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出自上,权来自下,穿越者王莽的真实面目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权臣篡位的例子,这不禁让人有这样一个思考,就是权力到底是来自于上级还是下级?有人说是来自上级,因为没有上级的认可。普通人是不会得到权力的,笔者认为是来自下级,因为到了天子这一层面上,如果没有手下的军队或者是文官集团支持权臣也不会如此轻易的篡位。今天笔者要说的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短命皇帝——王莽的篡位历程和他实行的诸多改革,以及他到底是不是穿越整的这个梗。

恩出自上,权来自下,穿越者王莽的真实面目

王莽是如何发迹的

王莽这个人可以说是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他的父亲叫做王曼,他的姑姑就是当时的皇后王政君。他生于当时权倾朝野的一个外戚大家族,据说王莽的家族出过九个侯爵,在汉朝,没有军功是不能封侯的,可以看出王家掌握着军权。有五个人曾经担任过汉朝的大司马,大司马就相当于今天的军委主席。王家在当时是西汉最为显贵的家族之一,由于家族之中成为将军,侯爵的人特别多,于是王莽从小接触到的生活都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但是王莽与他的兄弟们不一样,王莽从小便艰苦朴素,为人谦恭好学,非常勤劳,生活也非常简朴,吃饭只不过是吃粗茶淡饭,穿衣也只是穿很普通的布衣而已。王莽年轻的时候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他尽心竭力的去服侍自己的母亲,以及丧夫的寡嫂,并且爱护兄长的遗腹子。他的行为非常检点,对外面的士大夫也是非常谦卑,于是王莽便有了礼贤下士的美名。

在王莽24岁的时候,他被皇上选中选入了中央政府,开始做官,正式走上了仕途。当然这与他做大司马的伯父王凤是分不开的,王凤在临死前曾经嘱咐皇后王政君要好好照顾王莽,王莽一定是王氏家族中最杰出的人才。当时朝中许多的知识分子和掌握话语权的人都认为王莽非常贤能。王某30岁的时候就被皇上封为侯爵,身居高位却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总是能够礼贤下士。他治国理政上非常勤奋,个人生活非常简朴,经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穷苦的百姓,甚至有一次王莽卖掉了自己华贵的马车来接济吃不起饭的穷人。

恩出自上,权来自下,穿越者王莽的真实面目

伪君子走上巅峰。

前文说了很多王莽的优点,如果王莽就在他名声到达鼎盛的时候去世,那么历史上对王莽的评价一定是千古能臣。然而后来的事情暴露了王莽只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而已。王莽为了获取好的名声,甚至逼死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公元前一年,汉哀帝去世并没有留下子嗣。此时太后王政君由于皇帝驾崩,没有可以倚仗的势力,只能依仗自己的侄子,便下诏令自己的侄子王莽担任大司马。不久王政君又让王莽担任尚书,并且掌管禁军,此时王政君与王莽拥立九岁的汉平帝作为皇帝。从此王莽的政治野心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后来王莽一直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党羽,每当他想要办成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使个眼色,他手下的人就会主动地向皇帝建议,增加王莽的权力,然后王莽便磕头痛哭,坚决推辞这些封赏和权力,从而迷惑王政君以及各位士大夫。

公元一年大臣们对王太后说:王莽的功劳能和霍光差不多,应该也享受到霍光享受的待遇。王莽得知之后,表示自己坚决不同意这样的事情。但是他的党羽们不断地拥立他,王莽推辞再三之后终于假惺惺地接受了安汉公的封号,并且表示自己并不适合做这个位置,至此王莽的权力与地位升到了他的人生顶峰。《汉书》中说: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惹,以成篡盗之祸。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

恩出自上,权来自下,穿越者王莽的真实面目

我已经是最大的臣子,接下来我要当皇帝

此时王莽的声望在国内已经堪比圣人,他非常优待儒生,得到儒生的称赞,后来又网罗天下的学者到长安去宣传自己。公元六年汉平帝病死,王莽立了一个年龄非常小的皇帝刘英,此时王某的称号叫做假皇帝,也就是代理皇帝的意思。这时刘氏宗族非常不满,不断的起兵准备推翻王莽,然而总是被王莽扑灭,王莽觉得刘氏宗族的实力已经不堪一击了,于是便有了废帝之心。公元九年,王莽终于展现出自己的狼子野心,以民间谶语为依据,逼迫自己的姑姑王政君太后交出了传国玉玺,接受了皇帝的禅让,自称为始祖帝。在王莽之前,当时政治非常腐败,朝廷各位大臣用度非常奢华,地方官对百姓施加了很大的负担,再加上很多豪强地主。门阀大族都大力的兼并土地,使得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王莽信奉的是儒家思想,他觉得能恢复到周代的礼制才是最好的社会制度,于是他便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自己的改革。他首先把天下的田地都起名叫做王田,不得私人买卖,家中的奴仆也不准私人买卖。而且生产盐、铁、酒等各种商业方面的经营权也收归国有。这一举措影响了很多人的利益,导致国内反对之声此起彼伏,然后王莽把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称呼,都改成了侮辱性的称号,使得外国势力也非常讨厌王猛。

王莽的倒行逆施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后来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新朝宣布失败,更始帝刘玄成为新朝的皇帝。然而更始帝的所作所为使得人民群众还是怀念王莽的政策的。“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乱,诸将擅命于畿内,贵戚纵横于都内。天子之命,不出城门,所在牧守,辄自迁易,百姓不知所从,士人莫敢自安。虏掠财物,劫掠妇女,怀金玉者,至不生归。元元叩心,更思莽朝。”

恩出自上,权来自下,穿越者王莽的真实面目

王莽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古代的史学家在是否有正统性这个概念上入手,对王莽有很多负面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篡位的奸臣,欺世盗名的小人。但是在封建社会结束之后,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诉求占据了上风,我们就会发现王莽其实是一个比较伟大的改革家。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生产力的低下,王莽的许多措施并不能被当时的人所接受,反而使得很多黎民百姓生活更加苦难。而且王莽的个人性格也是不适合改革的,他性情激烈,总是想着复古,但是西周的制度已经与当时的现实生活不符合了,因此他的改革必然是要失败的。由此可见,改革一定要与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相符合,否则定然是事倍功半。



  • 《汉书》
  • 《后汉书》
  •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