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工匠丨精研才能精通,他們以匠心鑄就職業技能的完美與極致

2019年底,威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了50名“威海工匠”,威海工會在線陸續展播受表彰個人的先進事蹟,弘揚工匠精神,築夢偉大時代。

“精”於調試,“通”於技藝——廣泰空港鉗工 姚新傑

威海工匠丨精研才能精通,他们以匠心铸就职业技能的完美与极致

姚新傑,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鉗工,自2002年進入廣泰公司,一直在生產一線從事裝配和調試工作。

姚新傑對各種出廠設備都瞭如指掌,對平臺車、擺渡車等產品提出多項優化改進建議,為公司節省了大量維修費用。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設備“通家”,也會碰到難啃的骨頭。AM系列抱輪牽引車是公司從德國引進的高技術含量產品,工藝複雜,以往只有耗費資金邀請德國技師才能調試。姚新傑從研究生產圖紙,到全程參與研發製作,針對不同的機型設置不同參數,克服重重難關,最終吃透德文系統設計原理,全面掌握機械性能,成為這一系列產品為數不多的獨立調試技師,改變了該設備在國內無法自行調試的歷史。

成立“姚新傑創新工作室”後,他再接再厲,帶領成員進行技術攻關,利用平板車改裝的抱輪飛機牽引車大型測試工裝,成功解決了抱輪飛機牽引車沒有大型工裝無法測試的技術設備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抱輪飛機牽引車在國內順利實現量產銷售。姚新傑作為主調人員參加國內首臺抱輪飛機牽引車的機械、液壓調試工作成功後,他又參與到飛機制造商認可的對該車的NTO測試認證,用一年多的週期,最終使國內首次獲得美國波音、法國空客等飛機制造商發放的無技術疑議許可,廣泰從而成為國內首家公司擁有這種資質的公司。

通過不斷引進、學習、研發和超越,姚新傑和廣泰的工匠們一起,紮根生產一線,發揮著自己的全部技能,持續推動廣泰空港設備躍居世界一流水平。

鑄夢輪船“血管”——黃海造船電焊工人 於進強

威海工匠丨精研才能精通,他们以匠心铸就职业技能的完美与极致

於進強,黃海造船有限公司管裝分廠高級技師、電焊工人,自1991年進入黃海造船從事焊接工作,迄今已有28年的時間了。

20多年的一線焊接工作,使於進強熟悉每一種材質、每一種規格的焊接管,能夠迅速發現每一次的焊接漏洞、故障。每當有人慌張地反映焊接安裝中搞不定的問題,於進強常常憑經驗就能推測出原因。而最後檢查的結果,通常和他推測的一樣。工友們都說他太“神”了。其實這種“神”,怎會是一日之功。焊工是個“苦差事”,焊接溶池的溫度保持在3000度上下。焊接手弧焊四種焊接形式,橫、平、立、仰,每一種都需要反覆練習,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焊接方法。每種管子的焊接都通過成千上成萬次的練習,產生了肢體的記憶,這樣再拿起焊管的時候,自然就能手到擒來。

肢體記憶、焊接手感……這樣的“苦功夫”,可以解決“大問題”。 2003年,黃海造船有限公司建造8000馬力油田守護船,船上耐腐蝕管系採用B10金屬銅鎳鐵合金管。這種管的特點是管壁薄、易氧化、內部成型差、易變形,拍片成功率低。時間緊、任務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於進強仔細查閱相關理論資料,結合多年實踐經驗,反覆琢磨,打造出一套“銅鎳管焊接工藝”。船東船檢在報驗時,對銅鎳管焊接質量非常滿意,拍片成功率在99℅以上。

正是基於這種責任意識,於進強在工作中有一雙銳利的眼睛,總能迅速發現焊接缺陷。他發現,“探傷不合格”和“焊角不達標”兩個問題,佔到了焊接缺陷總數的80%。於進強仔細查找,發現管系焊接過程產生的“氣孔”和“咬邊”等主要缺陷,找出焊絲生鏽、保護氣體不純不足、氧化層打磨不乾淨等問題。為此,他牽頭成立QC革新小組,對存在的問題逐一試驗,最終把一次性焊接成功率提升到了99%。

揚帆大海,逐夢深藍。偉大的夢想背後,是堅定的信念以及為之不懈的努力。於進強,以一個普通焊工的執著,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藍色力量。

三十五年堅守一線造就威海工匠——山東工友集團銑工 江德良

威海工匠丨精研才能精通,他们以匠心铸就职业技能的完美与极致

江德良,山東工友集團高級技師、銑工,自1984年進入工友集團一直從事銑工工作。他勤懇敬業善於鑽研,積極投身於職工技術革新與發明創造工作,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為產品的質量提升與改進做出了突出成績,獲威海市有突出貢獻技師、威海首席技師、山東省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

江德良在工友集團工作了35年。在他的地盤裡,他可是有著很高的威望和一大批粉絲的。有人說他刻板,有人說他嚴謹,但提起他的技術那可是人人豎大拇指,車、鏜、銑、刨、磨,樣樣精通,是個名副其實的全能機床工。

一次,江德良和他的徒弟們接到了一個令人頭疼的任務,一批來自法國的軌道訂單,3米長的軌道要求間隔要小於3毫米,這可是他們頭一次接到這樣高精度的訂單,心裡都沒了底。江德良一聲令下,擼起袖子加油幹,不能讓他們小瞧了咱,於是十幾工友沒日沒夜,改機床,改工藝,終於,訂單完成,客戶滿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些年,他加工過數十萬個機械零件,令人稱道的是,在這裡面幾乎沒有出現過一個次品。

江德良還是個發明創造能手,設計的MJ153D型單片圓鋸機導軌磨削工裝,在平磨上磨削V型導軌工作面夾具,與原來工藝方法相比提高20倍精度和效率;設計的MJ153D型單片圓鋸機傳動鏈板加工工藝方法和工藝裝備,由原來的12道工序簡化為6道工序;設計的MB106H型單面木工壓刨床工作臺兩側的導軌面加工方法和工藝裝備,每年能節省各項費用幾百萬元。

江德良總說,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工匠的優秀品質,那就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來做同一件事情,依靠自己的信念,做到極致,也許他的技術並不能驚天動地,但總能感到一份令人尊重的工匠精神,溫暖著歲月,也溫暖著我們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