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1、沙閃閃


——訪非物質文化遺產絃歌吟唱傳承人沙閃閃

中國新聞雜誌·趙汗青 天下時報網·劉欣華

中國古音古韻絃歌,世人鮮有觸及,而中原大地上的重鎮許昌,就有一位會唱古音韻絃歌的美麗女子——她叫沙閃閃,師從於“中國絃歌研究第一人”薄克禮教授。

2018年7月11日至20日,作為“一帶一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首屆中俄國際詩歌論壇於在莫斯科萊蒙托夫莊園以及周邊多個城市舉辦。中國絃歌吟唱技藝傳承人沙閃閃跟隨恩師應邀前往,她用絃歌架起了中俄友誼的橋樑,獲得國際友人的一致好評。有專家直言沙閃閃的絃歌“情、聲、字、味、表、養、象”表現非常完美,其端莊大氣沉穩別具一格。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2、沙閃閃在俄羅斯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這是《南風歌》中的詩句。從傳說賢士許由的“箕山操”,舜帝的《南風歌》延續到現在,絃歌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起初,絃歌僅僅侷限於宮廷祭祀、盛大活動之用,自孔子始,才逐漸成為文人雅士趨之若鶩的時尚藝術。《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老子說“大音希聲”,就是越好的音樂越悠遠潛低;《史記·孔子世家》又說:“三百零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到了唐代,絃歌發展到一個以後很難逾越的新高度,湧現出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王”白居易等成百上千位大詩人,他們扣弦而歌,以此表達中國文人高潔的精神和情懷。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3、沙閃閃在演唱

河南省許昌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古就有蓮城、許都、魏都、漢魏故都之稱。在《中國義勇軍》網創辦人、許昌市抗戰老兵志願者王曉楠和許昌學院王焱教授的介紹下,我們來到了曹魏古城“沙閃燒雞醬牛肉老店”,採訪了絃歌傳承人沙閃閃。

2019年11月,金秋的許昌,樹葉已開始泛黃,風也有了濃濃的涼意,樹葉被抽風似的生生的從樹上扯下來,摔打在地上也變得脆生生的,演繹出冷漠聲音,時而本來不大的風被冷不丁的聚合起來,旋也似的將落葉暴斂幾下,堆積在路旁的犄角旮旯,做成了深秋的模樣。

“一環碧水繞蓮城,千年古韻滿魏都。”曹魏古城古樸典雅的連廊,恢宏大氣的騎樓,層層疊疊的斗拱飛簷,造型別致的亭閣讓人彷彿穿越歷史塵煙,回到了1800年前。

初識沙閃閃,令人眼前一亮。如果用《詩經》中“手如柔夷,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來描寫沙閃閃形象之美,應當尚不為過。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4、作者在聆聽沙閃閃邊唱邊彈

王焱教授說:“沙閃閃還是許昌非物質文化遺產沙家牛肉第五代傳承人 ,也是許穆夫人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掌門人,2017年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2018年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

王曉楠介紹道:“與沙閃閃有過交集的人,每每談及她都會不自覺的描繪她身上獨特的個人魅力,其中不乏不俗的氣質、善慈的心靈、優異的成績還有那一聽就會於心烙下深印的絃歌聲。而生活中的她卻好似一棵樹,低聲細語的生長,和奔走的荏苒時光一起跨過風雨交加的年代,被關注的人們仰望,卻收攬枝椏儘量活的無聲無息,每當暴風雨過後,抖抖身上的塵土,依然在每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展現著她柔美的笑容”。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5、沙閃閃(中)許昌學院王焱教授(右)作者趙汗青合影

2019年4月8日,中國首屆古琴絃歌大會暨6.21國際樂器演奏日啟動儀式和全國名坊琴展在許昌三國文化旅遊周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絃歌吟唱傳承人沙閃閃是此次大賽的發起人。

沙閃閃從小就喜歡哼唱一些小調,隨心所欲,想起啥唱啥,沒什麼固定格式。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她應邀和琴吟詠了一曲《陽關三疊》,頓時藝驚四座,聽者無不驚呼此乃天籟之音。 “天生帶有唱絃歌的好嗓音”, 這也是天津城建大學教授、中國古琴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薄克禮對她最好的評價和褒獎。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6、沙閃閃獲獎

沙閃閃告訴我們:“作為世界級非遺項目,中國古琴絃歌歷史悠久、影響巨大。絃歌從誕生之日起,就與許昌密不可分。許昌在唐堯時期,因賢士許由牧耕此地而得名“許地”。 《琴史》曾記:“堯嘗遜天下於許由,許不受,隱於箕山。創絃歌“箕山操”詠言其志。迄今已有四千年曆史。中國著名的“十大名曲”中,《胡笳十八拍》和《廣陵散》兩首也與許昌關聯密切。所以,許昌承辦中國首屆絃歌大會是絃歌文化的迴歸,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古琴絃歌與許昌深厚的淵源以及特殊的關聯,決定了許昌在古琴絃歌文化史上的地位。

沙閃閃接著說:“我在參加‘首屆中俄國際詩歌論壇’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國外的藝術家們在表演作品時充分表現出對聲樂和音樂理解的高度、完美和修養,給了我很大的收穫。提高和昇華都是無止境的,人生雖然如此短暫,但一定要在不斷追夢的旅途中華麗的告別這個世界!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7、沙閃閃牛肉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採訪中,沙閃閃即興演唱了《陽關三疊》,雙手彈琴,低吟淺唱: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沙閃閃富有詩意的絃歌悠揚飄來,餘音繞樑,仔細品味,那純淨的嗓音,宛若天籟,似從遠古而來,穿過我們的身體,衝擊著我們的心靈......聽的我們如醉如痴,眼前陽關之美,讓我們看到了陽關不僅在於她有濃厚的歷史沉澱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還在於她有一種狂野脫俗的美,一種淒涼悲壯的美,一種古老與現代碰撞的美,一種孤寂與堅守的美。

