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每個孩子生下來對世界都是陌生的,他們沒有深刻感受過這個世界的規則,

孩子們的世界不會像大人那樣循規蹈矩、墨守成規。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在大人的眼中,孩子們似乎“囂張跋扈”,總是愛把他們的玩具放的到處都是,屋子裡只要有孩子在,就沒有乾淨的地方,即便是精心收拾過,只要孩子一碰,又亂了。

其實,家裡被孩子搞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力很強,記憶力正在飛速發展,而且很多名人的家裡都是亂糟糟的。家裡的這3個地方越亂,對孩子的成長越有利。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桌面“亂”

我家大女兒3歲左右有了自己的房間,在她的小桌子上玩具、書、小飾品、小盒子等等擺得“亂七八糟。”

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想給她收拾收拾,本來正在玩玩具的她突然跑過來攔著我。

她說東西放在哪裡自己都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個地方、哪個盒子裡,記得清清楚楚。為了確保我不會收拾,還展示給我看,讓我大吃一驚。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愛因斯坦有句很逗的名言,他跟那些勸他收拾書桌的人說:“如果雜亂的書桌意味著雜亂的大腦,那麼,空桌子又意味著什麼呢?”

其實大人眼中的亂,在孩子眼中是最適合自己的擺放方式。如果家長幫忙收拾,反而打亂孩子自己的規則,記憶產生混亂。所以孩子的桌面“亂”,並不是真正的亂,只是孩子表達自我規則的一種方式。媽媽們可別瞎勤快,幫孩子收拾。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玩具“亂”

有強迫症的媽媽們總是看不得孩子的玩具擺放凌亂,於是總愛按照自己的方式幫孩子收納,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被你收拾過的玩具,孩子好像並不喜歡玩了。

而真正的事實,媽媽這種行為打破了孩子的“破窗效應”。

所謂破窗效應就是如果有一個人砸壞了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些窗戶沒有得到及時修復,從而別人就以為受到了縱容,開始破壞更多的窗戶。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當孩子的玩具收拾整整齊齊,就像是一扇完整的窗戶,孩子不知道要不要去玩、去打亂,就會變得不願意玩這些玩具。而弄亂的玩具就像是有洞的窗戶,孩子很願意將這個洞弄得更大,更喜歡玩耍。

有心理研究指出:處於雜亂環境中的孩子,大腦會持續活動,去尋找、發掘不一樣的東西。會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臥室“亂”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過於追求清潔的父母,看不得孩子的房間太亂,更不能忍受孩子在地上玩耍。

然而6個月-6歲這個階段是寶寶發育的高峰期,此時的大腦活動是成年人的2倍,父母減少了孩子與玩具的接觸機會,大腦刺激被人為減少,很不利於孩子大腦發育。

有時孩子會拿玩具當成武器,把自己想象成超人;或是將枕頭當馬騎,這都是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豐富的表現,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思維會很敏捷。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會把各種各樣的玩具當時自己的武器,有效和自己想象中的“敵人”戰鬥,這都是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豐富的表現,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思維會非常敏捷。

所以家裡面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太勤快,只要在媽媽們規定的範圍內,保證孩子的安全衛生和健康就可以,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給他們空間玩耍,沒什麼不好的。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既然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比成年人要強很多,那媽媽們不妨陪他們一起做做遊戲,有效鍛鍊孩子的大腦潛能開發能力。

這裡我為大家推薦一套左右腦開發的書籍,《幼兒左右腦潛能開發遊戲學前早教書親子游戲書》注音10冊,其中包括10種針對左右腦開發、激發大腦潛能的親子游戲。包括連線、迷宮、描畫、塗色、捉迷藏、找一找、找不同、語言遊戲、左腦開發、右腦開發!真正的寓教於樂!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最後為大家推薦一套兒童行為習慣繪本,針對3-6歲,引導孩子的良好行為好習慣的養成。全書共10冊,每本書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描述的是孩子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情。故事生動有趣,孩子可以學到幫助他人,學會分享,與他人相處,如何承認錯誤,懂禮貌,講衛生,不說謊等等好習慣。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家長別瞎勤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