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上有哪些王牌軍隊?

自信要有資本


386旅是抗戰中八路軍的一支勁旅,隸屬於八路軍129師,組建於1937年8月,旅長為陳賡,副旅長為陳再道,參謀長李聚奎,政訓處主任王新亭,下轄第771團和第772團。

386旅在陳賡的率領下,堅持靈活的游擊戰,狠狠地打擊日寇、消滅日寇,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在太行山地區,神頭嶺戰役,殲敵1500餘人,長生口戰役,斃敵130餘人,響堂鋪戰役,殺敵400餘人,長樂村戰役,殲敵2200人。尤其是在山西七亙村同一地點兩次設伏,共殲滅日軍400餘人,繳騾馬近400匹和大批軍用物資,創造了“重疊的伏擊”這種奇妙的戰法。打得日本鬼子膽戰心驚,專門在坦克上寫著‘要消滅386旅”。

美國大使館武官卡爾遜來到386旅考察,禁不住連連稱讚說:“386旅,中國最好的旅。

抗戰中, 陳賡率領的386旅先後轉戰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歷經戰鬥85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2.5萬餘人,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地,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從386旅走出了1位大將:陳賡。5位上將:李聚奎,王新亭、陳再道、許世友、謝富治。還有周希漢、徐深吉、吳富善等一批中將和少將。





zj史海拾貝


說真的,中國五千年曆史裡,在整個封建時代,軍隊都是令人們恐懼的組織!

史書中記載“賊過如梳,兵過如篦”,清末被捧成聖人的曾國藩,經常縱兵擄掠,殺人如麻,北洋時期軍閥混戰,各路軍閥的部隊,和土匪也沒有什麼區別,而國民黨的部隊,在蔣介石政府腐朽而愚蠢的指揮下,更是窮兇極惡,犯下了累累血債,以至於被老百姓罵做“白狗子”,孫立人的新一軍也因為紀律敗壞燒殺搶掠,被人罵成“新日軍”,湯恩伯的軍隊在河南,被人們罵做“水旱黃湯”......

在那個舊世界,軍紀只要稍微好一點,就會被尊稱為“王者之師”。

今天有個歷史上的異類,中國解放軍!是屬於中國歷史上一支最獨一無二的軍隊,他們把守護正義、不懼犧牲、捍衛和平、保衛人民,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從頭到尾,都和人民站在一起。

我想起了一句話——“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人正竭盡全力地把黑暗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可是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中國歷史上真的誕生了那麼一支真正的“王者之師”,他們就如歷史上傳說的岳家軍一樣,“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把老百姓當作親人,也被老百姓當作親人,他們不是誰家的軍隊,而是“人民的子弟兵”。他們中間,有留洋回來的知識分子,有早就名揚四海的舊時代將軍,有不愁衣食的富家子弟,也有廣大貧寒家庭生計無著的年輕人。

南昌起義的時候,周公、葉軍長加上賀軍長,手上總共就兩萬多人。後來敵眾我寡,部隊要向廣州進發,接受那並不存在的蘇聯援助,於是派朱德率領3000人斷後,在三河壩打阻擊戰,掩護主力部隊繼續南下。

朱軍長帶領這群敢死隊兒郎在三河壩和錢大鈞部一萬多人硬剛了三個晝夜,唱著國際歌和對手玩命,勝利完成任務,繼續去追主力部隊,結果卻遇到同志跑回來說,主力部隊全軍覆沒了,周公和葉軍長都不見了,你這裡就是全部了。

朱軍長只能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此後他這隊伍艱難求生,減員減到了七八百人,然而依舊沒有散夥,在危難重重中,強敵環伺下,還能繼續把隊伍拉了出來,擴張到了8000人的規模,然後帶進了井岡山會師,功蓋千秋。

秋收起義的時候,中央的命令是要進攻長沙,奪取省會城市。毛澤東不同意,但沒有辦法,作為秋收起義前敵總指揮,他只能帶著三個魚龍混雜的團硬上。他打起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新旗號,把鐮刀和錘子,繡在了軍旗上,這支軍隊,第一次有了真正的靈魂。

