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之战:棋逢对手,看李存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

自李存勖出世以来,几乎从未遇到像样的对手。奸雄朱温被他吓退最后身亡,“精兵三十万”的桀燕亦被灭国,堪称是五代第一杀神。

然而,如此强悍的李存勖,在魏州之战中,却几乎被后梁刘鄩(xún)牵着鼻子走,先是中埋伏差点被擒,后是连大本营晋阳都差点丢。如此情况下,李存勖又是如何便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的呢?两人又进行了哪些精彩的对决呢?下文为大家揭晓。

魏州之战:棋逢对手,看李存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

幽州之战后局势

起因:争夺魏博藩镇

幽州之战后,李存勖成功消除后顾之忧“桀燕”,晋军得以全力南下对付后梁。其时,河北之地,除却魏博藩镇外,尽归晋国所有。在这样情况下,心在后梁却身在河北的魏博藩镇的归属便至关重要:

于晋军而言,魏博藩镇实力强大,掌控河北相、卫、澶、魏、博、贝六州之地,又长久依附后梁,是后梁在河北存在的唯一势力,与后梁隔黄河相互守望,犹如江淮地区与长江以南的关系。晋国要渡过黄河消灭后梁,魏博藩镇必须铲除。因此,魏博藩镇无疑成了晋国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于后梁而言,位于河北之地的魏博藩镇,既是抵御晋国攻击后梁的屏障,也是后梁进攻晋国的桥头堡。一旦魏博藩镇丧失,晋国不仅实力大增,而且梁晋双方将再无战略缓冲,处于弱势的后梁将直面晋国兵锋。因此,于后梁而言,必须牢牢将魏博藩镇掌控在手中。

但是自从朱温去世以后,由于魏博藩镇辖地广阔,又多骄兵悍将,再加上朱友贞威望不足,难以有效管束,致使魏博藩镇渐成尾

不掉之势。在此情况下,朱友贞必然要采取措施彻底控制魏博藩镇。

魏州之战:棋逢对手,看李存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

魏博之重要性

公元915年,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病死,后梁朱友贞旋即“割相、卫、澶三州别为一镇,以德伦为魏博节度使,以张筠为相州节度使”,又令刘鄩领重兵渡过黄河,屯兵于南乐,以胁迫魏博。

朱友贞此举,一是希望通过将魏博藩镇一分为二,实现削弱其势力,分而治之的目的;二是从其派遣重兵胁迫魏博的行动来看,朱友贞已然预料到分割魏博必然要受到排斥。

局势正如朱友贞预料,魏博藩镇旋即发起兵变。基于刘鄩军势强大,魏博节度使贺德伦向晋王李存勖求援。

基于魏博藩镇的重要性,李存勖必然出兵。更何况,此时魏博藩镇与后梁生出龌龊,正是李存瑁进兵直取魏博的良机。

时不我待!李存勖旋即派遣李存审先行进军临清,牵制刘鄩,争取出兵时间;继而亲率晋军主力倾巢而出,会合李存审,进军魏州,而后梁刘鄩此时已攻占魏县,两军隔漳河对峙。

魏博藩镇归梁则可遏制晋国,归晋则可以此为据点进攻后梁。对于梁晋而言,此战不仅关乎魏博藩镇的得失,更关乎国运,不容后退。

刘鄩先发制人:奇袭晋阳

此时战场局势可谓是柏乡之战的一个翻版,晋梁两军都是隔河对峙,且晋军是趁后梁与藩镇内乱,趁机远道而攻。但不同的是,李存勖此次并没有冒然强调速战,反而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屯兵于漳河北岸,伺机打探梁军虚实。

隔河对峙,对于探查敌情很不便。为观察梁军情况,李存勖亲“率百余骑觇梁军之营”。然而李存勖此行却被梁军伏击,史载“围帝数十重”。后来晋军援军赶到,李存勖方才成功突围。