一歌一世界,站在五光十色舞臺上的沙閃閃是鮮亮的,沙閃閃瀟灑自如的享受著無數個只屬於她自己的燦爛輝煌的一瞬間,如詩如畫亦如夢,然而對於那個不斷努力和追求自己喜愛的絃歌事業的沙閃閃,她所走過的曲曲折折的藝術道路到底有多少苦樂,只觀得她耀眼光環的人們自然就瞭解的不夠多了。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8、沙閃閃絃歌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沙閃閃說:“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親,他們不僅養育了我,而且培養了我,是他們給了我健康的思想和健康的心靈,還給了我一副得天獨厚的好嗓子。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恩師薄克禮對我的知遇之恩,還要感謝那些一路陪著我為我流淚、為我祝福、真心關愛著我的朋友們,感謝你們讓我對追求夢想的每一步都走的更加堅定。”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沙閃閃與絃歌一直在“遠航”。

“詩詞是絃歌的歌詞,滲透著唯美、思念、悠揚、深遠的情緒,沙閃閃說:“我融入我的經歷和感悟去唱,唱出自己的理解和心聲。絃歌這條路是曲高和寡的,但是絃歌是禮樂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我一定要繼續傳承和發揚絃歌,一定要讓更多的人感受絃歌的真、善、美。”沙閃閃感慨地說。

沙閃閃:絃歌是我生命的源泉

9、沙閃閃在教外國友人唱絃歌穿漢服

——絃歌,這種聲音彷彿一股清泉,讓我們的精神得到了洗禮與昇華,這就是絃歌所帶給人們美好的意境。

沙閃閃的努力有目共睹,很多文化、藝術界的前輩、媒體、粉絲,都認可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絃歌歌唱家,她卻很謙虛,她強調:“我只是一個絃歌愛好者,離真正的老師還很遠很遠,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老的時候成為德藝雙馨的絃歌歌唱家,能帶給更多絃歌愛好者希望,能和眾多前輩、同行,共同將絃歌這一中國民族特有的文化推向嶄新高度。”

沙閃閃成績:

沙閃閃,女,回族,40歲,兩項非遺傳承人:

丈地沙家燒雞牛肉傳承人

古曲絃歌吟唱技藝傳承人

2017年榮獲“一帶一路文化使者”稱號,

中國樂器協會器樂文化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古琴研究與發展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古琴研究與發展中心許昌基地負責人。

潛心致力於絃歌吟唱的普及與傳承,代表作品:古曲《陽關三疊》、古曲《箕山操》等。

在家風傳承中獲得的榮譽:

2017年5月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2017年12月被評為“河南省首屆文明家庭”

2018年5月被評為“第十一屆全國五好家庭”

在食品行業中獲得的成績:

2012年5月被評為許昌市第六屆國際三國旅遊文化周小吃金獎

2012年10月被評為許昌名吃

2013年7月被評為河南名吃

2014年11月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2014年12月被評為誠信經營示範企業

2015年10月被評為許昌市首屆十大地方特色名吃

2016年8月獲批許昌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6年12月被評為最放心的食材供應商

2017年4月被評為許昌歷史文化名菜

2017年12月被評為丈地沙家清香燒雞牛肉代表性傳承人

2017年8月榮獲全國品牌故事大賽(鄭州賽區)季軍

2018年3月受邀第九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遺展演

2019年2月被評為“許昌市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

在傳統文化古琴絃歌傳承中獲得的成績:

2017年11月受邀參加“古琴絃歌進高校暨中國絃歌名家音樂會”

2018年7月受邀參加中俄文化交,榮獲“一帶一路文化使者”稱號。並榮獲第九屆萊蒙托夫國際詩歌音樂節暨首屆(2018)一帶一路中國俄羅斯詩歌高峰論壇古琴絃歌藝術展演----金獎

2018年受邀錄製天津市藝術科學規劃重點項目“東皋琴譜校譯”“陽關三疊”“箕山操”首唱

2019年4月發起舉辦“中國首屆絃歌大會”。

2019年4月受邀參加曹魏風“古樂名家音樂會”

2019年4月外交部集郵協會申請發行“在許昌傳承絃歌”一枚

2019年6月在北京天壇神樂署舉辦紀念封首發儀式,把美麗許昌寄出去。

2019年6月受邀參加“京津冀中國古代詩詞吟唱與絃歌學術研討會”

2019年7月受邀參加首屆“琴歌詩詞”藝術展演名家音樂會

2019年7月榮獲國際中國音樂家聯合會頒發的“琴歌詩詞”藝術展演二等獎

趙汗青,男、漢族,原名先傑,字汗青,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資深媒體人、作家、文史學家,博士,《中國新聞雜誌社》副總編輯。已出版20萬字軍事歷史小說《垓下之戰》等九部作品。

安徽宿州市黨史研究員、安徽省宿州市僑聯常委。

劉欣華;女、漢族,安徽蚌埠人,祖籍河南溫縣,英文翻譯、作家、文化學者、博士,美國麓鹿出版社社長,《天下時報》網總編輯,有千餘篇散文、隨筆、遊記及長篇記實作品《豐碑——革命先烈吳可傳》等問世。

安徽宿州市黨史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