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故宮,一直是我們捧在心尖上的寶藏之地。

冬雪過後,她瞬間沉靜,是名副其實的紫禁城。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迎春之際,她百花齊放,驚豔整個北京城。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她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明清24位皇帝的居所,坐擁72萬平方米麵積,珍藏186萬餘件文物……

硃紅城牆裡,故宮凝固的是現代生活之外的古老時光,還有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

2020年,剛好是紫禁城建成600年。

慶生之際,終於終於,宮裡把自己看家的寶貝一股腦地都拿了出來——

《我要去故宮系列》叢書(全20本)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純乾貨!宮裡產!2020開年,為孩子量身定製的文化大禮!


注意哦~不是簡單的旅遊導覽,而是貨真價實的故宮“自傳”。

208個古建築知識

79項古代技藝

158個文化常識

521件文物珍寶

43箇中小學語文歷史考題

……

故宮宣傳教育部團隊聯合資深故宮研究專家,歷時3年,數易其稿,精心打磨而成。

這是一套融建築群落、等級劃分、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習俗於一體的百科全書。

為了迎合小讀者的閱讀習慣,呆萌可愛的漫畫形象,延續了以往故宮文創的特點,故事、趣談、傳說穿插其間。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圖文詳解,擴充眼界,豐富孩子多個學科的知識點。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實景、實物高清大圖呈現。很多文物,甚至比在故宮看到的還要真切。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去故宮都沒看得這麼清楚

三種顏色,對應三大功能區,鉅細靡遺地介紹了故宮所有最珍貴的古建築,真的做到將故宮完完全全呈現在大家面前。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不僅詳細介紹了故宮的全部開放區域,更獨家曝光了正在修繕中的養心殿、東西六宮,和未開放的乾隆花園、重華宮等區域。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雖然才剛剛發行,《我要去故宮系列》已經收穫了不少忠實擁躉。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黃磊、佟大為、馬東……紛紛為《故宮》“站臺”。著名繪本大師熊亮也鼎力推薦。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有了這套書,帶娃去故宮,再也不用搜腸刮肚對照清宮戲,跟走馬觀花說拜拜~

已經瞭解過這套書的姐妹們,可以放心購買!


平均一本只要10塊多錢,錯過可惜~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為什麼推薦

《我要去故宮系列》叢書(全20本)

一、最有料的故宮通關秘籍,600年古建築一覽無遺


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到了故宮,就兩種感覺——

故宮可真大啊,走得腳底板都疼;

來故宮的人可真多啊,動不動就扎堆。

好不容易擠到跟前,隔著門縫,往裡一看,說實在的:

咱也看不出個啥,咱還不敢問。

去故宮之前,要是不做點功課,不僅票錢白花了,閒逛2個小時,孩子和家長都會覺得沒意思。


這套書,可以說是最有料的故宮通關秘籍。

全套書共有20本,分成紅、黃、藍三個顏色,對應故宮三大功能區域——

  • 紅色,代表舉行國事的外朝。午門、太和門、文華殿等,都在這裡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 藍色,是帝后嬪妃居住的內廷,也就是清宮戲出鏡率超高的“後宮”。


乾清宮、養心殿、東六宮、西六宮,都在這裡。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 黃色,是太上皇、太后的居所。

孝莊太后居住了30多年的慈寧宮、乾隆皇帝主持修建的寧壽全宮,都在這裡。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讀完這套書,哪個宮裡住的什麼人,都有哪些佈置,發生過什麼故事,基本就瞭解的八九不離十了。


比如,我們逛故宮都是從正南邊的午門進入。那午門有哪些講究呢?"午門斬首”是真的嗎?


《探秘午門》裡講到,午門是整個故宮的正門,也是皇宮的門面擔當,代表著皇家禮儀與威嚴。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午門,坐落於紫禁城的正南方,居中向陽。


古代方位以南為午,時間上以太陽在天空正中的時辰為午。因此得名“午門”。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午門,是舉辦典禮的重要場所。“頒朔”“進春”、受俘揚威,都是在午門進行。


它還是王公大臣上朝前及處理部分公務的集合地點。


至於“午門斬首”,真的是無稽之談。


還有我們看清宮戲,皇帝總是在養心殿寫字、接見大臣,養心殿是皇帝的辦公室嗎?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養心殿 ,圖片來自故宮


讀了《探秘養心殿》,孩子就能知道,養心殿在設計之初,只是帝王讀書學習和日常起居的一般場所。


沒有想到,後來一路扶搖直上,升為權利中樞,成為八個皇帝的居所。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所以,養心殿不僅設計精美,還暗藏不少玄機,是遊覽故宮的重頭戲。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圖為養心殿正殿正脊內的寶匣,是鎮殿之寶


這套書在編排上還有一個滿分小機關,就是每一本書的最前面,都附有一張故宮全景平面圖


手頭正在閱讀的宮殿的具體位置,還在相應的區域加框標註了。


這能幫助孩子更直觀地理解故宮的整體構造,下次去故宮,孩子就可以當個小嚮導了。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等春暖花來,再去遊覽故宮的時候,父母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秘書中提到的細節,


