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是晚唐的两个逃兵,却迈出了重振六朝古都的第一步

前情提要


南京市有“六朝古都”之称,因为东吴、东晋及南北朝时期的南四朝都曾经以位于今南京的建康城为都城,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终结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为止。


隋文帝下诏拆了建康城的城池、宫殿,重新设立了一个行政区划:蒋州,治所在原先东吴修建的要塞石头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他们只是晚唐的两个逃兵,却迈出了重振六朝古都的第一步


于是陈国皆平,得州三十,郡一百,县四百。诏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更于石头置蒋州。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改蒋州为丹阳郡,次年以建康等县合并为江宁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蒋州为扬州,江宁县为归化县。武德七年(624年)平定辅公祏叛乱后,又改扬州为蒋州。武德八年(625年)又改扬州,设大都督府,改归化县为金陵县。武德九年(626年)扬州治所改到江都,金陵县迁到白下村,改称白下县,贞观七年(633年)回归旧治,贞观九年(635年)恢复江宁县名。


一言以蔽之,就是武德九年后,南京地区就失去了州的行政区别,再怎么换名字挪治所,也仅仅是扬州下属的一个县。这一局面曾短暂被改变: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改江宁县为江宁郡,乾元元年(758年)改昇州,大书法家颜真卿就曾担任过昇州刺史。但到了上元二年(761年),昇州这一区划又被取消了。


然而在一百多年后,这座六朝古都不仅重新恢复到了州的行政级别,并在之后的时代里重拾辉煌,重新成为了一个乃至多个新政权的都城。


而带领这座古都迈出重振第一步的,竟然是徐州的两个不得志的逃兵。


乱世漂泊


那时,唐朝已经进入了末年的乱世:虽然黄巢之乱被平定,但各地藩镇都趁机坐大,形成了事实割据,朝廷对此已经无可奈何。


当时治理徐州的藩镇叫感化军节度使,时任节度使叫时溥。他因碰巧得到了黄巢的首级,成了平叛的大功臣,很是出风头。


可偏有人要拿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烦他:偏将冯弘铎被小吏侮辱了,官司打到了他这里。


更让他心烦的是,另一位偏将张雄竟然还不嫌事大,出言为冯弘铎辩护。


张雄和冯弘铎原本就交好,又都是淮南治下楚州涟水县人,老乡,这事又是受害人冯弘铎占理,张雄挺身而出,再正常不过了,可在时溥眼里,这就是有问题的,毕竟当初他是利用领兵讨伐黄巢的机会发动兵变做上这个节度使的,心里有鬼,草木皆兵。


张雄和冯弘铎察觉到以后,带了三百人出走了。时溥这种领导,值得他们效忠吗,值得他们陪葬吗?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明白这个道理,本文不表,单说这张雄和冯弘铎的故事。


时值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在乱世,区区三百人能干什么?


但张雄就是靠这三百人迈出了在乱世立足的第一步,趁浙西镇海军节度使周宝贪图享乐荒废军务,完成了后世很多名将都没做到的事:袭取苏州!


然后,他就以苏州刺史的名义招兵买马,拥兵五万,战舰千艘,还给自己的军队取名为天成军。


他们只是晚唐的两个逃兵,却迈出了重振六朝古都的第一步


周宝虽然佛系行事,但眼看张雄抢了自己的地盘又日渐壮大,心里还是不舒服的,于是想了个办法,借助相邻的老哥们淮南节度使高骈的力量铲除张雄。虽然这时候周宝和高骈已经翻脸了,但周宝看出了高骈手下手握精兵的六合镇遏使徐约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于是以苏州刺史一职诱导徐约攻打苏州。


张雄不是徐约的对手,光启三年(887年)被赶到东海上漂流去了。但他没有在海上漂太久。


他留了一手,派部下赵晖沿长江西进,夺取上元县。


上元县在哪?就是原来的江宁县,六朝古都建康城的所在!


群雄争霸之际,曾经的六朝古都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被这样的一个小角色趁乱占领,实在是令人唏嘘。


立足古都


更重要的是,同年淮南发生了兵变:将领毕师铎囚禁高骈,迎接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秦彦入主,庐州刺史杨行密则以讨贼为名围攻淮南治所扬州,也就是当初的江都郡。


于是张雄趁机来到扬州附近的东塘,买票看戏。


秦彦、毕师铎屡战不利,粮食短缺,见张雄就在附近,仿佛看到了救星,就以淮南节度使名义授予张雄仆射荣衔、冯弘铎等尚书荣衔,并用城中的金银财宝买张雄的粮食,一条通犀带换米五升,一锦衾换糠五升,二斤银子换米一斗……