然而敵眾我寡,實力相差懸殊,工農紅軍第一團上來就遭遇舊軍人叛變,全軍覆沒,第二個團原本革命性最強,都是安源煤礦的工人,一路轉進,結果在瀏陽城被中了埋伏,全軍覆沒。轉眼就剩下殘兵敗將千把人了,第一師師長長餘灑度不聽指揮,要繼續硬打長沙城,毛澤東當機立斷,集結部隊往農村去,往邊界去,往敵人勢力薄弱的地方去。結果在轉移的途中,最得力的幫手、總指揮盧德銘犧牲,餘灑度、蘇先俊還桀驁不馴。於是毛澤東三灣改編,支部建到連隊上,建立士兵委員會,確立了基層民主,直接讓餘灑度、蘇先俊這些舊軍人丟了權柄。

他堅持要去井岡山,他的隊伍不斷有人離開,有人叛逃,然而他就帶著這不到一千人走進了井岡山,建立了根據地,從一無所有,到後來發展到近十萬人的瑞金紅色政權,一樣是功蓋千秋。

這支軍隊的另外一個偉大之處,就是他們和舊式軍隊完全不同,每一個士兵,都要知道自己是誰,為什麼而戰鬥,他們不是軍閥的奴僕,不是長官的僕役,而都是自己的主人,為了自己和國家的未來而戰鬥。在紅軍、八路軍、新四軍時代,每一個新兵入伍,老班長都要給他洗腳,教他念自己的名字,寫自己的名字,要讓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戰。

這是一個真正民主的軍隊,軍官和士兵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而在作戰的時候,團長、營長、政委、連長、指導員,往往是身先士卒,一支隊伍中,最先犧牲的,往往是那些高喊著“跟我上”的指揮官和共產黨員。

在延安的時候,美國人埃德加-斯諾見過一個小紅軍,他開玩笑說:“小鬼,給我打壺水”。結果那位小紅軍給他打水之後說:“首先,我有名字,不要叫我小鬼;其次,在紅軍中,每個人都應該自己勞動,打水這種事情,不應該麻煩他人。”

斯諾很震驚,他認為他在延安才看到了真正的“中國軍人”,他們知道自己是誰,有自尊和人格,有樸素的世界認知和自我認知,而不是那些舊軍閥軍隊、國民黨軍隊中麻木不仁的“木偶人”。

他們這支偉大的軍隊,在那面鐮刀錘子旗幟下的號召下,在白色恐怖的縫隙下艱苦奮戰,他們建立根據地,解放農民,懲治土豪劣紳,用簡陋的武器和數倍於己的敵人殊死相搏,他們經歷了無數次背叛和失敗,在生死一線的危局中生存了下來,他們轉戰萬里,將先進的革命理念傳遍了大江南北、長河上下,他們把那一點點星星之火,點成了後來的燎原之勢,燃遍了整個中國。

解放戰爭的時候,遼瀋戰役勝利,解放軍入關,數十萬人在道路上走的時候,柏楊等國民黨工作人員親眼所見,那些淳樸的子弟兵,一路秋毫無犯,還得給老弱婦孺甚至是國民黨回鄉的士兵讓路。

柏楊感慨:“古書上說過——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今天我算是見到了”。

解放上海的那個夜晚,成排成排的解放軍戰士睡在馬路上、屋簷下,市民一覺醒來,無驚無擾,紅旗已經升起,上海已經解放。

中外震驚,所有人都在說:“勝負已分,該當是他們勝利,該當是他們得天下!”

我們的黨和軍隊,從誕生開始,篳路藍縷,不畏艱難,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就是他們傳統和信仰。

從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到解放軍,他們都是這樣做的,以至於大家習以為常,以為世上的軍隊都是這樣的。

其實,人類歷史上,只有他們那麼一支偉大的軍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果不其然678


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無敵軍隊也就是王牌中的王牌。以時間順序排行分別是商鞅變法以後白起所率領的秦國重甲步兵。趙國胡服騎射之後李牧率領的輕騎兵。南宋時期岳飛率領的岳家軍。成吉思汗西征時率領的蒙古騎兵。戚繼光抗倭率領的戚家軍。


白起——秦國重甲步兵。

秦國商鞅變法以後,在軍事制度上有了很大的改革。首先從士兵的裝備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巨大變化。商鞅變法以後,秦國主要以步兵為主,輔以少數重甲騎兵。秦國士兵裝備有最具防護力量的鐵甲,到了白起之時,這種裝甲步兵達到最盛為成就秦國的霸業奠定了強大的軍事基礎。縱橫六國,無人能敵。