發現過去從未留意的寶物,甚至可以定製一條家庭成員最感興趣的故宮路線。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二、中國文化通識讀本——

匯聚歷史、政治、經濟、習俗、科技,還有43個語文、歷史考點隱藏其間


讀博物館的書,最怕的就是把好好的一本書讀成薄薄的一張“旅行導覽圖”。

我們這套書,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每一本都乾貨滿滿,是不可多得的中華傳統文化通識讀本

匯聚了歷史、政治、經濟、習俗、科技等等眾多知識點——


  • 建築


建造紫禁城的工匠們在各種建築上設計了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空洞。

僅太和廣場就有大小、功能各異的孔洞400餘個。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 習俗


敬老,是中華傳統美德。

千叟宴,是清代宮廷中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宴會。

清代曾舉辦過4次千叟宴,所有文武官員,60歲以上者都參加。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但是你知道嗎?千叟宴,分為一等桌和次等桌。只有少部分人可以進到乾清宮,大部分都要在宮外月臺和廣場上進食。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滴水成冰的季節,想想還是挺冷的。唯一有點補救的,是吃火鍋。

  • 禮制

午門的使用在許多場合都有具體的規定。從中間門洞出入是隻有皇帝才有的特權。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午門前,日冕在右,嘉量在左。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一個是用來觀測日影,推定時間的重要儀器,一個是標準量器,分別象徵皇帝對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把控。

近年來,有關故宮的知識也頻頻亮相中考、高考,和英文四六級的閱讀題中。


文淵閣的屋頂為什麼黑色的?

龍袍上不同紋樣代表什麼?

“明窗開筆”的習俗是指什麼?

太和殿上脊獸的正確順序是什麼?

大臣們上朝走的那條路線?

故宮裡有哪些防火防澇的措施?

……


書中隱藏了43個語文歷史考點,等待孩子們去挖掘。


比如說,書中提到午門東西兩端延伸而出的兩段城臺,稱作雙闕,是古代城門中最隆重的一種建築規制。


再引申到關於闕最早的記錄是在《詩經·鄭風》裡,“挑兮達兮,在城闕兮”,描述了主人公在城闕上焦急眺望歸人的場景。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探秘武英殿》一書裡,講到武英殿在康熙年間是修書、刊印書籍的地方。


在沒有印刷機的年代,武英殿採用了多種印刷方式,刊印“殿本”,也就是供古代皇帝閱讀的書籍。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孩子們讀到這裡,可以順便複習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的歷史,瞭解古代書籍的印刷,文化的傳播。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雖然是在講故宮,但是卻滲透了 不少孩子們課本中的知識點。


這種捕捉痕跡的學習,讓孩子們在瞭解故宮的過程中,收穫頗豐。


三、故宮博物院權威打造,實景、實物高清大圖,把最真實的故宮搬回家

這套書的主編果美俠,2003年進入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工作至今。


之所以說這套書超權威,就是因為它由多年致力於故宮文化宣傳推廣的故宮宣教團隊,聯合資深故宮研究專家,


在海量歷史資料的基礎上,歷時3年,數易其稿,歷經心血打磨而成。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妥妥的宮中出品,匠心打造。

超多實景、實物的高清大圖,看書的同時,我們彷彿身臨其境。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故宮金水橋右側協和門前的“石別拉”,我當時帶娃逛故宮的時候,還真以為是年久失修,壞了。


沒想到,它中間有空洞,是一種特殊的號角。


一旦紫禁城遇襲,侍衛就將一種特製的小銅喇叭插入孔中,用力吹出聲音,以警示宮內其他區域。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另外,以往我們隔著櫥窗看到的文物,在書本里看得也分外清晰。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這就不能不提故宮的珍寶館了。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滿族婦女的特殊髮型——兩把頭。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鈿子,是清代貴族婦女的一種頭飾。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從富麗堂皇的金銀器物、珠寶首飾裡,我們彷彿看到了當年皇宮生活的日常。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時不時出現的漫畫小人兒,延續了以往故宮文創的特點,看起來萌萌的,特別可愛。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一些複雜的工藝,經過圖文講解,小朋友們也能理解得更清楚、明白。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四、綠色環保印刷,大開本沉浸式閱讀,給孩子不一樣的故宮體驗

全書採用16開正方形開本,大家都知道,我對大開本的書,基本沒有什麼抵抗力。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沉浸式閱讀,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視覺觀感。

圖文配比恰到好處,字體相對比較大,綠色環保印刷,孩子讀的時間長一些,眼睛也不會累。

搭配高清大圖和實景拍攝圖,超多細節,等著他們去發現。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五、搭配免費視頻課程,在家也能“遊”故宮

掃碼看視頻,每週更新一節,現在已經到第三節了。

​故宮上新!紫禁城建成600年,宮裡把看家寶貝都拿出來了

動態畫面+專業解說

,超多孩子都在看。

就連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都來音頻支援啦!、

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我要去故宮系列》叢書,讓孩子足不出戶,全景式雲遊故宮。

全20本套裝書,我為大家爭取到了半折優惠,

只要268元,平均下來,一本10幾塊錢。

不管是自家孩子讀,還是送人,這個價錢都超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