这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因人而异,武三通用“一阳指”也就是勉强逼退了李莫愁,而南帝却以“一阳指”身居五绝。

可见“一阳指”根据个人修为不一,发挥出来的威力也不同。

对于萧峰来说,他看不上一阳指,主要体现心态的变化:

这要从寻找带头大哥说起,萧峰得到假消息,说段王爷就是当年的带头大哥。萧峰回忆:“当初见段誉,与段誉比酒,萧峰酒量过人,段誉那是对手,于是段誉在喝酒的途中用六脉神剑将酒水逼出,萧峰知道后连连称其,段誉不会武功却有那么高深的内力,自己都望尘莫及,所以,萧峰认为段誉不过一个大理王室的后生,就那么厉害,段王爷成名已久不更疯狂。”萧峰找到段誉他爹时,他正与段延庆决斗,他观战一会眉头一皱,段正淳竟然不会六脉神剑,武功与段誉相差甚远,段正淳的一阳指,当初火候也不行,不及他哥的三成,所以被萧峰认为是简单的点穴功夫。

从心态上来说:萧峰一直认为段正淳很厉害,见到之时,不过如此,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综上所说:萧峰并不是看不上“一阳指”这门功夫,他看不上的只是段正淳用的不到家的“点穴功夫”。

对于武功退化的过程是什么,我觉得无从谈起。

江湖传言,《天龙八部》是武功体现的最巅峰时期,《射雕》是在一次将武功推向了巅峰,而中间是一个退化期。

《天龙八部》的背景是北宋时期。《神雕三部曲》跨度较大中间经历了,南宋、元、明,依照其最早的南宋。与天龙八部中间相隔大概200多年。

两个时期相对,从天龙时期到射雕时期确实丢失了不少武功秘籍,但也多出不少,举一个经典的:六脉神剑,大理王室并没有间断传承,可为什么给六脉神剑传“丢了”,200年时间说长不长,像这么宝贝的功法应该世代传承的,唯一的可能是这部功法没有“丢”而是金庸先生暂时“雪藏了”,没有安排给射雕的主角使用。

在举一个例子:《九阴真经》《九阳神功》号称不弱于《降龙十八掌》的功法,而《降龙十八掌》在天龙时代被男主萧峰运用的是无敌般的存在,所以,也没法比较。

如果真要给出个结论,两个办法:1、让“天龙的神秘高手逍遥子”与“神雕的神秘高手南海神尼”一交高下。2、金庸先生自己决定。

所以,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无从谈起,无法确定武功到底是退化了?还是进步了?


立水


当初萧峰在大理看了段正淳和段延庆的比武后,说了句:“一阳指只不过是一门高超的点穴功夫。”但是天龙八部里面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在少林寺大战中萧峰看了段誉以六脉神剑对战慕容复后说了句:“三弟的六脉神剑换做自己也抵挡不住啊!”事实上六脉神剑和一阳指这两门功夫有一个很相似的地方,都是将内力化作剑气外放出来形成杀伤力,所以一阳指的威力大小主要是取决于使用者的功力水平。

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一阳指的水平是按品级划分的,像倚天屠龙记中朱长龄、朱九真那些人也会一阳指,但是他们的一阳指水平显然是不入流的,大概主要就是用来点穴用的。

射雕时期会一阳指的人并不少,像一灯大师四大弟子中的武三通和朱子柳(渔樵耕读中的农夫和书生)也会一阳指,这两人的一阳指水平比起倚天中的朱长龄、朱九真等人要高出许多,但仍然打不过李莫愁和达尔巴,可见他们的一阳指功夫有一定的造诣但是还没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天龙八部里面会一阳指的人更多了,像天龙寺的方丈本因大师及其三位师弟本观、本参、本相等人都是精通一阳指功夫的人。当初鸠摩智前往大理天龙寺讨要六脉神剑剑谱之时,本因等人曾说过自己的一阳指功夫才练到三、四品的水平,可见他们的一阳指功力距离顶级状态还有不小的差距。

当初段延庆将段誉囚禁于万劫谷,段正明在救段誉的时候与段延庆有过一战,段正明当时说自己的一阳指功夫不及段延庆。段延庆说自己的当年的延庆太子,段正明碍于身份不便出手,就去请师兄黄眉僧出手相助。黄眉僧当时说如果去请天龙寺的高僧,武功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黄眉僧这话的言外之意是说天龙寺的高僧武功不在段正明之下,可见段正明的一阳指水平不会超过三品。

天龙寺的高僧说段正明是大理俗家第一高手,可见段正淳的一阳指功力不及段正明和本因等人,所以段正淳的一阳指功力可能顶多就是四品的境界。在少林寺大战中段正淳为救段誉曾以一阳指攻击慕容复,不料打在了南海鳄神身上。

尴尬的是南海鳄神被段正淳的一阳指打到后伤势看起来一点也不严重,由此也可见段正淳的一阳指功夫威力并不强,所以乔峰当初在大理看了段正淳和段延庆的比武后看不上一阳指也就不难理解了,毕竟他看到的只是段正淳的一阳指,而不是顶级水平的一阳指。

南帝一灯大师的一阳指水平不是上述这些人能比的。

首先,一灯大师曾以一阳指救了被裘千仞铁砂掌重伤的黄蓉,在天龙和射雕中并没有其他会一阳指的人有能力以一阳指将重伤的人救活,这主要还是体现了一灯大师的功力远在其他会一阳指的人之上。

