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这个名字早已深深烙印在韩国人的心中。四百二十八年来,每逢佳节贺诞,韩国民众就会自发聚集在位于芳华山脚下的显忠祠,向这位民族英雄献上自己崇高的敬意,甚至韩国海军还将新研发的KDX-II驱逐舰命名为【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希望能够沾沾这位战神的气运。然而,李舜臣的事迹在中日韩三国的史学界引起了不少争议。韩国学者认为李舜臣可以入选“亚洲十大名将”之首;日本学者讥讽李舜臣是二三流的武将,觉得对方在夸大李舜臣的功绩;中国学者则列举出孙武、岳飞、袁崇焕等名将,彰显出大国气度。总之,貌似只要提及李舜臣的故事,三国的民众就开始展开热烈的大讨论,以致于此类乱象混淆了部分人的视听。到底李舜臣是不是韩国人吹嘘的那样,让侵朝日军恐惧不已呢?本期承旨会站在客观的角度,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订,为各位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李舜臣,朝鲜王朝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被韩国人奉若神明的亚洲战神。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全罗道左水使、三道水军统制使、宣武一等功臣、忠武公——李舜臣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身穿官服画像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韩国KDX-II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500韩元正面绘制的李舜臣和龟船

如果你对朝鲜王朝的历史人物感兴趣的话,可以总结出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越有名气的人,他们的家世背景愈发显得艰辛无比,李舜臣就是典型的例子。根据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显示,李舜臣在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汉阳乾川洞,本贯德水(黄海道),字汝谐,是家里的第三个儿子。德水李氏在当时的朝鲜国内是名噪一时的世家大族,其高祖李边曾官至正一品领中枢府事,受封辅国崇禄大夫,位极人臣,以致于世人称赞道:“每华使来,常任御前传语,无不称旨,以是常被眷遇。”意思是,每当天朝敕使来到朝鲜后,李边都会充当国君和敕使之间传话者的角色,工作十分出色,所以时常被国君眷顾。然而,显赫的权势在祖父李百禄这代戛然而止。由于深陷中宗大王李懌时期的士祸余波,时任平市署奉事的李百禄被司谏院参了一本,宣称此人“性本狂悖,日与无赖之徒,纵酒无忌,多有泛滥作弊之事”,扣上了玩乎疏职的帽子。自此李百禄被撤职拿办,家族也日渐衰微。到了李舜臣的父亲李贞时,德水李氏已经家道中落,再无往日风采(他曾向王廷诉讼过冤屈,可是没有效果)。就在这样的凄凉背景下,李舜臣来到这个世界。也许是期望儿子在将来能够有所作为,李贞在给他们取名字的时候特意借鉴了中国历史上【三皇五帝】的名字,即:嫡长子叫李羲臣,二儿子叫李尧臣,三儿子叫李舜臣,四儿子叫李禹臣。

四兄弟站在一起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承载着李贞寄予的厚望。

李贞的不满诉讼:

尹仁镜等议曰:“伏见李贞陈诉,其父李百禄,以中宗大王国恤,酒肉设辨,其子成婚,误蒙录案。考其启本,酒肉设辨之语,只及于女父李俊,而不及于百禄。竟以此归重,至于录案,果为冤闷。”

李舜臣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情。即便家中餐饮难以果腹,但李舜臣却表现出了极强的活跃性,经常携带弹弓出没于乡野,有时还会故意用弹弓射击行人,导致李贞不止一次接到邻居的投诉。倘若你认为李舜臣只是简单的调皮捣蛋,那就大错特错了,与其他男孩子不同的是,李舜臣在调皮之余,还会模仿古代的将领行军布阵。别看小屁孩稚嫩,他模仿的倒是有声有色,每次打架都能占据上风。村里的老人见李舜臣举止异常,预言他将来会做出一番事业。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俗话并非全是封建迷信,后来的李舜臣也确实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名垂青史册。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德水李氏)李百禄之子、李舜臣的父亲——李贞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德水李氏(李舜臣)——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提供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年初,11岁的李舜臣被父亲送入私塾读书,走上和普通朝鲜百姓子女一样的道路,为科举考试(正科)做准备。李舜臣虽然贪玩,可在读书方面毫不逊色,写出的文章让老师眼前一亮,也让旁人惊奇不已。不过,相比于拥挤的课堂,李舜臣更喜欢到户外四处游走,照着武书练习弓马骑射,据说《孙子兵法》是他最钟爱的书籍,时常带在身上,有时间就会翻开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文化课还是武术,李舜臣都积累了相当的知识,顺利成长为一位健壮的年轻人。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喜爱武术的李舜臣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朝鲜王朝的科举考场

