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聯合60餘家商業銀行推出“刷臉付”產品

近日,中國銀聯攜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60餘家機構聯合發佈全新智能支付產品“刷臉付”。

據介紹,“刷臉付”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通過刷臉實現交易路由,延續用支付口令交易驗證方式,不改變客戶使用、商戶受理的交易習慣。

用戶只需在手機銀行或雲閃付APP註冊開通並綁定銀聯卡,在商超、餐飲、藥店、酒店、自助售貨機等場景的特約商戶結算時,無需拿出手機或銀行卡,只需根據提示完成“刷臉”操作並輸入支付口令,即可成功付款,極大地提升客戶支付體驗,增強金融服務獲得感。目前,寧波、杭州、廣州、嘉興(烏鎮)、長沙、武漢、合肥等地區的客戶將率先享受到“刷臉付”服務。

據瞭解,作為全新的智能支付產品,“刷臉付”堅持以安全為本,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信息和資金安全防護。在信息保護方面,人臉特徵採集明確獲得客戶授權,嚴控數據使用範圍,採用支付標記化、多方安全計算、分散存儲等技術,嚴防信息洩漏、篡改與濫用。在資金安全方面,充分尊重客戶的主觀意願,通過專用支付口令進行主動確權,建立安全保障機制,保障客戶的知情權、財產安全權等合法權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分析指出,支付的便捷性必須建立在安全性基礎之上。從此次中國銀聯聯合銀行共同發佈的“刷臉付”來看,前期已在多地開展試點,通過商戶白名單等方式在多類場景開展公測,在安全性方面應該已經得到了檢驗。

董希淼認為,人臉是非常敏感的個人信息,不宜將人臉作為支付的唯一交易驗證因素。銀聯“刷臉付”在交易時須驗證支付口令,一是可以體現用戶支付的真實意願,二是防止通過人臉偽造冒用身份,保障交易安全。此外,銀聯“刷臉付”注重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將用戶人臉特徵信息與用戶關聯性較高的身份信息實行安全隔離,嚴格控制存儲設備和介質的訪問權限,嚴防信息洩漏、篡改與濫用。相關商戶和受理交易的終端,也須通過權威安全檢測機構的專業檢測。從上述舉措來看,銀聯“刷臉付”符合監管層要求,彌補了市場上同類產品的不足,其安全係數更高。

儘管人臉支付備受關注,但總體而言,目前人臉支付產業發展尚不成熟。下一步,中國銀聯、商業銀行、收單機構、商戶、服務廠商、安全評估機構等各方將圍繞“刷臉付”產品,加大金融科技應用力度,築牢支付結算安全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