张雄一夜暴富。


然而,暴富了的张雄却根本没想帮秦彦的忙,不仅顾自走了,还反过来秘密帮助杨行密。


不得不说,审时度势的能力在乱世真的很重要。


不久,秦彦、毕师铎实在守不住了,杀了高骈后出奔。他们竟然还对张雄心存幻想,希望张雄收留他们。张雄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们。


眼看淮南的战事告一段落,张雄想去上元县和小弟赵晖会师。


可是,赵晖已经变了。


赵晖从来不是一个乖孩子,先前秦彦从宣歙发兵三万乘竹筏沿江而下去帮毕师铎打架,他就在上元县截击,导致秦彦的军队打了五折。


就在高骈遭难的时候,无独有偶,镇海军的周宝也被兵变驱逐了,周宝的军队大多逃散投奔了赵晖。


收拢周宝部众后,赵晖的军队也达到了数万人。身处南朝繁华之地,他变得骄傲自满,想体验一下南朝帝王的生活,于是修复原来的建康台城(宫城)给自己住,也不和老大张雄联络了,当张雄想来看他的时候,他还想阻止。


他们只是晚唐的两个逃兵,却迈出了重振六朝古都的第一步


翅膀硬了想自己干了?没那么便宜的事,张雄当场教赵晖做人,赵晖去世。


张雄善于统御军队,很得军心,但那是对自己人,他对敌人还是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的,把赵晖的降卒全数坑杀了。


干掉了赵晖,张雄就真正当上了上元县的老大,重新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虽然没有能力在乱世争当第一第二,但当个城主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荣升刺史


树欲静而风不止,大半年后,张雄又卷入了淮南的战局中,这次找上他的,是他曾经帮助过的庐州刺史杨行密。


先前,杨行密虽然把秦彦、毕师铎赶出了扬州,但这时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先前割据淮西的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得知淮南有变,派弟弟秦宗衡率孙儒等将领去开拓新局面。然而,秦宗权很快败亡,孙儒不想给秦宗权陪葬,就杀了秦宗衡夺取了军权,顺便托势穷来归的秦彦和毕师铎下去向秦宗衡赔个礼道个歉。


杨行密自知不是孙儒的对手,只能退出扬州暂避锋芒,退回庐州,担心孙儒又杀来,决定把秦彦的旧部和继任者宣歙观察使赵锽吃掉,希望曾经的队友张雄及和州刺史孙端帮个忙,搭把手。


于是张雄和孙端一起对赵锽发难,被赵锽打败。


眼看队友竟如此不堪一击,杨行密是不是很失望呢?


其实,这都在杨行密的计划之中,等赵锽专心对付张雄、孙端,他就可以乘虚而入了。


在杨行密最终夺取宣歙的功劳簿上,当有张雄一份;而南京地区得以在一百多年后恢复州级行政区划,也是张雄的功劳。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以上元县为昇州,至于刺史人选,除了张雄还有谁?


张雄当了三年昇州刺史,于景福二年(893年)去世,士兵们出于怀念,为他立庙。


山雨欲来


一个势力从军事联盟发展到家天下是需要时间的,张雄显然没有完成这个过程,所以继任的刺史不是他的亲属,而是二把手冯弘铎。反正已经天下大乱,就算是自称的刺史,朝廷也不得不承认。


冯弘铎身为武将,骑射不在话下,还能像儒生一样侃侃而谈。


为了自保,他扩建城防;为了造出耐久的楼船,他不惜从远方运来上好的木材。


他们只是晚唐的两个逃兵,却迈出了重振六朝古都的第一步


于是,手握豪华舰队的他成为了当时周边水军实力最强大的人。


但是,他没有骄傲,因为当时,他以前的合作伙伴杨行密也已经打败了孙儒,真正成为了淮南节度使。


于是,乾宁二年(895年)或乾宁三年(896年),冯弘铎请求归附杨行密。说是归附,其实还是半独立的城主。


冯弘铎显然也不愿久居人下,曾派牙将尚公乃向杨行密索要镇海军治所润州。杨行密当然不肯,尚公乃竟然说:“您不批可以,但您能打过我们的楼船吗?”


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劫持,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以救驾为名讨伐李茂贞。李茂贞以昭宗名义下诏,命令冯弘铎在杨行密领导下出兵勤王,任冯弘铎为武宁军节度使。


武宁军节度使就是原先的感化军节度使,当时徐州已经是朱全忠的地盘,冯弘铎的老领导时溥早在9年前就被朱全忠收拾了。


也就是说,唐昭宗命令冯弘铎杀回自己的老单位。


冯弘铎想不想杀回老单位呢,史无明言,无从得知。杨行密虽然奉诏出兵,但很快因为缺粮不了了之,冯弘铎的执行力显然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勤王大功对冯弘铎来说太奢侈了,因为很快他就要自顾不暇了。


力尽失守


杨行密有个发小叫田頵,当初他吞并赵锽时,就是田頵抓住了赵锽;后来打败孙儒,也是田頵活捉的孙儒。杨行密创业初有成之际,宣歙观察使升为宁国军节度使,就由田頵担任,一当就是十年。


但是,杨行密想守业,田頵却想扩张,这对发小之间因为理念分歧渐行渐远。


而冯弘铎的昇州,正处在两位大佬之间!