看到儿子长达成人,李贞夫妇也倍感欣慰。然而他们很快就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难题,李舜臣打算参加科举考试。要知道在当时的朝鲜王朝时代,作为既无背景也无财富的普通人家,出人头地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参加王廷定期组织的科举考试,努力获取功名。朝鲜的科举制度源自中国,却又比中国更加苛刻。

朝鲜的科举考试分为“正科”和“杂科”两类,正科是指国家组织的正规仕官选拔考试,可以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科举考试;杂科则指专门招收医、工、军、厨等行业人员的考试,地位要比正科低很多。张晓波和崔轶男先生在《禁通之间:朝鲜王朝庶孽制度初探》里曾提及到“庶孽只能参加杂科等科举考试”。由此推测,当时的朝鲜社会或许并不认可杂科的重要性,只有低贱的人才会参加杂科考试。李贞家庭属于贱民阶级吗?从宏观上来看,他们即便生活困苦,但归根结底还是两班贵族,理论上是可以参加正科考试的。只是很不幸,《经国大典·礼典·诸科》里明确规定:“罪犯、永不叙用者、脏吏之子,再嫁、失行妇女之子及孙,庶孽子孙勿许赴文科、生员、进士试”。上文提到,李舜臣的祖父李百禄因为士祸波及,被免去官职,已经被烙上“脏吏”的身份。即便李舜臣十分有才,但游戏规则就是这样规定,他无法改变现实。可以想象,得知自己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李舜臣,内心是多么失落和不甘。

太宗朝司谏院启奏:

我朝科举之法,非徒试才,而以辨族属也。申明色京在所举工商、巫覡、杂色贱口之裔及身犯不孝不道者、正录所不加精察者,宪司纠察,痛绳以法。

人生就是充斥着酸甜苦辣的旅程,李舜臣最终接受事实,抖擞精神准备参加武举考试。毕竟杂科再小,它也是国家组织的考试,有机会获得官职和俸禄。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李舜臣投身于武举科场,凭借自身才学拼搏功名,结果这一拼就整整等待了9年。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丙子式年,31岁的李舜臣武举登科,被任命为咸镜道造山万户,正式拉开波澜壮阔的后半生。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朝鲜王朝治国的磐石、研究东北亚汉文化史的重要资料——《经国大典》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公元1587年10月10日,建州女真部落袭击鹿屯岛城寨内的朝鲜驻军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朝鲜王朝疆域图

初来乍到,李舜臣并没有人们印象里的那样果敢不凡,反而遭到了处罚。原来在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十日,盘踞辽东一带的建州女真部落袭扰且包围了鹿屯岛的城寨,此时的庆兴府使李庆禄和万户李舜臣错失军机,导致10名驻防官兵被杀,165匹军马被掳走。这份军报经咸镜道北兵使传送汉阳,让宣祖大王李昖很不满,当即命令备边司即刻捉拿二人入京,随后宣布剥夺他们的官职,“令兵使决杖,白衣从军,自效可也”。其实这起事件,李舜臣是很委屈的,因为他作为一介武官,执行上级命令是义务,又不是他做决策,结果晕乎乎地就被撤职了,让不少人颇感奇怪。然而李舜臣很幸运,两年后,宣祖急需一批有才干的武官,于是让备边司斟酌人选。此前就对李舜臣印象深刻的兵曹判书郑彦信认为此人是可塑之才,于是在奏疏里写上了李舜臣的名字。这一举动,挽救了李舜臣的仕途,也间接挽救了朝鲜王朝。李舜臣因祸得福,被任命为珎岛郡守兼全罗道左水使,接管朝鲜水军编制。

上(宣祖)答曰:“李舜臣事然矣,予亦知之。但此时不拘常规,乏人不得不尔。此人足可堪矣,不必问官爵高下。可勿更论,以固其心。”

