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壽山石印章拍出1.3億元創紀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一枚壽山石印章拍出1.3億元創紀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清乾隆壽山石“乾隆御筆之寶 ”璽印

2016年12月14日,亞洲藝珍專場,由Pierre Bergé & associés拍賣公司精選重器——清乾隆壽山石“乾隆御筆之寶 ”璽印,以1750萬歐元落槌,約合人民幣1.3億(不含佣金),溫州黑帽哥拿下。法國巴黎發來捷報!引發眾多藏友熱議,同時也宣告壽山石正式進入億元時代。

一枚壽山石印章拍出1.3億元創紀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清乾隆壽山石“乾隆御筆之寶 ”璽印

此方璽印章體碩大,呈方形,10.5釐米見方,通高9釐米,為壽山石材質,陽刻印文“乾隆御筆之寶 ”,九龍雲紋紐方形璽,漢文篆書,來自20世紀初法國家族舊藏。

此方寶璽常見於乾隆親筆書寫的大尺幅繪畫及書法之上,是一枚為乾隆皇帝極為重視的印章。據《乾隆寶藪》中記錄,乾隆皇帝的印璽竟有1000餘方之多。印章印紐雕刻出沒於祥雲間的九龍,栩栩如生且形態各異,觀之如親見九龍飛翔於紅色的祥雲之間追逐寶珠,或隱或現,極具動感,其工藝之精湛華美,令人不忍移目。而印臺四周則淺浮雕夔龍紋飾,給人予極大視覺享受,古典又不失奢華,帝王之氣甚濃。

前陣子故宮壽山石回鄉展,部分所見宮廷印章與之相比,亦稍遜。而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壽山石雕夔龍瓦紐“雍正御筆之寶”、壽山石螭紐“乾隆敕命之寶”,無論雕工、邊飾,與此印如出一轍,此璽印充分體現了壽山石雕刻技法之精湛,實是可珍可寶。

乾隆印璽拍場高價成交不乏,其有大、中、小、方、圓等不同形制及篆法,有白玉、青玉、碧玉、壽山石、昌化石、青田石、木、金、印、銅、各種寶石等20餘種材質。

皇帝璽印,可謂國之重器。《周易·繫辭上》說:“天數二十有五”,乾隆曾據此欽定了二十五寶璽,囊括皇家御璽之百態,搏群璽之威儀,顯群璽之霸主。同古堂小編摘選部分以饗讀者。

一枚壽山石印章拍出1.3億元創紀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壽山田黃石九讀章

清時,壽山石為宮廷所器重,尤其田黃石,更被譽為石帝,倍受推崇。宮廷內便有諸多印章為田黃石材質,如九讀章、三聯章等,不勝枚舉。

一枚壽山石印章拍出1.3億元創紀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清乾隆皇帝壽山田黃三聯章

因為英法聯軍、八國聯軍進北京搶掠,晚清時期從宮內流出等原因,目前流失到世界各地的乾隆寶璽大概有二三百方,此次國內買家為國人購回國寶,著實令人振奮。日本歷史研究學者杉村勇造在其所著《乾隆皇帝》一書自序中所說:“十八世紀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國家,而其中心人物,乃是統治者乾隆皇帝。此方璽印背後文物的價值,鑑定依據價值,不可估量。

如今,乾隆帝印璽已成為業界鑑定乾隆御覽、御筆書畫真偽和斷代的重要依據。而且此方印章或可為今人體會乾隆政治思想和文化內涵的難得契機。

無論帝王,亦或權貴,無論士子,亦或騷客,皆在藝術創作時無不追求書畫印的有機結合,以臻完美之境。所謂詩書畫印,大概如是。一方優秀的印章,可觀可賞,方寸間,文人情趣、文化修養,胸中溝壑,可盡展無遺。

此次壽山石乾隆璽印,破億成交,其背後皇家情愫、文物價值、傳承等諸多因素,成就了這方天價印章,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其精湛的壽山石雕刻技法,如巧妙應石紋隨形巧雕九龍穿雲,如華麗而又古典的淺浮雕夔龍紋飾,讓全世界都真正的體驗到這一古老的文化底蘊,足可屹立美學殿堂。此外,此方印章,歷經數百餘年,仍可感受到此璽印的壽山石質地之溫潤細膩,色澤沉澱之韻味,這也是壽山石能夠成為國石的一大魅力。

祝賀國寶迴歸,祝賀買家,也祝賀壽山石正式邁入億元時代,有幸的是我們都是此刻的見證者。(作者:黃應強 中國壽山石館)


【版權屬原作者】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尊重原作者的創作作品,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或者圖片,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糾正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