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奪荊州和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在於,有力沒處使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得到了漢中,又派遣劉封、孟達、李平奪取上庸。同年秋,進位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關羽反擊曹仁,出兵圍攻襄樊。曹操惟恐曹仁有失,派遣于禁率領七軍馳援。時逢漢水秋漲,關羽借天時水淹七軍,逼降於禁,斬殺龐德。孫權恐關羽坐大,背棄盟約,派遣呂蒙陰襲江陵、南郡,奪取荊州劉屬部分。後關羽被徐晃所擊敗,又得知荊州被奪,敗退麥城,偽降孫權,試圖走臨沮歸西川,被權將潘璋等人擒獲,不屈而亡。

孫權奪荊州和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在於,有力沒處使

關羽敗走麥城、臨沮被擒。

孫權因此得了荊州,同時也標誌著孫劉聯盟的完全破裂。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孫劉的主要敵人是曹操,那為何孫劉在擊退曹操後,孫權會單方面地一直破壞聯盟呢?主要說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內部原因

在曹操統一北方後,我們可以從地圖上清晰地看到,南北勢力大致以長江分割對峙,長江以南,就是揚、荊、益三州。根據記載,孫策橫掃江東,劉表單騎入荊州,劉焉受命進益州,都遇到了一個共性問題,就是:本地大族和賊寇。

比如益州有黃巾賊馬相,這廝還自稱天子,最後被蜀官賈龍所消滅,而本地豪強則是劉焉通過藉助流入進來的東州人所誅殺鎮壓;比如荊州有江夏賊張虎、陳生佔據襄陽大郡,八郡又宗賊林立,最後劉表通過蒯氏兄弟和蔡瑁,悉數平定。

孫權奪荊州和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在於,有力沒處使

小霸王孫策和江東周瑜

而江東,淮揚。雖有前期孫策通過強壓手段掃平大族及山賊,換來一時安定,但自己也遭到大族的暗算,特別是將近弱冠的孫權繼位後,內部矛盾驟然爆發,包括宗親通敵,大族公然獨立(廬江),甚至是自己的親人遭到山賊的殺害。

因此自孫權上位後,一直是致力於內部的治理,特別是山越所帶來的問題。

為何會說這是孫權奪取荊州的一個原因呢,所謂攮外必先安內,在關羽北伐襄樊之前,山越問題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陸遜傳:會丹楊賊帥費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權遣遜討棧。棧支黨多而往兵少,遜乃益施牙幢,分佈鼓角,夜潛山谷間,鼓譟而前,應時破散。遂部伍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蕩除,所過肅清,還屯蕪湖。

建安二十二年,丹陽賊帥費棧受曹操指使,煽動山越,起兵叛亂。孫權以陸遜為右部督討伐費棧,不僅是擊敗了山越,還獲得精卒數萬,大大充實了孫權的軍事力量,並且使社會得到安定。

外部原因

根據呂蒙傳的記載:在關羽北伐之際,呂蒙向孫權諫言奪取荊州,孫權雖說答應,但依舊糾結徐州的問題,畢竟孫十萬是個恥辱的稱號。這時,呂蒙就說了句實在話:

呂蒙傳: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雖說曹操新破諸袁,治理跟佈防重在河北,徐州的守兵也是微不足道。但是徐州地勢路通,驍騎所騁。今日得徐州,他日曹操必定來奪,沒有個七八萬人哪裡守得住。倒不如奪取荊州,全據長江,等待形勢改變。

這裡面,呂蒙提及到兩個關鍵所在:騎兵和長江。

孫權奪荊州和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在於,有力沒處使

呂蒙白衣渡江

過了長江,進入淮泗地區一直到河北,就是廣闊的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廣闊,缺乏騎兵的東吳只要是一上岸,就會遭到曹魏強大的騎兵掠陣,這是一個致命性問題,孫權不可能不知道。

為此,在孫權稱帝后不顧眾人反對執意出海遼東,其目的就是買馬。

孫權傳:嘉禾元年冬十月,魏遼東太守公孫淵遣校尉宿舒、閬中令孫綜稱藩於權,並獻貂馬。權大悅,加淵爵位。

沒想到的是公孫淵乃反覆小人,等孫權派遣大部隊攜帶大量金銀珠寶漂洋過海的到達遼東,換來的卻是公孫淵實實在在的背叛,氣得孫權要舉兵討伐遼東。

江表傳載權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湧如山。不自載鼠子頭以擲於海,無顏復臨萬國。就令顛沛,不以為恨。"

好在有尚書僕射薛綜等人強力勸諫孫權,才扼制了此次無效之攻伐。

諸如以上兩個原因,國內山越問題得到有效改變,加上北伐屢次失敗,有力沒處使的孫權又被關羽一而再的羞辱,不得不說,換成個普通老百姓尚且如此,你比我弱小,還不給我夾著尾巴做人,倒是三番兩次羞辱我,更何況是一方霸主,要你聯盟有何用,連基本的尊重都沒有。