胡服騎射——李牧的飛騎兵。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經過趙惠文王,趙孝成王的,努力戰國時期的趙國已經擁有了當時人類軍事上最強大的一支騎兵,到了戰國默契的李牧手裡,這支騎兵發揮了最大威力,再一次,對戰匈奴的伏擊戰中,李牧曾以7萬的兵力全殲匈奴30萬騎兵。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家軍

岳家軍是宋朝時期有抗金英雄愛國將領,岳飛訓練的一支軍隊,這支軍隊由岳飛統率,作風優良,戰鬥力極強,人們親切的稱為——岳家軍。

岳家軍的戰鬥力不是自吹自擂的,而是有敵人奉送的“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句話就足以說明岳家軍戰鬥力之強悍。岳家軍的對手,金兀朮所率領的騎兵即黑水靺鞨騎兵是公元11世紀世界範圍內最為強大的一支騎兵兵團。而這支兵團卻敗在了岳家軍的手下,岳家軍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上帝之鞭——成吉思汗與他的騎兵。

成吉思汗是真的歷史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他所率領的騎兵,曾經橫掃整個亞歐大陸。在成吉思汗摔的騎兵手裡,歐洲強大的十字軍不堪一擊,迫使羅馬教皇保利四世親自給成吉思汗寫信,請求他皈依基督教,就此罷兵。若不是成吉思汗,意外從馬上摔死,也許歐洲將不復存在。

冷兵器時代

,熱兵器軍隊的先鋒——戚家軍。

徐家軍是由戚繼光在沿海漁民的訓練而成的一支強大軍隊。成為了明朝中後期抗擊倭寇的主力。由於戚繼光本人對火炮,火藥以及當時各種所謂的熱兵器有較深的研究。戚家軍的士兵也較多配備了這種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火藥武器。戰鬥力是以前其他以純粹冷兵器作戰的部隊說無法比擬的,我認為戚繼光抗倭之戰是人類由冷兵器時代鄉熱兵器時代過渡的重要戰役。


舊事舊人歷史說


王牌部隊不得不說大秦帝國長城軍團。



秦始皇令蒙恬統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打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並且修起了長城,名為長城軍團。


後來也是這支軍團的大半兵力和章邯率領的囚徒組成平叛軍,擊潰了陳勝吳廣主力,並其斬草除根,徹底滅了陳勝吳廣勢力,並一一擊敗北方了起義軍,直到遇到了霸王項羽,可惜是章邯能力不及蒙恬,不然歷史要改寫了。

長城軍團可能由於秦始皇駕崩,扶蘇、蒙恬自殺,其軍心不穩,直接影響其戰鬥力,對章邯的不信任等等,造就這支精銳的滅亡。


百花爭豔只為你


特種部隊,在現代是個非常令人崇拜敬仰的群體,他們經受非常嚴格和艱苦的訓練,並往往裝備著比普通軍隊更加精良的武器,從而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其實,在古代也常常出現類似於特種兵的精銳部隊,那麼,歷史上有哪些王牌部隊呢?

要說王牌部隊,就不能不提三國時期的各種精兵。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各家都想擴大自己的地盤,削弱自己的仇敵,那麼戰鬥力強大的王牌部隊就顯得十分必要了。拋開《三國演義》等小說虛構的,如董卓的"飛熊軍"等等並不存在的部隊,筆者在此舉幾個確鑿存在於歷史的王牌部隊。

按照時間排序,可能最早成軍的王牌部隊就是公孫瓚手下的"白馬義從"了。公孫瓚年輕時,"嘗從數十騎出行塞,見鮮卑數百騎,瓚乃退入空亭中,約其從騎曰:'今不衝之,則死盡矣。'瓚乃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亦亡其從騎半,遂得免。"

面對人數遠遠大於自己的鮮卑騎兵,公孫瓚奮勇殺敵,大破敵軍,甚至嚇得鮮卑從此不敢入塞。此後他又多次與遊牧民族交戰,他"每與虜戰,常乘白馬,追不虛發,數獲戎捷,虜相告雲:'當避白馬'。"這時他的數十騎兵和他所鍾愛的白馬或許便是日後白馬義從的原型。

根據《後漢書》記載:"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而後,白馬義從逐漸擴軍,成為了一支能夠既能騎馬奔馳,又能箭不虛發的強大騎射部隊,據說著名的將軍趙雲就曾是其中的一員。