魏州之战:棋逢对手,看李存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

晋梁对峙

李存勖中埋伏这件事看似是个小插曲,微不足道。但其实对整体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是从刘鄩成功伏击李存勖的行动可以看出,刘鄩用兵极其灵活,既可调遣数万大军正面相抗,又能以小股部队伺机阴人,孙子兵法有云:识众寡之用者胜。从这方面来看,刘鄩足可成为李存勖的劲敌。

二是刘鄩伏击李存勖的举动,成功破坏了李存勖探查梁军情况的意图,更极大的限制了晋军对梁军探查行动,从而让晋军成为一只“睁眼瞎子”,完美的隐藏了梁军的军事行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鄩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奇袭晋阳。同时,“缚旗于刍偶之上,使驴负之,循堞而行”。

交战之际,惊前掩后,冲东击西,使敌莫知所备,如此则胜。法曰:敌虚,则我必为奇。

刘鄩奇袭晋阳,一是李存勖亲征魏博,晋军主力倾巢而出,河东留守兵力不足,防备力量必然空虚,正是刘鄩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二是梁晋两军对峙于漳河,梁军突然放弃正面战场而奇袭远在晋军大后方的晋阳,声东击西之下,可谓出其不意;

三是梁军此前伏击李存勖,完美了隐藏了梁军的军事行动,为奇袭晋阳的隐蔽性奠定了基础;又在行动之时,在城墙上用驴缚草人制造梁军仍在魏县的假象,迷惑晋军视线,为奇袭晋阳创造更多时间。

魏州之战:棋逢对手,看李存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

奇袭晋阳

梁军偷偷从越过黄泽岭一路奔袭晋阳,晋军直到两日后才发现梁军的意图,可见刘鄩奇袭行动的隐蔽性。晋阳为李存勖的大本营,不容有失,于是李存勖急忙“发骑追之”。李存勖成功被刘鄩牵着鼻子走了!

孙子兵法云: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刘鄩奇袭晋阳,李存勖仓皇追赶,两军由对峙转变为追击,梁军因先发制人而占据优势,晋军则处于“趋战者劳”的被动局面。

攻守转变:李存勖变被动为主动

梁军偷袭晋阳,讲究的是一个速度,于后可甩开李存勖的追击,留存出足够的攻城时间;于前则可趁晋阳未来得及戒备之时,出其不意,一战定乾坤。

但是,梁军进军途中,一方面由于“时霖雨积旬”,再加上“山路险阻,崖谷泥滑”,极大的影响了进军速度;另一方面,梁军“陷于泥淖而死者十二三”,军队减员严重,士气受挫。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霖雨影响,梁军行动不便,已丧失了先机。此时李存勖追兵在后,晋阳又有了戒备,如若强行袭击晋阳,梁军将被晋军前后夹击,处境危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行军到乐平的刘鄩果断放弃奇袭晋阳的计划。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地图上来看,此时的乐平距离晋阳距离已经很近了。若无“天时”的影响,刘鄩若成功偷袭晋阳,丢失大本营的李存勖要想翻身就很难了,五代局势恐怕将为之一变。但刘鄩能“因敌变化”,调整进攻战略,足可见其名将之风。

放弃偷袭晋阳之后,刘鄩率兵东进河北,一路转战,先从邢州渡漳河,再进宗城,后转战于堂邑,最后屯兵至莘县。

魏州之战:棋逢对手,看李存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

刘鄩转战敌境

孙子兵法云: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此时梁军深入敌境,又有李存勖追兵在后,各地还有晋军守军扼守城池,稍有不慎便有覆灭之虞。但刘鄩却能以迂为直,率领梁军在晋军大后方迂回作战,成功避开晋军锋芒,尤其是从刘鄩的这一系列进军的地点来看,梁军距离奇袭的出发地魏县以及后梁越来越近,逐步摆脱了孤军深入的困境,刘鄩可谓深知迂直之计也!