出任全罗道左水使的李舜臣,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擅长之处。他看见朝鲜水军意志消沉,长年没有训练,而且船械破破烂烂,岸防形同虚设。一旦遭到外敌入侵,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一上台就着手整编朝鲜水军,从士气、兵员素质、武器装备、作战阵势等四个方面入手,打造全新水军,预防极有可能爆发的朝日战争。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接任珎岛郡守兼全罗道左水使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对全罗道水军进行整编,准备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

第一,水军士气方面。《左传·曹刿论战》说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军队士气的重要性。如果士气低落,军队是很容易被打败的,就算人数再多也没用。再者,朝鲜王朝开国已经有199年,国家承平日久、安逸祥和。当下全罗道水军犹如一群丧失斗志的懒汉,除了开小差、捞钱享乐,毫无战斗力可言。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李舜臣随即在全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申水军的战斗宗旨,努力扭转将兵们的价值观。

第二,兵员素质方面。兵贵精而不在多,素质是探讨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一支军队没有纪律、没有底线,只会抢掠百姓、杀良冒功,那么这和匪徒有何区别?南宋的岳家军为什么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就是他们始终秉持“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的原则,故而深得百姓爱戴。李舜臣明白眼前的水军不堪重用,因此他重新招募兵丁入伍,按照自己的想法加以训练,逐渐提升全罗道水军的兵员素质。

第三,武器装备方面。李舜臣熟读兵书,对武器装备有着独特见解,加上16世纪的东亚局势不稳,尤其是日本国内,丰臣秀吉结束战国乱世后,把眼光转向朝鲜和明朝,想继续扩张势力。这样一来,更加凸显重整武器装备的紧迫性。在增加武库存量、提高武器质量的同时,李舜臣运用自己的军事天赋,设计出了著名的海战利器【龟船】,遂秘密赶工制造。也许有人会误解,认为孱弱的朝鲜不可能存在这般利器。可是事实胜于雄辩,除了《龙蛇日录》、《宣祖昭敬大王实录》、《明神宗实录》和《高丽船战记》等史料记载外,也可以从李舜臣本人撰写的《壬辰状草》里得到印证:

臣尝虑岛夷之变,别制龟船。前设龙头,口放大炮,背植铁尖,内能窥外,外不能窥内。虽贼船数百之中,可以突入放炮是白乎等用良。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的天才杰作、朝鲜水军的利器——龟船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忠武公全书》里对龟船的记载和设计图纸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部将金浣所撰写的《龙蛇日录》也记载了龟船的制式

第四,作战阵法。古代打仗讲究阵法,并不是现代人想象中的一窝蜂乱斗。以阵夺势、以势护阵,是任何一位良将所为。李舜臣的才华在于海战,而瞬息万变的海洋更加考验作战的灵活性。利用自己的天赋和所学知识,李舜臣实践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海战阵法,名为“浪波鱼鳞阵”,即战斗开始后,先由龟船突入敌阵,撕裂敌人阵型,其他战船随后跟进,逐步合围并歼灭敌人。这套阵法在日后的壬辰卫国海战里屡试不爽,也成为日本人最痛恨、最头疼的存在。

今行以为突击将所骑,而先令龟船突进其贼船,先放天地玄黄各样铳筒,则山上岸下守船三屯之倭,亦放铁丸,乱发如雨,间或我国人相杂发射为白去乙。(泗川海战)


初二日,先使龟船直冲层楼船下,以龙口仰放玄字铁丸,又放天地字大将军箭,撞破其船。在后诸船,交发丸箭。(唐浦海战)

