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七八歲的孩子是不需要家長大吼大叫就可以認真學習且學習好的,請教大神有哪些辦法?

青原748


一、基本情況分析:

根據您提供的問題,可以分析推斷得到以下信息:

1.七八歲,小學二三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對學校生活已經適應,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了。2.寫作業需要父母大喊大叫才能完成,說明自律性或學習習慣不好。

3.推斷孩子性別應該是男孩子。

二、原因分析:

孩子自律性或學習習慣沒有養成,說明小時候沒有養成看書、閱讀的習慣,上學後父母沒有用心、正確的陪伴孩子寫作業,沒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父母從小散養孩子的結果。

三、解決方法:

1.孩子現在的情況,都是父母沒有正確的教育孩子造成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從現在開始,家長不要再大喊大叫了,不能把自己犯的錯誤,推卸到孩子身上。

2.為了孩子的學習和將來的人生,希望您能在孩子放學後,暫時放下您的事業或工作,用心陪伴孩子。能陪孩子的時間不多,真的,等孩子上了中學,您想陪,孩子也不願意了。

3.孩子寫作業時,希望您能陪在孩子身邊,不看手機,不盯孩子,您就靜靜地陪伴在他旁邊,可以看書,可以思考人生。

4.對孩子的學習習慣要有目的的培養,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培養孩子不拖拉的習慣。

方法:

限時完成作業,杜絕拖拉;

放學先完成作業,否則,吃喝玩樂甭想;

鼓勵孩子有問題及時問老師,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問題不積累;

及時表揚鼓勵孩子,強化優點,委婉提醒缺點。

相信,只要您能堅持一年,等孩子四年級的時候,您就能看到效果了。

總之,孩子的問題基本都是父母造成的,所以,想改變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有一點點幫助或警醒。


中學電教日誌


您好,七八歲的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關鍵在於家長和老師的引導。

我是一名老師,如今從事教學工作20多年了。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擔任小學六年級班主任,孩子們都大了,很容易和他們打成一片。

後來教一年級,孩子們和六年級的風格截然不同。一個學生上課玩皮筋,當堂批評他,哪曉得他一點也不覺得害羞,其他的同學笑了,他也跟著笑,我越是嚴肅,他們反倒笑得更厲害了。我當時就認識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會去考慮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問題,天真任性,是他們的特點。可怎麼面對這樣的孩子呢?總不能讓他們上課的時候也這樣任性下去吧!我就找老教師請教。

一位老教師的話,讓我茅塞頓開。這位老師是問我:“放過羊沒有?"我說:“放過”。他說:“追過羊沒有?"我說:“追過,有時候招呼羊,讓它過來跟我走,它不聽,我就去追,結果越追它就跑的越歡,最後跑驚了,我累個半死也沒追上!”。老師說:“你方法不對,你應該拿起一把草,再去招呼它,他看見草就跟著你走了。教學生也一樣,想讓學生跟著你的思路走,手裡得有這把稻草啊!”

後來我改變了思路。小學生都喜歡被人誇,我就把誇獎作為手裡的稻草。看到有同學上課走思,或坐姿不端正,我就會找一個做的好的同學當場表揚——“某某某同學坐姿真好”、“某某某同學寫的字真清楚”、“某某同學的進步真大”……那些做的不好的同學自然會以這些人為榜樣,因為他們也希望得到老師的誇獎。只要這些同學做好了,進步了,我都會及時誇獎。沒過多久,孩子們都特別喜歡上我的課,也願意和我做朋友,一下課,圍在我周圍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在家庭中,孩子的學習環境和在學校不同,但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方法,還是要以引導為主,找準手裡的這把稻草,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小的學習目標,或者引導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意識的讓孩子感到家長和他在一個戰線上,比如孩子學習前告訴他:你是小男子漢了,相信一定能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如果遇到困難,自己解決不了,別忘了有爸爸媽媽可以做你的後援團哦……然後觀察他的學習狀態,經常給予鼓勵。

孩子學習的時候,切忌對孩子大吼大叫。因為這樣很容易使他感到,學習沒好事兒,只要一學習就捱罵,學習是最痛苦的事情。久而久之,對學習就會徹底失去興趣,到時候得不償失。

找到那一把稻草,引導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他才會愛上學習。這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過程,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梅弄月黃昏


這位家長您好!很榮幸參與到這個問題的討論!