刘鄩屯兵于莘县不久,李存勖亦率领晋军追击至此,并围困了莘县。从战场态势上来看,从刘鄩奇袭晋阳失败开始,晋梁两军的攻守态势逐步发生转变;刘鄩千里迂回转战,也是梁军的战略空间被晋军步步压缩的一个过程;到刘鄩被围莘县,晋梁两军攻守态势彻底扭转,李存勖已然完全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

李存勖顺势而为:诱敌聚歼

刘鄩被围莘县,于梁军而言,其千里奔袭,劳师远征,却未建寸功,一来士气受挫,二来伤亡较多,军势减弱,相反晋军则成功扭转战场局势,士气正胜,更有晋国“大杀器”李存勖坐镇。在此情况下,梁军只能固守莘县。但是,长围久困之下,梁军必然粮草不足,继而军心溃散。这又注定梁军必然要在固守中寻找机会伺机突围。

于晋军而言,虽然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但是梁军实力仍然强大,冒然攻城,必然死伤惨重。围困莘县,等梁军士气衰减之时,才是“击其惰归”的好时机。但是,莘县毕竟远离河东,地近后梁。如久战于此,一旦后梁遣兵援救,晋军将功亏一篑。因此,这注定晋军会在围困中寻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出击歼灭刘鄩。

公元916年,经过将近半年的围困后,刘鄩已按捺不住,“将谋速战”;同时,后梁朱友贞为削减李存勖的军势,令梁将王檀“率兵五万,自阴地关趋晋阳”,以迫使李存勖回师救援,减轻刘鄩的压力。

魏州之战:棋逢对手,看李存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

李存勖诱敌聚歼

而李存续则趁势抓住这个机会,使了一招“诱敌”之术,意图吸引梁军出城作战:“乃声言归晋阳以诱之,实劳军于贝州也”,并令李嗣源守魏州,李存审继续围困莘县,布置天罗地网,等待梁军中计。

李存勖此举可谓高明。一方面梁军进攻晋阳,李存勖顺势而为,回师援救,自然让刘鄩不觉有诈;另一方面,李存勖威名太甚,梁军多恐惧。此时制造主动撤离,制造晋军军力衰减的假象,而刘鄩又有速战心理,可谓一拍即合。

此外,晋阳因此前刘鄩奇袭的缘故,已有戒备,加之城高地险,李存勖又令“张承业坚守于内,嘉才救援于外”,确保了晋阳无忧。

孙子兵法云:“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李存勖以利诱导,兼能详顺人心时势,刘鄩之败,岂能避免?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鄩果然率兵出城妄图奇袭魏州,并“遣其将杨延直自澶州率兵万人”会于魏州城下,一头扎进了李存勖设计的包围圈中。

李嗣源从魏州直攻刘鄩,李存审从莘县追击断其后路,李存勖亦从贝州率晋军主力来战。刘鄩在战阵中看见李存勖,惊曰:“晋王!”,才知中计。而由此亦验证了李存勖诱敌之计策的“出其不意”。

刘鄩率领梁军慌忙后撤,一路退至故元城,但为时已晚,负责截断其后路的李存审已在故元城列阵以待。前后李存审之军阵,后有李存勖、李嗣源之追兵,梁军已经插翅难飞。

从史籍来看,晋军“围之数重”,梁军绝境之下拼死力战,“步兵七万歼亡殆尽”,战事可谓惨烈。至此,魏州之战以李存勖的胜利而告终。此战后,河北之地,尽归晋军所有。

魏州之战:棋逢对手,看李存勖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击败刘鄩

李存勖

从整个过程来看,刘鄩既能抓准时机,趁虚而入奇袭晋阳,又能以迂为直,转战敌后,将 “刘鄩用兵,一步百变”的特点演绎的淋漓尽致;而李存勖能于被动之中抓住“天时”影响之良机,围困刘鄩,又可顺势而为,详顺人心,最终诱敌以聚歼,五代第一名将实至名归。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鄩与李存勖可谓棋逢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