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我们2200光年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吗?

GenGPeanut


首先,即便是光线,它也是物质,既然是物质,那么在它发出去之后,因为光有传播速度的,所以站在2200光年之外是可以看到秦始皇时期的影像的。秦始皇时期的建筑物以及一切物体所反射的太阳光线在宇宙中已经奔波了2200多年,所以那些光线已经远离地球2200光年之外了,而如果有一架先进的望远镜候在那里,接收这些光线,理论上是可以看到题目所说的情况的。

然而,理论只是理论上,我们还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在宇宙空间中,弥漫着大量的星际尘埃以及存在各种天体,这些可以阻挡或吸收光线,使光线的能量衰减。况且,地球拥有致密的大气层,当光线逃出地球之时,光线的能量已经所剩无几,在更远的传播过程中,光子携带的能量早已消耗殆尽,能否传播到2200光年之外,这估计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即便光线能够传播到那里,该用什么望远镜接收这些光线呢?我们知道,光学望远镜的观测能力与口径正相关,口径越大,观测能力也就越强。打个比方,一架光学望远镜如果想要观测到4光年之外的一个1米长的物体,那么需要的口径是多大呢?

我们可以先来计算一下,由想要观测的目标长度/距离=1.22*波长/口径,可以得出口径=(1.22*波长*距离)/目标长度,所以口径=(1.22*500*10^-9*4*299792458*3600*24*365)/1=2320万千米,这里可见光的波长取500纳米,并且每一个长度单位都是“米”,所以要换算一下。由此可以看出,想要观测4光年之外的一个长度为1米的物体,望远镜的口径需要2320万千米,这几乎是地月平均距离的61倍。

不光是望远镜无法造出来,即便是造出来了,地球这边反射过去的光线,根本没有能力抵达那么遥远的地方并且还能够成像,这是无法办到的事情。因此,理论上题目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没有可完成它的操作。


科学船坞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生活在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共活了49岁。也就在距今2229年至2278年前,因此理论上来讲秦始皇出生时候的“情景”以光的形式传播到2229光年之外,秦始皇死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的场景传播到2278光年之外,因此说在2200光年的地方看不到秦始皇了。但如果仅仅从理论上来探讨,这种办法是可行的。


我们眼睛看见东西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一件物体的反射光进入到我们眼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眼睛看东西都是看的物体过去的样子,因为光传播需要时间、即使光速非常快但也需要消耗时间。对于地月系统,月球距离我们38万公里,光速飞行不到两秒钟,因此说我们看见的月球都是它一秒多钟之前发射的光。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同的道理,看见任何物体都是它之前发射或者反射的光。那么在遥远的光年之外,理论上来讲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在以光的形式向外传播着。如果有一个地外文明拥有着非常高的科学技术水平,那么它们在观察地球的时候也就只能看到地球过去的样子,或者说人类文明过去的样子。如果在两千多光年远外那么就可能看到秦始皇时代,还可能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画面。



但实际上要想看清楚一颗行星上发生的具体事情,这是非常难的。按照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即使发现一颗行星都需要通过特殊的办法,例如行星在飞过恒星表面的时候,会对恒星的光度造成影响,我们发射的探测器接收到的恒星亮度就会有变化。

因为行星本身不能发光,需要反射恒星发射的光,而对于行星上的具体物体例如生物的举手投足动作,反射的光很难飞行到光年之外。理论上来讲只能应用口径足够的光学望远镜了。这种情况经常被一些人理解成回到过去,实际上并非如此。未来人类如果真的通过曲率驱动或者虫洞等方式,实现超光速的结果,那么去到遥远的地方接收“信号”,这不就是一种新型的“考古方式”吗?




科学黑洞


在距离2200光年外的地方可以看到秦始王吗?理论上来说,只要站在2200光年外,我们确实可以看到2200年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观察太空中的恒星时候,都是它们过去时候的样子,几年,几百年,几万年,甚至是几十亿年的它们,所以现在的时候我们看到并非真实存在的,它们可能有些已经死亡了。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些很远的恒星,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发光,而对于地球这个不发光的球体,站在2200光年外,我们是看不到地球上的秦始王,即使地球可以反射太阳光,但是反射出来的光线也太弱,传递出来以后也被其它恒星的光线掩盖,我们在2200光年外用望远镜看的时候也什么都看不了,只能够看到其它恒星发出来的光。

现在来看,站在2200光年外连地球都发现不了,更不要想在2200光年外看到地球上的秦始王,那是不可能的。


科学日记


光即使再快,也是有其固定的速度的,毕竟光的速度又不是无限快,光的速度为299792458m/s,大约每秒三十万千米。而秦始皇所处的年代在2250年前左右,那如果我们现在到距离地球2250光年之外的地方观察地球能看到秦始皇吗?