正当李舜臣埋头整顿水军时,来自东方的战争乌云缓缓飘到朝鲜王朝上空。天正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二月三日,日本關东武将、北条氏邦的家臣猪俣邦宪奇袭名胡桃城,逼死真田家守将铃木重则,顺利把北条势力渗透到關东西北一带,史称【名胡桃城夺取事件】。若以常人眼光看待此事,在尔虞我诈的战国时代并不稀奇,却激怒了刚从九州征伐战归来的丰臣秀吉。早在后阳成天皇驾幸京都的聚乐第时,丰臣秀吉就要求与会的全国诸大名呈递誓书,正式发布《惣无事令》,明确要求大名不得私自攻伐、围困他国,出现领土纠纷需要由丰臣家予以调停和解决,否则将会受到严厉制裁。长久以来,北条氏政致力于争夺關东地区的霸权,积极开疆扩土,根本看不起贱民出身的丰臣秀吉,甚至都没有出席聚乐第盛宴。后北条氏的所作所为,已经激起了丰臣秀吉的反感和猜忌,但见对方盘踞關东,势力错综复杂,一时也难以击破,抱着后北条氏主动臣服的期待,丰臣秀吉才同意将沼田城移交北条军管理。谁知道北条氏政不知好歹,继续修筑防御工事、增设军事城寨。得知名胡桃城被夺,丰臣秀吉异常怒火,在聚乐第召开东征军讨会,参会者包括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等实力大名,制定出攻打后北条氏的军事策略。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三月一日,丰臣秀吉亲率直属主力沿东海道进军,十九日抵达骏河国骏府城。三月二十九日,双方爆发山中城合战,随后战事接近白热化。在历经四个多月的交战后,眼看大势已去的北条氏直(北条氏政在1580年让位)同意北条氏规的劝说,以氏政、氏房、氏照、大道寺政繁、松田宪秀五人的切腹,换取小田原城军兵、家眷和百姓的性命。自此,风云關八州的后北条氏灭亡,持续了122年的日本战国时代基本落幕。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北条氏康的嫡長子、后北条氏第4代家督——北条氏政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日本战国时代势力图(關东)——后北条氏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丰臣秀吉率领大军包围小田原城,北条氏直宣布投降,日本战国时代基本落幕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丰臣秀吉打算出兵朝鲜,之后继续攻打明朝

平定乱世的丰臣秀吉意气风发,认为自己雄霸天下、无人可挡,想继续趁热打铁,进攻大明王朝。天正十九年(公元1591年)七月二十五日,他在给沃亚总督的信里嚣张地说道:“有欲治大明国之志,不日泛楼船到中华者,如指掌矣。”加上明朝东南沿海的叛民、海贼与日本人狼狈为奸,进一步助长了丰臣秀吉的野心。在精心部署下,丰臣秀吉于文禄元年(公元1592年)三月,派出以宇喜多秀家为侵朝前线总指挥的158700人日军,悍然向朝鲜王朝发动进攻,这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壬辰倭乱】。

日本入侵朝鲜的军队调度:

1.第一阵:小西行长,18700人;

2.第二阵:加藤清正,22800人;

3.第三阵:黑田长政,11000人;

4.第四阵:岛津义弘,14000人;

5.第五阵:福岛正则,25000人;

6.第六阵:小早川隆景,15700人;

7.第七阵:毛利辉元,30000人;

8.第八阵:宇喜多秀家,10000人;

9.第九阵:羽柴秀胜,11500人。

搭载着日军的战船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对马海峡,很快就在釜山登陆,负责戍守釜山的佥使郑拨跑到绝影岛打猎去了,将哨兵的报告当成是朝觐的倭人使团。还没等他回到防区,日军就对釜山城发起猛烈攻势,郑拨死于乱军之中。隔日,东莱府使宋象贤也不幸遇难,庆尚道随之沦陷,巨济岛右水使元均自沉战船逃跑。截获日军动向的李舜臣非常紧张,他知道此次入侵非比寻常,大有国破家亡的趋势。于是,他抓住日军轻敌冒进的心态,率领全罗道水军向停泊在玉浦洋面上的日军战船发动奇袭,撞破、摧毁敌船40余艘,斩杀日军2人,夺回部分遭掳掠的财物,并且飞骑向汉阳求援。接到日军入侵的消息,宣祖君臣忧心忡忡,先后派遣李鎰和申砬两员大将,率领国中精锐前往抵抗,结果全军覆没。四月二十八日,忠州沦陷、王廷震动,宣祖急召六卿大臣商议出逃事宜,右副承旨申磼请求宣祖册立国本,以安天下人心。迫于形势,宣祖只好册封【光海君李珲】为王世子,随后在群臣、宗亲、禁军、宫人的陪伴下,仓皇北上,一路风餐露宿、饱受辛酸。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丰臣五大老之一、备前宰相、侵朝日军总指挥——宇喜多秀家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日军集结完毕,准备入侵朝鲜半岛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侵朝日军路线图