冯弘铎虽然有了无法独善其身的危机感,但觉得只要不盲目站队,暂时总不要紧吧?毕竟自己手里的豪华舰队也不是那么容易吃掉的,谁会嫌自己实力太强兵太多吃饱了没事干来啃硬骨头玩?


然而,这是乱世,人不找事,事也会找人,也还真有人舍得下本钱去啃硬骨头。


田頵找到了冯弘铎以前的造船工人,让他们给自己造船。


工人们说:冯弘铎的船是远方运来的上好木料制成的,所以耐久,您这里有这样的木料吗?


田頵不以为意:本帅的战舰只要用一次就够了,耐久度是什么,能吃吗?


得知田頵也学自己组建了舰队,冯弘铎知道大事不妙了。手下建议他先下手为强。于是他以攻打江西节度使钟传为名,发兵沿江南下找田頵聊聊造船心得。


他们只是晚唐的两个逃兵,却迈出了重振六朝古都的第一步

宣城市就是田頵的老窝宣州


杨行密派使者去阻止,无果。


不只是杨行密拦不住,老天爷也拦不住。


这段时间,昇州屡现怪象,人们背着抱着婴儿到处跑,劝止不住;冯弘铎发兵当日,淮口突然刮起了大风,卷起房屋,大木头在空中飞舞,昇州人大惊,说如此怪象,意味着昇州城要变天了。


此战,冯弘铎大败,收集余部想重复老大哥张雄的道路,回东海。


冯弘铎的败讯也传到了杨行密耳朵里。杨行密开始思考,万一冯弘铎真的回东海,也像当初张雄一样重整人马东山再起,怎么办?


于是杨行密派使者去采访冯弘铎:别去海上漂了,来扬州跟我混吧!我不会亏待你,也不会亏待你的手下们。如果你想入主扬州当淮南节度使,我也会让给你的!


冯弘铎还没表态,左右已经哭得稀里哗啦。


等冯弘铎到了东塘,杨行密又乘飞舻带着十多个人穿着寻常衣服,不拿兵器,登上了冯弘铎的船,抓住冯弘铎的手,安慰他,勉励他。


于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冯弘铎正式加入了杨行密集团。


后记


杨行密说愿意让冯弘铎接手淮南节度使一职应该只是做姿态,冯弘铎也不会傻到真的提出这个要求,但淮南节度副使这个职务杨行密还是乐意给他的,当然也舍得给冯弘铎及其部属其他的物质待遇。


当然,冯弘铎当昇州刺史太久了,也该歇歇了,杨行密派名将李神福代任。


杨行密想起了老朋友尚公乃,问:“你还记得当初索要润州的事吗?”


尚公乃说,各为其主罢了。


杨行密笑了:“只要你以后像当初侍奉冯公一样侍奉我杨老头,我也就不担心了!”


不久,田頵仗着击破冯弘铎的功劳,来扬州向杨行密索取池州、歙州,杨行密不肯,窗户纸终于捅破,田頵决定起兵反杨,但仅仅一年后便被平定。


冯弘铎再无后顾之忧。

有一次,冯弘铎陪杨行密祭祀汉高祖庙,杨行密看到树上有两只鸟,命冯弘铎射之,冯弘铎只发了一箭,就完成了任务。


他们只是晚唐的两个逃兵,却迈出了重振六朝古都的第一步


天祐四年(907年),冯弘铎去世。


他弄丢了老大哥张雄的地盘,昇州也从此并入了淮南的版图,但这对昇州来说,却未必是坏事。


唐朝灭亡后,淮南地区形成了吴国,不久,吴国大权落入权臣徐温之手。徐温养子徐知诰任昇州刺史,修建州城,经营得有声有色,徐温见状就调走徐知诰,自领昇州,遥控朝廷。武义二年(920年),傀儡吴国王杨溥改昇州大都督府为金陵府,拜徐温为金陵尹。


后来,徐温死了,徐知诰自己也成为了吴国权臣,也出镇金陵,遥控朝廷,以金陵为吴国西都,建立齐国,成为了吴国的异姓王,并在迫使傀儡皇帝杨溥禅位后建立南唐,就在金陵建都。


这座六朝古都因而焕发新春,第七次成为了一国都城。


而让这一过程迈出第一步的,仅仅是两个被疑心生暗鬼的上司吓得跑路的偏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