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為什麼那麼有錢?

cyler


晚清末年,中央財政的收入確實呈現出很奇特的景象,即不斷地大幅增長,給人以國庫收入越來越多的“迴光返照”印象。

有學者曾統計,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王朝每年的國庫收入約為4000萬兩銀上下,而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戰爭後,國庫收入已增長至每年6000萬兩銀上下,到了1890年代則升至7000萬兩左右。進入20世紀,庚子事變後,清王朝在1903年的財政收入是1億餘兩,到了王朝末年的宣統年間,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年財政收入3億兩上下的誇張數字。

之所以出現這種財政收入的大幅上揚,主要得益於下面幾個方面:

1、海關新稅的增長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國設立海關稅務司制度,僱傭歐洲人充當中國海關的高級僱員,並在海關征管體系中引入歐洲式的制度。當時,經歷第一、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對外通商口岸城市增多,中外貿易的額度也逐年上升,這種背景下,海關稅的數量越來越多,對清王朝國庫收入的增長起到了非常大的積極意義。例如1864年,外貿總值9000餘萬兩,海關稅收800餘萬兩,而到了北洋海軍成軍的1888年,外貿規模到了2億餘兩,海關稅收高達2000萬兩,到了清王朝覆滅前的1910年,中國的外貿規模達到8億餘兩,海關稅收增長至3000餘萬兩。

2、各項稅收的增長

太平天國戰爭後,清王朝各項課稅收入方面有大幅增長,除了徵收新稅、提高稅率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厘金。厘金,可以簡單理解為國內貿易稅,清末隨著國內局勢漸趨平穩,商業繁盛,厘金的收入也不斷增加,其中主要包括洋藥厘金、土藥厘金、百貨厘金、鹽釐等,後兩種較好理解,前兩種則分別指進口鴉片和國產鴉片的貿易稅,是厘金中的大宗。在19世紀80年代,清王朝每年的厘金收入大致在1000萬兩上下,而到了清王朝滅亡前的1910年,則增長至4000萬兩規模,由此可見一斑。

3、近代化事業的收入

清末洋務運動時代,雖然以國防近代化建設為主,但也開辦了一批官辦國營的實業,諸如礦務等。到了甲午戰爭後,洋務事業的推進更為普遍,洋務企業的收入在國家收入中的比重也漸漸增長。到宣統年間,國營洋務企業的大宗是電報、郵政、鐵路,其中電報年收入約1000萬兩,郵政年收入約900萬兩,鐵路年收入約2000萬兩。

總體而言,清王朝末年,在磕磕絆絆中緩慢地進行近代化變革,而國庫收入的增長,實際就是國家近代化的一項自然成果。同時,清末自太平天國、捻軍、西北迴亂等事件後,國內政局相對穩定,尤其是沿海的江浙、兩廣、長江流域等財富之區局勢穩定,工商業繁榮,也是這種增長的重要原因。

還有一點較少被人注意的是。甲午戰爭後,清王朝放開了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募集資金的閘門,即在國際市場發行國家債券籌集資金,除了用於支付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戰爭賠款的內容外,清政府為了興辦鐵路等實業籌集本金,也從國際市場大量籌集資金,諸如1910年,發行外債近5000萬兩,其中1000餘萬用於海陸軍建設,近3000萬用於鐵路修建等等。這些資金雖然屬於債務,但客觀上對促進實業建設,以及繁榮工商業也帶來了積極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