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煖战剧辛,燕国为何总打不过赵国?

公元前242年,就在信陵君去世后不久,吕不韦迫不及待发动秦国大军。这次准备非常充足,秦国与燕国联兵,合击赵国。

庞煖战剧辛,燕国为何总打不过赵国?

燕国大军徐徐开动,这是燕国第四次乘赵国战争时背后捅刀。燕军踩在大地之上,泛起尘土飞扬,呼呼北风,一起卷向赵国的天空。

另一个方向,蒙骜也在阴晋、蓝田等地集结军队,准备大举进犯赵魏。

不过燕王喜并没有上次伐赵那样,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他只给剧辛十万大军,这是燕国屡次大败后的真实写照,西线的秦军才是这次战役的主力。

剧辛率军南下,走水路来到北河间秦国控制的武垣,将辎重放在武垣,这才进入赵国腹地。

武垣及附近十座城邑是燕王喜将送给吕不韦的,这里虽然秦人防御薄弱,但剧辛料定赵人不敢过于得罪吕不韦,引发秦赵大战。站在赵国的角度,虽然秦军东进不可阻挡,若秦国攻击魏国、韩国甚至楚国,赵国都会作为偏师参与合纵,但赵人绝不希望把赵国作为主战场。剧辛把辎重放在武垣,是很明智的选择。

庞煖战剧辛,燕国为何总打不过赵国?

剧辛也没有立即领兵南下,而是沿着滹沱河徐徐西进,来到灵寿附近的东垣。剧辛的战略意图,等赵军南下与秦军对峙,就可攻克防御薄弱的灵寿。灵寿曾是中山国都城,是赵国在滹沱河以北最大的城邑。燕军先攻取灵寿,再逐步蚕食滹沱河以北赵国城邑,战后燕国的边境线推进到滹沱河。那时赵国占据的武阳就成了深入燕国的一块飞地,燕国再想办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夺回下都武阳。

燕国前三次在赵国背后捅刀,赵军都被迫先对付秦军,这次庞煖统领的赵军却一反常态,先北上对付燕国,迅速渡过滹沱河,抵达东垣附近。

对庞煖来说,这场战争的难点,不仅要取胜对手,更要迅速击退对手,因为一旦赵军被燕军缠住,南边的魏国很有可能顶不住秦军的压力。

两军遭遇的第一天,双方先锋交战。一场小仗打下来,赵军的强弓劲弩等装备稍强,双方各折损数百人。

次日,双方主力再次列阵交锋。庞煖先乘战车立于阵前,身侧数十骑兵护卫。剧辛亦战车出阵,铠甲在身,多名勇士用长盾护卫,以免对方箭矢偷袭。

这次杀了整整一天,天昏地暗,两方各损失数千人,燕军比赵军损折更多,至天晚各自鸣金收兵。

剧辛精疲力竭地回营,部将来报,庞煖派人送来一份竹简。

借着牛油灯光,剧辛将竹简看了三次,对众将笑道:“庞煖欲撼动我军心,说李牧将从代郡而来,断我军后路,岂不知我早已安排一军,正要伏击李牧。”

众将本来情绪有些低落,闻可以伏击李牧,精神振作起来,剧辛令众将回营帐休息。

有一位将军栗元却迟迟不走,待其他将领离开,拱手问道:“剧相国,我们真有一军在伏击李牧吗?”

栗元是那位统领六十万大军栗腹的儿子,能力不俗,故能有此一问。

剧辛叹道:“我军根本没有伏兵对付李牧,适才吾所言,稳住军心尔。”

当夜,燕军虚扎营寨,连夜撤兵,剧辛统领三万人亲自断后。或许李牧大破匈奴的威名太盛,一个李牧要来的消息,就吓得剧辛连夜撤退。

庞煖战剧辛,燕国为何总打不过赵国?

燕军退兵,庞煖岂能放弃追击的好时机,立即兵分三路追亡逐北。

剧辛在折损两万余人后,无颜见燕王喜,更不想做故国的阶下囚,自刎而亡。

几天之内,庞煖便击破十万燕军,效率堪称一流名将,不过庞煖老将军并没有时间休整军队,他必须赶往南部与魏军合兵,与秦军进行大决战。

燕赵之间的战争,包括行军和战争过程,大致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秦国的烈烈西风再度刮起,秦军的效率非常高,他们并没有去攻打赵国,而是兵发魏国。

秦军统帅蒙骜早就和吕不韦做好出兵规划,此战目的是夺取魏国东郡,将赵魏南北隔断。

由于魏国东郡与大梁所在的核心区域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黄河,魏国对东郡的支援并不那么容易,而且东郡的地形相当平坦,魏军没有任何山脉可以依托。

庞煖战剧辛,燕国为何总打不过赵国?

蒙骜军的人数远在魏国守军之上,守军又分散在朝歌等城邑之内,秦军可以说是志在必得。

蒙骜也确实是位攻城拔寨的好手,就在赵军与燕军作战的这两个月,他以雷霆之势拿下包括朝歌在内的魏国东郡,切断赵国与魏国的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