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说起米格战斗机可以说是大名鼎鼎,自二战以来所有的空战中,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有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命名的战斗机在空中上下翻飞。60多年来,各型米格战机在历次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和飞机的优异设计为米格设计局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我们在这里介绍的就是二战名机——米格3型战斗机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一架正在从前线机场起飞的米格3型战斗机,苏联的前线机场环境极差,大多是泥土跑道,米格3的起落架极易断裂


此时的欧洲已被战云笼罩,面对德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苏联政府决定强化苏联空军的力量。此时苏空军前线航空兵装备的歼击机和当时德国梅塞施米特Bf109比起来,这些飞机早就过时了。与其他国家的做法不同,苏联的飞机设计局是按照上级命令而不是国防工业招标来设计飞机的,苏联工程师设计出的飞机要通过试飞竞赛,然后选出最好的投入大规模生产。米高杨一格列维奇设计局正式组建于1939年12月8日,年轻的飞机设计师米高扬担任总设计师一—他是苏联外贸部政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阿纳斯塔斯·米高扬的弟弟。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I153型战斗机

当时苏联航空兵部队装备的两型战斗机I15仍然是老式的双翼机而I16型的性能也逐渐落后,他们已经不是德国人BF109和FW190战斗机的对手。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I16型战斗机


新设计局成立后,拥有丰富设计经验的格列维奇和罗莫丁成为了米高扬的副手。新设计局的首要任务就是改进由一代飞机大师波里卡尔波夫设计的I-200战斗机。1940年4月5日,I-200由第一飞机厂最有经验的飞行员A·艾卡托夫试飞成功。5月1日,艾卡托夫驾驶I-200参加了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I-200战斗机是当时苏联最优秀的战斗机,因此苏联空军要求飞机厂尽快将该机交付部队。但是该机使用的AM-35A发动机仍然未能完善,而国家验收试飞的结果共发现了112处设计缺陷!虽然毛病不少,但是战争环境是不容设计师们慢慢修改的。1940年12月,I-200被正式命名为米格1(mig-1)战斗机。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正在进行试飞的米格1,注意其驾驶舱仍然为开敞式。驾驶舱的位置非常靠后


1941年4月,第一架生产型的米格1进入苏军服役。米格1是一架下单翼飞机,用一个活塞发动机(AM-35A)作为动力,座舱是敞开式,机上装备一挺12.7毫米口径(带弹300发)和两挺7.62毫米口径(带弹375发)机枪,翼下的两个外挂点可挂两个100公斤炸弹,最高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580公里。它的性能数据和二战中的其它同类型活塞螺旋桨单翼飞机大同小异。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正在进行是非的米格1型飞机,对I-200进行了诸多修改,增加座舱盖,加固起落架更换发动机冷却系统


但是,米格1却不是一架很成功的飞机。根据在试飞中暴露出的问题,设计师们对米格1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在飞行员座位下加一个250升的副油箱以加大航程、改进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一副新的螺旋桨、增强前起落架使该机能在草地上起降、飞行员座位后加8毫米厚的装甲和换用新的瞄准具等等。经过改进的飞机在1940年12月开始出厂试飞,正式编号为米格3。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修改后进入苏联空军服役的米格3型战斗机,其优异的高空高速性能令飞行员赞不绝口但他的缺点也非常多


实际上米格3和米格1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入苏军现役的,很多试飞员都认为双翼飞机飞行员很难适应高速的米格3的飞行特点一一他们很容易进入螺旋。试飞员古洛斯基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在4天的飞行当中,我进行了7次紧急迫降,其中有两次我差点就见了上帝!”对于有丰富经验的试飞员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普通飞行员来说操纵米格3的难度战就可想而知了。

1941年春天成了苏联空军的事故高峰期,并且大淘部分事故都与米格战斗机有关。然而伴随着事故的增加,飞行员们也逐渐掌握了驾驶这种飞机的技巧。曾先后三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回忆道:“当我第一次见到米格3时,他那先进的气动外形立刻便使我着迷。”他把米格3比做烈性赛马:“在有经验的骑手手中它就是一支快箭,但是一旦你失去对它的控制就会丧生在他蹄下。”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号称苏联空军战术之父 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波克雷什金