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寫過一本《英雄記》,其中記載了河北名將高順及其帶領的王牌部隊"陷陣營"。他寫道:"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從《三國志》中高順的戰績,我們或許可見陷陣營的強大,陳壽記載道:"呂布復為袁術使高順攻劉備,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備為順所敗。"高順受呂布之命攻打劉備,先是擊敗了夏侯惇帶領的援軍,又擊敗了劉備,可見其戰鬥力之不俗。

曹操手下也有一支王牌部隊,名叫"虎豹騎"。這支部隊只由曹操完全信任的曹姓將領統領,其統帥先後為曹純、曹休和曹真。據《三國志》的記載:"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也就是說,這支精銳騎兵是全天下的精英組成,如果有缺,便從統領百人的軍官中選拔填補,嚴苛的標準也使得其戰鬥力驚人。

除此之外,還有諸葛亮在寫給李嚴書信中所提到的"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即劉備親兵白毦兵,以及他在《後出師表》中提到的:"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這還不包括史書中見不到但存在於傳說中的無當飛軍等等。可見,三國時期的王牌部隊是種類繁多,戰鬥力強大的。


煮酒君


古代戰爭史上不僅出現過許多讓人高山仰止的名將,也出現過讓敵人聞之膽寒的特戰王牌軍團,他們曾在抵禦外敵、統一天下的戰鬥中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在中國古代就湧現出了不少王牌部隊,今天我們重點來說一下由漢人組成的王牌部隊。

戰國——鐵鷹銳士

秦人崛起於中國西北黃土高原,就是現在陝西人。因古代與西戎接壤,可謂戰火不熄,戰國曆史上是漢族最為驍勇善戰的一支軍隊,被稱為“東方的哥薩克”,史籍記載:“秦人居苦寒之地,尚武善戰”,唐朝時期的杜甫就稱讚:自古秦兵耐苦戰。

鐵鷹銳士是秦國最精銳的部隊,由上將軍司馬錯創立。司馬錯在魏國名將吳起當年訓練魏武卒“手執一支長矛、身背二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糧,連續疾行一百里,能立即投入激戰”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全副甲冑、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面牛皮盾牌,總負重約在八十餘斤。

軍隊在作戰時,伍、屯、將、主、大將等戰術組織聯繫緊密,配合默契。以一個伍為例,防守時五名軍卒互相保護,進攻時如有人數優勢則圍攻敵人。混戰時,伍內部兵卒之間始終保持緊密聯繫,不會被輕易擊破。

三國——虎豹騎

虎豹騎的統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據《三國志》中記載的僅有曹真、曹休和曹純。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將領來擔任虎豹騎的統帥,可見其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銳,也可以算是曹操的王牌軍。

建安九年,與袁譚的南皮之戰中,袁譚死於曹純所率領的虎豹騎之手。

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時,曹純率領虎豹騎在戰場上斬下烏桓單于蹋頓的首級。

建安十三年,長坂坡之戰中長途奔襲打敗劉備的也是虎豹騎。

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作戰,擊破西涼馬超軍團的還是虎豹騎。

晉朝——北府兵

這是一支由謝安策劃並決策,謝玄親自組建並直接指揮的軍隊。在淝水之戰中,北府兵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強敵,無所畏懼,以一擋十,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資治通鑑》中記載:“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謝玄啊,經常招募一些驍勇之人,得到了彭城人劉牢之,他就任命劉牢之為參軍,並且自己也是身先士卒啊,我想“戰無不捷”應該就不用我解釋了吧?

唐朝——玄甲軍

當年,秦王李世民奉命前往洛陽征伐王世充,將王世充圍困在洛陽。一天,部將屈突通、竇軌正在巡查營房時,與王世充的部隊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屈突通、竇軌都是百戰之將,但王世充的部隊也不是吃素的。屈突通、竇軌很快陷入不利狀況。

就在這時,救兵來了。李世民黑鐵盔甲,親自率領一支軍隊前來營救,猛打猛衝之下,打得王世充部隊大敗。清點勝利果實,唐軍斬殺王世充騎將葛彥璋,斬俘6000餘人,王世充“遁歸”,逃回了洛陽城。

白居易讚道:“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

李世民登基後,把玄甲軍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成為皇宮近衛部隊"百騎",長期駐紮在皇宮附近,只在內部實行輪換而不離開京城;玄甲軍的主要部分交給了李靖,在唐對突厥的滅國性戰爭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宋朝——背嵬軍