只要未来科技足够发达,我们有可能看到秦始皇的那个年代。首先我们要追上光,要有宇宙空间里快速旅行的办法,假设我们可以通过虫洞来进行快速的星际旅程,然后我们还得准备足够先进的望远镜,当然普通的望远镜是不行的。



而且光信号在宇宙中是会变弱的,光会被一些宇宙中的星际尘埃吸收掉,宇宙中还有各种其他光源的污染,我们还要考虑地球上的大气,我们在2250光年之外还得透过地球的大气层来看上面的生物,也许我们只能看到2250年前的地球,不一定能看清上面的人,毕竟有大气挡着。


不过未来科技发达了,说不定我们真的可以从那么远的距离透着大气层看到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场景,就像看电影一样。


宇宙观察记录


如今,我们只能通过相关典籍和文物来了解秦始皇。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如果未来的科技足够发达,理论上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就像看电视画面那样。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除了太阳、火或者灯等光源之外,其他物体自身都是无法发出可见光的。但光照射到物体上时,它们可以反射出可见光,这些光以光速向外传播。如果我们的眼睛接收到这些光,大脑就能对光信息进行成像,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

由于光速非常快,我们在当前时刻不可能会看到1秒前的地球上物体。但如果在月球上,我们就能看到1秒前,准确地说是1.3秒前的地球。月球距离地球大约38万公里,地球上的物体反射出的光传播到月球上需要大约1.3秒的时间,所以在月球上的观测者所接收到的是1.3秒前的光,所看到的景象是1.3秒前的地球。

如果在距离地球更远的星球上,就能看到更早之前的地球。举个例子,倘若8.6光年外的天狼星周围存在一个十分高级的外星文明,那么,他们可以看到8.6年前的地球,因为当年地球发出的光刚好传播到这里。

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被宇宙保留了下来。秦始皇生活在大约2250年前,那时地球反射出的光如今还在宇宙中传播,现在到达距离地球2250光年之处。在2250光年之外,可以接收到来自2250年前地球反射出的光,所以可以看到2250年前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其中包括正在统一六国的秦始皇。

不过,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以人类当前的科技,我们的天文望远镜就连4.2光年外的系外行星本身都看不清楚,更何况是行星上的物体。如果是2250光年之外的系外行星,我们就连行星本身都无法看到。为了看到2250光年外行星上的物体,所需的天文望远镜口径超乎想象,至少需要达到80亿公里,相当于日地距离的53倍。

另外,还有个问题,为了看到2250年前的地球,我们需要飞到2250光年之外。且不说我们现在无法进行星际旅行,就算我们发明出亚光速飞船,我们永远也无法追上地球曾经发出的光。当我们抵达2250光年之外时,那些光早已飞到4500光年之外,我们所看到的是当年飞船离开地球不久之后的景象。除非,我们能够借助虫洞进行星际穿越。


火星一号


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满足以下必要条件。

现在你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前发出的光芒,你现在看到的比邻星是4.2年前发出的光芒。

所以如果你能拥有一架2200光年可视望远镜,如果你能拥有宇宙那么大的光线收集器,假定这2200光年范围内的所有天体都不吸收光线,而且秦始皇登基那天是晴天,恰好登基仪式又在户外举行。那么恭喜你了,可以肯定你能看到现场直播。

那么现实呢?

但是真的好难,特别难,抛开光线等问题,首先你能到达2200光年外的地方去吗?

还有单单一个望远镜就........

我们的卫星月球不过距离384,401公里。月球距离地球也不过就是千万分之四光年。就这么近的距离,目前地球上最强大的10米口径望远镜,地球上观察月球的分辨率也仅仅20多米。也就是说如果你开个公交车上月球,也看不见。就算近10年地球科技进步重新建一个30米直径的望远镜,那么就算秦始皇在月球上登陆你也看不见他的脸,更别说2200光年了。

所以这个说法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仅限理论。


长安城不良人


对于人类目前的科技而言,这样的事情是办不到的。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位皇帝(所以叫始皇),生卒年份是公元前259年到前210年,距今有两千两百多年了,题目给的环境就是:秦始皇登基这个事件发生在两千两百多年前,而人眼看到事物是由于光传播进了眼睛,如果这束光无障碍的传播了两千两百多年,那么试问相应光年距离处的生物,能看到秦始皇登基吗?

理论上只要我们拥有一架足够口径的天文望远镜,光在传播途中没有被吸收,那么是可以肉眼看到景象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两千多光年之外,建造一台口径远超海王星轨道半径的天文望远镜呢?

别说两千多光年了,就是离咱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才4.2光年,我们都没法飞过去(注:人类目前飞的最远的人造物是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现在距离地球的距离不过才两百多亿公里)

总的来说,这件事纸上谈兵可以,但考虑现今科技是无法实现的。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赛先生科普


是的,你站在2200光年以外的星球上朝地球所在的方向上瞅一眼,虽然你看到的依然是满天星星,连地球一丝影子都捕捉不到,但只要方向没错,理论上,秦始皇登基的图像已经影射在你的视网膜上了。

但是2200光年距离的那么小的范围影像,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会有什么科技能令你看的清楚[灵光一闪]


小牛快来


在距离我们2200光年的地方真的能看到秦始皇吗?

看来大家已经对穿越回过去不抱以希望了,要不怎么话题风向转那么快,转而求其次以科学的角度来讨论能不能看到过去的秦始皇,而从理论上来看这方法是可行的,但要看到秦始皇却要花不少功夫!

