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和女兒相差一個月生孩子,家婆選擇了去照顧女兒,這樣合理嗎?

憂桑如爾


我們家三個女兒,一個兒媳,我嫂子生一胎的時候,我媽去照顧,因為觀念習慣不同,不但不得好,還從此開啟了兩人的戰爭關係。後來的關係一直都是很不和睦的那種,我媽也就一直在外面打工,除了過年不再回家。等後來我結婚了,因為在婆家不習慣,生孩子的時候想請我媽來照顧下我,我媽都不肯來,說我嫂子生二胎的時候只給了錢沒照顧,所以不能來照顧我,免得哥哥嫂子有意見,我也能理解。因為我知道,我以後確實沒那麼方便回去照顧他們的,還是要依靠嫂子照顧,所以我們從來不會跟父母去計較這些,說他們偏心。

我自己也是做兒媳婦的,不過我婆婆沒閨女,但即便有閨女,我也知道,嫁出去的女兒,等父母老了再去照顧的其實真的很少。很多嫁的近點的閨女還好,時不時還能去看看照顧一下。但凡有點距離的,父母老了的時候,自己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生活壓力最大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生病了,你是專程跑回家孃家去照顧呢,還是接回自己家照顧。跑回孃家說不定還得住哥嫂家,接回自己家,父母還不一定習慣。其實到那個時候,就會發現依靠女兒真的不如依靠兒媳。

不過現在條件好了,很多父母也都不是跟兒子兒媳住一起的,也可能不需要兒女們親自照顧,自己有錢請護工就行。這種的只要自己不怕老年孤獨,願意讓護工伺候也行。

但是一家人,講到底總歸還是要講感情的。把兒媳當外人的婆婆,有沒有想過自己女兒在婆家也是孤立一人,沒有人疼沒有人愛呢?女人結婚以後,她也需要去面對婆家的,你可以想著你自己的女兒自己愛自己心疼,不需要別人的疼愛,但是女兒自己真正再面對婆家一大家子人冷漠的時候,那種心情不是你能代替的了的。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那麼,以後的婆媳關係只會比現在惡化的更厲害,但反過來,如果大家都改變思維,想著兒媳到自己家沒人疼沒人愛,自己要多疼愛,自己的女兒在別人家又多了一份別人的疼愛,不是更好嗎?那麼結婚以後的女人也就不再 是孃家不是家,婆家不是家了,而是更多了一份愛。

那麼,面對這種同時都需要你關愛的時候,與其自己在這為難,不如問問清楚,問問兒媳是希望自己照顧呢還是希望她媽來照顧,如果她希望她媽來照顧,親家也能來照顧的話,就客客氣氣的把人家媽請過來,自己能在金錢上給點幫助的就給幫助下。這時候再跟兒媳婦講清楚,那你這邊有人照顧的話,女兒那邊沒人照顧的話,自己就去照顧女兒了,希望她不要介意。那如果女兒那邊有人照顧的話,那麼還是在家照顧兒媳婦吧。把話說開了,好好說,跟她把理由說明白了,並表明自己對她的心意,相信很多兒媳婦都是能理解的,當然自己也得真正的做到公平,而不是因為女兒是親生的,兒媳是外人,如果是這樣的話,被兒媳婦埋怨也不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