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對白衣戰士說的話,都藏在古人寫的詩詞裡

鼠年春節前後,先後有4萬多名白衣天使向著湖北逆行,與病魔展開殊死較量。全國人民都被感動了,大家紛紛說:“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白衣天使們,加油!”

想說的話太多,卻總覺得自己文化不夠?其實,古人早用詩詞替我們寫好了問候!

想對白衣戰士說的話,都藏在古人寫的詩詞裡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猶記得除夕之夜,來自廣東、上海、陸軍三支醫療隊共450人馳援武漢。此後,一批又一批白衣戰士緊急集合,全速逆行,奔赴一線。

到2月最後一天,全國派至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已經達到了4.2萬人,其中護士2.86萬人。

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文學家王昌齡在詩中說:雖然在莽莽沙漠裡已經身經百戰,連鎧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徹底打垮敵人,決不返回。

這句名詩,成為白衣天使們出征的誓言,也喊出了他們必勝的信念。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先秦,《詩經·秦風·無衣》

捐出自己零花錢的小學生,捐出多年積蓄的老人,捐出天文數字的明星,出錢出力的企業家,經濟不寬裕也要表示心意的普通百姓,走紅網絡的“最長行李託運單”、被紙箱填滿的“口罩航班”、直接收購海外口罩工廠的“硬核操作”,刷屏微信群組的捐款接龍……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國人眾志成城,拼搏出了勇氣,也收穫了太多感動。

先秦詩歌“豈曰無衣”,一詠三嘆,表現了秦軍戰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氣:他們互相召喚、互相鼓勵,不懼生死、同仇敵愾。

這是我們對白衣戰士們最鏗鏘的承諾。無論多麼苦,多麼難,你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一直與你同在。只要大家齊心協議,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

想對白衣戰士說的話,都藏在古人寫的詩詞裡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唐,王勃,《滕王閣序》

因為夠專業、夠權威、夠能力,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成為白衣戰團的領隊人。他們都已是年過古稀的老人,為了救蒼生於水火,毅然放下了安寧的生活,主動扛起了千鈞的重擔。

即使年齡大了,或者到了一定的年紀了,人的志氣和追求怎麼能隨之減弱呢?身處環境雖然困苦,但意志力應該更加堅定,不能忘記了當初自己的凌雲壯志。

每次看到鏡頭前花白的頭顱,我都會想起這句詩。勇於奮鬥的人,不會害怕時光的流逝,不會因為年老而志氣消沉。像鍾老、李老這樣的人都衝鋒在前,我們其他人還有什麼理由懈怠?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北宋,李綱,《病牛》

李綱是北宋名臣,一生力主抗金,還留下很多詩作。這首詩中說,病牛一輩子都在田裡耕耘,生產了無數糧食,累得精疲力盡。但為了眾生都能吃飽,他病倒臥在殘陽之下,也毫無怨言。

這次戰“疫”,在國家多難,百姓受苦的時候,無數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不避禍福。正應和了詩人這種為天下蒼生的正氣,和博愛無私的胸懷。

萬家團圓的除夕夜,急診室裡燈火通明,餓到凌晨才能吃上一口盒飯。得知母親因病離世,火神山醫院護士吳亞玲是淚如雨下,但是她含淚向著家的方向鞠了三個躬,稍稍平復心情後,又繼續投入工作。山東醫療隊出征湖北,看見媽媽收拾行李,9歲女兒和4歲兒子都哭了……

這次大災難中,全國共有3000多名醫務人員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其中有些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想對白衣戰士說的話,都藏在古人寫的詩詞裡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冕,《墨梅圖》

應該做的”!面對疫情,毫不猶豫衝鋒在前的白衣戰士們,面對記者的採訪卻紛紛“退縮”了。不管是鍾南山、李蘭娟這樣醫界權威,還是奮鬥在一線的小護士;不管是犧牲了自己多少利益,為別人謀了多少福利,他們每個人都說,只是做了自己應做的。

就像王冕描述的墨梅圖,朵朵梅花漫枝竟放,靜靜地吐露著芬芳,他們不需要別人來誇讚自己鮮麗的顏色,只求將一身清氣彌留天地之間。醫務工作者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卻不求回報,但求給世界增添一份清香、一份純淨。

當然,白衣天使們不要回報,人民、社會、國家,並不會忘了他們的貢獻和犧牲。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針對醫務工作者都已經提出了很多補償性措施,激勵性措施。這是一個健康文明的社會,對英雄應有的回饋。

戰鬥還在繼續!最後,想對所有的白衣戰士們說兩句話:

赤子切記平安還!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