所以這就導致了孫權痛下殺手。

孫權奪荊州和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在於,有力沒處使

劉備哭

反觀劉備,建安二十四年是他最輝煌的一年,得了漢中,又得了上庸三郡,領土範圍達到巔峰,可是卻連一年都沒有堅守住。隨著關羽戰死,荊州丟失,緊接著孟達的背叛導致上庸三郡得而復失,損失可以說是相當的大。

而終其原因,就是因為孫權的背盟所導致,所以在劉備稱帝后,便發動了對吳的戰爭。這不僅僅是因為仇恨,仇恨只能說是一個出口理由,更多的是為了奪回,這跟孫權奪取荊州有著異曲同工的相似之處。

內部原因

在劉備立足成都後,就做了兩件事情:穩定南中地區和分封諸將。

楊戲傳:孔山名方,南郡人也。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蜀既定,為犍為屬國都尉,因易郡名,為朱提太守,選為安遠將軍、庲降都督,住南昌縣。

劉備傳: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南中地區相當於今日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地勢錯綜複雜,瘴氣瀰漫,不僅不易開發,而且民風彪悍。宋代楊萬里曾在《明發龍川二絕》中這樣描述道:北人不識南中瘴,只到龍川指似君。

孫權奪荊州和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在於,有力沒處使

第一任庲降都督:鄧方

而這個鄧方雖然沒有立傳,但是根據其簡短的記載可以得知,鄧方作為荊州從事隨劉備入蜀,在平定成都後,作為朱提太守、安遠將軍、庲降都督鎮守南中,並在南昌縣設立治所。而楊戲評語中更是這樣說道:安遠強志,允休允烈,輕財果壯,當難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業。

可以想象,鄧方自上任後,遭遇過不少當地少數民族的叛亂,雖然以少敵多,但鎮守一方不是問題。

另一方面,劉備取城中金銀谷帛分賜將士,安撫民心,更是對諸將分封賜爵。除了原來的班底,東州派法正為謀主,西涼派馬超為爪牙,董和、黃權、李嚴、吳懿、費觀等益州派,甚至是彭羕、劉巴這等因個性問題被排擠的人也得到了顯耀的職位安排。從而達到有志之士,無不競勸的效果。

所以很肯定的說,劉備雖然取得益州不久,但國內相對穩定。

外部原因

在劉備稱帝后準備伐吳時,作為翊軍將軍的趙雲曾經對他這樣勸道:

雲別傳: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根據雲別傳的記載,趙雲的說辭中提到:滅魏,則吳自服;還有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然策馬迎王師。

顯然滅魏則吳自服是一句面子話,因為在後來蜀漢被滅,孫吳依然是堅挺了十七年之久。再者,如果孫權承認蜀漢,就不會一邊向曹魏稱臣,一邊暗中奪取荊州,這是前後矛盾。亂世之中,還是得看誰的拳頭大。

孫權奪荊州和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在於,有力沒處使

涼州地區

第二點,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河是黃河,渭是渭水,居河、渭之上指的就是雍凉地區。雖說劉備在湘水劃界之前對孫權的答覆是:等我拿下了涼州,就會把荊州歸還。但是在劉備取得漢中後卻做了以下兩件事情:

劉備傳:於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

典略曰:備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

1.留下魏延為漢中都督,鎮守漢中。

2.建造亭障,亭障就是堡壘。從成都到白水關,四百多個堡壘。

劉備沒有第一時間準備奪取涼州,反倒建造數量如此之多的堡壘,儼然不是一副打算進取曹魏的架勢。這裡大可能是有兩種原因:漢中之戰損耗過大,劉備還治成都,建設防禦工程是為了喘口氣;大可能是想著手治理南中地區(因為一南下成都就設置了庲降都督鎮守南中)。

孫權奪荊州和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在於,有力沒處使

劉備舉兵伐吳

所以,孫權的背盟將劉備的重點一下子轉移到了荊州。前面已經讓了長沙、桂陽(湘水劃界),現在涼州還沒拿下,你還奪我荊州。

這時候的劉備正好也是有力沒處使。

總結

不管是正史中的以曹魏為正統,或者是小說中褒劉貶曹,孫吳都處於不尷不尬的地位。加上孫權屢次北伐失敗,以及背棄盟約,自然是更加招黑。但即便如此,我們依舊得承認,孫權集團在長期治理江南板塊是頗有成效的,其強大更在蜀漢之上。北伐不成,自己又強大到一定程度,面對劉備集團的輕視,自然是將調轉矛頭。畢竟二者在兵種上有極大的相似之處(水軍、步兵),不過是孰強孰弱罷了,因此荊州必然是成了兩家成長的空間。

相反的,劉備亦然。在網絡上有很多聲音是說劉備討伐東吳是出於內部荊、益兩派之間的矛盾,其實我是不太贊同。派系之間的鬥爭得看治理者是誰,換成劉焉父子,重用東州兵欺壓本地士族,沒有矛盾那是不可能。但是自劉備入蜀,各方各派都得到相應的扶持,已然是一個比較平衡的局面(早有法正睚眥必報,但法正死得早)。因此我覺得更大的原因在於發展的空間,畢竟地盤才是國家發展的根本。


資料出處:《三國志》、《江表傳》、《雲別傳》、《魏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