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藝篇:鈞瓷

陶瓷工藝篇:鈞瓷

鈞瓷始於唐、盛於宋,是五大名窯之一鈞窯出產的瓷器,以其獨特的釉料及燒成方法產生的窯變神奇而聞名於世。鈞瓷主要貢獻在於燒製成豔麗絕倫的紅釉鈞瓷,從而開創了銅紅釉之先河,改變了以前中國高溫顏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開拓了新的藝術境界。

陶瓷工藝篇:鈞瓷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那七彩輝映、讓人心旌動搖的絢麗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畫面,是在燒製過程中通過合理的溫度控制,使之發生化學變化,利用氧化和爐內還原氣氛,由同樣的釉料釉色而成為深淺不一的窯變色彩,一般情況下,每件鈞瓷不太可能產生完全相同的色彩和花紋,而這就是鈞瓷窯變的魅力所在。

瓷作為中國陶瓷藝術史上的一個重要符號,在世界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中鈞瓷就享負盛名。鈞瓷屬北方青瓷系統。中國青瓷歷史悠久,唐以前,青瓷一直是陶瓷生產的主流,鈞瓷當屬青瓷中最獨特的一種。對於鈞瓷,自古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之說。它獨特的自然窯變藝術,以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藝術特點廣受陶瓷愛好者喜愛,由此可見鈞瓷藝術地位之高。它一問世,就受到世人珍視,並進入名窯行列之中。

陶瓷工藝篇:鈞瓷


鈞瓷至宋代達到鼎盛階段,成為當時的五大名窯之一,與汝、官、哥、定並駕齊驅。金元時期,北方各窯仍競相仿製。元代,鈞瓷逐漸趨於衰落,而江南地區仿鈞瓷又悄然興起,蔚然成風。清朝晚期,鈞瓷復甦,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神垕鎮(神垕因鈞瓷而繁榮馳名)燒製鈞瓷者已有10餘家。民國年間,因戰亂、災荒頻繁,藝人外流,鈞瓷生產舉步維艱,趨於停產狀態。

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鈞瓷得以恢復生產。 如今,鈞瓷藝術進入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階段,經常作為國禮贈送國際友人和各國元首,世界各地收藏大家也將其作為珍品競相收藏。

陶瓷工藝篇:鈞瓷

鈞瓷憑藉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一,並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

鈞瓷之獨特,必然有其原因,其傑出的藝術成就,是在科學配好胎、釉的基礎上,燒製過程中合理的控制火焰氣氛的變化,利用氧化和還原氣氛,由同樣的釉料釉色而成為深淺不一的窯變色彩。並且關於鈞瓷表面的紋路也是有說法的,在燒製過程中,因釉層厚和燒成溫度等原因,出現多種流紋,進一步增強了釉面裝飾的效果,比較常見且為人們欣賞的是蚯蚓走泥紋、冰片紋、菟絲紋等。

鈞瓷造型古樸端莊,器型規整,胎壁厚薄勻稱。制瓷工匠合理的利用各種原料製坯,基本上掌握了原料的燒縮性能,再加上高超的成型工藝,所制器皿規格統一,尺寸一致。原料的使用上,能夠合理使用,保證胎釉的燒成溫度和膨脹係數的基本一致。而鈞釉的乳光狀態和窯變現象是構成鈞瓷藝術美的兩個外觀特徵。

陶瓷工藝篇:鈞瓷

乳光狀態是指鈞窯釉那種像青瑪瑙或蛋白石一般美麗的天青色半乳濁狀態,不僅使鈞釉產生一系列由淺到深的藍色,而且賦予一種含蓄的光澤和優雅的質感,減少因釉面玻化而帶來的妖豔浮光。

鈞瓷窯變藝術源於銅紅釉的創燒成功,使得釉在高溫下的流動痕跡惟妙惟肖,出人意料地顯示出來,幻化出意境無窮,紫者或像熟透的葡萄,或似怒放的玫瑰,紅者如盛開的牡丹,或深秋的的海棠:藍紫相間,如蔚藍深海泛出層層紫浪,絢麗多彩:紫紅相映,如瑩潤的瑪瑙,凝脂深沉,真是萬紫千紅,氣象萬千。更加珍貴難得的是,鈞釉自然窯變所形成的一副副壯麗畫卷。

鈞瓷的窯變藝術改變了歷代青瓷那種一覽無餘的玻璃質感,把瓷器特有的自然美、藝術美和崇高的理想美融為一體,創造出五彩斑斕且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精品,同時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和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故蜚聲瓷林,名揚中外,雖歷經坎坷而經久不衰。

陶瓷工藝篇:鈞瓷

  • 投稿/合作熱線:0374—2077979
  • 郵箱:[email protected]
  • 網址:www.chinatvhn.com
  • 中國陶瓷頻道河南辦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