據《雲麓漫鈔》中記載:“韓、嶽兵尤精,常時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說的是什麼呢?就是說岳飛的軍隊都是精兵,岳飛經常從其中挑出有很多勇健的人,叫他們“背嵬”。但凡加入背嵬的,都會有豐厚的榮耀和獎賞。但凡是遇到厲害的敵人,只要派背嵬軍前去,就沒有打不贏的時候。

背嵬軍戰術多變,常常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緊密配合。與敵人作戰時,往往在距離敵人一百餘步時就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馬,然後長刀對劈,迅速衝鋒,集結,再衝鋒,從而大量殺傷敵兵。

明朝——神機營

明代永樂年間,創建了戰略機動部隊——神機營,它與五軍營、三軍營一起隨皇帝出征。神機營以火炮,即銅火銃為主要裝備,它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炮兵部隊,使炮兵成為一個獨立兵種,完成特定的軍事任務。

神機營創建後,多次跟隨明朝皇帝出征,用手中的厲器——銅火銃作戰。神機營的銅火銃作戰時,列於陣線前列,各炮隊之間有一定間隔,便於裝填炮彈,可以輪番齊射,用炮火摧毀敵人陣地。1410年2月,明軍受到蒙古軍隊阻擊,神機營立即用炮火突擊阻敵,敵軍的防守陣地被神機營的炮火所摧毀,大部分守軍在炮火中喪生。明軍的騎兵部隊發起攻擊,大獲全勝。

明朝是個冷熱兵器過渡的時候,戚繼光在鎮守薊鎮的時候還發明瞭坦克的初始雛形,要大兵陣組合。只可惜戚繼光大帥一死,後期的軍隊腐敗也就把新式發明給淡忘了。不過當時的火器還是有限,對重裝棉甲的韃靼兵、滿洲八旗是不能致命的。當遼東的遼東鐵騎(李成梁的李家兵)被努爾哈赤在滸爾薩最後滅亡,遼東的平原上只剩下了滿洲騎兵的馳騁,剩下的明軍只能在要塞依靠堅牆、火器抵擋八旗了。

清代沿用明制,設立神機營,但康熙之後變開始沒落。

乾隆以後,統治者侷限於“騎射為滿洲之根本”,至鴉片戰爭之前時清軍戰船和戰船所裝備的兵器,退步到比明代末期還要落後的地步。如果歷史可以假設,您認為朱棣年間的神機營可以戰勝鴉片戰爭期間的西方聯軍嗎?大家可盡情討論!


王銘葦


先秦:齊技擊魏武卒秦銳士,草叢三基友;墨家備城門之士,城門反突擊的精銳劍士;越君子軍,袁公越女教授劍法的貴族親軍;楚前茅,所謂名列前茅

兩漢:丹陽兵,李陵五千拒匈奴,陶謙以之鎮徐州;羽林軍(郎),為國羽翼,如林之盛;虎賁軍(期門郎),縣官國家之宿衛;北軍五校,長水、射聲等

三國:公孫瓚白馬義從、鞠義先登死士、高順陷陣營、張頜大戟士、曹純虎豹騎、陳到白眊兵、王平無當飛軍、東吳解煩衛等等

兩晉南北朝:謝玄北府兵,淝水一戰名震天下;冉閔乞活軍軍事集團不算

唐:李世民玄甲騎

宋:岳飛、韓世忠背嵬軍,選鋒。

元:怯薛,貴族親衛。

明:秦良玉白桿兵,戚繼光戚家軍,關寧軍事集團不算

清朝:擺牙喇白甲兵,後護軍和前鋒營。


紫川家統領


秦之銳士

秦朝士兵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恐怕就是兵馬俑和電影《英雄》了,深埋於地下的兵馬俑歷經上千年卻依然威嚴,《英雄》裡秦軍無堅不摧的箭陣,未見其兵先聞其聲的響徹雲霄的“大風”口號。這是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軍隊,是秦朝的王牌部隊。

