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很多時候對於老人講的話,我們總是半信半疑,然而細細一想卻很有道理。比如老人總是會說:

“半夜別帶孩子出門,不好!”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表面聽起來老人很迷信,但事實上的的確確老人們有老人們的經驗和道理。

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半夜不能帶孩子出門以外,這三個地方也最好別帶孩子去,這並不是迷信。

白天帶孩子去寺廟祈福,晚上回家後,孩子大哭大鬧,哄也哄不好

我的同事小李春節回孃家串門,孃家本地有個習俗,就是春節要到寺廟裡祈福。小李回孃家自然也要入鄉隨俗。

心想著,正好也給兒子祈一下福,希望兒子能夠茁壯長大。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但孩子的外曾祖母卻反對小李帶孩子去寺廟祈福,小李心想農村的老人們都迷信,就全然不在意,也不顧老人的反對。

然而晚上回到孃家後,孩子就開始哭鬧了起來,怎麼哄都哄不好。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別帶孩子去這四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其實雖然鄉下的老人們難免不會迷信,但的確很多時候還是很有道理的,就比如反對小李帶孩子去寺廟這件事。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述一下,如果孩子太小,年齡還不到6歲,那麼儘量不要帶孩子去的4個地方。

1.儘量別帶孩子去寺廟

很多時候,家裡的老人都十分忌憚帶孩子去寺廟這種地方,其實並不是迷信。

對於孩子來講,害怕是其本能,當看到佛像和兇一點神像時,很有可能會嚇到孩子。甚至孩子會因為寺廟裡的氛圍而感到害怕。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即便是晚上回家,孩子一但想起白天在寺廟看到的神像,就會因為害怕而哭。

另外,如果孩子從寺廟回來因為哭而害怕時,媽媽要及時把寶寶抱在懷裡,安撫寶寶的情緒,直到寶寶入睡。

如果孩子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即便是探望生病的親人,也不要帶著寶寶去。

因為醫院是病毒最密集的地方,而孩子本身體質也非常弱,儘管醫院每天都會消毒,但也難免會被密集的病人所傳染。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另外,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倘若帶寶寶去醫院,別忘了給孩子佩戴口罩,避免空氣交叉感染。

3.儘量別帶孩子去電影院

帶寶寶去電影院這無可厚非,然而有些爸爸和媽媽帶寶寶去電影院,並不會看一些相對溫和的電影。

甚至有的家長會帶寶寶看恐怖片,這些是不適合孩子來看的,會嚇到孩子。

與此同時電影院比較大的聲音,以及黑暗封閉的環境都不適合寶寶呆的時間太長,因此在孩子稍微長大一點之前,最好別帶孩子去電影院。

4.別帶孩子參加葬禮

面對故去的親人,作為孩子有義務來參加葬禮,但如果寶寶太小了,就讓寶寶迴避吧。

首先葬禮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嚴肅的地方,如果孩子太淘氣,反而對逝者不太尊重。其次,太過於沉悶的氛圍,也會給孩子造成不安。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其次,對於葬禮中的氛圍,孩子本能地就會感到害怕,倘若驚嚇過度,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甚至半夜會害怕得哭鬧。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帶孩子出門的注意事項

1.媽媽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孩子身上

根據統計,大多數人販子事件、兒童車禍事件,都是在媽媽不注意的時候發現的。

很多人都會表示疑問:“難道做媽媽的,就連自己的孩子都看不住?”而事實上,很多“低頭一族”的媽媽,即便是帶孩子上街,都會時不時低頭刷一刷手機。

因此為了孩子的安全,當我們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媽媽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2.避免帶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如果家裡的孩子太小,那麼媽媽就要避免常帶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孩子的體質弱,而人流密集的地方空氣也不好,對於孩子來講,並不是好地方,尤其是容易空氣交叉感染的傳染病。

如果想帶孩子買東西,那麼就請去正規的商場,安全性要比集市等地方高,同時回到家後讓孩子養成洗手的習慣。

3.避免帶孩子去有恐怖元素的地方

這裡所指的就是會令孩子感到害怕和不安的地方,比如漆黑的夜晚、寺廟、墓地、葬禮等地方,都不適合孩子。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講,他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靈,或好或壞。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因此平時多帶孩子去一些陽光、快樂元素較多的地方,比如公園、遊樂場甚至好看的景點等等。

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別帶他去這4個地方,並不是迷信

孩子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十分脆弱,倘若你家的孩子還沒有到6歲,那麼就避免帶孩子去上面我們所說的這四個地方。

平時在外面,細心的媽媽都會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在害怕,當寶寶害怕的時候,媽媽即使安撫好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應有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