什么?国君逃跑了!听闻风声的李舜臣悲愤交加,自己在前线奋勇杀敌,一国之主竟然抛弃宗庙社稷扬长而去,这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吗?可不满归不满,如果现在自己也撂担子不干了,全罗道会瞬间被日军占领,怎么对得起一直在背后支持自己的百姓呢?怀着保境安民、保家卫国的信念,即便深陷重围,李舜臣依旧不断主动出击,伺机袭扰日本水师。同年五月初六,李舜臣和元均率领战船80艘,于玉浦洋上再次进攻日军,焚毁敌船26艘。二十九日,全罗道水军和日本水师在露梁海域相遇,李舜臣采取佯退伏击的计策,故意驾驶主船勾引日军追击,待敌人进入包围圈后,水军尽出,龟船装载的大小火铳精准发射,焚毁大部分敌船,日军败退。六月初二,李舜臣指挥水军在唐浦海战中大放异彩,射杀日军将领得居通幸,焚毁敌船100多艘,斩杀日军210人,溺死者不计其数。此战打出了朝鲜水军的声威,让日军恐惧不已。

唐浦海战详细记录:

诸军初一交战,佯败而退,层阁大船,悬帆先出。诸军夹击,贼酋中箭而死。诸军乘胜纵火,焚贼船一百余艘,斩贼首二百一十余级,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宣祖在众人的护卫下,仓皇逃离汉阳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光海君李珲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指挥水军官兵袭击日本船队

正在中朝边境义州避难的宣祖得知李舜臣的战绩后振奋不已,当即下令给李舜臣涨工资,因为他太久没有听到胜利的消息了。除此以外,明朝方面总结了戴朝贲和史儒等人首次入朝作战失败的教训,派出由李如松指挥的约40000明军携带大量火器渡过鸭绿江,正式加入朝鲜战场,史称【万历援朝战争】。因为明军的介入,很快就改变了一边倒的战局。在朝鲜义军和李舜臣水军的配合下,日军节节败退。平壤城战役结束后,日本方面提出和谈,双方展开了漫长的外交活动。明朝和日本两国间的谈判,让朝鲜半岛和平了近四年,李舜臣也由原来的全罗道左水使晋升为三道水军统制使。不得不承认,平步青云的李舜臣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继续抓紧训练军队,在各要塞、各城邑积极屯田储粮。不仅解决了军队的后勤保障问题,而且也缓解了百姓们的苦难,至少有饭吃、有活干、有斗志,所以大伙儿都十分拥护李舜臣。

李舜臣屯田思路:

至于各镇堡佥使、万户,各邑守令,择取闲旷牧场,不能灌溉堤堰、陈荒田畓。作为屯田,随使耕种,其中得粟最多者,每道各一人,或升阶褒赏,则人皆竞劝,不烦而事举矣。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長子、防海御倭总兵官——李如松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40000明军入朝参战,万历援朝战争开始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调动朝鲜民众加固防御工事和屯田屯粮

在壬辰卫国战争中,李舜臣可谓是大出风头,功绩有目共睹。但是,官场的勾心斗角无可避免地降临到他身上。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十一月十二日,户曹判书金睟在经筵侍讲堂上,爆出李舜臣和元均之间不和的猛料,让宣祖很忧虑。事情的起因,是元均借着申报军功的机会,顺带把自己10岁庶子的名字也写进去了,意思是帮儿子谋出路。可非常凑巧,这件事被李舜臣知道了,秉性刚直的他无法接受这种徇私舞弊的行为,感到很不快。此外,元均在每次战斗胜利后,不知廉耻地把功劳包揽到自己身上,无视李舜臣做出的贡献。大臣宣居怡看不下去,就奏请王廷认可李舜臣的功劳,让他超越元均受赏。这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愈发恶化,时不时就会发生争吵。知事左贊成郑琢指责李舜臣心胸狭隘,不应该挑起将领间的矛盾,希望宣祖能够下书斥责,化解他们的怒气。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李舜臣成为某些人眼中钉、肉中刺的命运是走不掉了。果然在一年后,司宪府假借巨济海战的失利,请求宣祖惩罚李舜臣的罪过,只是宣祖不愿意动摇军心,故没有同意。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全罗道右水使、李舜臣的政敌——元均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朝鲜官员间的党争严重,李舜臣遭到污蔑,被撤职下狱,贬为普通士卒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朝鲜王权的所在地——景福宫