尽管战争爆发前有17个苏联战斗机团装备了总共917架米格3,此外还有64架米格3装备了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部署在边境地区的米格-3在战争开始时损失惨重,它们是德国空军的第一轮打击目标,绝大多数的飞机都被摧毁在跑道上。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米格3型战斗机三视图,其驾驶员仓过于靠后的设计造成了飞行员起飞降落的困难而且对于飞行员视野有一定影响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没能起飞就被击毁在机场上的苏联战机,在巴巴罗萨行动中苏联几乎损失了所有的前线机场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苏联空军被成建制的击毁在机场上,德国空军瞄准了苏联人没有进入战争状态,大多数飞行单位正在进行换装或者修整状态,在巴巴罗萨战役发起时,苏联空军正将零散分布在各个前线基地的空军单位整合到四个大型机场,这给了德国人可乘之机,几千架德军飞机越过边境直扑苏联空军基地。而苏联机场没有防空雷达,警戒也处于懒散状态,他们根本没有料到德国人的进攻,密密麻麻排成排的苏联战斗机轰炸机在机场就被击毁。“斯图卡呼啸着向目标俯冲下去”。德国人统计在战争的头三天一共摧毁了苏联约1500架飞机,这其中大部分是I15、I16和米格3型战斗机。事实上苏联空军在刚开始几天的损失比德军估计的还要惨重,总共有3,922架飞机在头三天被摧毁。而苏联空军也仅有零星的飞机起飞进行抵抗。第9混成师的飞行员科科内夫驾驶一架米格-3强行起飞,并驾机撞毁了一架德国Bf110战斗机,这也是米格-3在卫国战争中首次与敌机同归于尽的战例。这也成为了一种悲壮的战术,在飞机性能和质量都不能与的德国人相抗衡的时候他们采取了撞击的方式,来阻止敌人的入侵。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铺天盖地的德国轰炸机向既定目标飞去,他们摧毁了大量的飞机和地面目标


但是个别飞行员的勇敢行为并不能扭转整个战局发展,为了补充在开战时遭受巨大损失的西线苏联空军实力,1941年6月22日,苏联空军司令命令将99架米格3战斗机火速送往前线,但是这批飞机的命运更为不幸——由于战争初期苏军部队产生了巨大的温乱,撤退的苏军部队为了不让飞机落入纳粹手中,不得不将自己的飞机炸毁。到了25日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超过200架米格3战斗机抵达前线,随后的每一天几乎都会增加一个战斗机团。在29日的一场空战中,两架米格3击落了三架德军Bf109战斗机。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米格3型战斗机是一种优秀的飞机,但它的各种小毛病为人所诟病


根据1941年8月19日,西线部队向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提交的报告称米格3的起落架经常无法放下,飞行员不得不强行利用机腹滑行迫降,此外起落架上方的设备也经常在降落时受损,尤其是紧急迫降经常造成飞机散热器排气管损坏,而排气管又很难更换,这就导致飞机的留空时间大大减少。报告还称由于米格3座舱锁性能不可靠,西线苏军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不得不敞开座舱盖,敞开座舱盖影响了飞机的速度与航程,同时由于飞机的续航力不高也使得其无法执行侦察任务,因为一旦在侦察时发生空战,米格3的油料将无法保证其安全返航。此外报告还提到了飞行员们对米格3视野不佳,风挡玻璃上沾满飞溅的油渍以及令人难以忍受的舱内高温等问题的抱怨。由于米格机的表现不尽人意,因此苏联当局无法容忍浪费资源生产一种不成功的飞机,于是最终下令停产米格机。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苏联地勤人员正在检修一架米格3型战斗机


