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怎麼做之錄取規則要知道

有兩個數字,不是從官方渠道獲取所以不能說絕對準確,但足夠作為參考和引起重視:2018年全國高考錄取退檔人數30萬;2019年全國高考錄取退檔人數10萬。

百度百科中對退檔的說明是這樣的:退檔是指,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由學校決定,並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高校不會無緣無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錄取低分考生。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檔,有三種情況:一是考生的分數雖然高於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的錄取專業分數線且又不服從調劑;二是雖然總分較高但相關科目較差;三是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

舉兩個案例來說明一下:考生A,高考分數達到報考志願中的X大學提檔線,X大學調閱A考生檔案,但是,A考生的分數達不到所報專業錄取分數,同時在服從調劑選項上A考生選擇了不服從調劑,於是,A考生檔案被學校退回招生考試院。被退檔考生絕大多數是這類考生。

第二個案例說一個真實的案例: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2019年在廣東招收26名體育生,實際提檔26人,但是退檔25人,退檔率達96%。為什麼會被退檔這麼多人?因為北京師範大學招生簡章中有規定:“體育教育專業只招收理科生(文理不分的省份除外,浙江、上海不限選考科目)。在高考文化課成績不低於考生所在省份同科類普通本科一批錄取控制線(合併一、二本招生的省份及上海市為自主招生參考線,浙江為一段線)80%,體育專業考試成績不低於80分(100分制)的條件下,按照進檔考生的體育專業考試成績擇優錄取”。被退檔的考生都不符合上述要求。

造成退檔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主要是對錄取規則的不瞭解導致的。如果對錄取規則很瞭解,那麼考生A就不會選擇不服從調劑,或者所報專業會有那所學校最低錄取分數專業作為保底專業,這樣完全能夠規避退檔風險。如果對錄取規則很瞭解,那麼被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退檔的25名體育生就會在報考前仔細閱讀北京師範大學的招生簡章,就會提前發現自己不符合錄取條件,也就不會被退檔。

所以,學習高考志願填報,錄取規則是必須要了解的。那麼,這些錄取規則從哪裡學呢?

首先,是互聯網渠道:陽光高考網站和招生考試院官網有相關資料,其它網站或自媒體平臺或手機APP等也有很多文字和視頻等對錄取規則的介紹;其次,可以通過諮詢親朋好友或者專業機構獲取相關信息;最後,可以諮詢高中老師來了解錄取規則。

所以,學習高考志願填報,錄取規則要知道。

高考志願填報——怎麼做之錄取規則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