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達斡爾族、哈薩克族、滿族以及柯爾克族均有訓鷹、熬鷹的傳統,現如今,物質的充足及信息高度發展的今天,這個古老的東方技能正在慢慢的消失。

大家都知道,鷹屬猛禽,包括金雕、蒼鷹等各種隼形類,在我國都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捉、販賣。在古時候,中國西部和北部的偏遠邊境,當地人的牧民和獵人一直有把鷹當做狩獵工具的傳統,但近些年來,這種種“馴鷹”、“捕獵”小動物的情況已消失不見了!

柯爾克孜族馴鷹老人說:“在古代,馴養一隻好的金雕捕獵,可以養活一家人。”

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隼、鷹、雕、一直是生物鏈頂端的猛禽,而金雕則是鷹的一種。如何馴養它們、讓它們服從指令,想想都覺得的是個技術活,一般人還真弄不了。

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訓鷹,本身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完的,開始的過程就是從“熬”開始,連續蹲守,有時長達幾天或十幾天,需要幾個人輪流盯著,鷹在長時間不吃不喝不睡的摧殘下,從開始的劇烈掙扎、嚎叫、到最後鷹慢慢就屈服了,就跟人一樣,意志力一但崩塌,什麼都無所謂了,接下來就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經過熬的第一階段,才算訓鷹的開始,接下來,就該到所謂的“下捻子”了,捻子顧名思義就是用麻繩或麻布、棉布製作的球形物,把肉包裹起來,讓鷹吞下去,一天要多次的吞下去拉出來,這個過程加“抽捻子”,一是提升鷹的飢餓感,二是把其胃部的油脂通過抽拉給刮掉,幾天下來,鷹就徹底屈服了,之後慢慢的喂少量的食物,讓其保持飢餓感。

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下一階段就要讓鷹多與人親近,不懼怕人,所以訓鷹著會託著四處遊走,去往人多的地方,讓鷹慢慢的熟悉、適應,以後除了訓練或狩獵,平時的鷹是要帶上眼罩,保持鷹的專注力以及對託手的依附力。

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當然喜歡鷹隼和訓鷹是兩回事,在中國大部分地區買賣鷹隼是犯罪行為。在之前提到的幾個少數名族,訓鷹和鷹獵作為一種古老的生活方式,已延續千年,形成了一種名族文化,。2012年,少數名族的訓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活的人類遺產”。

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一隻完全馴服的鷹,它的生命週期可以達到20-30年,所以對於很多老一輩的訓鷹人,鷹是他的夥伴、朋友、家人!

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文化需要傳承,我們堅信這些古老的東方技藝在新時代用途也一定會更加廣泛,使其造福人類。但仍有不法之徒,為了金錢不惜鋌而走險,捕捉、獵殺、販賣鷹隼,讓本身數量稀少的鷹隼面臨滅頂之災,

正在消失的文化-獵鷹的訓化

有一點,對於保護鷹隼是非常有利的,鷹隼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中,屬於瀕危物種。

保護動物,從你我開始!

喜好不是愛,愛就給它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