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在日常工作和社交中,我們向別人介紹自己時,除了姓名通常還會介紹自己來自何處,比如筆者就是一位來自安徽黃山的文史愛好者,把這個場景放在古代,人們為了表達對家鄉、宗族的重視,往往會將籍貫加在姓名前面,例如常山趙子龍,九原呂布。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西漢常山國和現代石家莊市(陰影部分)

家鄉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通過十餘年乃至數十年潛移默化的滋養,演化成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的根。而地名作為承載一個地域的歷史文化,凝聚認同感的重要“容器”,成為我們瞭解家鄉最直接的媒介。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山西洪洞大槐樹,因歷史上的大移民而被無數人當成家鄉的根

在我國上千年的行政區劃沿革歷史中,形成了無數的地名,可就如同人名一樣,數量多了難免就會有撞名的現象。我通過整理中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資料,分類統計了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名稱的重名現象,和大家一起聊聊重名這個有趣現象。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說明:地名由專名和通名兩部分構成,專名即具有個性特徵的專有名稱,如安徽、江蘇;通名即區別地區的性質和類別的通用名稱,如省、市、區等。

本文統計的重名地名,僅指2017年以前的專名重名的地區,2018年以後更名的地區未被統計,例如大同市於2018年5月進行了大範圍的地名調整,撤銷大同縣、城區、南郊區、礦區,設立平城區、雲岡區、雲州區,但在本文統計中,仍統一按照採用2017年的舊地名。

套娃型重名

套娃型重名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重名現象,表現為高級行政區劃與其所轄的下級行政區劃重名。例如我的家鄉為黃山市黃山區,黃山區作為黃山市下轄的市區,兩地均以風景名勝黃山為名,黃山風景區在黃山區,黃山區又屬於黃山市,因而造成兩地重名。而當地人在日常生活中,為將兩地區分,通常稱黃山區為太平(黃山區原為太平縣),但對於外地人來說,難免會將兩地弄混,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黃山市行政地圖

在套娃型重名中,還有兩個特例:一個是河北省石家莊市下轄的井陘礦區和井陘縣,另一個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下轄的臨夏市和臨夏縣。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井陘地區是溝通山西河北兩地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早在秦朝時期便以設縣,成語背水一戰,便是出自秦末楚漢爭霸時期,漢將韓信在井陘之戰中背水設陣,一舉攻滅趙國的典故。進入近代後,隨著正太鐵路的建設和井陘煤礦的開採,井陘成為晉冀地區的重中之重。解放後,井陘煤礦設立礦區管理委員會,並於1950年升為石家莊市轄區,形成如今井陘縣、井陘礦區並存在局面。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石家莊市行政區劃

臨夏地區位於甘肅南部,在歷史上屬於隴西,自秦漢時期就已設州立縣。民國建立後,廢除了府州制度,並先後設立臨夏縣和臨夏行政公署。臨夏解放後,新中國設立臨夏專區,專署駐臨夏縣。1950年,析出臨夏縣城區設立縣級臨夏市,形成了臨夏專區、臨夏市、臨夏縣的套娃型重名現象。1956年,撤銷臨夏專區,設立臨夏回族自治州,形成如今的三個臨夏的局面。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臨夏回族自治州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型重名

很多地名有著非常久的歷史,例如河北邢臺的清河縣,因清河穿境而過,在西漢初年初設清河郡,清河之名跨越兩千多年沿用至今,然而在遼寧省鐵嶺市也有一個清河,同樣也是因為清河得名。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河北邢臺的清河縣和遼寧鐵嶺的清河區雖然都是因為清河得名,但實際上卻是兩條完全不同的河流。河北的清河是一條古河流,《水經注》載:“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是一條發源於河南省修武縣太行山南麓的河流,自西南向東北注入渤海,後隨著中原水系的變遷而消失;而遼寧的清河是遼河中游一條發源自長白山餘脈的支流。清河縣和清河區得名於河流,卻因河名相同導致地名相同。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邢臺市行政區劃

像清河這樣因為相似的河流山川而造成地名相重的現象非常常見,例如貴州黔東南的臺江縣和福建福州的臺江區;江蘇南京的棲霞區和山東煙臺的棲霞市;海南的昌江縣和江西景德鎮的昌江區。這些相同的地名都有各自的獨特的沿革歷史,機緣巧合之下,導致地名相同。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鐵嶺市行政區劃

無專名型重名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尤其是近三十年來,出現了一大批新興城市,但在城市的快速發展過程中,由於一些新興城區在人文、歷史、社會文化等方面缺少足夠的積累和提煉,沒有形成具有自身文化色彩的地名,例如“城區”、“郊區”、“礦區”等,或者簡單的加上方位直接命名,例如“橋東”、“橋西”、“江北”、“河東”等。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其中最令人“尷尬”的當屬“城區”、“郊區”、“礦區”三類,其中以“城區”為地名的有五例,分別為山西大同市城區、山西陽泉市城區、山西長治市城區、山西晉城市城區、福建汕尾市城區;以“郊區”為地名的有三處,分別為山西長治市郊區、黑龍江佳木斯市郊區、安徽銅陵市郊區;以“礦區”為地名的有兩處,分別為山西大同市礦區、山西陽泉市礦區。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大同市行政區劃

如果仔細分析“城區”、“郊區”、“礦區”三類地名,便會發現這三類地名基本都出現在資源型城市地名當中,例如山西的大同、陽泉、長治、晉城,黑龍江的佳木斯都是中國著名的產煤大市,安徽銅陵則是著名的銅礦產地,“簡單粗暴”的地名命名方式,正是當地資源產業開發和城市發展規劃並行的結果。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但從第一印象上,這種命名方式確實也有些不雅,於是有一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放棄了這類名稱,從當地的歷史文化出發,更換更有文化底蘊的名稱,比較典型的就有內蒙古包頭市郊區更名為九原區,山西大同市、長治市也於2018年,全面撤銷了“城區”、“郊區”、“礦區”等地名。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長治市行政區劃

時代特色型重名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徹底擺脫了近代以來落後捱打的屈辱歷史,是中華民族開天闢地的大事,正如那一時期出生的很多人的名字為建國、國慶一樣,新中國的成立也在地名命名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比較常見的地名有向陽、新華、中山等,在這一思潮的影響下,也導致多地地名重名。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隨著城市和文化的發展,地名及其背後的地名文化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在2007年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上,地名被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名成為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和文化載體,記錄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民族的變遷和融合、人們生活環境的發展變化。在當下,規範地名管理、傳承,保護和弘揚優秀的傳統地名文化,是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實現文化繁榮,增強民族認同感的重要舉措。

我翻了一下地圖,發現中國有這麼多重名的地名

央視製作的綜藝節目:《中國地名大會》

在這樣背景下,更改一些“不合時宜”的地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例如筆者生活的黃山市,自1987年撤徽州地區設黃山市開始,複名徽州的呼聲一刻也不曾停止,在網上引起廣泛爭議。關於徽州複名一事,筆者不願過多評價,大家不妨留言討論,你家鄉的地名有什麼故事,又覺得那些地名需要更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