秦始皇在位时间是啥时候?

秦始皇生卒年份是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也就是距今2229-2278年,因此上秦始皇时代的光最远已经跑到了2278光年外,看来这2200光年的距离显然不太够,但这并非是关键,主要是理论上还是行得通的,因此我们只需要来考虑如何实现这!

为什么能如此这般操作?

基于这个结果是光速是一个有限值,它的传播速度是299792458米/秒,而光年使用儒略年来计算,一个儒略年为365.25天,一天为86400秒,因此光走一年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千米!

  • 光速是有限的,那么是怎么发现的呢?

第一个试图测量光速的伽利略,1667年伽利略和助手在相距1.5千米的两座山上,约定一人打开灯罩后另一人看到灯光也打开灯,很明显这个实验是失败的,因为光跨过这点距离远超人的反应速度,而且伽利略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发现木星卫星被遮挡时,在地球背离和迎向运动时存在时间差,因此罗默认为这是光速造成的,他测得光速大约21.5万千米/秒,这个速度误差很大,但罗默的方法是对的,现代实用罗默的方式测定光速与其他方式测得的光速没有差别。

1727年,英国天文学家J.布拉得雷利用恒星的光行差测量出光速为30.3万千米/秒,这个速度已经和现代光速相差无几了!

1849 年,法国物理学家斐佐用齿轮法测出光速为31.5万千米/秒

1860年代,麦克斯韦用他发现的方程组推导出光速是一个常量,速度为28.4万千米/秒

1907年用介电常数、磁导率,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计算出光速为299788千米/秒

.....

现代使用稳频激光器测量光速为299792.4581±0.0019千米/秒

因为光是一个有限速度值,因此从理论上来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剩下的事情是我们如何来实现!

怎么样才能到达2278光年外看秦始皇?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以现代宇宙飞船的极速也只有21千米/秒,当然这连光的尾巴都追不到,必须得改变方式,而建立在现代火箭推进理论上的极速是光速,但很明显,假如我们现在就以光速出发,那么我们和秦始皇的那束光之间永远都相隔2278光年!

  • 必须有一种比光快的速度

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种是爱因斯坦罗森桥,另一种则是曲速引擎,两种都可以!我们一一来做个简单介绍:

爱因斯坦-罗森桥:就是所谓的虫洞,最早时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提出的,三十年代初期爱因斯坦和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黑洞和白洞之间的连接。认为它可以完成瞬间时空转移。

曲速引擎:利用时空的压缩和膨胀的弹性原理推动飞船前进,因为移动的是时空,并不是飞船,因此不违反相对论中的信息传递不可超过光速的观点,根据早期曲速引擎理论(星际迷航中设定),最高级曲速可达199516倍光速!

似乎以这个速度下到达2278光年也花不了多久,大约只需要4.17天即可到达观看秦始皇的2278光年处!

用什么玩意儿来观看秦始皇?

我们到达了遥远的距离外,但却没有准备任何观看设备,似乎白跑一趟?那么首先来算算我们得带个多大的望远镜!

望远镜口径经验公式:身高/距离=1.22×波长/望远镜口径

听说秦始皇很高大,那么按1.8米算,可见光波长选550纳米,那么代入计算这个口径将会超过一光年,地球上最大口径的望远镜也不过几十米,这是一个绝对完成不了的计划!

因此即使我们真的找到通向2278光年外的方法,我们可能也不能看到秦始皇,毕竟如此巨大的落差摆在眼前,此方法只是理论上可行,而没有任何实际操作可能!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我们知道光在宇宙中的传播速毒大约每秒钟30万公里,因此,那些宇宙中遥远的天体的光线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到达地球,被我们看到。同样的道理,地球发出去的光线也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才能够到达那些遥远的天体。所以我们看到的星空都是宇宙天体过去的影像。

图示:秦始皇

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在一个很遥远地方看地球的话,我们看到的也是地球过去的影像。那么在距离地球2200光年的地方真的能够看到秦始皇吗?我想是看不到的,即使在理论上也看不到。为什么?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就死了,距今已经有2230年了。我们在2200光年的地方遥望地球,看到的是2200年前的地球。那时候秦始皇已经躺在他的陵墓中30年了。

图示:旅行者号在64亿公里之外看到的地球(箭头所指)

理论上,秦始皇时代的地球发出的光线已经在宇宙中传播了2230年,我们在距离地球2230年的地方截获这些光线就能够看到秦始皇。但实际上,我们在距离地球2230光年以外的地方,是看不到秦始皇的。地球是一颗行星。行星自身不能发光,它只能反射恒星的光线。行星反射的光线是非常弱的。再加上行星的体积都非常的小,它们都会湮没在恒星强烈的光线中。我们即使用最先进的望远镜也难以直接观测到太阳系以外其它恒星周围的行星。我们现在发现的太阳系外的行星,充其量只是看到了它们的影子。

图示:在距离地球4.22光年比邻星附近看到的太阳系,只能看到太阳

在2230光年远的地方,我们看到地球都很困难,更别说再透过地球浓密的大气层看到地面上的一个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