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5周岁,已婚已育,婚前都是做文员类工作,现在特别迷茫以后的工作方向,该怎么办?

生如夏花cc


已经开始感到了迷茫证明你已经开始思索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有一个前同事,原来是我们的前台,做了一年以后,小女孩不甘于现在的这个状态,他很喜欢旅行线路的设计,跟着我们的设计部的同事整天都在跟他们学习,缠着他们教他产品知识,久而久之这个小女孩就对产品的见解越来越深刻。

她辞职以后,去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在那家公司当上了产品经理。各个国家去周游,去体验他所设计出来的产品,生活和职场的规划变得非常的宽广。

兴趣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因为女孩喜欢这些,所以他会去主动学习。跟他同期的另外一个女孩也是前台,到现在依然还在做着类似的文员工作。因为那个女孩子的兴趣就是追剧。每天都在谈论这个明星怎么了,那个明星怎么了,好像跟自己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样,结果几年以后明显的差别就出来了。



焦虑是现在社会每个人都在经历的事情。

很多人在鼓吹的35岁现象,也是在贩卖焦虑,其实哪有那么多35岁就没有工作的人。只是大家都习惯了人人谈焦虑,如果自己不谈的话,好像就不符合这个环境。

网上还有一个母亲,说是公司的高管年月薪3万以上。对孩子就很焦虑,觉得养不起上各种课外班很多,花费很大。前途不知道在哪儿?

这次回老家跟那些同学见面,他们也是在谈论焦虑孩子的入学问题,要入好的学校,要见好的世面,小升初,要各种各样的考试。同学焦虑的不得了,我就在旁边觉得很可笑。我们家小孩就是读的公立学校,就是在家门口的学校读,不是什么名牌学校,我就是让他在一般的学校里面读。输在起跑线上一样没所谓,就是以后能够健健康康长大是我最大的愿望,所以没有什么焦虑。

真正需要焦虑的是对自我成长的一个担忧,我害怕在一家公司没有发展了,成天就围着那一亩三分地在转悠。工作失去热情,没有斗志。

自我价值感实现低。

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价值感,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找不到一种兴奋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对工作的兴趣,转变成焦虑。

文员类的工作确实没有什么挑战性,每天可能重复性比较强,对自我的价值实现感比较弱。但是这个工作能锻炼人的耐性,能锻炼人在复杂的工作氛围内,有条不紊的梳理好自己的工作,帮助到其他的同事。年轻的时候做文员没有什么不好,可以为职场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能够了解职场里面最基层的规则。

其实不管是什么岗位,你只要认认真真的去做,都能做出非常高的成绩出来。快递小哥窦立国开着奔驰去送送快递。他的故事说出来让人非常的励志,之前他做过很多种工作,最后他选择了快递。



快递工作大家都会觉得非常的辛苦,也挣不到什么钱,但是他通过他自己的思路通过他的想法,把快递这份职业做到了最顶级,在几年之内就赚了200万。去老家买了房子,然后回到北京又开始做公益活动,回收二手衣服拿到农村去给需要的人。所以其实价值感高还是价值感低,是由自己去创造的,如果你能在每一个很微小的岗位上,用了你的心思用了你的想法,去创造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状态和结果。你的价值感也会爆炸。

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5岁是一个很好的年龄,什么事情从现在开始都不算晚,应该算是刚刚开始,做什么事情都来得及。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另外的时间就是现在,你想做任何事情,只要你想到了现在去做都不会晚。何况真的不晚,25岁多好的青春年华。

1,找到自己兴趣所在的方向,深究它。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你会付出很大的热情和精力去做。如果你对一个行业有兴趣,你会去深耕它,你对一个职业有兴趣,你会去学习它去拿到这个职业最顶级的荣誉。有些时候,可能不是你选择了兴趣,而是兴趣选择了你,在你若干的尝试当中可能会有些职业是你具有天然的敏感度和触觉的,像这样的职业,你就应该深耕下去。

2,把所学专业做精。

原来学什么专业的,你就好好的在这个专业深耕下去,再继续深入的学习它,达到最顶级的状态,比如说你原来学计算机的,那你就好好的把计算机的知识扎实了,原来学会计的,就好好的把会计学到最顶级的,把注会考了,你原来学法律的,那你就好好的考司法考试。如果你学行政管理的更好,你就好好的把行政人力这一块的知识一并学好了,只要你学好了,你在哪都能干得特别好。



3,寻找机会。在储备完成之后,跳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一旦你的知识储备到了一定的程度,又找到了自己非常有兴趣的行业,那么离开现在的工作去重新找一家公司。重新换公司是换一个新的起点,他对于你的薪资和你重新工作的一个心态有一个很好的开始。

很多企业都喜欢用新人,因为新人有好的心态,新人老板觉得是新鲜的血液,能够给公司带来一股朝气和力量。当然在薪水方面也会比原来的更上一层楼,关键一点是你自己找着了自我的方向,这是最重要的。

加油,你有最好的资本,年轻就是最大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