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九月,明朝和日本的和谈破裂,丰臣秀吉再开战端,派遣毛利吉成、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带着部分军兵先行渡海登陆朝鲜半岛,陆续集结约130000人日军进攻朝鲜王朝。面对日本方面的再度入侵,宣祖一如既往地不经扛,向明朝紧急递交国书,苦苦哀求派兵增援。明朝方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由麻贵、邢玠、杨镐、吴惟忠等人率领四万明军入朝作战,副总兵杨元则指挥3000明军坚守南原城,拖延日军北上的步伐。就在明军参战之际,李舜臣却被逮捕下狱,贬为普通士卒,罪名是“欺罔之罪”和“居功自傲”。失去李舜臣带领的朝鲜水军斗志涣散,夺得指挥权的元均自得意满,没有把来袭的日军放在眼里。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七月十六日,小西行长、藤堂高虎、胁坂安治、加藤嘉明、岛津忠恒、岛津义弘等人率领船队,突袭停泊在漆川梁海域的朝鲜水军,成功夺取160艘战船,元均战死,闲山岛大本营随之被攻陷,史料《鹿苑日录》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夜中遣兵船于唐岛(巨济岛),唐人数千人杀之,舟百六十艘取之,岛中所隐之舟烧失之云,太阁不胜欣跃。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明朝和日本之间的和谈破裂,丰臣秀吉再开战端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毛利吉成、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带领部分日军,先行渡海登陆朝鲜半岛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公元1597年7月16日,日军挺进漆川梁海域,朝鲜水军大败,元均战死

元均的失败,证明了他不适合干水军这行,也让明朝方面异常气愤。经略杨镐专门找来朝鲜使臣大骂一顿,说朝鲜事事延迟、效率低下,而且朝廷数次追问李舜臣的所在地和行军部署,却连续几个月渺无音训。迫于国内形势,宣祖重新赦免和启用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制使,命令他会同明军抵抗日军的入侵。再度走马上任的李舜臣没有纠结过往矛盾,他首先对溃败而回的朝鲜水军进行了补员和整编,核实损失情况,共计收拾出战船13艘、哨探船32艘;其次,在得知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胁坂安治、来岛通总等人率领的日本水师(总共130艘)正从梨津浦前洋逼近时,李舜臣联合金億秋、裵兴立、安卫等将领在珍岛碧波亭前严阵以待,巧妙利用鸣梁海峡水流湍急的优势,运用大炮、龟船冲撞损毁敌船31艘,阵斩日军8人,溺死者甚多,缴获大量锦衣、漆函、漆木器、长枪等战利品,取得海战大捷。日本水师不得已溃败,主将藤堂高虎重伤、来岛通总战死,军监毛利高政跌落水中,因被部将捞起才捡回条命。这是李舜臣一生中指挥的以少胜多的最精彩战役,史称【鸣梁海战】,极大振奋了朝鲜民众的士气和缓解了明军的压力。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日本外样大名中的双璧、伊势津藩藩祖——藤堂高虎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130艘日本战船,向鸣梁海峡缓缓驶来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指挥龟船猛烈轰击日军水师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日军大将来岛通总战死

鸣梁海战结束后,明军在陆地战场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九月,麻贵指挥明军(东路军)再度攻打蔚山城,虽然无功而返,却限制住了日军的势头。同时,水师提督陈璘、邓子龙带着13000余人(广东水兵+浙江水兵+南直隶水兵)经海路驰援蔚山战场,与日军形成对峙局面。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日本国小力弱的缺点开始暴露,国内怨声载道、反战情绪高涨,甚至连丰臣秀吉也失望地说道:“吾不幸生于小国,兵力不足,使我不克遂耀武八表之志,奈何!奈何!怅然久之。”意思是,我不幸出生在小国家,所以导致侵朝兵力不足,使得我耀武四方的志向无法实现,真是无可奈何啊!带着国人的咒骂和野心的破灭,丰臣秀吉病死在京都伏见城,终年63岁。临终前,秀吉命令德川家康尽快结束侵朝战争,并将大军运回国内。

丰臣秀吉遗言:

