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称无法完成,永乐帝却不怒反笑

明成祖朱棣,是位有勇有谋的帝王。可他抢了自己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当朱棣南京称帝之后,这位四皇子自觉愧对先人,尤其是他的父亲朱元璋。所以朱棣想为他的父亲,在明孝陵立一块石碑。但是,这座石碑建至一半时,工匠却称无法完成任务。没想到手腕狠毒的永乐大帝听到此话后,居然哈哈大笑,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背景隐情呢?

朱棣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称无法完成,永乐帝却不怒反笑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领大军攻入南京,由于李景隆的惨败,导致整个南京全面失守。建文帝将皇宫付之一炬后,便逃之夭夭,至今未有任何下落。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于靖难之役中夺得皇位。1403年朱棣决定为朱元璋立一块石碑,这座石碑的名字叫做“神功圣德碑”。目前放在距离南京城外23公里处的阳山。如今,这里已经是国家4A景区,笔者曾经去过阳山,阳山的南侧看到三块巨大无比的硕石。

朱棣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称无法完成,永乐帝却不怒反笑

​这三块巨石分为碑座,碑身,碑额,经专家测算得出,碑座高17米,碑身高51米,碑额高10米,叠在一起的话总长度约接近80米,重量则是达到3万吨!举个例子,如今一座30层的楼,大约也就是88米左右的高度。这座“神功圣德碑”,如果完全建,其高度和30层楼差不多,重量也将远远超过埃及金字塔等其他历史伟绩。但是这三座巨石完全散落在一处,并没有建成。而为何朱棣兴师动众要给父亲修建巨碑,到最后却草草收场,并未完成呢?

朱棣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称无法完成,永乐帝却不怒反笑

​根据史料记载,朱棣当年为了修建这座巨碑,下令征集数万名工匠,单单是开凿这三座巨石,就已经让3000人殒命阳山。而修建至一半时,领头的工匠却对朱棣说:“这三座巨石,是无法叠在一起。由于古时没有如今的先进机械,也没有吊车,这三座各自重达几千吨的巨石,很难保证一个整体。所以这座“神功圣德碑”被迫停工,这些工匠也不是神仙,无法将这些巨石腾空而起。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向朱棣阐明了原因。

朱棣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称无法完成,永乐帝却不怒反笑

​而朱棣听说无法完成,反而哈哈一笑。当即下令,将这三块巨石刻出花纹,并写上碑文放在一处,至此不提给父亲建造任何墓碑。而为何朱棣原本大兴土木,修建这座石碑,却到最后不了了之。甚至还特别希望看到石碑无法建成?在朱元璋时期,有一位叫做周颠的道士。这位道士在江湖中颇有盛名,相传他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不过劳苦出身的朱元璋,自是见不得这种封建迷信做派,他下令将周颠杀了之后,本意想着为民除害。可没想到周颠过段时间,又活蹦乱跳的出现在大众视线当中。朱元璋对周颠刮目相看,认为他是有真才实学。

朱棣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称无法完成,永乐帝却不怒反笑

​而到了朱棣时期,周颠还存活于世。这位仙人曾经和永乐大帝说过,他的皇位是抢夺侄子来,难免朱元璋在天之灵有些不忿。因此在朱棣即位之后,要给父亲朱元璋送点什么东西。想来想去,选择建一座石碑放在阳山,然后再迁往明孝陵。可是工程建至一半,周颠却对朱棣说:“如果这座石碑一旦全部完成,对于永乐帝会大有不测。”当然其中牵扯到一些迷信玄学,笔者也不是很清楚。朱棣见识过周颠的厉害,也是信以为真。就在此时,工匠却说石碑无法完成,这正好对了朱棣的本意。

朱棣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称无法完成,永乐帝却不怒反笑

​所以永乐大帝认为,这座石碑不完成为好。不过笔者却认为,这些都是坊间野史传闻,不能作为正史来参考。之所以这座石碑,没有按约定完成,关键还是运输方法落后导致。首先这三座巨石如何运往明孝陵?如何又将其叠在一起,这些都是在当时条件下,很难办成的事情。这座“神功圣德碑”并不像埃及金字塔,是用砖块垒砌的方式。这么重的巨石即使用数万人,也无法将其推向高处。所以受制于当时条件,再加上朱棣需要考虑的大事很多,因此将这件费时又费钱的工程叫停了下来。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建文旧臣并没有多大的反抗,朱棣认为他已坐稳王位,自然也就不需要对父亲朱元璋有什么安慰了。因此这座素有天下第一碑的“神功圣德碑”,被当即叫停。目的还是朱棣,想减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清史稿、南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