《荀子·議兵篇》曾言:“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這句話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齊國士兵的技擊技巧如果遇到魏國的武卒就敗了,而魏國的武卒如果遇到秦國的銳士就更潰不成軍了。《資治通鑑》記載道:“秦被甲百萬。山東之士被甲蒙胄以會戰,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翻譯過來就是,秦朝軍隊身披盔甲的有百萬之多。東方六國的軍隊都帶著盔甲來和秦軍會戰,這時的秦軍幹嘛呢。面對六國聯軍沒有絲毫膽怯,把身上的盔甲脫了,甚至把最裡層的粗布衣服也脫了,這等於光著膀子去迎接敵人。來看戰況如何,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肢窩還得夾著俘虜。這裡還有個形象的比喻,夫秦卒之與山東之卒也,猶孟賁之與怯夫也;以重力相壓,猶烏獲之與嬰兒也;夫戰孟賁、烏獲之士(注:孟賁、烏獲均為勇猛的力士),以攻不服之弱國,無以異於墜千鈞之重,集於鳥卵之上,必無幸矣。”意思是就是說,秦朝銳士和東方六國聯軍相比就像勇猛的大力士和膽怯的懦夫一樣;論體格就像大力士和小嬰兒一樣。用像孟賁、烏獲這樣的大力士一樣的軍隊去攻打弱小的國家,這無異於用千鈞一樣沉的東西壓在鳥蛋上,結果可想而知。戰場上這樣一幅景象怎能不令敵人膽寒,由此可見秦之銳士的戰力驚人。

大明水師

說道大明水師,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鄭和下西洋。說道鄭和下西洋,就不得而不說鄭和寶船。據《明史·鄭和傳》以及《瀛涯勝覽》(馬歡著)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為了保證船行平穩,最底下的一層全部放置砂石,俗稱壓倉。上面的2、3兩層是兩個長80米、寬36米、高2米的大型貨艙,是載貨和食物用的。第4層是頂到甲板的一層,這層沿船舷兩側設有20個炮位。中間的空間是船上的士兵和下級官員住的地方。再上面就是甲板了。甲板上的活動空間被分為前後兩部分,船頭有前艙1層,主要是船上108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整個艦隊的“大腦”則在寶船船尾的舵樓上。舵樓有舵工的操作間和醫官的醫務室;還有鄭和等中高級官員和各國使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以及用來用來供奉媽祖諸神和指揮、氣象觀測、信號聯絡的場地。滿載排水量近近2萬噸,什麼概念,我國遼寧號航母滿載排水量六萬七千五百噸,055國產大驅滿載排水量一萬兩千五百噸,對比一下就知道鄭和寶船的厲害。

韓國史詩大片《鳴梁海戰》展示了韓國名將李舜臣化恐懼為勇氣,率領僅存的12艘戰船,痛擊日寇330艘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創下世界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片中豪邁熱血的海戰讓人振奮。其實後來還有一個露梁海戰,是中朝聯軍和日軍的戰鬥。中朝聯合水師其主力是明水師,明水師多達1.3萬人,戰船500餘艘。戰船的種類繁多。明軍水師裝備精良,明軍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水雷,沒錯,那時的明軍已經用上水雷了。還有弗朗機炮及神火飛鴉,這些裝備對陣日軍效果是壓倒性的。明軍戰艦長度可達百米,可容納300多名士兵。如此鉅艦可以居高臨下對任何船隻進行投擲火磚與轟天雷(早期手榴彈),並且每艦配備20餘門弗朗機,將軍炮。射程在1000-3000米的迅雷炮一炮可擊沉一艘日艦。公元1598年11月18日,中朝聯合水師在露梁,即今天韓國慶尚南道西南的海面上以800艘戰船包圍了日本500艘戰船。經過一場極其慘烈的廝殺,最終殲滅了日本艦隊和上萬名日軍,大獲全勝,這種壓倒性的優勢打出了朝鮮及中國沿海近200年和平局面。

早期的清朝八旗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這種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清王朝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看過韓國電影《最終兵器:弓》的都對當時八旗士兵的碾壓式進攻印象深刻。這場戰爭稱為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間,清軍為了攻打明朝解除後顧之憂而發兵朝鮮的一場戰爭。1636年12月2日, 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僅僅十二天便抵達朝鮮京城下。十二天是什麼概念,以當時騎兵的速度,就像如入無人之境一樣。結果此戰後,清朝將五十萬朝鮮人作為俘虜押回國充作奴隸,並掠走朝鮮大量物資。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接受清朝的冊封,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朝鮮使用的年號由明朝年號改為清朝年號。朝鮮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朝鮮向清朝朝貢。由此可見,早期的清朝八旗戰力驚人,可謂王牌部隊。


欣欣向榮14390


三國和戰國是最多的

簡單說下吧 太多了

虎豹騎 大戟士 先登死士 白耳精兵 白馬義從 西涼鐵騎

陷陣營 黃巾力士 無當飛軍


迷路的頑童


我知道大秦白起時代的軍隊 秦國重甲步兵,明朝戚繼光的戚家軍,南宋岳飛的岳家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