吾起人奴,至为关白,孰非国恩哉?吾与明构兵,祸结弗鲜,吾深悔之。彼闻我死,或大举来报,国朝自古未曾受外国侵辱,及我时受焉。吾深耻之,是吾所以托国家事于家康,勿使我十万兵为海外鬼。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公元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在京都伏见城病逝,遗命德川家康尽快结束战争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丰臣五大老之首、内大臣、江户幕府开创者——德川家康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接到撤退命令的日军,准备分批搭船回国

丰臣秀吉的病逝,成为朝鲜战场的转折点。察觉到日本打算撤军的意图后,中朝联军决定加以阻拦,最后来一次歼灭战。于是,陈璘和李舜臣带着部队蹲守在露梁海峡(日军撤退必经之路),在同年十一月十八日晚与日军展开殊死决战,史称【露梁海战】。战斗初期,李舜臣见日军逃入观音浦港,亲自指挥部队支援驻兵,结果遭到围困。见友军危急,陈璘也率队参与战斗。正当激战之时,日军仗着人数优势包围联军船队,打算反杀对方。陈璘见状命令士卒趴在船板上不动,然后发射炮火挑衅日军。等到日军受不了跳上船时,伏在船板上的士兵立即举起长枪刺杀,不少日军落水身亡。就在朝鲜水军支援明军水师时,身先士卒的李舜臣被日军铁炮(火绳枪)击中,不幸战死,享年53岁。听闻李舜臣的死讯(邓子龙也战死沙场),中朝联军悲愤交加,发了疯一样见日军就砍。最后,日军在损失200多艘战船和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逃离战场,历时七年的万历援朝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而李舜臣则永远倒在了露梁海上,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陈璘揭帖曰:

十九日自寅至巳,与釜山、泗川等贼舟,大战于露梁岛,中外将士之用命效勤,自有贵国口碑,不必烦赘,而统制使李舜臣,身先士卒,中丸而殒。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明朝水师提督陈璘率领13000人抵达支援朝鲜战场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日军撤退路线图+露梁海战位置图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中朝联军英勇奋战,驱逐日本侵略者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日军损失惨重,溃败回国

李舜臣死后,朝鲜民众自发来到海边,迎接民族英雄的遗体,期间许多人泣不成声。为了纪念这位挺身而出、拯救民族危难的男人,宣祖大王李昖授予他【宣武一等功臣】称号,赐谥号【忠武】,批准忠清道儒生徐后庆的请求,将李舜臣葬于牙山,并建立起50多万平方米的祠堂以示悼念,提名【显忠祠】。在显忠祠内,供奉着关于李舜臣生平的遗物。当1945年韩国光复后,每逢4月28日忠武公诞辰,韩国民众就会聚集到祠堂内,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在感谢他保家卫国的壮举同时,也在追忆那段逝去的岁月,教导下一代不忘先辈意志,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李舜臣不幸中弹身亡,朝鲜军民自发来到海岸边,迎接这位民族英雄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韩国显忠祠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显忠祠内供奉的李舜臣遗物——军腰带

其实写到这里,李舜臣的故事算是画上了句号。回顾开头的争论,为什么韩国人会如此崇拜李舜臣呢?承旨认为,关键原因在于李舜臣是朝鲜王朝抗击日军时唯一能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人,在整个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上李舜臣的人格魅力和后世的文学渲染,最终促成了韩国人的狂热崇拜。总而言之,这位出生在贫苦家庭的孩子,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就凭这份精神,足以当此荣誉。民族教育,还是要抓牢呀!(最后给各位推荐一部韩国在2014年上映的古装电影《鸣梁》,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李舜臣,背景取材于鸣梁海战,主要讲述了他是如何击败庞大的日本水师。虽然里面存在过分的艺术渲染,但不失是一部不错的影视作品,有时间可以看看哦!>-< )

李舜臣——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朝鲜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猛将

2014年上映的古装电影《鸣梁》


【参考文献】

1.德水李氏——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提供;

2.《朝鲜王朝实录·宣祖昭敬大王实录》;

3.《禁通之间:朝鲜王朝庶孽制度初探》;

4.《经国大典·礼典》;

5.《壬辰状草》;

6.《鹿苑日录》;

7.《日本国志》- 黄遵宪;

8.《明代中朝关系史》- 王亚明;

9.《岛津家文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