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保定老調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保定老調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保定老調

保定老調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定老調又稱“老調梆子”,起初為白洋淀周邊農村花會中的俗曲“河西調”,清道光、咸豐年間已具戲曲雛形。早期老調行當以生、淨為主,而生、淨兩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調,故稱老調。保定老調劇目內容多是描寫帝王將相、草莽英雄的傳奇故事,劇目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改編流行在當地的木板大鼓的曲目,如《楊家將》、《呼家將》等;二是移植高腔的一些劇目,如《大戰棋盤街》、《山海關》、《請清兵》等。保定老調又移植了不少絲絃、河北梆子等兄弟劇種的劇目。

唱腔是保定老調音樂的主體,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和塑造人物的重要藝術手段,也是老調區別於其他劇種的主要標誌。老調唱腔質樸激越,敘述性較強,雄渾寬厚、粗獷高亢,給人一種深沉凝重、威嚴雄壯、氣勢恢宏的感覺,具有中國北方典型的忠腸烈骨、慷慨悲歌的民族特質。

保定老調唱腔結構形式為板腔體,基本曲調是由結構相似、結音相同的上下句組成,每個唱段都是由若干個循環反覆的“上下句”組成,唱詞的格式是說唱體的上下句,與大鼓詞頗相近。保定老調男女分腔,老生、小生、武生、花臉、文武丑、老旦所唱的屬於男腔,青衣、花旦所唱的屬於女腔。男女腔有著共同的結構形式和節奏規律,因而保持了兩者在風格上的統一,只是調式不同,音區不同,形成了男女腔在曲調上的差別,女腔的結束音是1,男腔的結束音是5,男女雖然調高相同(都是1=C),但女腔比男腔高四度。唱腔板式有[二板]、[頭板]、[三板]、[回龍]、[撥子]等十餘種。曲牌多來自於京劇、河北梆子、崑曲,常用的曲牌軍樂類有[風入松]、[江兒水]、[開門歌]、[水龍吟];喜樂類有[洞房贊]、[海清歌]、[八板]、[大滿堂紅]、[小滿堂紅]、[小寄生草];哀樂類有[嗩吶批]、[夢景]、[大寄生草]、[哭皇天]、[批];宴樂類有[大開門]、[滴溜子]、[擺宴曲]、[三步歌];其他還有[備馬令]、[娃娃]、[萬年歡]、[上天梯]等,鑼鼓經五十餘個。文場伴奏樂器以板胡為主,武場與河北梆子相同。

保定老調文戲與武戲在整個舞臺表演中都佔重要地位。行當齊全有老生、老外、小生、武生、青衣、花旦、刀馬旦、老旦、彩旦、花臉、醜等。其表演自然流暢、親切樸實,一伸手一投足,包括唸白,都帶有濃烈的鄉土氣息。

保定老調是獨具藝術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對於研究地方戲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研究當地的民族發展史、文化藝術發展史乃至風物人情,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