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居民槓桿率增長超過去10年,再擰緊“水龍頭”,炒房沒戲

2019年,居民槓桿率增長超過去10年,再擰緊“水龍頭”,炒房沒戲

房地產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可以說對資金的敏感度非常強。所以開發商的融資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發展前景,由於房地產調控持續收緊,此前一些高負債企業自然會受到資金鍊風險的挑戰。不少房企也寄希望於“放水”,希望寬鬆的市場環境能夠讓自己翻身。

然而監管一直在路上,即使流動性寬鬆,也不足以構成房地產市場的大範圍寬鬆,依然難以打造炒房者的環境。

銀保監會官網1月3日消息,銀保監會印發《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重點提出,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抑制居民槓桿率過快增長。

2019年,居民槓桿率增長超過去10年,再擰緊“水龍頭”,炒房沒戲

雖然從2018年以來,監管部門對於銀行“輸血”房地產的嚴查就已開始,但是截止目前,仍然有大量銀行違規涉入房貸,一年來發文公示受到處罰的銀行機構超過50家,其中涉及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

對於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可以說是屢禁不止,儘管也有一些效果,但是任務非常艱鉅。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所以需要監管的持續性,就好比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堅定的可持續性一樣。

所以此次銀保監會更是把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作為重點提出來,而且新年剛過就把這個當作頭號任務來抓,足見對其的重視性。

2019年,居民槓桿率增長超過去10年,再擰緊“水龍頭”,炒房沒戲

在近日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中,央行連續第二年關注居民部門的槓桿率問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報告顯示,居民槓桿率在2019年前三個季度分別增長1.1、1.0和1.0個百分點,全年增幅可能會超過過去十年的平均值。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指出,我國居民部門槓桿水平存在兩方面風險。一是近幾年增長過快。二是槓桿結構不合理。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當前居民槓桿率攀升對消費的抑制作用比拉動作用更為明顯。“現階段強行推動居民去槓桿不太現實,可能引發房地產市場大幅下行風險,進而對國民經濟和金融體系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繼續容忍居民槓桿率過快上行也不可取,這將導致風險累積,給長期金融穩定埋下隱患。”

2019年,居民槓桿率增長超過去10年,再擰緊“水龍頭”,炒房沒戲

由此可見,這跟房地產調控也保持了基本的驚人一致性,房價過快上漲肯定不行,但是房價也不太可能大幅下跌,過快上漲下跌都是風險所在,都需要防範。

從官方釋放的信號看,我們對金融政策的定位沒有變,大方向沒有變,所以對信貸資金的流向監管也就非常嚴格,不是說不允許流入房地產,而是對於一些違規流入現象嚴厲打擊。這其實就是一個風險問題的防範。完全不允許流入,那將是一潭死水,同樣是風險。如果什麼資金都流入房地產,就好比什麼人都可以貸款買房,那風險也是相當大的。

2019年,居民槓桿率增長超過去10年,再擰緊“水龍頭”,炒房沒戲

對於中小房企可能更加敏感,資金方面的收緊,或決定了他們的存活,尤其是房屋銷售不好的中小房企,債務壓力會更加增大,行業大洗牌一些中小房企被淘汰在所難免,但對整個行業來說並非壞事,淨化後的市場將更加健康可持續。

對於炒房者,經濟日報評論稱,想靠炒房暴富?別做夢了!再提“房住不炒”,銀保監會再次加大對違規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的監管,顯示了國家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心,說明對真實居住需求的保護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表明嚴監管態勢將得到延續,未來樓市政策將會繼續打擊投機行為,想靠炒房暴富的炒房客們將徹底涼涼。

2019年,居民槓桿率增長超過去10年,再擰緊“水龍頭”,炒房沒戲

要根治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亂象,就應該嚴格落實“房住不炒”定位,讓投資投機炒房無利可圖,創造脫虛向實的政策環境,從根本上防控好金融風險。不再讓地方、個人、銀行、炒房者想過多依賴房地產,這才是真正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