其次,神雕末期一灯大师曾在绝情谷以一阳指功夫对抗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而不落败,而此时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已不在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之下,从这点来看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功力是可以和降龙十八掌媲美的,绝不是段正淳之辈的一阳指水平能比的。

此外,鸠摩智能以一人之力胜过天龙寺好几位会一阳指的大师,可见两者功力之悬殊。然而鸠摩智并不能胜过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可见鸠摩智的功力很可能也不及一灯大师,这也说明了一灯大师的功力比天龙诸僧以及段正淳等人高出太多了。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

一、射雕时期南帝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功力并不是天龙时期段正淳可比的,两者不能相提并论的。

二、一阳指之所以是南帝一灯大师的绝学不在于一阳指本身而是在于南帝一灯大师深厚的内力。


历史守望者


提一阳指,当然要提六脉神剑了。

一阳指是六脉神剑的基础,基础得很厉害,只要有人教,就能练习使用,而且好吃就是越练越厉害(废话),往上不封顶。

练到真气全身自由运转,可以外发的一阳指就是六脉神剑的基础了,注意,这还是一阳指。

如果外发的一阳指按照某种剑法来使用,才被称为六脉神剑。六脉神剑是六套剑法,不是内功,是剑法,相当于什么达摩剑法啊,太极剑法之类的存剑法。不过这剑法必须用发出身外的一阳指才能完美。

当然,我也没有拿着一把真剑去试试,估计也是可以的。

总之,只有练习一阳指到身外发劲才能使用六脉神剑。没有到这个程度的,也可以单纯用手指头去点人伤人。到了南帝手上的一阳指,并未能做到发真气于体外,这就证明了武学退化是从内力开始的。南帝给黄蓉治疗的时候,都是指头点上身的。

萧峰也不是看不上一阳指,这种靠内力深浅的武功,他一学就会,盖因为他内力有余,就像张无忌练习乾坤大挪移一样,试一遍就会了。之所以他不去学这个,是因为他喜欢和兄弟朋友喝酒赌拳,要是学了可就不得了了。

八匹马啊,六六六啊,随着他的出拳,对面的酒友身上难免不出现好几个血洞洞,倒地死去......


李勉9


天龙八部中萧峰看不上一阳指是正常的,当时大理段氏最强的是六脉神剑(而且段誉会,见识过最好的,肯定对普通绝学不感兴趣),在天龙八部中一阳指并不是特别强,大理段氏的高手基本都会,但传到射雕中大理段氏时,世上已无六脉神剑,自然而然成为唯一的绝学。既然谈到武功退化的过程,那我们就先t聊聊天龙八部中大佬们的绝学。

乔帮主最强的是擒龙手和降龙十八掌,请注意这里的降龙十八掌是完全版的,而射雕中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已经遗失最后三掌,后来他自己补全的。然后是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和易筋经也是特别强,还藏着扫地僧这样顶级的高手。姑苏慕容家的是斗转星移和参合指也不差。当然不能忘了逍遥派的绝学,不过逍遥派的武功太多,太强,像是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小无相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弹指神通,白虹掌法,北冥神功,天鉴神功,不老长春功等,简直是武学的殿堂,但拿其一就可以成为江湖的一流高手。像任我行凭借吸星大法就能在笑傲江湖中成为一流高手,你就知道逍遥派有多强了。

其他的配角也有很多武功特别高的,像达摩鸠的火焰刀也是不错的绝学,总而言之,天龙八部中的绝学特别多。

射雕三部曲中武功绝学相对于天龙八部就差太多了,射雕中最强的就应该算五绝,其中“南帝”段智兴的“一阳指”,“北丐”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西毒”欧阳锋的“蛤蟆功”,“东邪”黄药师的“弹指神通”,“中神通”王重阳的“先天功”,还有裘千仞的“铁掌功”。

其中黄药师武功最杂,大多数都是自创的。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最后三掌还是自己补全的。还有一个就是特别强的《九阴真经》,周伯通自创的“空明拳”,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至于其他配角的武功就没有什么特别强的了。

通过我们一个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射雕的高手很多都是自创的武功,这样看来射雕武学退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时代久远,武学绝学并没有传承下去,所以导致了射雕中武功退化。

题外话:我好喜欢翁美玲的黄蓉啊,简直就是书中人物的转世。


异谈


我认为是整个金庸武侠中有个武功失传和减弱的大逻辑,一阳指在天龙八部中与同期武功绝学相比的确算不上上乘武功。时间设定上,天龙八部同射雕三部曲有前后关系:

《射雕英雄传》此为“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创作年代:1957年—1959年。历史背景: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神雕侠侣》——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创作年代:1959年—1961

年历史背景:南宋理宗绍定五年或六年—开庆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倚天屠龙记》——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创作年代:1961年

历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年—1363年

《天龙八部》创作年代:1963年—1966年

历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绍圣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在后世武功中,以最后的倚天屠龙记为例,乾坤大挪移已经是盖世神功,其武功原理类似于慕容复的斗转星移,在当时也不算最上乘绝学,同理可推测神功失传了,其他的自然变成了上乘武功。

同时,年代越早,武功不限制于兵器,内功,拳脚,远程攻击都有,随着时间衰减,开始内功心法失传,越来越依赖于兵器和武功套路,如碧血剑,书剑恩仇录,鸳鸯刀,都是明清时代故事,到了清朝时代的鹿鼎记,基本上已经退化成插眼锁喉掏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