在量产停止后,米格3仍然频繁的执行战斗任务,该机零部件的通用性和良好的维护能力保证了其战备状态。截止到1942年5月1日,仍有134架米格3在苏联空军服役,其中的3/4还拥有战斗能力。在1942-1943年间,米格3主要装备国土防空军部队,尤其是在1942年夏季,米格3和I-16是苏军使用最广泛的战斗机,它们中的一半,约330架战斗机用于保卫莫斯科的上空的安全。它们可以有效的对付飞行高度在11,000米以下的德军轰炸机和侦察机。但是苏德战场的空战绝大多数是中、低空的缠斗和对地攻击,按高空截击机设计的米格机先是被用于中、低空截击,后来甚至被用于强击以支援地面部队,这简直就是以短击长。在战争中后期,当抢夺制空权变得更重要时,米格机才开始建功立业,它特别适于5000米以上的空战,因此米格机通常进入国土防空军服役,被用来拦截高空来犯的轰炸机和侦察机。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保留到现在的米格3型战斗机


在米格3的研究和试飞中充满了曲折由于刚交付部队的米格1和米格3都存在很多缺陷,米高扬与发动机总设计师亚历山大·米库林一边对飞机设计进行改进,一边把工厂的技术人员派到部队机场解决问题。这时又发现了飞机武器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为了找到一个替罪羊,设计人员将罪过推到了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的头上,该院的几位专家因此而被解职,研究院主任亚历山大·菲林则被内务人民委员会逮捕后枪毙。菲林在苏联航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是苏联第一位飞行员出身的设计师,并试飞过所有被送到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的新型飞机。他还是一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螺旋现象的专家。此外他还和米哈伊·格罗莫夫、斯普林一起驾驶图波列夫ANT-25RD创造了持续飞行75小时的世界纪录。他在被逮捕时担任研究院领导还不到三年时间,他的死对苏联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米高扬和格列维奇正在讨论飞机设计


战争开始时,苏联空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装备有233架米格3的苏联空军第9混成师在第一天的斗中就损失了全部407架战斗机中的347架,其装备的所有米格3几乎全部被摧毁在地面上。第9混成师师长查尼柯少将由于没能保全其部队而被逮捕,随后这位成名于西班牙内战时的苏联英雄被宣布为“人民公敌”并被枪毙。但是这样的举动对局势却于事无补。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伊尔2型强击机,他们对于阻挡的德国装甲部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卫国战争中,为了对付强大的德军的坦克集群,苏军急需大批强击机。当时伊留辛设计局在生产号称“空中坦克”的伊尔2强击机,而伊尔2的发动机和米格机所用的发动机是在一个工厂里生产的,生产线受规模限制不能同时大量生产两种发动机。在那时赢得地面战场的胜利对苏联来说至关重要,而米格机的表现却未如人愿。于是1941年12月斯大林怒气冲冲地向工厂经理发来了电报:你们在和我们的祖国和红军捣鬼!直到现在你们还没有考虑生产伊尔2!现在伊尔2对我们的红军就像空气和面包一样必需!你们一个工厂每天只生产一架伊尔2,另一个工厂却每天生产1~2架米格3!这是对我们祖国和红军的侮辱!我们需要伊尔2不是米格机!如果你们想用每天只生产一架伊尔2来削弱我们祖国的力量,你们犯了严重的错误而且你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我要求你们立即生产更多的伊尔2!这是对你们的最后一次警告!在大肃反中幸存的人们明白违背斯大林的命令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于是发动机生产线立刻被全部用来生产伊尔2的发动机了。由于没有发动机,米格3的生产终于在1941年12月23日停止了, 米格3这种拥有很多优秀设计思想的高空高速截击机也从此走到了尽头。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经过大清洗后的苏联没有人敢于违背斯大林的意志


虽然米格-3的命途多舛,但这不妨碍他的设计理念被他的后辈所继承喷气机时代需要的就是高空高速。而苏联的其他设计局没有设计过这样的战机这使得米高扬设计局大放异彩。从米格-9开始,米高扬设计局将苏联空军带入了喷气机时代。此后的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9、米格-31到现在的米格-35都是米格3的理念的继承也是米高扬设计局的继承,他们一步一步地将米高扬设计局推上了巅峰。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米格-29型飞机


生不逢时的高空战士,命途多舛的悲剧——米格3型战斗机

优秀的米格21型飞机至今仍在多个国家装备,谁能想到他已经是60年前的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