七八歲的孩子,我家也有一個,正處於一年級階段。所以十分理解您的感受。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逆反階段,我們的大喊大叫解決不了問題,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我也對女兒發過火,發現沒起到任何作用,有一個階段,我惡補了家庭教育心理學,後期發現,孩子改變很容易,關鍵在於我們用怎樣的心態去引導。我女兒目前學習成績很好,這個寒假,自己預習了下學期的內容,而且測試卷的準確率能在90%以上,我很欣慰。我把我的實戰經驗分享給您。

想讓孩子自主學習,和孩子學習好,是兩個概念,一個是過程,一個是結果。所以急不來,得講究方法和方式。

一、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是能認真學習的前提。

想讓孩子自主學習,是需要培養過程的,我在這個頭條號裡發過關於提高學習自律的文章,您可以抽空看一看,這裡就不多說了。

二、多做一些專注力培養和思維訓練的內容

專注力好的孩子,學習會比較投入,思維訓練可以開拓他的知識緯度,利於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勞逸結合,做好學習規劃

在頭條裡,我多次說到學習規劃,學習目標明確了,孩子學習才有動力,家長才能更容易觀察到孩子的強弱項,進行專項訓練。

四、鼓勵和肯定,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和諧的親子關係,是教育孩子的基礎,打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很重要。

希望我的經驗對您有幫助,歡迎參與討論!感謝點贊和轉發!


三言兩語說早教


有的,我家女兒就是呀,如今已經大學生了,從小學到高考,沒補過課,我只負責做好後勤。女兒一直是我的驕傲,我也很願意分享我的經驗

首先,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養成好習慣。三歲前,是寶寶的敏感期,早教能讓寶寶的各種潛在能力得到鍛鍊。六歲前是培養孩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比如做事認真,不拖拉,有時間觀念,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完成等。

另外,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感興趣了,孩子才會主動去學習。我的具體做法就是從小陪孩子一起讀繪本,繪本內容要多樣化,包羅全科;還有就是多帶孩子走出去接觸外面的世界,神奇的大自然會激發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多問為什麼。

還有,從小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多多誇獎,孩子感覺很有成就感,就會更加努力。無論多大都會有自尊心,誰都願意被誇,老師誇,便愛上了學校,愛上了學習,還用你督促寫作業嗎?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打好了,家長根本不用再去為寫作業而鬧得雞飛狗跳。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讓心歸零微笑前行666


我家孩子現在三年級。她剛讀一年級時,我家小寶出生了,所以,我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輔導她的學習和作業的。孩子的接送都是爸爸完成的,不過,好在孩子很自覺,學習和作業都可以自主完成,而且成績也經常是班上第一名。所以,我結合我家孩子的情況,可以給這位家長一些建議。


1、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實現自主閱讀。我家大寶小時候我是經常給她讀書,指著書上的字讀,一直到她五歲半,暑假時弄了一套四五快讀,過了一遍下來,孩子實現了自主閱讀。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孩子把不一樣的卡梅拉、小馬寶莉等系列書籍完全自己給閱讀完了,這為她後面讀小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孩子能夠自主閱讀了,有一定的文字基礎和文字信息理解能力,那她在學習上就會比沒有基礎的同學輕鬆很多,因此,學習和寫作業都會自主獨立得多。如果題主的孩子不喜歡閱讀或者還沒能實現自主閱讀,家長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培養,這會讓他今後的學習事半功倍。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作業習慣。跟老師溝通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看孩子在課堂上能否認真聽課不?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孩子是為自己讀書,通過讀書,孩子長大才能更能幹,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要知道發脾氣大吼大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多負面的東西,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家長可以跟孩子溝通協商,一起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和作業計劃,孩子負責實施,家長負責監督,給予一定的獎懲措施。這需要家長花費極大的耐心和極多的精力,不斷堅持,堅持3個星期下來,孩子學習自主性肯定會有很大的改善。


