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記:逆風而行,向陽而生

抗疫日記:逆風而行,向陽而生

講述人 長沙市第八醫院婦產科 何豔青

2020 年 3 月 8 日 星期天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一大早,我們居住的酒店就給醫療隊員們送來很多節日禮物,讓我們收穫了滿滿的感動。

轉眼間,我到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工作已經 25 天,現在進入醫學觀察期。過幾天,我就要回家和我的家人團圓了。

想起在病房時,我每天穿脫防護服,幾個小時不吃不喝,忙碌的穿梭做治療,一遍又一遍的洗手。到下班時,脫下汗溼的衣服,取下口罩,呼吸著外面的空氣,肚子早已在咕嚕咕嚕地響了,口乾舌燥的,這時候更是不能放鬆警惕,做好了自身的清潔消毒後才可喝水進食,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別人的負責。回到酒店,夜深躺被窩裡時,腦子裡有幾個聲音在迴響,我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助產士,接生了成百上千的新生兒,從他們出生發出的第一聲啼哭第一眼看到的那一個人就是我,即時再苦再累我都覺得值得,這是生的希望,是幸福的延續。而在這裡,看著他們一張張憔悴的臉,有痛苦的呻吟聲,無奈的嘆息,用彷徨無措的眼神望著我時,我都微笑著安慰他們,相信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要相信國家,相信黨。我和他們聊聊家常,給與他們新生兒般的呵護,直到他們的雙眉舒展開,我才進行下一個治療。雖然我的操作技能不能與重症科室的護士相提並論,但這並不影響我對他們的愛護及工作的認真負責。勤能補拙,熟能生巧,每天進步一點點,我從開始的熟悉工作很快過渡到適應工作,應對自如了。

在這裡上班後每天回酒店,我都給爸媽報平安,他們一聲聲的叮囑,讓我不要擔心家裡,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好好工作,多為國家做貢獻,我為有這樣的父母感到驕傲。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為黨員的我更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展現擔當作為。雖然我們逆風而行,卻向陽而生、綻放光彩。

抗疫日记:逆风而行,向阳而生

講述人 長沙市第八醫院 口腔科 章學誠

2020 年 3 月 6 日 星期五

因疫情需要一批志願者堅守長沙火車站出站口,身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主動請戰長沙火車站駐點值守工作。長沙火車站是長沙的東大門,出站口每日客流量大,車次多,人員雜,近期正值返城高峰每天有 5 — 6 千人次出站,為堅守好這個重要駐點,我們為每位出站人員逐個測量體溫、詢問流行病史、對體溫異常者仔細排查登記並轉診疑似人員,24 小時隨時待命。雖然辛苦,但想到能為長沙守衛好東大門也覺得非常值得。

記得 2 月 14 日,我接的第一個班上遇到一位雲南小夥,手機遺失後在長沙流浪數日,在進站口排查時發現體溫異常,複測體溫仍高伴咳嗽,因言語不通我們只能通過 " 手語 "+" 口語 " 進行交流,瞭解他的一些基本情況後,我們給了他水和食物並通知醫院 120 將他馬上收治排疑,後來我得知他經過醫院檢查、積極治療,疑似被排除,人也逐漸恢復了健康,並聯繫上了家人,那一刻我真的很替他高興,希望他能儘快和家人團聚。身為口腔醫師的我,無法前往抗疫前線,但我一定要守好長沙的東大門,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

抗疫日记:逆风而行,向阳而生

講述人 長沙市第八醫院東院骨傷科 劉翠翠

2020 年 3 月 6 日 星期五

我來發熱門診工作已有三週多的時間,每天接觸各種各樣的病人,或焦慮,或恐慌,我總是盡己所能照顧他們,安慰他們。在這裡工作的感覺和以前在骨傷科病房很不一樣,尤其是在發熱門診的第一個班讓我記憶猶新。

我是這批第一個進入發熱門診隔離區的,下午四點鐘進行換防交接班,我兩點半就去找護士長補充物資和熟悉各項流程及注意事項。雖然我們經過培訓,但對隔離區依然充滿未知。第一個班主要是照看兩個發熱病人。特殊時期,人們都待在家裡不出門,而這兩個病人是在街頭流浪,被警察送過來。我穿上防護服,戴上眼罩面屏,聽力和視力都變弱了。晚上光線較暗,給病人抽血時,根本看不清血管,給操作增加不少難度。我當時心裡默唸要勇敢,不要怕。憑藉多年的經驗,我順利完成所有標本採集。

下班回到宿舍,洗漱完都到凌晨 1 點多了,我終於可以睡覺了,誰知凌晨四點多就醒來了,再也睡不著,感覺自己進入失眠狀態。

進入一線工作,要集中隔離,不能回家住。突然的環境改變,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我第二天又出現了腹瀉等不適,幸好經過飲食調整、休息就好轉了。

離開家這麼久,夜深人靜的時候最是想念家人,尤其是家裡一歲多的寶寶。我非常感謝我的公公婆婆,把寶寶照顧得這麼好,讓我沒有顧慮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我們能儘快團聚,一家人開心去踏青,去放鬆心情。

通訊員粟青梅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