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庸的武俠小說,能讓我們形象理解到人類只是活在二維平面裡頭

金庸,這位現代著名武俠小說創作家。我相信,他的創作水平來自於他擁有的靈感。現在,從他的書本小說作品中,去說明人類不過是活在二維世界的空間裡面,彷彿小說人物在每張紙頁中。這是合乎中道,符合科學領域的。

▶科學的巔峰是什麼?莫過於研究「時間」。近一百年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發表了「相對論」,人們才開始著手研究什麼是空間和時間。

從金庸的武俠小說,能讓我們形象理解到人類只是活在二維平面裡頭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而現代科學研究已表明時間就是空間。再者,人類所存活的立體空間,其實只是一個平面的二維空間故事。

  • 因此,故事就如一個武俠小說般,在武俠小說當中,世界本已擁有一切人物,包括武林盟主、所有的奸角和魔王。就如《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一樣,突然間,卻出現一個郭靖,是一個傻子,單單隻懂得在酒家吃叉燒包,故事就是由這一切開始。

▋但我們看得時候,看得津津有味。但金庸已經幫他預設了所有其他角色: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所有人出來不是打麻雀,而是成為他的敵人,成為他的師父。在他的人生當中交錯,產生《射鵰英雄傳》的郭靖,使他能夠成為當時代的英雄。他功夫好是因為有人教他;他功夫好,是因為有敵手與他交手。他有太太的原因,是因為東邪的女兒,黃蓉成為他的太太。

從金庸的武俠小說,能讓我們形象理解到人類只是活在二維平面裡頭

英雄郭靖,妻子黃蓉


  • 就算作者金庸,他也懂得在主角微小的時候,預先設定了一個很偉大的程式。然後,這小主角能夠與他們爭一日長短。那麼,讀者在看小說時會很享受,因為,讀者能看著他們一起成長。

▋現時我們也是一部小說,如果我們在永恆天堂,則四維空間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都活在紙張內,就好像你看到神在永恆審判的時候,祂打開書卷。

█ 啟示錄 20 章 12 節:

⒓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

從金庸的武俠小說,能讓我們形象理解到人類只是活在二維平面裡頭

生命冊

那時候,你才看到,「原來我在那裡,我看到自己在這本書內活動著!原來,我們全都活在一本立體書內。」我絕對相信是這樣。

從現代的科學知識得知,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只能夠在「現在」的短短一刻存在,但整個歷史的時空,就好像一本書。而我們存在的「現在」這一刻,就好像其中一頁紙。無論我們身處於哪一頁紙中,但整本書的每一頁都是同時存在的,就正好代表著過去、現在、將來都是同時存在的。

●又試舉另一個例子,全世界的所有時空,就好像一部已經拍攝完成的影片。而這影片是由一百萬底片所組成。所謂的「現在」,就是畫面上正在播放的那一格底片。雖然全世界所有人和物,都在這一格底片上,但整部影片,其實在時間流以外,根本早就是一件完成品了。

從金庸的武俠小說,能讓我們形象理解到人類只是活在二維平面裡頭

人類活在平面裡面


有見及此,所以金庸筆下小說中的人物,能夠讓我們形象理解到,人類只不過是活在二維世界的平面裡面。只不過,身處其中的我們永遠看不見上一頁和下一頁的時間。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