總之,孩子的學習是件很長遠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鄭老師初中數學課堂


這個問題提的好,切中當下七八歲孩子的實際,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你還真的需要多角度深度瞭解自家的孩子品格,習慣,興趣,特長,更需要了解一年級上學期,下學期,二年級上學期,下學期不同的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這個問題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

一是如何跟孩子同頻共振。

二是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三是如何策略性的陪伴孩子。

三年級之前,孩子基本處在一個新環境的適應跟磨合過程。更需要家長的多關注,因為孩子還不夠真正的全面獨立,多啟發孩子和鼓勵孩子獨立生活和學習。

當孩子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就已經基本適應了學校的生活,家長卻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囑咐和嘮叨個沒完沒了,於是孩子開始正視家長,跟家長作對,這就是家長眼裡的不聽話。事實上孩子成長了,而家長卻沒有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再有就是家長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家長沒有家庭教育的啟迪,不會和孩子同頻共振,甚至根本溝通不了,因為孩子還聽不懂你的話,和表達方式!

我們想想如何杜絕吼孩子,就可以輕鬆的帶孩子,那一定是快樂陪伴孩子,但也一定是講究原則的!


校長名家


當然有。古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你的孩子都七八歲了還需要大吼大叫才能學習,說明你前期沒有引導好,現在不愛學習只是前期沒有引導好結出的“果”。教育孩子這事最高明的教育是“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當然,既然已經這樣了,那就趕緊改變教育方式。環境即教育。最根本的方法是父母和孩子相處時和孩子一起學習,讓學習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更具體的操作方法,你可以私信我。


兒童大成自然培養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孩子的自控能力是很差的,想要做到孩子能夠自主學習,有兩個方面需要考慮

一,內驅動力夠不夠?

對於樂天型的孩子來說,他最大的驅動力就是他想要,或者他喜歡,或者他愛的人喜歡他這樣做,

所以如果是樂天型的孩子,要以興趣樂趣為出發點,

找到孩子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或者在他每次自主要做任務時父母給孩子及時的肯定,讚許並提出心願,用這兩個標準量體裁衣,做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即可。

如果是激進型的孩子,則不同了,他們的毅力和恆心是很強的,引導這類孩子要以目標為導向,

父母幫助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和目標,把目標細化,和孩子溝通好,要按照既定計劃完成任務才算升級成功,

如果孩子做的好可以適當的給與獎勵,獎勵可以是去博物館,或者一起爬山之類的,不要用物質獎勵。

另外父母的心態非常重要,你的焦慮會影響孩子,孩子比你還要焦慮的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無法正常溝通的。

二,學習環境如何?是否有時間管理的好習慣

孩子不是天生就喜歡學習,但是天生愛模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

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我從孩子剛出生就開始養成自己的讀書聽課的習慣,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只要我看書,孩子一定會拿著書看。

另外我們家裡最多的東西就是書,只要孩子隨便找個地墊坐下,隨手就能拿到書,

看書學習已經內化成為生活習慣,跟喝水一樣平常。

第二點,孩子需要有條理的安排學習,

在孩子的學習之路上,我們要給孩子做好心裡建設,認真按時的做好任務,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合理安排自己想做的事,

在任務方面要把任務分解,分配在大塊的時間裡,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量化完成的時間,又很期待完成任務的遊戲時間。

總結

對孩子一定要有耐心,根據不同階段孩子的不同需求做一定的調整,相信可以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墨舞star


有,家長吼叫,是自己找的,你把監督理解成輔導,而且是喋喋不休,絮絮叨叨,你是讓孩子學習,還是聽你說教,嘮叨,怒吼?這樣孩子即使學習,也是蒙圈的,

家長不要在孩子身邊,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你該做什麼去做什麼,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去完成作業。你只需要時不時的去看看孩子是否在做作業沒有。如果沒有在做作業,你這時候的提醒就恰到好處。


令狐青雲89088282


當然有,我大哥和我本人就是,我班有上十個學生也是。讀書主要靠天賦,成績好的沒幾個是靠老師家長壓迫的。他們學習非常自覺,總是第一時間把學習任務完成。我班有一女生,不做完作業絕不吃飯,她才八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